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信託投資轉向

銀信合作正逐漸降溫。 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公開資料, 截至2018年1月末, 事務管理類信託資產為15.45萬億元, 較年初減少1959億元, 環比下降1.25%。 其中, 銀信通道業務實收信託8.39萬億元, 較年初減少1137億元, 環比下降1.34%。 自2017年末《關於規範銀信類業務的通知》(55號文)發佈以來, 信託業以往高歌猛進的增長態勢已然不再。

在“牌照”為王的時代, 信託曾是理財市場的高收益產品。 但是, 隨著通道類業務收緊, 房地產信託等在嚴監管之下難以開展, 證券結構化信託由於杠杆受限, 業務量縮水, 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業務也受到地方政府融資規範的限制,

投資者未來還能選擇信託公司的什麼業務?

2017年11月份, 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部門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要求治理金融機構多層嵌套、久期錯配、表內外風險傳染等問題, 銀行不能有保本理財產品, 要求銀行理財產品由預期收益型向淨值型轉化、打破剛兌。

業內人士表示, 這在短期內或導致銀行理財規模萎縮和銀行表內存款增加, 同時銀行理財產品回表又會對非銀金融機構的產品結構和運作模式帶來重要影響。 根據徵求意見稿, 公募性質的銀行理財資金無法投資於私募性質的傳統信託資管產品,

將使信託作為銀行的一個重要通道被關閉。 同時, 打破剛兌也會對信託機構的客戶資金來源帶來衝擊, 傳統來源於零售端的信託保本產品將失去發展空間。

在“賣者盡責, 買者自負”這一打破剛性兌付要求之下, 龍頭信託公司並不過分擔憂, 反而將這一變化看作新機遇。 在今年1月底召開的中信信託2018年工作會上, 該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 將積極適應政策監管, 拓展展業思路, 在深耕信託公司傳統業務、繼續保持優勢的同時, 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 沿產業鏈深度挖掘現有優質客戶, 同時把握權益投資機遇。

但是, 原先依賴通道業務的中小信託公司則感受到了陣陣寒意, 紛紛向主動管理轉型。 目前, 不少信託公司正在積極建立財富中心,

發力直銷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 今年以來新時代信託、愛建信託、民生信託等公司均在為公司財富中心招兵買馬。

從最新的市場資料來看, 最新公佈的2月份信託產品成立數量與募資規模環比均出現超過30%的下降。 52家信託公司共成立693款集合信託產品, 環比減少437款, 降幅為38.67%, 共募集資金722.34億元, 環比減少360.87億元, 降幅為33.31%。

另外, 2月份投資於各個領域的信託產品收益率總體略有上升。 “近期產品收益率上升主要受資金面緊張影響。 ”普益標準研究員陳新春表示, 在強監管和行業轉型發展的形勢下, 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上升不可持續。

在投資選擇上, 業內人士建議, 除了傳統的房地產信託和證券投資信託, 投資者未來可更多關注先進製造業、節能環保、資訊產業等領域的信託產品。

(責編:李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