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海峽兩岸的武術的淵源殊途同歸

1949年之後, 武術在大陸和港澳臺及海外華人地區走上了一段時間截然不同, 最後又殊途同歸的道路, 只不過因特殊的政治原因, 大陸的發展歷程較為滯後。

民國武師多有“會道門”背景, 並與國民黨政權關係深厚, 1949年後, 很多遷到臺灣或出走海外。 中共建政後, 也很重視武術, 國家体委把“國術”正式更名為“武術”, 制定頗多章程規則, 逐漸把武術變成套路表演的體育賽事, 技擊性武術被禁止, 民間武林也消失。 “文革”中, 武術發展幾陷於停頓。

1980年代初, 大陸開始發展散打, 與套路武術並駕齊驅。 改革開放之初, 興起中國傳統文化熱, 香港武俠文藝大舉進軍大陸, 在全國掀起一片武俠熱、習武熱, 一直到今天, 武校遍佈神州大地。 以前的各種門派與武術紛紛重現江湖, 甚至連金庸等小說中虛構的門派與武術都現身武林, 大家立館招生, 講課授徒, 好生熱鬧。

而國民黨到臺灣後, 一直沒有停止發掘傳統武術技擊價值的努力, 定期舉辦不分門派的中華國術世界擂臺錦標賽, 八卦掌、螳螂拳等今天難得一見的絕技經常同台競技。 不過從當時留下的影像看, 比吳公儀的比武並無出彩之處。

國民黨對武術的態度,

與對中醫的態度相似, 都是一開始當作國粹大力弘揚, 極力推廣, 後來理性逐漸佔據上風, 遂逐漸讓其退出官方體制, 回歸民間生存。 武術在臺灣, 傳統的國術實戰比賽也是逐漸被現代搏擊術的散手(即散打)替代。

目前在臺灣, “國術館”仍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 但此國術館非彼國術館, 已經不授拳, 多改行從事推拿按摩、治療跌打損傷的業務。 國術館與政府衛生部門的衝突近年不斷, 國術館不納入全民醫保體系, 並有法律規定, 國術館師傅無開處方看病的權利, 否則違法。

但是, 某些國術館在激烈競爭中, 也悄悄打出有祖傳秘方能治疑難雜症的旗號, 因開藥讓患者服後致傷殘或死亡的事例在臺灣常被報出, 政府衛生部門嚴加查封, 因此雙方關係緊張。

關注並私信我, 發送“功夫”, 教您站樁, 散打, 太極, 形意拳, 等等武術養生保健的方式方法。

話再說回來, 一個嚴重的問題擺在了面前, 現有的極少的傳統武術的實戰影像, 幾乎得不到認同, 或說很假, 或說不是真的, 那麼真的傳統武術實戰又是什麼樣子?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