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男孩吳俊文一上臺, 就沉醉在音樂的世界裡。
前幾天晚7點, 麗水遂昌縣王村口鎮文化禮堂裡鼓樂齊鳴, 一曲鏗鏘有力的婺劇開場曲《鬧花台》引來掌聲一片。
男孩叫吳俊文, 2014年生, 3周歲多, 在樂隊中擔任鼓手。 他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娃, 一出生就被爺爺吳達榮往戲班子裡帶。
吳達榮是遂昌縣王村口鎮文化站文化員, 也是王村口樂隊的“靈魂人物”:二胡嗩呐月琴在方圓幾十裡地都是頭一號。
晚上6點, 吳達榮致電各樂手通知排練。 3歲的吳俊文在手機裡看著動畫片《小豬佩奇》, 奶奶劉新娥在邊上喂著飯。 “俊文, 吃好飯去樂隊打鼓啦。 ”爺爺一聲招呼, 吳俊文加快了吃飯的速度。 “孩子好多話都不會說, 但聽到打鼓就來勁。 ”
晚上, 6個樂手聚集在村文化禮堂的戲臺上,
也許是晚上天氣有些涼, 吳俊文鼻涕流了出來, 吳達榮拿出紙巾替孫子擦掉。
吳達榮吹起了長嗩呐, 吳俊文敲響了邊鼓, 鑼、二胡、笛子八音齊奏, 一曲氣勢恢宏的婺劇開場樂《鬧花台》開演。
此時的吳俊文全然不是剛才那個看動畫片才肯吃飯的孩子了!他表情有些陶醉, 和著各種器樂敲擊面前三隻面鼓, 時而仰起頭慢慢敲擊, 時而搖頭晃腦快速敲擊, 鼻涕流出來也顧不上……一曲《鬧花台》, 小俊文與一群爺爺輩樂手配合非常默契。 “他打得非常好, 這麼長時間的敲擊, 鼓點絲毫不錯, 成年人也難做到。 ”戴金榮說。
表演完後,
吳俊文就是網友們口中那種“爺爺奶奶帶大的娃”。 他爸爸在遂昌城裡工作, 媽媽在杭州打工。 小俊文6個月大的時候, 開始抓著鼓槌敲擊物體, 而且癡迷於這種聲音。 13個月大的時候, 開始走路。 爺爺將一個廢棄的架子鼓拾掇拾掇放在家裡, 小俊文開始有模有樣地敲了起來。
吳達榮試著將長曲目《鬧花台》的鼓點部分拍成視頻, 吳俊文看了三天之後, 動手敲了起來。 “他的記憶力是驚人的, 就是懂音樂的成年人學這麼一個鼓點3天學成也是很難想像的。 ”
此後, 不到三歲的吳俊文又看著視頻學會了《婺劇器樂連奏》、《馬燈戲》等曲調中的鼓點部分。
去年11月, 吳俊文作為樂隊鼓手正式登臺表演《鬧花台》,
在爺爺眼裡, 吳俊文颱風異常穩健:“無論台下有多少人, 他都不怯場, 他在臺上就沉醉在音樂的世界裡, 配合著絲竹聲敲擊鼓點, 他不與別人交流, 只與音樂交流。 ”
如今, 吳俊文已經上了幼稚園。 “我希望他能得到名師指點, 在音樂方面走得更遠。 ”爺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