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階委員:中醫的價值

人物簡介: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

思維縝密、語言流暢, 這是王階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第一年, 王階結束四年的知青生活, 考入雲南中醫學院, 踏上了他學習中醫、研究中醫、弘揚中醫之路。 40年後, 中國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經濟發展繁榮穩定, 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醫藥衛生事業也與時俱進, 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標誌著我國迎來了中醫藥發展的春天, 王階也在中醫藥領域取得非凡的成績, 談起中醫的發展, 王階認為, 談中醫的發展, 首先要談中醫做了什麼, 談中醫做了什麼, 前提是不能忽略歷史。

中醫最大的價值是能治好病, 能治好疑難雜症, 能解決某些西醫解決不了的難題, 這是中醫最大的價值, 也是中醫永遠存在下去的價值。

日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就“中醫價值”這個話題接受本刊記者採訪。

談中醫不能忽略歷史

記者:從踏入校門到博士畢業, 從出國訪學到當今的名醫大家, 時光荏苒已40年, 對於這40年中醫藥的發展, 你怎麼看?

王階:幾千年以來, 中醫一直採取口傳心授的傳統方式延續下來, 18世紀末西學東漸, 西醫進入中國對中醫產生極大的衝擊, 1929年, 國民黨政府執政時期曾提出取消中醫, 後被叫停, 但彼時, 中醫已處於風雨飄搖的邊緣, 但中醫的基本內核一直存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中醫藥學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雖然上世紀50年代也曾出現過一些異樣的聲音, 但都未能影響中醫的發展。

毛澤東主席曾說“團結中西醫做點工作”, 他還說“針灸是個好東西, 將來外國人也會用”。

1956年, 第一期西醫學習中醫班開班, 由名老中醫授課, 這些西醫大夫跟隨老中醫看病, 西醫基礎加上老中醫的經驗, 臨床療效大幅提升。 於是, 一份《關於組織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的總結報告》被上報給毛主席, 毛主席看完後批示道:“此件很好……如能在1958年每個省、市自治區各辦一個70-80人的西醫離職中醫班, 以兩年為一期, 則在1960年冬或1961年春, 我們就有大約2000名這樣的中西結合的高級醫生, 其中可能出幾個高明的理論家……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應當努力發掘, 加以提高”。 人們以為最後這句話是毛主席對中醫的批示,

實際上是對西醫學習中醫的批示。 正如毛主席所言, 第一批“西學中班”人才輩出, 如陳可冀, 吳咸中、屠呦呦這樣的大家, 都是西醫學習中醫的典範。

1968年, 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提出“中西醫結合創造中國的新醫學新藥學”。 他們認為, 中西醫結合應該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 把中國文化融入其中, 西學中班更加發揚光大, 當時國家的衛生政策是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提到至高無上的地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全國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三支力量共同發展, 長期並存”的方針, 並強調中醫傳統不能丟。 1997年提出中國衛生工作的方針是:中西醫並重、中醫藥現代化、促進中西醫結合。

中醫藥學的系統整理和分類

記者:中西醫結合是發掘中醫的進程, 也改進了中醫的發展, 國家除了用西醫學習中醫來發展中醫外, 還做了哪些事情?

王階:在全國成立中醫學院應該是中醫發展的重大舉措。 1956年, 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先後成立了五所中醫學院。 多年後, 這五家中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仍備受關注。 1958年、1960年又成立了一批中醫學院, 我的母校雲南中醫學院是1960年成立的。 國家大規模成立中醫學院, 實現了中醫從民間、口傳心授、民間執業到中醫學院正規培養學生、系統傳承中醫理論、規範化行醫的學院派的轉變, 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系統的高等教育是目前中醫發展的重要方向。 作為一名醫生, 需要瞭解組胚、解剖、生理、病理等與人體有關的基礎知識, 與中醫有關的知識包括中藥、診斷、方劑、內科、脈診等各個方面,有時還要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也都需要學習和掌握,系統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對中醫的延續發展有重大影響。

在中醫典籍的整理和分類方面。中醫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從《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千金方》到《太平聖惠方》等,從漢唐到宋明清,各種中醫書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如何去讀?怎麼讀?讀什麼?這對於個人有時難於選擇。我國的中醫學院成立以後,把所有的資料按文獻學、史學、醫學進行分類,課程才有了醫學史、中藥方劑、內、婦、兒、外、各家學說、醫古文等。這些醫籍重新分類整理,把幾千年來中國中醫的文化做了梳理,形成了現在的中醫典籍和課程,這些課程教育及臨床實習,完成了一個學生到一個醫生的培養過程,這些工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目前活躍在中醫領域中的大家和醫生,就是這些人的代表。

把古代的疾病做了現代的分類和整理。包括應用西醫的病因病理和中醫病因病理的對照,以至到1980年提出“辨病辨證相結合,是提高臨床療效,提升醫療水準的重要的途徑之一”。

中醫療效是不可替代的

記者:中醫藥的發展經歷了從零星散在的個體傳承到系統院校正規培養,對中醫經典進行了系統整理,使之成為按照學科分類的理論教材,並研究了大量疾病,整理出一套便於中醫學習的系統教材。形成了從文獻到理論到教育的一套系統的中醫發展體系,那中醫藥在臨床方面有什麼獨特價值呢?

王階:中醫藥學在臨床治療方面的應用是不可替代的。當有些病用西醫治療效果不好時,中醫有可能解決問題。比如流感,一般感冒會出現頭痛身痛,流鼻涕咳嗽,西醫治療能夠退燒,但咳嗽及消化道反應仍然存在,但如果是中醫考慮,就會在退燒時加上止咳助消化等藥物,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綜合全面解決。治療流感方面,有時中醫的療效比西醫要好,就是緣于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及認識,按照不同人群的體質特徵再結合流感疾病特徵,辨證依證而治,從而取得療效。

臨床療效好來自于超強的理論功底,臨床療效是理論指導實踐的結果,這有力地回擊了中醫不科學的說法,理論正確並能重複實踐的就是科學。舉個例子來說,廣安門醫院腫瘤科承接“中醫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體系的創建與應用”課題,收集了2606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證實了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有效性,利用中醫中藥能使肺癌的中位生存期延長3.47個月,也就是說用了中醫中藥,肺癌患者可以多活100多天。這也證明,中醫幾千年的經驗是存在的,是有價值的,是科學的。

再如,2017年,廣安門醫院針灸科在影響因數高達44.405的《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題為《電針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療效的隨機臨床試驗》的文章,這是我國針灸學者迄今發表的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文章之一,通過500餘例隨機臨床試驗研究,證實了電針能有效控制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我們是用了科學的方法證實了中醫的療效。

中醫療效是實實在在的,不管你用科學的方法或者其他的方法來驗證,它都存在。中醫已經從自己的發展過程中提煉出了指導實踐的理論,中醫學的價值在於能治好病、能治好疑難雜症、能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病,這可能是中醫最大的價值,也是中醫永遠存在下去的價值。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記者:中醫這麼好,為什麼還有很多抹黑中醫的現象呢?中醫的傳承靠什麼?

王階: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所用標準不同,認為中醫不符合他們標準就是不科學。二是中醫隊伍良莠不齊,差劣的自然要受到抨擊,中醫整體隊伍因此被抹黑。三是中醫太好,便有人假冒,假冒的不是真中醫。什麼東西假冒偽劣最多?好東西,如果這個東西不好就沒人假冒了。中醫隊伍中有名醫大家,也有江湖術士,千百年來,中醫佑護著人類健康。作為一門學科,中醫的門檻很低,就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對社會可能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被別有用心的人拿來利用了。但要想成為大醫,臨床水準和療效重要,文化素養也非常重要。

1925年,一位叫岳美中的中學教員得了肺病後自學中醫,自己給自己治病,竟慢慢好了,後來他開始給別人治病,竟也有療效,且越看越好,就直接當醫生了。他是中學教員,文史功底很好,能夠很好地理解中醫典籍,並在臨床中加以悟用。1950年奉調入京,後在西苑醫院工作,他是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之間中國最有名的中醫之一,用他的話說,“秀才學醫,籠裡抓雞”。說的是具備文史功底再來學習中醫就十分容易,真正的中醫大家需要學習文史哲天地生,我是中醫傷寒論的研究生,後來成了中西醫結合臨床學博士,在學生時代內經研究生需要學習《十三經注疏》,傷寒論研究生對古漢語、文獻學、注家及注本都是有要求的,如果你讀過劉力紅教授的《思考中醫》,你就會理解他作為一個中醫傷寒論專業研究生在研習傳統文化及中醫研究之路上的成長過程。

千百年來,師承作為中醫綿延發展的形式受到關注,師承就是把師說的東西承接下來傳遞下去,隨著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師承不僅需要傳承的基礎,還要具備承接的素質,這就要求繼承人既要懂傳統文化、具備中醫思維,還要懂得臨床,甚至具備文學、哲學、理學、經學的系統知識和理論基礎,廣安門醫院在師承方面進行了創新,採用名老中醫傳承博士後的方式。讓博士畢業後的醫生再隨名老中醫進行博士後研究。這些博士本來水準就比較高,得到名老中醫的臨床指點後提升較快,名老中醫有很多理論需要整理,這些博士們幫助老師整理並加以提升,從而使教學相長不斷創新。“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亦未必不如師”,因此,傳承就包括基礎知識、眼界、境界、理論水準、創新思維和實踐提升,試想想,如果個人沒有達到一定的層次怎麼能傳承名醫和名家的大醫大德呢?師承很好,但傳承人選非常重要,很多名老中醫在選擇學徒時,文化素養成為考量的重要條件。

雖然說中醫的發展進入了春天,但不得不承認,囿於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中醫要想繁榮發展,路還很長很難,傳統中醫有很多經典的治療方法,由於種種原因都失傳或不被利用。小夾板固定技術就是傳統中醫用以治療四肢長管骨折的方法,最早記載于晉代葛洪的《肘後救卒方》,傳統的方法是用厚度約為3-5毫米、經蒸煮的柳木板或松木板,加以襯墊使用,再配以中草藥並運用特殊的按摩手法進行正骨和接骨,清代《醫宗金鑒》詳細描寫了正骨的手法。小夾板固定技術既方便又實惠,還能減輕患者的二次傷害,可就是因為做一次小夾板固定術治療骨折只需幾百元,而用西醫接骨動輒幾萬元,出於某種層面的考慮,小夾板固定技術已不再被廣泛使用。這些可能正是國家新醫改中應該努力去實施和平衡的事情。

與中醫有關的知識包括中藥、診斷、方劑、內科、脈診等各個方面,有時還要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也都需要學習和掌握,系統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對中醫的延續發展有重大影響。

在中醫典籍的整理和分類方面。中醫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從《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千金方》到《太平聖惠方》等,從漢唐到宋明清,各種中醫書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如何去讀?怎麼讀?讀什麼?這對於個人有時難於選擇。我國的中醫學院成立以後,把所有的資料按文獻學、史學、醫學進行分類,課程才有了醫學史、中藥方劑、內、婦、兒、外、各家學說、醫古文等。這些醫籍重新分類整理,把幾千年來中國中醫的文化做了梳理,形成了現在的中醫典籍和課程,這些課程教育及臨床實習,完成了一個學生到一個醫生的培養過程,這些工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目前活躍在中醫領域中的大家和醫生,就是這些人的代表。

把古代的疾病做了現代的分類和整理。包括應用西醫的病因病理和中醫病因病理的對照,以至到1980年提出“辨病辨證相結合,是提高臨床療效,提升醫療水準的重要的途徑之一”。

中醫療效是不可替代的

記者:中醫藥的發展經歷了從零星散在的個體傳承到系統院校正規培養,對中醫經典進行了系統整理,使之成為按照學科分類的理論教材,並研究了大量疾病,整理出一套便於中醫學習的系統教材。形成了從文獻到理論到教育的一套系統的中醫發展體系,那中醫藥在臨床方面有什麼獨特價值呢?

王階:中醫藥學在臨床治療方面的應用是不可替代的。當有些病用西醫治療效果不好時,中醫有可能解決問題。比如流感,一般感冒會出現頭痛身痛,流鼻涕咳嗽,西醫治療能夠退燒,但咳嗽及消化道反應仍然存在,但如果是中醫考慮,就會在退燒時加上止咳助消化等藥物,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綜合全面解決。治療流感方面,有時中醫的療效比西醫要好,就是緣于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及認識,按照不同人群的體質特徵再結合流感疾病特徵,辨證依證而治,從而取得療效。

臨床療效好來自于超強的理論功底,臨床療效是理論指導實踐的結果,這有力地回擊了中醫不科學的說法,理論正確並能重複實踐的就是科學。舉個例子來說,廣安門醫院腫瘤科承接“中醫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體系的創建與應用”課題,收集了2606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證實了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有效性,利用中醫中藥能使肺癌的中位生存期延長3.47個月,也就是說用了中醫中藥,肺癌患者可以多活100多天。這也證明,中醫幾千年的經驗是存在的,是有價值的,是科學的。

再如,2017年,廣安門醫院針灸科在影響因數高達44.405的《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題為《電針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療效的隨機臨床試驗》的文章,這是我國針灸學者迄今發表的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文章之一,通過500餘例隨機臨床試驗研究,證實了電針能有效控制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我們是用了科學的方法證實了中醫的療效。

中醫療效是實實在在的,不管你用科學的方法或者其他的方法來驗證,它都存在。中醫已經從自己的發展過程中提煉出了指導實踐的理論,中醫學的價值在於能治好病、能治好疑難雜症、能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病,這可能是中醫最大的價值,也是中醫永遠存在下去的價值。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記者:中醫這麼好,為什麼還有很多抹黑中醫的現象呢?中醫的傳承靠什麼?

王階: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所用標準不同,認為中醫不符合他們標準就是不科學。二是中醫隊伍良莠不齊,差劣的自然要受到抨擊,中醫整體隊伍因此被抹黑。三是中醫太好,便有人假冒,假冒的不是真中醫。什麼東西假冒偽劣最多?好東西,如果這個東西不好就沒人假冒了。中醫隊伍中有名醫大家,也有江湖術士,千百年來,中醫佑護著人類健康。作為一門學科,中醫的門檻很低,就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對社會可能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被別有用心的人拿來利用了。但要想成為大醫,臨床水準和療效重要,文化素養也非常重要。

1925年,一位叫岳美中的中學教員得了肺病後自學中醫,自己給自己治病,竟慢慢好了,後來他開始給別人治病,竟也有療效,且越看越好,就直接當醫生了。他是中學教員,文史功底很好,能夠很好地理解中醫典籍,並在臨床中加以悟用。1950年奉調入京,後在西苑醫院工作,他是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之間中國最有名的中醫之一,用他的話說,“秀才學醫,籠裡抓雞”。說的是具備文史功底再來學習中醫就十分容易,真正的中醫大家需要學習文史哲天地生,我是中醫傷寒論的研究生,後來成了中西醫結合臨床學博士,在學生時代內經研究生需要學習《十三經注疏》,傷寒論研究生對古漢語、文獻學、注家及注本都是有要求的,如果你讀過劉力紅教授的《思考中醫》,你就會理解他作為一個中醫傷寒論專業研究生在研習傳統文化及中醫研究之路上的成長過程。

千百年來,師承作為中醫綿延發展的形式受到關注,師承就是把師說的東西承接下來傳遞下去,隨著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師承不僅需要傳承的基礎,還要具備承接的素質,這就要求繼承人既要懂傳統文化、具備中醫思維,還要懂得臨床,甚至具備文學、哲學、理學、經學的系統知識和理論基礎,廣安門醫院在師承方面進行了創新,採用名老中醫傳承博士後的方式。讓博士畢業後的醫生再隨名老中醫進行博士後研究。這些博士本來水準就比較高,得到名老中醫的臨床指點後提升較快,名老中醫有很多理論需要整理,這些博士們幫助老師整理並加以提升,從而使教學相長不斷創新。“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亦未必不如師”,因此,傳承就包括基礎知識、眼界、境界、理論水準、創新思維和實踐提升,試想想,如果個人沒有達到一定的層次怎麼能傳承名醫和名家的大醫大德呢?師承很好,但傳承人選非常重要,很多名老中醫在選擇學徒時,文化素養成為考量的重要條件。

雖然說中醫的發展進入了春天,但不得不承認,囿於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中醫要想繁榮發展,路還很長很難,傳統中醫有很多經典的治療方法,由於種種原因都失傳或不被利用。小夾板固定技術就是傳統中醫用以治療四肢長管骨折的方法,最早記載于晉代葛洪的《肘後救卒方》,傳統的方法是用厚度約為3-5毫米、經蒸煮的柳木板或松木板,加以襯墊使用,再配以中草藥並運用特殊的按摩手法進行正骨和接骨,清代《醫宗金鑒》詳細描寫了正骨的手法。小夾板固定技術既方便又實惠,還能減輕患者的二次傷害,可就是因為做一次小夾板固定術治療骨折只需幾百元,而用西醫接骨動輒幾萬元,出於某種層面的考慮,小夾板固定技術已不再被廣泛使用。這些可能正是國家新醫改中應該努力去實施和平衡的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