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違背“開放獲取”原則,《自然》雜誌機器學習新刊遭到抵制

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在去年 11 月宣佈, 旗下一份新刊《自然·機器智慧》(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將於 2019 年 1 月創刊。 4 月 18 日, 後者宣佈正式接受投稿, 卻不曾想,

招致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界的一場大規模抵制。

發佈在俄勒岡州立大學網站上的一封公開信指出, 機器學習界長期積極探索學術資料的“免費和開放獲取”(free and open access), 而《自然》的這份新刊卻依然延續了學術出版界慣行的、向作者和使用者收費的封閉獲取(closed-access)原則, 因此公開信的簽署人決定:不會向這份刊物投稿, 或參與它的評審、編輯工作。 截至發稿時, 這份公開信上已有 1898 人簽名, 其中至少 51 人來自中國的大學或科研機構。 公開信落款的連絡人, 俄勒岡州立大學電腦科學榮譽教授 Thomas Dietterich 4 月 29 日在推特上發佈的此公開信的推文, 已有近 1100 次的轉發和超過 1700 次的點贊。

公開信同時提到:事實上早在 2001 年, 《機器學習期刊》(Machine Learning Journal)的編委會就全體辭職, 並成立了一份零成本開放獲取期刊《機器學習研究》(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JMLR), 用它服務於知識社群, 讓它能夠即時(immediate)而廣泛地獲取期刊文章, 而且不讓任何人因為成本問題而被排除在外。

信中指出:在 JMLR 之後, “幾乎所有的重要機器學習發表平臺”都不向發表和獲取文章收費。 它最後總結道:在機器學習研究領域, 封閉獲取和向作者收費將不再擁有任何位置, 《自然》發佈這麼沿襲舊制的新刊是倒退行為。

如果回顧歷史, 這場抵制並不讓人意外。

2001 年《機器學習期刊》編委集體辭職時, 也發表過一封公開信, 信中寫道:在互聯網興起之前, 機器學習界的確受益於學術期刊的商業出版模式, 但時代已經變了, 互聯網已經使得論文可以輕鬆流傳, 而商業期刊依舊向科研機構或研究者個人收取高額的訪問費用。 但是, 論文作者卻不會從中分得任何經濟回報, 而出版商也沒有讓論文得到盡可能廣泛的流傳。

因此這種模式一無是處。 而他們創辦的新的開放獲取期刊, 不僅免費, 而且編委會有權確保對文章進行嚴格的同行評審, 而作者則持有文章的版權, 可以自由傳播文章的電子版, 或供其他出版機構發表, 唯一的條件, 是注明出處。

與開放獲取相關的另一起著名事件是 2013年開放獲取宣導者 Aaron Swartz 與 Jstor 的訴訟和他的自殺。 年輕的 Swartz 是Reddit 網站創始人, RSS 協議和 Creative Commons 共用版權框架的發起人之一。 2010 到 2011 年, 他用非常規手段從學術資源庫 Jstor 下載大量論文試圖用於公開分享, 因而招致後者起訴。

2013 年, 面臨重刑和巨額罰款的前景, Swartz 自殺。 紀錄片《互聯網之子》(The Internet's Own Boy)就是對這一故事的記錄。 此事讓 Swartz 和開放獲取運動陣營的觀點在全球範圍被放大, 人們意識到:商業學術出版的封閉性是違背公共利益的。因為大多數的科研都受到了公共資金資助,因此其成果應該被免費用於實現公共利益,而商業學術出版集團卻利用這些科研成果,一邊向讀者收閱讀費,另一邊向作者收發表費,同時卻不向同行評審者支付酬勞。在互聯網極大降低發行成本的時代,它們的收費標準已經無法被合理化。這種封閉性阻礙了學術成果的交流與知識的進步。

正是因此,在各個學術領域湧現出大量開放獲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的同時,一些具有駭客色彩的論文共用網站也悄然興起,其中 Sci-Hub 和 LibGen 在2015年遭到國際學術出版寡頭愛思唯爾(Elsevier)的起訴時,得到了包括電子前線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在內的全球公眾的廣泛聲援。

一項研究顯示:2013年,世界上最大的五家學術出版公司 Elsevier、Taylor & Francis、Wiley-Blackwell、Springer和Sage 占去了當年全部論文發表量的 50%,在社科領域甚至達到 70%。產業的集中化讓這些寡頭的利潤率都超過 30%,有的甚至超過 35%,因此有人說,它們比 Google 和蘋果還賺錢。

據路透社消息,在本次抵制事件發酵的同時,《自然》雜誌的出版商 Springer Nature 正在準備於 5 月初在法蘭克福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規模達到 16 億歐元。

題圖來自Flickr用戶h_pampel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人們意識到:商業學術出版的封閉性是違背公共利益的。因為大多數的科研都受到了公共資金資助,因此其成果應該被免費用於實現公共利益,而商業學術出版集團卻利用這些科研成果,一邊向讀者收閱讀費,另一邊向作者收發表費,同時卻不向同行評審者支付酬勞。在互聯網極大降低發行成本的時代,它們的收費標準已經無法被合理化。這種封閉性阻礙了學術成果的交流與知識的進步。

正是因此,在各個學術領域湧現出大量開放獲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的同時,一些具有駭客色彩的論文共用網站也悄然興起,其中 Sci-Hub 和 LibGen 在2015年遭到國際學術出版寡頭愛思唯爾(Elsevier)的起訴時,得到了包括電子前線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在內的全球公眾的廣泛聲援。

一項研究顯示:2013年,世界上最大的五家學術出版公司 Elsevier、Taylor & Francis、Wiley-Blackwell、Springer和Sage 占去了當年全部論文發表量的 50%,在社科領域甚至達到 70%。產業的集中化讓這些寡頭的利潤率都超過 30%,有的甚至超過 35%,因此有人說,它們比 Google 和蘋果還賺錢。

據路透社消息,在本次抵制事件發酵的同時,《自然》雜誌的出版商 Springer Nature 正在準備於 5 月初在法蘭克福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規模達到 16 億歐元。

題圖來自Flickr用戶h_pampel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