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月廣州的暨大潑水節

馬修

花城故事

人間四月天, 春意盎然時。 連許多廣州本地人都有所不知, 在東南亞和我國雲南傣族地區極為盛行的一年一度的潑水節, 其實早已在廣州落地生根。 在華僑最高學府暨南大學裡, 潑水節的開展由來已久, 並成為校方極力打造的品牌活動。

潑水是傣族過傣曆新年時必須舉行的一項歡慶活動, 即大約在西曆的四月中旬, 潑水節就會如期舉行, 一般要持續3至7天。

遙憶當年, 剛進暨大不久, 也是在這個陰雨綿綿的季節, 在懵懂之中我就曾被“卷”入過一場潑水節活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

對“潑水節”一無所知。 一天中午下課, 剛回到宿舍大樓, 迎面就見有人端著臉盆、提著水桶到處追人, 四下裡潑水。 剛開始我是莫名其妙, 反應過來, 連忙跑回宿舍, 抄起“傢伙”, 加入“混戰”。 師兄師姐們多有經驗, 或躲在樓梯拐角等旮旯裡, 或藏身於通道一角走廊一側, 借助有利地形, 對來往的學子實施“突然襲擊”, 對此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或“躲”為上計, 奪路狂奔, 或一笑了之, 無奈接受。

這種源自學子自發組織的所謂潑水節活動, 其實與真正傳統意義上的潑水節大相徑庭, 有其形卻不得其神, 本質上更近乎學子之間的嬉戲打鬧, 趁機撒野。

儘管如此, 四載寒窗, 這樣一種幾成“鬧劇”的潑水活動, 猶如暨大校園裡那些每逢春天就熱烈綻放的木棉花,

在學子心中留下的回憶, 依然是美好難忘的。 它曾安放過我們蠢蠢欲動肆意揮灑的青春和荷爾蒙, 承載著我們對外面世界的朦朦朧朧的理解和嚮往。

時移勢易。 始自草根的潑水節活動在暨大校方的引導下, 已然褪去原始粗野的味道, 還之以傳統方式。 它被冠以東南亞潑水節之名, 並依照潑水節的禮儀展開活動, 這項活動業已成為母校華文學院團委和學生會的品牌活動之一, 某些年度的活動還曾得到了泰王國駐廣州領事館的支援, 駐穗總領事館的官員們以及鄰近大學的泰國留學生紛紛欣然赴會, 校園裡呈現一派“水的祝福、人的狂歡”的熱鬧場景。

暨大潑水節傳承了東南亞潑水節的傳統文化習俗之外,

更添加了許多現代文明的色彩:晚輩向長輩灑水祈福, 向嘉賓獻上紫荊花圈, 晚輩接受來自長者的祝福, 饒有特色的老撾拴繩儀式, 極富魅力的宋幹小姐選舉, 精彩的歌舞匯演......暨大潑水節設置的種種環節, 甚具儀式感, 令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們有機會體驗到異國民俗風情, 並增進了對異域文化的瞭解。

活動高潮仍在潑水環節。 據親歷者說, 校園草坪上, 水花四濺, 歡聲四起, 大家盡情潑灑著熱力, 潑灑著祝福。

在當今暨大學子心中, 潑水不僅是一種相互逗趣的方式, 更是一種致敬生活的儀式, 一種快樂生活的象徵。 它超越了國界、語言和世俗觀念的界限, 讓人與人之間因種族、文化、身份、等級等林林總總的標籤所築成的隔閡頓然消解於無形,

讓面具和道貌岸然暫且收起, 還自己和他人一種真實的人性, 哪怕這種人性的真實只是刹那間的閃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