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別一種民國范兒

別一種民國范兒

王輝

相信文史愛好者們一定對世紀之交前後的民國熱記憶猶新, 彼時的出版界和大銀幕上總少不了吵吵嚷嚷的政界往事或者鶯鶯燕燕的文人畸戀。 不過, 隨著讀者對張愛玲、林徽因們的審美疲勞, 這一熱潮已逐漸褪去。 其實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儘管曾經泥沙俱下, 但當今讀者的高標準、嚴要求令優秀的民國文史作品層出不窮。 近日所讀陸陽先生所著的《楊家舊事》就是其中佼佼者。

《楊家舊事》以楊絳的回憶為主線, 講述了無錫楊氏“一門三傑”楊蔭杭、楊蔭榆和楊絳兩代人的民國歲月。

這三人中, 楊絳因其生平的特殊性一直是民國研究的熱點, 尤其是這兩年來的集中消費, 令這類研究已處在“審美疲勞”的臨界點上。 但陸陽絕不是一個炒冷飯之人, 借助其深厚的史學功底和對史料的熟稔, 通過從著述、報章、信劄等第一手史料中原汁原味地提煉楊絳解放前的求學、愛情經歷和軼事, 繼而以其厚重而扎實的筆觸, 縮短了一代才女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奇在事小, 貴在史真, 讀之別有一番風味。 而楊蔭榆則是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 魯迅把她塑造成食古不化的老妖婦, 李四光卻喟歎其不易。 對此, 陸陽通過側寫式而非演繹式地剖析楊蔭榆坎坷的人生, 公正地還原了一個為愛情事業所負, 而不負於內心追求的人物,
也讓我看到了歷史人物在處理特定事件時所背負的人性枷鎖。 楊蔭杭在三人中輩分最高, 名氣卻最小。 作為一名司法工作者, 我在大學圖書館裡苦讀貝卡裡亞、邊沁時, 竟絲毫不知家鄉也有這樣一位地位顯赫的法學名人。 讀過此書才發現, 楊蔭杭乃是與陸澄宙、沙彥楷等組成的龐大無錫法學名人隊伍中最耀眼的一位。 實際上, 從楊絳的回憶中不難看出, 她之所以能木秀于民國才女名媛之林, 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源于其父的言傳身教, 悉心培養。

讀《楊家舊事》, 最吸引我的是三位“大先生”各自獨特的民國范兒。 何謂“民國范兒”, 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 我所鍾情的民國范兒一直是徐訏《鬼戀》或是孫了紅《囤魚肝油者》中那樣的意象:汽燈下昏黃的街道,

梳的一絲不苟的油頭, 帶格子的法蘭絨衣料, 意亂情迷的摩爾煙, 以及台硌路上斑駁的長影......而書中的楊氏三傑卻讓我愛上了別一種民國范兒。 他們身上既有著無錫人獨有的聰明靈秀的特質, 也有著風雨飄搖的時代背景對個體的映射與反芻。

楊蔭杭有一種法律人天生的正氣。 他早年留學美日, 鼓吹革命參加自立軍, 當上律師後創設了上海律師公會, 步入政界後一路高升至江蘇高等審判廳廳長、京師高等檢察廳廳長, 任上更是力求還原宋教仁遇刺案的真相, 懲治殺人惡霸, 拘傳交通總長許世英。 在法治夢想幻滅, 看透政壇的腐敗後, 他以“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的傲骨回歸生活,

辦報教書。 這樣一位嫉惡如仇的教科書式法律人, 正是當前深化法治值得推崇與宣傳的物件, 應當在今天過度崇拜德式法學的法治史中為他留下一塊紀念的豐碑。

楊蔭榆是個很“烈”的女人。 余光中夫人范我存曾說過:“民國的女子是有烈性的。 ”我也喜歡這樣的民國女人, 正如書中記錄的蘇州女子師範《楊蔭榆哀思錄》所述:“慷慨孤懷, 顛危不惑;惶恤身家, 唯念邦國”, 折射出了一種瓦爾基裡式的史詩般悲壯色彩。 不論你怎樣評價楊蔭榆, 但於我, 她是一個執拗而不幸的女騎士, 以一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激烈, 固守著迂腐的正義。

楊絳給我的感覺是特別有智慧的。 呂碧城、張愛玲們固然聰明, 未必能稱為智慧。

楊絳帶著民國的精華和血統, 于割裂文明和文化的年代倖存, 成為虛無和浮躁的當代一枚滄海遺珠, 直到今天仍能刷爆你我的朋友圈, 貴在她那種“記仇而不報仇”式的豁達。 正如書中提到楊絳曾說她並不欣賞楊蔭榆, 但她還是深情款款地寫下了對三姑媽的回憶, 只寫家中瑣事, 不提政治風潮, 以此留下她對家人的一絲溫暖。

借用楊絳譯作《堂吉訶德》中的一句話來為兩代人作一個小結:“我不是堂吉訶德, 我只是善人吉哈諾。 ”也許, 正是富有騎士精神的父輩人那不完美的經歷和結局, 才讓後輩在憂患中學得智慧, 在磨難中煉就從容。

最後, 特別值得稱道的還有陸陽在書中所滲透出的對史實的敬畏與敘事的優雅, 在我看來, 這是一名優秀文史作者所必不可缺的素養和技能。英國歷史學家湯瑪斯.卡萊爾說過:“只有傳記是真實的歷史。”因此,他在撰寫《法國大革命》這部歷史巨著時,就力求通過寫實地敘述達到這樣的藝術追求。陸陽也是如此。敘史如採掘礦藏,史學方法論乃挖掘器具,而人文素養,則是尋脈之門道,真正文史學者秉性之靈魂,誠如礦燈憧憧,為探索這條艱難道路而不斷地自我沉澱、自我鞭策。正如他在序頁中所寫:“今天,寫作此書,不在於辨析當時的對錯,只在於還原那時的事實;不在於褒貶過去的人事,只在於考索曾經的形狀。”很難想像,在一個個孤燈相伴的夜晚,作者是如何沉下身子,耐住性子,在浩繁的卷帙中搜索楊家三傑的點滴舊事,在反復比較中解剖還原歷史真相。這樣一個孤獨枯燥的寫作旅程,並不是人人可以涉足的,這樣一本書的作者值得我們去尊敬。

其實,讀史的人也大都是孤獨的。讀《楊家舊事》的那一夜,窗外飄起了今年錫城的第一場雪。妻兒早已睡去,城市的一爿爿書齋裡,怕也只餘聊聊幾個如我般癡醉在作品中而忘卻寒意的苦人,在那望不盡的風雪裡,杯飲著前人的笑怒。怪只怪陸陽,他笑意吟吟地向讀者輕撫著那些時間與故事的琴弦,仿佛是西壬在唱著魅惑的歌兒。

這是一名優秀文史作者所必不可缺的素養和技能。英國歷史學家湯瑪斯.卡萊爾說過:“只有傳記是真實的歷史。”因此,他在撰寫《法國大革命》這部歷史巨著時,就力求通過寫實地敘述達到這樣的藝術追求。陸陽也是如此。敘史如採掘礦藏,史學方法論乃挖掘器具,而人文素養,則是尋脈之門道,真正文史學者秉性之靈魂,誠如礦燈憧憧,為探索這條艱難道路而不斷地自我沉澱、自我鞭策。正如他在序頁中所寫:“今天,寫作此書,不在於辨析當時的對錯,只在於還原那時的事實;不在於褒貶過去的人事,只在於考索曾經的形狀。”很難想像,在一個個孤燈相伴的夜晚,作者是如何沉下身子,耐住性子,在浩繁的卷帙中搜索楊家三傑的點滴舊事,在反復比較中解剖還原歷史真相。這樣一個孤獨枯燥的寫作旅程,並不是人人可以涉足的,這樣一本書的作者值得我們去尊敬。

其實,讀史的人也大都是孤獨的。讀《楊家舊事》的那一夜,窗外飄起了今年錫城的第一場雪。妻兒早已睡去,城市的一爿爿書齋裡,怕也只餘聊聊幾個如我般癡醉在作品中而忘卻寒意的苦人,在那望不盡的風雪裡,杯飲著前人的笑怒。怪只怪陸陽,他笑意吟吟地向讀者輕撫著那些時間與故事的琴弦,仿佛是西壬在唱著魅惑的歌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