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江湖,浪悠悠,五湖四海任我遊

組稿:四川選稿基地編輯 羅坤

文圖編輯:柳絲青青 染香

磨剪子戧菜刀焗鍋焗盆

文/杜艾洲

磨剪子戧菜刀和焗鍋焗盆是非常古老的行當, 直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 人們還經常看到這兩個行當的手藝人游走於鄉間街頭巷尾, 像是鄉村特定風景線中的一支並蒂蓮。

“走江湖, 浪悠悠, 五湖四海任我遊。 窮家無錢需要我, 富家照樣把我求。 你有白銀堆成堆, 我有手藝度春秋。 ”這是那個時代手藝人的自我寫照, 也表明了當時手藝的重要地位。

磨剪子戧菜刀的手藝人是挑著一條長板凳進村的, 板凳面的一頭固定著磨刀石,

另一頭固定著戧菜刀的設置。 前面的兩條板凳腿上掛著水盆及一根鐵圈, 鐵圈上系滿了帶回家修理的剪子和刀;後面的板凳腿上掛著一個工具箱。

“磨剪子來戧菜刀……”不知是《紅燈記》裡磨刀人把手藝人的吆喝聲當了樣板, 還是手藝人把電影裡磨刀人的吆喝聲當了樣板, 反正那種前半音上揚, 後半音下墜的悠揚綿長的吆喝聲回蕩在村莊上空, 會飄向很遠的地方, 鄰村有需要磨剪子或戧菜刀的老早就做好了準備。

家裡的剪子聽母親說是給了外祖母一分錢買過來的。 外祖母家多出一把剪子, 母親想要過來, 外祖母說:不行, 給了你剪子, 就把親戚關係剪斷路了。

剪子使用時間長了, 毛病也就多了起來。 幾乎每次磨剪子戧菜刀的手藝人來了, 家裡的剪子都要拿去修理一番, 主要是磨剪子, 很少有過修剪子軸。

磨剪子所以能成為一種行當, 是因為要想磨剪子必須先把剪子軸卸下來。 卸剪子軸是一門技術, 需要專用工具, 大概這就是磨剪子這一行當能夠經久沿用的緣由吧。

手藝人也有不講行規的。 有一次, 村裡來了個陌生的磨剪子人, 母親照例讓我拿剪子去磨一下;磨好後, 手藝人要收磨剪子和修剪子軸兩份錢, 母親不願意了, 出來給手藝人講理, 在眾鄉鄰的譴責下, 磨剪子人灰溜溜地走了。

其實, 做手藝也要遵循商品經濟的規律, 價格不能故意背離勞動價值, 形成“剪刀差”。

按行規, 修剪子軸是專指兩塊剪刀片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磨損嚴重, 兩片剪刀合攏不到一起而剪不了東西時, 需要把軸切短一部分, 然後再把軸頭錘軋好的一項手藝。

短軸是一項高難度的手藝, 差距就在毫釐之間。 多了。 剪子撐不開;少了, 剪子不吃活, 不好用, 這靠的全是手藝人的眼力。 還有, 就是那短短的軸,

難以固定在咬口裡, 手藝人要反復拿捏好長時間, 才能用小錘敲擊鏨子, 恰到好處的鏨短到位, 那一鏨一刻間, 展示了手藝人純熟的技藝。

想必是以前的菜刀剛性差, 厚度大, 才有了戧菜刀這一行當。 戧菜刀的戧子絕對是純鋼的器具, 丁字形;戧菜刀的人會把菜刀固定在長凳子的一頭,

雙手緊握戧子的丁字把, 將刀刃一層層地刨薄。

父親也是過日子的一把好手, 他說:刀要買好的, 好刀刃鈍了, 在磨刀石上磨磨就行了, 能用好多年。 孬刀戧刀要花錢, 戧過的刀卷刃, 卷刃了要再戧, 一把刀要不斷地花錢。 所以, 我忘不掉父親把磨刀石放在某一高處, 汗流浹背地磨刀的印象。

焗鍋焗盆是一句土語。 在我們那裡, 焗就是把散碎的東西再聚攏起來的意思。 小夥子的親事要黃了, 做父母的就慌了手腳, 忙去找媒婆和村裡問事的大老知, 雙手合十, 連連相求:“麻煩您們去給焗焗吧。 ”婚事能焗好, 爛了的鍋和盆就能焗好, 自然也就有了修鍋修盆的行當。

不同於磨剪子戧菜刀的手藝人, 焗鍋焗盆的手藝人和編筐打簍的手藝人一樣,是挑著擔子、滴留噹啷進村的。“焗盆、焗碗、焗大鍋!”前低後高帶拖尾的京劇音由遠及近,與幽靜恬淡的田園風光交融一起,形成了一種特定的吆喝文化。

挑子的一頭是帶抽屜的小櫃子,裡面放滿了各種工具;另一頭是個小木凳和一個小火爐。木凳幹活時既可以當案板用,又可以當凳子坐;小火爐用於熔化錫水、鐵水修鍋用。

在那個商品極度匱乏的年代,大多數人家的生活用品都是幾輩相傳的,如果誰家的孩子不小心打破了盆、碗,肯定會被大人責駡為“敗家子”。沒錢的人家買不起,有錢的人家不捨得買,這就造就了那個時代修理行業的興盛。

焗鍋焗盆要拉鑽、打眼、釘疤焗子、抹石灰膏,手藝人一手扶壓鑽把,一手拉動繩子,帶動鑽快速運轉;打眼要把握深度適當,既要讓疤焗子貼貼服服地固定破損處,又不能穿透物件。

俗話說,家有良田千頃,不如薄技在身。手藝人自有手藝人的高人之處。記得我家的一隻帶繪畫的淺黃泛綠的和面盆,在一次做飯時,不小心被二姐從和麵的檯子上摔了下來,摔成了兩半;被焗盆的人修補後,一直用到我工作以後。

一次偶然,想起那只不見了的和面盆,一問才知道,院裡的一間廚房常常不關門,竟然被人偷走了,都怪我母親老說那是上輩人留下的老物件。

作者:杜艾洲,1963年10月出生,安徽省碭山縣人,安徽省民俗學會會員,宿州市民俗研究中心顧問。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焗鍋焗盆的手藝人和編筐打簍的手藝人一樣,是挑著擔子、滴留噹啷進村的。“焗盆、焗碗、焗大鍋!”前低後高帶拖尾的京劇音由遠及近,與幽靜恬淡的田園風光交融一起,形成了一種特定的吆喝文化。

挑子的一頭是帶抽屜的小櫃子,裡面放滿了各種工具;另一頭是個小木凳和一個小火爐。木凳幹活時既可以當案板用,又可以當凳子坐;小火爐用於熔化錫水、鐵水修鍋用。

在那個商品極度匱乏的年代,大多數人家的生活用品都是幾輩相傳的,如果誰家的孩子不小心打破了盆、碗,肯定會被大人責駡為“敗家子”。沒錢的人家買不起,有錢的人家不捨得買,這就造就了那個時代修理行業的興盛。

焗鍋焗盆要拉鑽、打眼、釘疤焗子、抹石灰膏,手藝人一手扶壓鑽把,一手拉動繩子,帶動鑽快速運轉;打眼要把握深度適當,既要讓疤焗子貼貼服服地固定破損處,又不能穿透物件。

俗話說,家有良田千頃,不如薄技在身。手藝人自有手藝人的高人之處。記得我家的一隻帶繪畫的淺黃泛綠的和面盆,在一次做飯時,不小心被二姐從和麵的檯子上摔了下來,摔成了兩半;被焗盆的人修補後,一直用到我工作以後。

一次偶然,想起那只不見了的和面盆,一問才知道,院裡的一間廚房常常不關門,竟然被人偷走了,都怪我母親老說那是上輩人留下的老物件。

作者:杜艾洲,1963年10月出生,安徽省碭山縣人,安徽省民俗學會會員,宿州市民俗研究中心顧問。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