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道家呼吸吐納功法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日:“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 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 ” 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 後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靜無物。 如《老子》所言:“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

如此方可言行炁之法。 《青華秘文》論述止念之法時說:“ 但於一念妄生之際,思平日不得 靜者,此為梗耳,急舍之,久久純熟。 夫妄念莫大於喜怒,怒裡回思則不怒,喜裡知抑則 不喜,種種皆然,久而自靜。 ” 又說:“ 心求靜必先治眼, 眼者神遊之主也,神游於眼而役 於心,故抑之於眼,而使之歸於心。

” 即言內觀返照,亦可止念。 入靜功夫,主要還在自己 悟解。

息法 (命功有為之法,複歸無為 )

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炁,用意咽入下丹田 (臍下一寸三分,同身 寸 ) ,以補充呼出之氣。 呼必呼盡,吸必吸滿。 吸時小腹圓起,呼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 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齶,收視返聽。 鼻吸鼻呼, 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 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 時以意念領出竅外, 謂之心息相依。 開始人的呼吸之氣, 並不能直達丹田。 人之心臟原有一 管,上系於肺,下通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有。 原來在胞胎時是相通的,下生之後變 為肺呼吸,這根管就逐漸迷塞了。

《老子》說:“ 天地之間豈有橐龠乎,虛而不屈。 ” 就是 指的這根管。 有人初學氣功為什麼會發生胸悶胸痛呢 ? 就是由於行炁不當,把橐龠管沖壞的 緣故。 所以行炁之時,不可強迫壓炁,也不可強制憋炁。 勿執著,勿勉強。 只要不痛就往下 一點, 發悶就往上一點, 時間長了, 慢慢衝開, 自己是有感覺的。 吐納還有一個重要的口訣, 謂之吸長呼短。 吸氣進入丹田, 略存一存, 然後才能收腹呼氣。 作用在於吸人空中太和之炁, 注潤丹田積蓄下來,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流,才能 達到吐納的真正目 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 心為天,腎為地,隨著行炁,心性漸漸伏下,與腎炁交合。 《老子》日:“ 天地相合,以降 甘露。 ” 口內自然生出甘涼津液。
此津液乃煉炁所生, 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補益之效。 待至 滿口,送至咽喉,引頸吞之,汩汩有聲,亦可說明入靜。 津液為人養生之寶,益津可化炁, 潤澤周身,謂之 “ 煉津化炁 ” ,肺主炁屬金,金能生水,水為腎主精,亦為造精捷法也。 隨著 修煉功夫的長進, 津液愈加甘美無比, 若非修真之士誰能知之。 呂祖喻為 “ 長生酒 ” , 日:“ 自 飲長生酒, 逍遙誰得知 ? ” 行炁既久,成為自然,即使不用意領,氣息自回丹田之內,仿佛 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 這時只將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 吐惟細細,納惟綿綿,若 存若亡, 似有似無,方為真息。 此時逐漸將有為之法,歸於無為,先存後忘,知而不守。 丹經雲:“ 真意往來不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 ” 積久純熟,有心化為無心,有意化為無意, 則可使心神得到極大休歇,達至無念無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無夢。
《莊子》日:“ 古之真 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 ” 其中效驗不可思議。 最後神意合為一體,不知不覺打成一片, 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氳不散。 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滿口,丹田溫暖,周身融 融, 呼吸開合, 周身毛竅皆與之相應。 靜到極處, 但覺炁如根根銀絲, 透入毛孔, 空洞暢快, 妙不可言。 鼻無出入之氣,臍有噓吸之能,好似嬰兒在胞胎之中,是為胎息。 《老子》說:

“ 專炁致柔,能如嬰兒乎。 ” 真正存神達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遠矣。 但是達 到如此境界, 隨各人秉賦有早有晚。 要在慎終如始, 勿懶勿怠。 《太上老君內觀經》 說:“ 通 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

守道不失, 身長存也。 ”

繁體

道家 , 功法 , 呼吸 , 吐納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日:“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 而神 自清,自然六欲不生。 ” 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 即止,使前念消除,後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 清靜無 物。 如《老子》所言:“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 如此方可言行炁之法。

《青華秘文》論述止念之法時說:“ 但於一念妄生之 際,思平日不得靜者,此為梗耳,急舍之,久久純熟。 夫妄念莫大於喜怒, 怒裏回思則不怒, 喜裏知抑則不 喜, 種種皆然, 久而自靜。 ” 又說:“ 心求靜必先治眼, 眼者神遊之主也,神遊於眼而役於心,故抑之於眼,而 使之歸於心。 ” 即言內觀返照,亦可止念。

入靜功夫,主要還在自己悟解。

3.息法 (命功有為之法,複歸無為 )

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 (臍下一寸三分,同身寸 ) ,以補 充呼 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 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 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齶,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 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 之心息相依。

開始人的呼吸之氣,並不能直達丹田。人之心臟原有一管,上系於肺,下通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 有。原來在胞胎時是相通的,下生之後變為肺呼吸,這根管 就逐漸迷塞了。 《老子》說:“ 天地之間豈有橐 龠乎,虛而不屈。 ” 就是指的這根管。有人初學氣功為什麼會發生胸悶胸痛呢 ? 就是由於行炁不當,把橐龠 管沖壞的 緣故。 所以行炁之時, 不可強迫壓炁, 也不可強制憋炁。 勿執著, 勿勉強。 只要不痛就往下一點, 發悶就往上一點,時間長了,慢慢衝開,自己是有感覺的。

吐納還有一個重要的口訣,謂之吸長呼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後才能收腹呼氣。作用在於吸人 空中太和之炁,注潤丹田積蓄下來,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 流,才能達到吐納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為天,腎為地,隨著行炁,心性漸漸伏下,與腎炁交合。 《老子》日:“ 天地相合,以 降甘露。 ” 口內自然生出甘涼津液。此津液乃煉炁所生, 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補益之效。待至滿口,送至 咽喉, 引頸吞之, 汩汩有聲, 亦可説明入靜。 津液為人養生之寶, 益津可化炁, 潤澤周身, 謂之 “ 煉津化炁 ” , 肺主 炁屬金,金能生水,水為腎主精,亦為造精捷法也。隨著修煉功夫的長進,津液愈加甘美無比,若非 修真之士誰能知之。呂祖喻為 “ 長生酒 ” ,日:“ 自飲長生酒, 逍遙誰得知 ? ”

行炁既久,成為自然,即使不用意領,氣息自回丹田之內,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這時只將微意守 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細細,納惟綿綿,若存若亡, 似有似無,方為真息。此時逐漸將有為之法, 歸於無為,先存後忘,知而不守。丹經雲:“ 真意往來不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 ” 積久純熟,有心化為無 心,有意化 為無意,則可使心神得到極大休歇,達至無念無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無夢。 《莊子》日:“ 古 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 ” 其中效驗不可思議。

最後神意合為一體,不知不覺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氳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 甜滿口,丹田溫暖,周身融融,呼吸開合,周身毛竅皆與之 相應。靜到極處,但覺炁如根根銀絲,透入毛 孔,空洞暢快,妙不可言。鼻無出入之氣,臍有噓吸之能,好似嬰兒在胞胎之中,是為胎息。 《老子》說:“ 專炁致 柔,能如嬰兒乎。 ” 真正存神達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遠矣。

但是達到如此境界,隨各人秉賦有早有晚。要在慎終如始,勿懶勿怠。 《太上老君內觀經》說:“ 通道易, 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道不失, 身長存也。 ”

氣化為勁 —— 自發形動

拳經雲:“ 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 , 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 ”

靈根 :指人體認識世界的識器,即眼、耳、鼻、口、舌、身。它們與心相聯,心腦相牽

就產生意,就是識根,認識根源。識根在丹道、拳家裡為神,識神、元神。

心靜氣靜,心動氣動。

氣是能量,神是氣的高級形式。靈根的收斂隱藏,就能靜心。靜心氣存,氣存神旺。

養神丹道。

動神武功。

武功的功能是有基礎的,不是修武就直入武功的。 “ 固靈根而動心 ” ,這裡的 “ 固 ” 是 “ 鞏固 ” , 神需要鞏固到某種程度方能動心入武, 就是武功的修煉需要功力達到一定境界才能開始練發 勁。

在武林界裡,很多門派直入武功訓練,這樣就有損身體。一些武林名家 50歲後患腳疾,拉 稀而死,就是沒有打好內家氣境基礎就硬練武功, 耗損元氣。 這樣未老就先從腎元衰起,下 肢出癱。

心性不好, 練出一些氣感來,就易產生外動, 這就是氣化成勁了。 一般這些氣化外動多在通 周天前,通周天后心性不好也有,因功境較好,容易修正心性的偏激,較易克服。

氣化勁多是性情的暴戾、怨恨、凶煞造成的,比較激烈的情緒就易產生外形動的原由。 為什麼激烈的性情使氣化勁呢?

人體產生力量有兩種:

1、

肌肉力 , 這是人體日常活動的力量源泉。 它是由化合物的化學鍵斷裂產生的能量使肌肉伸張、 收縮形成的力。 它是意識指揮下產生的力, 血液是這種化學能的原料。 意識雖然不能指揮血 液迴圈, 但能間接通過神經指揮肌肉運動讓心臟增加泵動提供血液。 所以心神不安, 睡眠也 會輾轉反側,這是潛意識使肌體產生運動。心定神安,睡眠是不會動形體的。

2、

真氣力 。 真氣的運行機制是獨立的, 不由 意識 指引的, 它是 生命之源 。 當練功產生一定的氣 感時,性情激烈,就會使真氣化到肌肉運動去。性情:潛藏意識,人們往往發脾氣是不由自 主的, 好象是無意識狀態下產生的。 這是意識潛匿到深處,己成為習慣,產生強烈意識也感 覺不到了。 真氣是能量, 它是通過經絡運行系統維持生命。 練功產生的身體各處彌散的真氣, 被意識激化就助動到肌肉力的運動去。從而耗損真氣,氣不歸經, 周天難通。 自發動象那些 拍打、按摩、打拳動作,就是較劇烈的拙力。這些動象似是意催動,又似是無意識運動。深 潛意識使然,就象睡眠中似睡似夢。有自發動象,不能入靜,就說明意識仍在。有些外動大

動大跳、狂奔不止,心中害怕、恐懼,卻收不住,就是自主意識差。這時的外形動象跟武功 中的高級形動是不同範疇的。

這正象丹雲:“ 修命不修性,猶有家財無主柄 ” 。性功不練,練出的真氣就象無主的財物,誰 都可拿走。變動能,變意識等等。所以丹道有先性後命,先命後性的入修程式設計。這就是 根據各人的身體狀況、主觀意識、性情進行有針對性的修煉。 體質差,意識較淡泊的,先從 命功練起,或是多練命功 。體質較好,性情波動大的,先從性功練起。不過這也不是一成不 變的,性命雙修,隨時隨地根據修煉情況進行性功、命功的側重,這樣方能步入門徑。

3.息法 (命功有為之法,複歸無為 )

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 (臍下一寸三分,同身寸 ) ,以補 充呼 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 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 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齶,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 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 之心息相依。

開始人的呼吸之氣,並不能直達丹田。人之心臟原有一管,上系於肺,下通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 有。原來在胞胎時是相通的,下生之後變為肺呼吸,這根管 就逐漸迷塞了。 《老子》說:“ 天地之間豈有橐 龠乎,虛而不屈。 ” 就是指的這根管。有人初學氣功為什麼會發生胸悶胸痛呢 ? 就是由於行炁不當,把橐龠 管沖壞的 緣故。 所以行炁之時, 不可強迫壓炁, 也不可強制憋炁。 勿執著, 勿勉強。 只要不痛就往下一點, 發悶就往上一點,時間長了,慢慢衝開,自己是有感覺的。

吐納還有一個重要的口訣,謂之吸長呼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後才能收腹呼氣。作用在於吸人 空中太和之炁,注潤丹田積蓄下來,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 流,才能達到吐納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為天,腎為地,隨著行炁,心性漸漸伏下,與腎炁交合。 《老子》日:“ 天地相合,以 降甘露。 ” 口內自然生出甘涼津液。此津液乃煉炁所生, 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補益之效。待至滿口,送至 咽喉, 引頸吞之, 汩汩有聲, 亦可説明入靜。 津液為人養生之寶, 益津可化炁, 潤澤周身, 謂之 “ 煉津化炁 ” , 肺主 炁屬金,金能生水,水為腎主精,亦為造精捷法也。隨著修煉功夫的長進,津液愈加甘美無比,若非 修真之士誰能知之。呂祖喻為 “ 長生酒 ” ,日:“ 自飲長生酒, 逍遙誰得知 ? ”

行炁既久,成為自然,即使不用意領,氣息自回丹田之內,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這時只將微意守 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細細,納惟綿綿,若存若亡, 似有似無,方為真息。此時逐漸將有為之法, 歸於無為,先存後忘,知而不守。丹經雲:“ 真意往來不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 ” 積久純熟,有心化為無 心,有意化 為無意,則可使心神得到極大休歇,達至無念無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無夢。 《莊子》日:“ 古 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 ” 其中效驗不可思議。

最後神意合為一體,不知不覺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氳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 甜滿口,丹田溫暖,周身融融,呼吸開合,周身毛竅皆與之 相應。靜到極處,但覺炁如根根銀絲,透入毛 孔,空洞暢快,妙不可言。鼻無出入之氣,臍有噓吸之能,好似嬰兒在胞胎之中,是為胎息。 《老子》說:“ 專炁致 柔,能如嬰兒乎。 ” 真正存神達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遠矣。

但是達到如此境界,隨各人秉賦有早有晚。要在慎終如始,勿懶勿怠。 《太上老君內觀經》說:“ 通道易, 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道不失, 身長存也。 ”

氣化為勁 —— 自發形動

拳經雲:“ 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 , 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 ”

靈根 :指人體認識世界的識器,即眼、耳、鼻、口、舌、身。它們與心相聯,心腦相牽

就產生意,就是識根,認識根源。識根在丹道、拳家裡為神,識神、元神。

心靜氣靜,心動氣動。

氣是能量,神是氣的高級形式。靈根的收斂隱藏,就能靜心。靜心氣存,氣存神旺。

養神丹道。

動神武功。

武功的功能是有基礎的,不是修武就直入武功的。 “ 固靈根而動心 ” ,這裡的 “ 固 ” 是 “ 鞏固 ” , 神需要鞏固到某種程度方能動心入武, 就是武功的修煉需要功力達到一定境界才能開始練發 勁。

在武林界裡,很多門派直入武功訓練,這樣就有損身體。一些武林名家 50歲後患腳疾,拉 稀而死,就是沒有打好內家氣境基礎就硬練武功, 耗損元氣。 這樣未老就先從腎元衰起,下 肢出癱。

心性不好, 練出一些氣感來,就易產生外動, 這就是氣化成勁了。 一般這些氣化外動多在通 周天前,通周天后心性不好也有,因功境較好,容易修正心性的偏激,較易克服。

氣化勁多是性情的暴戾、怨恨、凶煞造成的,比較激烈的情緒就易產生外形動的原由。 為什麼激烈的性情使氣化勁呢?

人體產生力量有兩種:

1、

肌肉力 , 這是人體日常活動的力量源泉。 它是由化合物的化學鍵斷裂產生的能量使肌肉伸張、 收縮形成的力。 它是意識指揮下產生的力, 血液是這種化學能的原料。 意識雖然不能指揮血 液迴圈, 但能間接通過神經指揮肌肉運動讓心臟增加泵動提供血液。 所以心神不安, 睡眠也 會輾轉反側,這是潛意識使肌體產生運動。心定神安,睡眠是不會動形體的。

2、

真氣力 。 真氣的運行機制是獨立的, 不由 意識 指引的, 它是 生命之源 。 當練功產生一定的氣 感時,性情激烈,就會使真氣化到肌肉運動去。性情:潛藏意識,人們往往發脾氣是不由自 主的, 好象是無意識狀態下產生的。 這是意識潛匿到深處,己成為習慣,產生強烈意識也感 覺不到了。 真氣是能量, 它是通過經絡運行系統維持生命。 練功產生的身體各處彌散的真氣, 被意識激化就助動到肌肉力的運動去。從而耗損真氣,氣不歸經, 周天難通。 自發動象那些 拍打、按摩、打拳動作,就是較劇烈的拙力。這些動象似是意催動,又似是無意識運動。深 潛意識使然,就象睡眠中似睡似夢。有自發動象,不能入靜,就說明意識仍在。有些外動大

動大跳、狂奔不止,心中害怕、恐懼,卻收不住,就是自主意識差。這時的外形動象跟武功 中的高級形動是不同範疇的。

這正象丹雲:“ 修命不修性,猶有家財無主柄 ” 。性功不練,練出的真氣就象無主的財物,誰 都可拿走。變動能,變意識等等。所以丹道有先性後命,先命後性的入修程式設計。這就是 根據各人的身體狀況、主觀意識、性情進行有針對性的修煉。 體質差,意識較淡泊的,先從 命功練起,或是多練命功 。體質較好,性情波動大的,先從性功練起。不過這也不是一成不 變的,性命雙修,隨時隨地根據修煉情況進行性功、命功的側重,這樣方能步入門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