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瀋陽老地名之00001十裡河古時候叫虎皮驛

瀋陽老地名之00001十裡河古時候叫虎皮驛, 十裡河在我小時候我父親健在的時候, 家裡那時候養大馬車, 記得經常去十裡河的集市賣大米去了。 然後再給我買點好吃的, 記憶中的十裡河, 就如同現在的大都市繁華一樣。 可惜父親已逝去, 留下都是遺憾和回憶。

十裡河村

地址:遼寧省瀋陽市蘇家屯區

全鎮共有十四個行政村, 耕地面積2516.1公頃。 全鎮駐有漢、滿、蒙、回、朝鮮、錫伯6個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共有4216戶, 12786人引, 境內地勢平坦, 土地肥沃、氣候適宜, 是一個以農業為主, 農、工、商並舉的綜合鄉鎮引。

十裡河鎮地處 蘇家屯區的最南端,

素有 瀋陽南大門之稱, 向南跨過十裡河, 便是遼陽市地界, 南與燈塔市隔河相望, 東與大溝鄉接壤, 西與 紅菱堡鎮相連, 北與林盛鎮毗鄰, 東北與陳相鎮和沙河鎮三足鼎峙 。

全鎮轄十裡河、新莊、洪莊、紅寶山、王家樓子、灰菜泡、柳三家子、板橋鋪、勝利、浪子、前皇、江滸、柳溝等行政村, 一個居民委。

鎮內交通條件十分優越, 沈大高速公路及複綫, 沈營公路, 以及連接沈大公路和沈丹公路的深十公路從十裡河鎮交叉通過, 距瀋陽桃仙國際機場20公里, 距瀋陽30公里, 距營口海港180公里。 十四個村之間都有柏油路連通, 運輸條件良好。

十裡河大集興建于明朝萬曆年間, 馳名方圓兩百公里, 十分繁榮, 是發展物流業的優越條件。

鎮政府所在地十裡河村歷史上是關防重地, 鎮內65中學校址, 是唐代高麗城遺址, 史書記載是蓋蘇文所建並在此駐軍。 因地理位置重要, 明清兩代在此建立驛站, 史稱虎皮驛。 原因是曾經上游十裡河漂來了一張虎皮而得名。

據史料記載《明史》(卷259):“四十七年, 楊鎬既喪師, 廷議以廷弼熟邊事, 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禦史, 宣慰遼東。 旋擢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 代鎬經略。 未出京, 開原失, 廷弼上言:“遼左, 京師肩背;河東, 遼鎮腹心;開原又河東根本。 欲保遼東則開原必不可棄。 敵未破開原時, 北關、朝鮮猶足為腹背患。 今已破開原, 北關不敢不服, 遣一介使, 朝鮮不敢不從。 既無腹背憂, 必合東西之勢以交攻, 然則遼、沈何可守也?乞速遣將士,

備芻糧, 修器械, 毋窘臣用, 毋緩臣期, 毋中格以沮臣氣, 毋旁撓以掣臣肘, 毋獨遺臣以艱危, 以致誤臣、誤遼, 兼誤國也。 ”疏入, 悉報允, 且賜尚方劍重其權。 甫出關, 鐵嶺複失, 瀋陽及諸城堡軍民一時盡竄, 遼陽洶洶。 廷弼兼程進, 遇逃者, 諭令歸。 斬逃將劉遇節、王捷、王文鼎, 以祭死節士。 誅貪將陳倫, 劾罷總兵官李如楨, 以李懷信代。 督軍士造戰車, 治火器, 浚濠繕城, 為守禦計。 令嚴法行, 數月守備大固。 乃上方略, 請集兵十八萬, 分佈靉陽、清河、撫順、柴河、三岔兒、鎮江諸要口, 首尾相應, 小警自為堵禦, 大敵互為應援。 更挑精悍者為遊徼, 乘間掠零騎, 擾耕牧, 更番迭出, 使敵疲於奔命, 然後相機進剿。 疏入, 帝從之。 廷弼之初抵遼也, 令僉事韓原善往撫瀋陽,
憚不肯行。 繼命僉事閻鳴泰, 至虎皮驛慟哭而返。 廷弼乃躬自巡曆, 自虎皮驛抵瀋陽, 複乘雪夜赴撫順。 總兵賀世賢以近敵沮之, 廷弼曰:“冰雪滿地, 敵不料我來。 ”鼓吹入。 時兵燹後, 數百里無人跡, 廷弼祭諸死事者而哭之。 遂耀兵奉集, 相度形勢而還, 所至招流移, 繕守具, 分置士馬, 由是人心複固。 ”

人物列傳:賀世賢, (?—1621)明榆林衛(今陝西榆林)人。 少為廝養, 後從軍, 積功至瀋陽遊擊, 遷義州參將。 萬曆四十七年(1619), 遼東經略楊鎬分兵四路攻後金(清)時, 他隨遼東總兵李如柏出清河, 擢都督僉事, 充總兵官, 駐虎皮驛。 泰昌初, 連戰灰山、撫安堡, 移鎮瀋陽。 天啟元年(1621)三月, 後金兵攻瀋陽, 拒敵陣亡。

虎皮驛, 作為遼陽與瀋陽之間的一處堡寨, 規模並不算大,

往日也就是一處驛站, 外加一些供瀋陽、遼陽間歇腳地酒肆、客棧等等, 聚集的百姓人戶, 倒是不算多。 但按著遼東駐防地堡寨模式。 也修築有堡牆防禦設施。 不過, 自打瀋陽失陷。 此處也被努爾哈赤的八旗攻陷, 將一應石牆、垛台。 全都損毀, 只留下處處可見的斷壁殘垣。 襯映著幾縷野火青煙。 當然, 所有的百姓、店鋪主僕, 早已被戰火驅盡。

進駐虎皮驛, 便是選了這些斷壁殘垣作為依仗, 立下大營。

遼東都司―虎皮驛 (《盛京通志》載:“十裡河站即明虎皮驛”)―瀋陽驛― 懿路驛(《盛京通志》載:“在鐵嶺城西南六十裡”)―囂 州驛―開原驛(三萬衛)

據《清實錄》記載, 後金天命十年(1625)三月初三, 努爾哈赤毅然決定遷都瀋陽, 當天夜宿于虎皮驛(今瀋陽市蘇家屯區十裡河鎮十裡河村), 初四即入住瀋陽城。

奉集西南30裡有虎皮驛,瀋陽、奉集堡、虎皮驛三足鼎立,互為犄角。 由於奉集堡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明在此駐有重兵。 努爾哈赤正是要舉兵略奉集堡,以武力偵探遼陽。

在《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滿洲實錄》、《滿文老檔》中,記錄的都是三月壬午(初三),“老罕王”努爾哈赤從遼陽拔寨,當夜住在虎皮驛,次日癸未(初四)抵達瀋陽。

遼東,是對遼東鎮或遼東都司的簡稱,不同于秦漢時期遼東郡,也不是泛指的遼河以東,實為遼左地區。

遼東鎮 總兵駐廣甯(今遼寧北鎮),管轄的長城東起遼東附近的鴨綠江邊西南至山海關,全長970余公里,全鎮官兵九萬九千八百七十五名。遼東“三面瀕夷,一面阻海,特山海關一線之路可以內通,亦形勝之區也。” 與甘肅一樣,遼東亦孤懸東北,環列諸夷,從右側牽制著蒙古的左翼,為明朝北部邊防之左腋。 由於地處偏遠,明朝較遲攻佔此地。

洪武四年,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歸降。僅置遼東衛。

明初,被推翻的元朝統治集團殘餘勢力仍在西北、東北進行頑強反抗,圖謀恢復,為了鞏固統治地位,明政府開始在東北地區屯兵築城。正統七年(1442年)及成化五年(1469年),先後建立了邊堡,修築了長城,建立了由山海關至遼東都指揮使司的驛站。繼而建立了屯田、冶鐵及煮鹽等制度,以供軍需;並委派總兵守遼東鎮,使廣大遼東地區形成一個完整的陸海防禦體系。 都指揮使司下設東、西、南、北、中五路屯兵,而實際屯兵的路城,只有三座,即南路的前屯衛城,西路的義州衛城,北路的開原衛城,其他路城則與鎮城在一起。路下有二十五衛,分屬於各路,單獨建立了衛城的有,廣甯中左屯衛城,廣甯右屯衛城,甯遠衛城,鐵嶺衛城,瀋陽衛城,海州衛城,蓋州衛城,複州衛城,金州衛城等九座防禦城。衛下計有一百二十七所,單獨設所建立所城,如鐵嶺衛之懿路所、凡河所等。所下設堡城一百零七座,關城十二座 ,共同防禦975公里遼東長城防線。

遼東鎮的防禦除了陸路防禦系統,其地域西、南、東南瀕臨渤海、黃海和鴨綠江,西起山海關外芝麻灣,東至鴨綠江共“千三百餘裡”,由於“島夷、倭夷,在在出沒,故海防亦重”。設有衛、所、堡等屯兵城,稱之為海防防禦系統。在松錦戰役之後,明王朝在遼東的勢力被基本肅清,已無力與清軍再戰,退守山海關,這時,明遼東鎮長城以及遼東防禦體系徹底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明代都司衛所制

都司衛所制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的軍事建制,始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止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遼東地區不設府、州、縣,以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為首腦機關,下設衛、所,以軍事防禦為主,兼理民政。明朝中後期,軍事日繁,朝廷單設總兵官主軍事,都司、衛、所則主要管理民政事務。都司、衛、所奠定了今天遼寧的城市格局。

長城防禦體系是明朝為備禦北方少數民族,將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長城一線 所設立的九個防守區,俗稱“九邊”,共設十一鎮,委派總兵官統轄。分別為:遼東鎮、薊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嘉靖三十年(1551年)在京西增設昌鎮、真保鎮,構成“九邊十一鎮”佈局。 都司衛所是明代防禦系統軍事建制的一種 ,以都司為地方最高軍事領導機構,所屬衛所,隸屬中央五軍都督府,聽命於兵部。全國設16個都司,5個行都司。遼東都司分(東西南北中)5路,下轄25個衛,每衛轄5個所,共127個所。 鎮、路、為、所層次分明,築城防禦,構成後來遼寧城市的基礎。 明朝東北部邊患主要來自殘存元朝北歸之蒙古和後來崛起之東部女真。 終明一朝,始終未絕。 遼東為九邊之首,總兵官初住廣寧(今北鎮),隆慶後,移住東甯衛(今遼陽)。所轄東起寬甸虎山南麓之鴨綠江,西達山海關北之無名口,全長約980公里,有城堡279個,空心敵臺31座,邊腹敵臺90座 。 明代在遼東一郡(府)設所,聯郡設衛。每衛5600人,設5 千戶所,每千戶所1200人,千戶所設5百戶所,每百戶所120人,百戶所設2總旗,總旗50人,10小旗,小旗10人。 遼東五路實際有城的有三路,南路前屯衛城,西路義州衛城,北路開原衛城,其它兩路和鎮城在一起。路下設25衛,127所,正統至成化年間修築長城及邊城,建立堡城和驛站,構成完整的遼東防禦工事體系。 遼東境域以遼河分界,遼陽為鎮城,開原未脊背,以廣甯、寧遠為後路。分四個部分,遼陽、鴨綠江一帶、開原一帶、山海關 一帶。

遼東各衛城包含的衛治: 遼東鎮都指揮使司城(今遼陽),鎮內衛治有定遼中衛、定遼左衛、定遼前衛、定遼後衛、東甯衛; 遼東鎮廣甯分司城(今北鎮) ,鎮內衛治有廣甯衛、廣寧中衛、廣甯左衛、廣甯右衛; 錦州城(今錦州),廣甯中屯衛、廣甯左屯衛; 義州城(今義縣),義州衛、廣甯右屯衛: 開原城(今開原),三萬衛、遼海衛。

明代遼東鎮衛所建制與分佈: 都司城設遼陽,鎮城內設5衛, 定遼中衛(置左、中、前、後4 所)、定遼左衛(置左、中、後3所)、定遼前衛(置左、右、前、後4所)、定遼後衛(置左、右、中、前4所)、東甯衛(前、後、左、右、中、中左6所); 定遼右衛始設鎮城,後遷鳳城,置2所; 蓋州衛屬遼陽路設海城(系元蓋州),置4所; 金州衛設金州(元萬戶府舊址),置5所; 複州衛設複縣(金永康縣舊址),置4所; 海州衛設海城,置4所; 遼海衛設開原(元黃龍府舊城),置7所; 瀋陽中衛設瀋陽(元之瀋州),置前、後、左、右、中及蒲河、撫順7所; 鐵嶺衛設鐵嶺(遼金時期囂州故城,後屬右軍都督府),置前、後、左、右及凡河(正統四年置)、懿路(永樂五年置)6所; 義州衛設義縣,置4所; 廣甯左屯衛設錦州(元永樂縣舊址),置5所; 廣甯中屯衛設錦州,置5所; 廣甯右屯衛設北鎮,置4所; 廣甯前屯衛設綏中,置7所; 廣甯後屯衛設義縣,置5所; 廣甯衛設北鎮,置5所; 廣寧中衛設北鎮,置4所; 廣甯左衛設北鎮,置4所; 廣甯右衛設北鎮,置3所; 甯遠衛設興城,之7所; 三萬衛設開原,置5所; 自在州始設開原後遷遼陽; 安樂州設開原。注:此查明《全遼志》之《明遼東鎮長城及防禦考》

衛城多選在元舊城,圍繞衛所建立城堡,在城堡周圍安排軍屬居住,並開荒屯田。於是,新的城市、城鎮就誕生了。衛所城市既有普遍意義的防禦功能,又滿足行政、文化,生活需要。注:此格局邊界大底沿明代長城(或曰清代柳條邊),不包括今天遼寧省朝陽市、阜新市、瀋陽市法庫、康平兩縣、鐵嶺市調兵山、昌圖、西豐三縣市、撫順清原、新賓縣等。

明代遼東驛站

有明一代,在東北幅員遼闊的土地上,設立了多條驛道和星羅棋佈的驛站。這些驛和驛站,宛如游龍,麗若明珠,將整個東北地區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得整個東北地區被統一到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 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以北京為中心,組成全國交通網。明朝初年,隨著遼東用兵運糧,江南、山東等地滿載物品的船隊,沿著遼河而上,直達開原附近的老米灣(今開原西文溝子村),有的則在旅順口登岸,陸路北行到達都司治所。旅順口,元朝稱獅子口,明朝時改稱旅順口,據說其含義有兩個,一是取旅途平安順利;一是取此地旅程為最方便之順路,旅順口從此日益繁榮。

一、驛站的基本走向

從遼東都司治所遼陽老城為中心的遼東地區主要有四條交通線。有旅順口北上,經金、蓋、複、海等十二站到達遼東都司。1 有旅順口北上,下一站就是木場驛,再下去的路線就是石河驛—欒(luan)古關—複州驛—五十寨驛—熊嶽驛—蓋州驛—耀州驛—海州驛—鞍山驛—遼陽老城(遼東都司治所)2 從北京出發,經山海關北行,下一站就是高嶺驛,接下去就是東關驛—曹莊驛—連山驛—杏山驛—十三山驛—閭陽驛—義州驛—遷馬嶺驛—廣寧驛—盤山驛—高平驛—沙嶺驛—牛莊驛—遼東都司治所3 有遼東都司東南行到九連城又是一條線路,中間經過甜水站堡,具體是從連山關—通遠堡—青苔峪堡—斜烈站—湯站堡—九連城(其位置在今遼寧省丹東市北二十五裡,隔鴨綠江與朝鮮義州相對,兩城相距僅十餘裡,是國防重鎮。俯瞰鴨綠江下游,地勢險要)4 自遼東都司北行,經虎皮驛—瀋陽驛—懿路驛—嚚(yin)州驛—開原驛(三萬衛、遼海衛治所,連接遼東都司與奴兒幹都司的結合部)

二、驛站的管理

明代對驛站的管理十分嚴格,有著不同的稱呼,在京稱會同館,在外稱驛站,會同館最初設在南京,永樂時期遷往北京,正統年間定於南北二部,北館為六所,南館為三所,設立大使一員,副使二員,內設副使一員分管南館。弘治時期增設禮部主客司主事一人,專事提督。在地方上驛站、轉運所等要歸布政使和按察使雙重領導。遼東都司下並未設立州縣,因此遼東地區雖然隸屬山東管理,但是遼東地區的驛站、轉運所實際上是由遼東都司及其下屬衛所直接管理,同時明朝政府根據遼東的特殊情況,准許在都司下設立【夷人館】,特別是【朝鮮館】來專門接待遼東少數民族和朝鮮事宜等。 驛站和轉運所設有驛卒,每處所應用的馬驢牛、船夫和轎夫,看具體情況設置。依據規定。一般衝要處需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非衝要處則為二十匹、十匹、五匹。並且各個驛站還要儲備充足的糧食,以供過路差人食用。從這些資料來看,明代政府對驛站的管理是十分重視的,因為驛站管理的好壞,是直接影響到明政府對遼東地區和北部邊疆地區的建設和統治。

三、驛站的職能 首先:飛報軍-務、傳遞文報和轉運物資,明初朱元璋派馬-雲、葉-旺等率兵入遼後,由於當時遼東尚未完全平定,明政府不得不派駐十萬大-軍守-邊。但是就遼東當時的經濟條件實在無法養活這十萬官兵,於是不得不依靠從內地轉運糧食來解決軍-需,官-兵十萬人,每人一月一石糧食,一年下來就是百余萬石,特別是從江南經海運轉送糧食就達每年六十萬石,後因海船增多,每年又增運十萬石。此外,還要運送大量的鈔、布、棉花、戰-衣、軍-鞋等物資。特別是奴兒幹都司建立後,奴兒幹地區的官員、士兵和工匠的衣食穿著也主要靠內地供給。大規模的運送物資一是從山海關陸路交通線運達遼東,一是從海運入遼東,海運的貨船一般是從旅順口丄交卸,有時也運到小淩河、六州河、牛莊等地,糧食一部分供應遼東都司-軍-民食用,一部分轉運到奴兒幹都司。所以說,驛站不僅在飛報軍-情、傳遞文書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運送物資方面也起著很大作用。

其次:驛站在乘送往來公差人員,朝貢官員方面也擔負著重要作用,有時甚至伴隨前往京城。關於遼東驛站護送少數民族頭人朝貢之事,明實錄中更是不乏其例,明初對各衛朝貢有著明確規定。遼東都司下屬二十五衛朝貢需要驛站運送,奴兒幹都司下屬各衛朝貢也要由遼東都司各驛站轉運。

永樂九年,奴兒幹都司【領衛所三百八十二,皆令三歲一朝貢】,建州衛雖然人不過數千,然亦歲遣數百人入貢,以為常。至努爾哈赤接管建州衛事以後的一段時間,仍然是【比歲孝順,貢獻不絕】。 當時進京朝貢的女真人先後達到九百人,返回時攜帶行李多達千櫃,沿途恣意買賣違禁貨物,拖延數月不回。不僅如此,遼東地區的市場貿易也十分興盛,據明代遼東檔案記載:開原北關貿易中女真人一天曾多達四百八十名,交易貨物,一天僅鏵子一項就多達一千一百三十四件,人參一百三十二斤。為了滿足建州等衛女真人大量貿易的需要,遼東二十五衛都聚集很多數量的金、帛和貨物,據正統十二年九月記載【倉庫帖金、帛貨物不下九百余萬】。 這樣的大規模貿易,表明漢區人民和建州女真民眾之間,有著密切的、不可分割的經濟聯繫。這一聯繫是通過當時的水陸驛站,貢道,像人們周身的血管一樣,把漢區人民與女真人緊緊地聯繫到一起。

往事如煙,虎皮驛已經變成了十裡河鎮,一個發達的城鎮!如果能夠重新衛城,將是一個新的旅遊名勝之地。

初四即入住瀋陽城。

奉集西南30裡有虎皮驛,瀋陽、奉集堡、虎皮驛三足鼎立,互為犄角。 由於奉集堡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明在此駐有重兵。 努爾哈赤正是要舉兵略奉集堡,以武力偵探遼陽。

在《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滿洲實錄》、《滿文老檔》中,記錄的都是三月壬午(初三),“老罕王”努爾哈赤從遼陽拔寨,當夜住在虎皮驛,次日癸未(初四)抵達瀋陽。

遼東,是對遼東鎮或遼東都司的簡稱,不同于秦漢時期遼東郡,也不是泛指的遼河以東,實為遼左地區。

遼東鎮 總兵駐廣甯(今遼寧北鎮),管轄的長城東起遼東附近的鴨綠江邊西南至山海關,全長970余公里,全鎮官兵九萬九千八百七十五名。遼東“三面瀕夷,一面阻海,特山海關一線之路可以內通,亦形勝之區也。” 與甘肅一樣,遼東亦孤懸東北,環列諸夷,從右側牽制著蒙古的左翼,為明朝北部邊防之左腋。 由於地處偏遠,明朝較遲攻佔此地。

洪武四年,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歸降。僅置遼東衛。

明初,被推翻的元朝統治集團殘餘勢力仍在西北、東北進行頑強反抗,圖謀恢復,為了鞏固統治地位,明政府開始在東北地區屯兵築城。正統七年(1442年)及成化五年(1469年),先後建立了邊堡,修築了長城,建立了由山海關至遼東都指揮使司的驛站。繼而建立了屯田、冶鐵及煮鹽等制度,以供軍需;並委派總兵守遼東鎮,使廣大遼東地區形成一個完整的陸海防禦體系。 都指揮使司下設東、西、南、北、中五路屯兵,而實際屯兵的路城,只有三座,即南路的前屯衛城,西路的義州衛城,北路的開原衛城,其他路城則與鎮城在一起。路下有二十五衛,分屬於各路,單獨建立了衛城的有,廣甯中左屯衛城,廣甯右屯衛城,甯遠衛城,鐵嶺衛城,瀋陽衛城,海州衛城,蓋州衛城,複州衛城,金州衛城等九座防禦城。衛下計有一百二十七所,單獨設所建立所城,如鐵嶺衛之懿路所、凡河所等。所下設堡城一百零七座,關城十二座 ,共同防禦975公里遼東長城防線。

遼東鎮的防禦除了陸路防禦系統,其地域西、南、東南瀕臨渤海、黃海和鴨綠江,西起山海關外芝麻灣,東至鴨綠江共“千三百餘裡”,由於“島夷、倭夷,在在出沒,故海防亦重”。設有衛、所、堡等屯兵城,稱之為海防防禦系統。在松錦戰役之後,明王朝在遼東的勢力被基本肅清,已無力與清軍再戰,退守山海關,這時,明遼東鎮長城以及遼東防禦體系徹底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明代都司衛所制

都司衛所制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的軍事建制,始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止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遼東地區不設府、州、縣,以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為首腦機關,下設衛、所,以軍事防禦為主,兼理民政。明朝中後期,軍事日繁,朝廷單設總兵官主軍事,都司、衛、所則主要管理民政事務。都司、衛、所奠定了今天遼寧的城市格局。

長城防禦體系是明朝為備禦北方少數民族,將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長城一線 所設立的九個防守區,俗稱“九邊”,共設十一鎮,委派總兵官統轄。分別為:遼東鎮、薊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嘉靖三十年(1551年)在京西增設昌鎮、真保鎮,構成“九邊十一鎮”佈局。 都司衛所是明代防禦系統軍事建制的一種 ,以都司為地方最高軍事領導機構,所屬衛所,隸屬中央五軍都督府,聽命於兵部。全國設16個都司,5個行都司。遼東都司分(東西南北中)5路,下轄25個衛,每衛轄5個所,共127個所。 鎮、路、為、所層次分明,築城防禦,構成後來遼寧城市的基礎。 明朝東北部邊患主要來自殘存元朝北歸之蒙古和後來崛起之東部女真。 終明一朝,始終未絕。 遼東為九邊之首,總兵官初住廣寧(今北鎮),隆慶後,移住東甯衛(今遼陽)。所轄東起寬甸虎山南麓之鴨綠江,西達山海關北之無名口,全長約980公里,有城堡279個,空心敵臺31座,邊腹敵臺90座 。 明代在遼東一郡(府)設所,聯郡設衛。每衛5600人,設5 千戶所,每千戶所1200人,千戶所設5百戶所,每百戶所120人,百戶所設2總旗,總旗50人,10小旗,小旗10人。 遼東五路實際有城的有三路,南路前屯衛城,西路義州衛城,北路開原衛城,其它兩路和鎮城在一起。路下設25衛,127所,正統至成化年間修築長城及邊城,建立堡城和驛站,構成完整的遼東防禦工事體系。 遼東境域以遼河分界,遼陽為鎮城,開原未脊背,以廣甯、寧遠為後路。分四個部分,遼陽、鴨綠江一帶、開原一帶、山海關 一帶。

遼東各衛城包含的衛治: 遼東鎮都指揮使司城(今遼陽),鎮內衛治有定遼中衛、定遼左衛、定遼前衛、定遼後衛、東甯衛; 遼東鎮廣甯分司城(今北鎮) ,鎮內衛治有廣甯衛、廣寧中衛、廣甯左衛、廣甯右衛; 錦州城(今錦州),廣甯中屯衛、廣甯左屯衛; 義州城(今義縣),義州衛、廣甯右屯衛: 開原城(今開原),三萬衛、遼海衛。

明代遼東鎮衛所建制與分佈: 都司城設遼陽,鎮城內設5衛, 定遼中衛(置左、中、前、後4 所)、定遼左衛(置左、中、後3所)、定遼前衛(置左、右、前、後4所)、定遼後衛(置左、右、中、前4所)、東甯衛(前、後、左、右、中、中左6所); 定遼右衛始設鎮城,後遷鳳城,置2所; 蓋州衛屬遼陽路設海城(系元蓋州),置4所; 金州衛設金州(元萬戶府舊址),置5所; 複州衛設複縣(金永康縣舊址),置4所; 海州衛設海城,置4所; 遼海衛設開原(元黃龍府舊城),置7所; 瀋陽中衛設瀋陽(元之瀋州),置前、後、左、右、中及蒲河、撫順7所; 鐵嶺衛設鐵嶺(遼金時期囂州故城,後屬右軍都督府),置前、後、左、右及凡河(正統四年置)、懿路(永樂五年置)6所; 義州衛設義縣,置4所; 廣甯左屯衛設錦州(元永樂縣舊址),置5所; 廣甯中屯衛設錦州,置5所; 廣甯右屯衛設北鎮,置4所; 廣甯前屯衛設綏中,置7所; 廣甯後屯衛設義縣,置5所; 廣甯衛設北鎮,置5所; 廣寧中衛設北鎮,置4所; 廣甯左衛設北鎮,置4所; 廣甯右衛設北鎮,置3所; 甯遠衛設興城,之7所; 三萬衛設開原,置5所; 自在州始設開原後遷遼陽; 安樂州設開原。注:此查明《全遼志》之《明遼東鎮長城及防禦考》

衛城多選在元舊城,圍繞衛所建立城堡,在城堡周圍安排軍屬居住,並開荒屯田。於是,新的城市、城鎮就誕生了。衛所城市既有普遍意義的防禦功能,又滿足行政、文化,生活需要。注:此格局邊界大底沿明代長城(或曰清代柳條邊),不包括今天遼寧省朝陽市、阜新市、瀋陽市法庫、康平兩縣、鐵嶺市調兵山、昌圖、西豐三縣市、撫順清原、新賓縣等。

明代遼東驛站

有明一代,在東北幅員遼闊的土地上,設立了多條驛道和星羅棋佈的驛站。這些驛和驛站,宛如游龍,麗若明珠,將整個東北地區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得整個東北地區被統一到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 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以北京為中心,組成全國交通網。明朝初年,隨著遼東用兵運糧,江南、山東等地滿載物品的船隊,沿著遼河而上,直達開原附近的老米灣(今開原西文溝子村),有的則在旅順口登岸,陸路北行到達都司治所。旅順口,元朝稱獅子口,明朝時改稱旅順口,據說其含義有兩個,一是取旅途平安順利;一是取此地旅程為最方便之順路,旅順口從此日益繁榮。

一、驛站的基本走向

從遼東都司治所遼陽老城為中心的遼東地區主要有四條交通線。有旅順口北上,經金、蓋、複、海等十二站到達遼東都司。1 有旅順口北上,下一站就是木場驛,再下去的路線就是石河驛—欒(luan)古關—複州驛—五十寨驛—熊嶽驛—蓋州驛—耀州驛—海州驛—鞍山驛—遼陽老城(遼東都司治所)2 從北京出發,經山海關北行,下一站就是高嶺驛,接下去就是東關驛—曹莊驛—連山驛—杏山驛—十三山驛—閭陽驛—義州驛—遷馬嶺驛—廣寧驛—盤山驛—高平驛—沙嶺驛—牛莊驛—遼東都司治所3 有遼東都司東南行到九連城又是一條線路,中間經過甜水站堡,具體是從連山關—通遠堡—青苔峪堡—斜烈站—湯站堡—九連城(其位置在今遼寧省丹東市北二十五裡,隔鴨綠江與朝鮮義州相對,兩城相距僅十餘裡,是國防重鎮。俯瞰鴨綠江下游,地勢險要)4 自遼東都司北行,經虎皮驛—瀋陽驛—懿路驛—嚚(yin)州驛—開原驛(三萬衛、遼海衛治所,連接遼東都司與奴兒幹都司的結合部)

二、驛站的管理

明代對驛站的管理十分嚴格,有著不同的稱呼,在京稱會同館,在外稱驛站,會同館最初設在南京,永樂時期遷往北京,正統年間定於南北二部,北館為六所,南館為三所,設立大使一員,副使二員,內設副使一員分管南館。弘治時期增設禮部主客司主事一人,專事提督。在地方上驛站、轉運所等要歸布政使和按察使雙重領導。遼東都司下並未設立州縣,因此遼東地區雖然隸屬山東管理,但是遼東地區的驛站、轉運所實際上是由遼東都司及其下屬衛所直接管理,同時明朝政府根據遼東的特殊情況,准許在都司下設立【夷人館】,特別是【朝鮮館】來專門接待遼東少數民族和朝鮮事宜等。 驛站和轉運所設有驛卒,每處所應用的馬驢牛、船夫和轎夫,看具體情況設置。依據規定。一般衝要處需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非衝要處則為二十匹、十匹、五匹。並且各個驛站還要儲備充足的糧食,以供過路差人食用。從這些資料來看,明代政府對驛站的管理是十分重視的,因為驛站管理的好壞,是直接影響到明政府對遼東地區和北部邊疆地區的建設和統治。

三、驛站的職能 首先:飛報軍-務、傳遞文報和轉運物資,明初朱元璋派馬-雲、葉-旺等率兵入遼後,由於當時遼東尚未完全平定,明政府不得不派駐十萬大-軍守-邊。但是就遼東當時的經濟條件實在無法養活這十萬官兵,於是不得不依靠從內地轉運糧食來解決軍-需,官-兵十萬人,每人一月一石糧食,一年下來就是百余萬石,特別是從江南經海運轉送糧食就達每年六十萬石,後因海船增多,每年又增運十萬石。此外,還要運送大量的鈔、布、棉花、戰-衣、軍-鞋等物資。特別是奴兒幹都司建立後,奴兒幹地區的官員、士兵和工匠的衣食穿著也主要靠內地供給。大規模的運送物資一是從山海關陸路交通線運達遼東,一是從海運入遼東,海運的貨船一般是從旅順口丄交卸,有時也運到小淩河、六州河、牛莊等地,糧食一部分供應遼東都司-軍-民食用,一部分轉運到奴兒幹都司。所以說,驛站不僅在飛報軍-情、傳遞文書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運送物資方面也起著很大作用。

其次:驛站在乘送往來公差人員,朝貢官員方面也擔負著重要作用,有時甚至伴隨前往京城。關於遼東驛站護送少數民族頭人朝貢之事,明實錄中更是不乏其例,明初對各衛朝貢有著明確規定。遼東都司下屬二十五衛朝貢需要驛站運送,奴兒幹都司下屬各衛朝貢也要由遼東都司各驛站轉運。

永樂九年,奴兒幹都司【領衛所三百八十二,皆令三歲一朝貢】,建州衛雖然人不過數千,然亦歲遣數百人入貢,以為常。至努爾哈赤接管建州衛事以後的一段時間,仍然是【比歲孝順,貢獻不絕】。 當時進京朝貢的女真人先後達到九百人,返回時攜帶行李多達千櫃,沿途恣意買賣違禁貨物,拖延數月不回。不僅如此,遼東地區的市場貿易也十分興盛,據明代遼東檔案記載:開原北關貿易中女真人一天曾多達四百八十名,交易貨物,一天僅鏵子一項就多達一千一百三十四件,人參一百三十二斤。為了滿足建州等衛女真人大量貿易的需要,遼東二十五衛都聚集很多數量的金、帛和貨物,據正統十二年九月記載【倉庫帖金、帛貨物不下九百余萬】。 這樣的大規模貿易,表明漢區人民和建州女真民眾之間,有著密切的、不可分割的經濟聯繫。這一聯繫是通過當時的水陸驛站,貢道,像人們周身的血管一樣,把漢區人民與女真人緊緊地聯繫到一起。

往事如煙,虎皮驛已經變成了十裡河鎮,一個發達的城鎮!如果能夠重新衛城,將是一個新的旅遊名勝之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