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報告》預測:未來十年,我國穀物生產將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當前, 為適應國內外農產品市場變化和農產品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 我國正在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並通過加強農業市場訊息的信號引導作用, 增強農產品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等方法, 提升中國農業發展的品質、效益和競爭力。

日前, 2018中國農業展望大會發佈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8-2027)》(以下簡稱《報告》), 對未來10年中國主要農產品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預測和展望。 據悉, 《報告》自2014年推出以來, 已經是第五次發佈, 預測結果品種平均誤差率均在3%以內。

《報告》顯示, 未來10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顯著提升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水準,

農業高品質發展將取得明顯進展,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取得重大實效, 農業強國地位逐步顯現。

穀物供給穩定

農為邦本, 糧安天下。 發展現代農業, 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2017年, 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1791萬噸, 其中穀物占到九成以上。 保障了穀物的基本供給, 就是保住了中國人的口糧安全。

《報告》預測, 未來10年, 我國穀物生產將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穀物播種面積和產量將表現出先減後增的趨勢, 市場將由階段性供大於求向供求基本平衡轉變。

作為中國人的主糧, 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未來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報告》中給出了明確答案——

稻穀方面, 產量將保持穩定, 種植面積先減後增,

單產持續提高。 預計到2027年, 稻穀種植面積約為4.49億畝, 單產將提高到477千克每畝, 總產量將達到21419萬噸(2017年為20856萬噸)。 價格將穩中有漲, 預計2018年, 稻穀價格水準將受到最低收購價調整的影響, 在最低收購價左右小幅波動。 大米價格總體穩定, 優質大米價格優勢更為明顯。 到2027年, 稻穀和大米價格也將持續總體穩定態勢。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監測預警團隊首席科學家許世衛認為,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 國家的品質興農戰略也會在稻米產業上貫徹實施。 未來, 稻米的標準化生產、品牌化培育, 都會成為趨勢。 未來市場上將會出現更多的綠色有機稻米產品, 稻穀和大米的區域公共品牌也會迅速發展。

玉米方面, 播種面積和總體產量呈現穩中有降和恢復增長兩個階段, 2021年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將下降到5.12億畝, 產量2.14億噸, 後期將有所恢復。 玉米價格將隨供需變化低位徘徊, 預計在2021年中國玉米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波動上行週期。 “屆時, 玉米將形成全產業鏈各環節上下游均衡發展的新格局。 ”許世衛表示。

小麥方面, 從2009年以來種植面積約占穀物總面積的25%。 《報告》預計未來10年, 小麥種植面積和產量先減後增, 但幅度比較小, 生產基本保持穩定, 消費總量呈穩中有增趨勢。 未來1至3年, 小麥市場價格將圍繞“最低收購價”水平穩中略降, 長期來看, 受生產成本上漲的影響, 小麥價格將穩中有漲為主, 價格波動頻率和幅度將增大。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 要加強農業生產和市場監測預警, 通過資訊引導, 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 進一步完善農業全球戰略佈局, 推動進口來源多元化, 合理分散風險。

消費升級提速

當前, 隨著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 對農產品的要求也更加多樣化, 老百姓不光要“吃得飽”, 更要“吃得好”。

“城鎮化和收入水準提高, 為農業供給體系升級提出了更高要求, 也提供了巨大拉動力。 ”韓俊表示。

《報告》明確指出, 未來10年我國農產品消費將穩步增長, 消費升級明顯加快。 其中, 乳製品、牛羊肉、食糖消費快速增長, 年均增速超過2.0%;蔬菜、水果、禽肉、大豆、飼料消費年均增速在1.0%至2.0%。 方便營養加工食品需求增加, 馬鈴薯、牛肉、豬肉、水果和禽肉加工消費年均增速4.0%至5.0%。

乳製品是體現消費升級的重要農產品之一, 老百姓對生活的美好嚮往也離不開高品質的乳製品保障。 目前, 我國人均奶消費量每年只有36.2公斤, 是亞洲平均水準的二分之一, 世界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 伴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 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日趨縮小, 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的乳品消費能力大幅上升, 乳品市場蘊含著新的消費增長機會。

對此, 《報告》預測, “十三五”期間, 中國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取得實質性成效, 2020年奶產量預計將達到3870萬噸, 比2017年增長5.9%。 消費升級和結構優化將加速, 2020年消費量預計將達到5597萬噸, 比2017年增長10.1%。 展望後期, 中國奶業綜合生產能力將顯著提升, 消費穩步增加,到2027年產量、消費量將達到4380萬噸、6361萬噸,較2017年增長19.8%和25.1%。

水產品是人類餐桌上的美食。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網購、物流業的蓬勃發展,消費者對水產品的安全、營養、便捷和多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優質、特色、品牌水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大黃魚、大閘蟹、小龍蝦、對蝦以及一些淡水捕撈產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水產品食用消費量將增至2815萬噸,2027年將達3136萬噸。許世衛認為,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今天,新的消費模式和銷售管道打破了傳統線下的地域、時間限制,可以實現產銷有效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電子商務將逐步成為居民水產品消費的重要管道之一。

提高綜合效益

“未來10年,農業高品質發展將會取得明顯效果,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司長唐珂表示。

《報告》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從國內情況來看,減玉米、增大豆、擴飼草、調生豬、提牛奶等工作成效顯著。籽粒玉米累計調減5000萬畝,糧改飼面積超過1300萬畝,生豬養殖進一步向玉米主產區集聚,農產品品質和品牌進一步優化,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連續5年穩定在96%以上,這些將為農業提質增效創造有利條件。

同時,中國農業將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持續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加快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準,加強農業資源養護。目前,化肥農藥使用量提前實現零增長,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到1200萬米,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農膜回收率達到60%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5.3%,農業提質增效邁出重要步伐。

此外,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更加強勁,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將明顯加快,良種農機農技等現代化生產要素為農業提質增效插上翅膀。當前,中國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超過66%,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

(責編:王玥)

消費穩步增加,到2027年產量、消費量將達到4380萬噸、6361萬噸,較2017年增長19.8%和25.1%。

水產品是人類餐桌上的美食。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網購、物流業的蓬勃發展,消費者對水產品的安全、營養、便捷和多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優質、特色、品牌水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大黃魚、大閘蟹、小龍蝦、對蝦以及一些淡水捕撈產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水產品食用消費量將增至2815萬噸,2027年將達3136萬噸。許世衛認為,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今天,新的消費模式和銷售管道打破了傳統線下的地域、時間限制,可以實現產銷有效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電子商務將逐步成為居民水產品消費的重要管道之一。

提高綜合效益

“未來10年,農業高品質發展將會取得明顯效果,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司長唐珂表示。

《報告》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從國內情況來看,減玉米、增大豆、擴飼草、調生豬、提牛奶等工作成效顯著。籽粒玉米累計調減5000萬畝,糧改飼面積超過1300萬畝,生豬養殖進一步向玉米主產區集聚,農產品品質和品牌進一步優化,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連續5年穩定在96%以上,這些將為農業提質增效創造有利條件。

同時,中國農業將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持續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加快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準,加強農業資源養護。目前,化肥農藥使用量提前實現零增長,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到1200萬米,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農膜回收率達到60%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5.3%,農業提質增效邁出重要步伐。

此外,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更加強勁,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將明顯加快,良種農機農技等現代化生產要素為農業提質增效插上翅膀。當前,中國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超過66%,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

(責編:王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