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專家認為非遺保護最終目的不是為表演而是為回到生活

非遺專案需要保護和傳承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成為一種文化自覺。

前不久, 盤錦將幾近消失的傳統記譜方式工尺各級政府盡可能多地給傳承人提供展示展演舞臺, 並且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

上個月中旬, 文化部在其官網首頁發佈《各地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情況評估報告》。 《評估報告》顯示, 2011年至2015年底, 全國各省級財政累計投入163731萬元, 其中遼寧省累計投入2500萬元。

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入, 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非遺保護傳承上的一些壓力,

但是僅靠“輸血”式的支持, 無法確保非遺的保護和傳承。

《評估報告》中關於問題及建議部分的闡述恰恰印證了這一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老齡化問題較為突出, 在世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超過70周歲的已達50%以上, 開展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迫在眉睫。 有些傳承人在搶救性記錄過程中, 就已經離開人世;一些傳承人年事已高, 無法完全展現技藝;部分藝術院團改制後, 面臨著經營壓力, 有的傳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響, 出現了無人肯學、後繼乏人的狀況。

如何擺脫非遺傳承的窘境, 已成了一個常議常新的話題。

“我們應該更多地從市場對接上幫助他們。 ”盤錦市文管辦主任、著名民俗專家楊洪琦說, 岫岩東北大鼓代表性傳承人王福玲的遭遇給他很大的啟示,

非遺完全可以憑自己走出一條活路。

今年48歲的王福玲, 16歲便師從岫岩有名的大鼓書藝人孫景州學唱大鼓書。 王福玲白天跟著師傅學, 晚上看著師傅唱, 不久之後便能獨自登臺唱大鼓。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電影、電視等新娛樂方式遍地開花, 大鼓書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受眾群體日益縮小, 演出市場也漸漸萎縮。

為了維持生計, 王福玲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大鼓書, 改行做起了影樓生意。 2008年, 岫岩東北大鼓被評為國家級非遺專案之後, 王福玲又開始唱大鼓, 但也僅限於在相關部門組織的一些活動中進行展演, 影樓依然是她生活的來源。

5年前, 在遼寧省非遺保護中心和民俗專家的幫助下,

王福玲與盤錦一家餐飲公司簽訂了合同, 常年在這家公司的瀋陽萬象城店表演東北大鼓。

最初, 王福玲對此並沒抱有太大的期望, 她不相信一家餐飲企業能改寫大鼓書的“命運”。

然而, 讓王福玲沒有想到的是, 自從她開始演出後, 餐廳的客人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一些人還專門帶外地的朋友到此就餐, 向他們展示遼寧的傳統曲藝表演。

更讓王福玲感到欣慰的是, 餐廳裡一位20多歲的年輕人要拜她為師, 學唱大鼓書。 後來, 王福玲推薦自己的師兄弟進入該公司的其他連鎖店進行表演, 並且讓兒子關掉了影樓, 學彈弦兒。

如今, 岫岩東北大鼓的隊伍不斷擴容, 出現不少職業大鼓書藝人。

並非所有專案都適合走市場

非遺開發不能無限性逐利

岫岩東北大鼓因企業的加入, 得到了很好的傳播和傳承, 這讓李潤中等其他非遺傳承人看到了一條新路。 在去年的小年夜, 李潤中及其他一些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應盤錦市大窪區一家溫泉酒店的邀請進行了演出。

那一天的表演現場十分熱鬧, 不僅有數千人來觀看, 現場展賣的非遺產品也幾乎銷售一空。

非遺與市場對接、和企業共舞, 既為企業帶來了效益, 又推動了非遺項目的發展。 與王福玲簽訂合同的餐飲公司的老闆張松坦言, 餐飲做的不僅是美食, 還有與之相關的地域文化, 唯有文化才能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反過來, 企業也有責任和義務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

據瞭解, 盤錦這家餐飲公司不但將非遺傳承人請到餐廳進行常態化的演出, 還對東北大鼓的傳統段子進行整理, 到現在已有40多部。 這種做法, 也分擔了非遺傳承人肩負的壓力。

企業和非遺的結合, 讓傳承人看到了發展的新希望, 但一些民俗學家對此卻格外抵觸。 在他們看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需要國家拿出足夠的人力、財力、物力去支撐, 而不是拿著遺產去換錢。

有專家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現在很多企業開發非遺項目時, 只是將傳統文化碎片式地搬上舞臺, 推向市場, 很容易喪失其原真性, 況且非遺保護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表演, 而是為了回到生活。 雖然當下非遺保護和傳承面臨著種種困難, 但是在尋求發展的時候,不能因為在市場化的道路上嘗到了一些甜頭,就蜂擁而上。

東北大鼓、工尺譜這些民間工藝類、歌舞藝術類非遺,因與文化主體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迎合了現代旅遊、文化產業等的發展,適合走入市場進行保護性開發,但各相關參與主體還需有一定的文化傳承意識和社會服務意識,重在可持續傳承而不是無限性逐利。

專家的擔憂不無道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全民性的特點,理應得到全民的認知、欣賞和傳承。現有的商業化文藝展演以及旅遊市場的文化銷售等模式,雖然推進了非遺的傳承和保護,但同時也加速了非遺的符號化與客體化進程。

但無論如何,只要分清哪些非遺適合開發,哪些必須得到原真性保護,非遺的出路或許比我們想像的要寬得多。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責任編輯:王眾心

但是在尋求發展的時候,不能因為在市場化的道路上嘗到了一些甜頭,就蜂擁而上。

東北大鼓、工尺譜這些民間工藝類、歌舞藝術類非遺,因與文化主體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迎合了現代旅遊、文化產業等的發展,適合走入市場進行保護性開發,但各相關參與主體還需有一定的文化傳承意識和社會服務意識,重在可持續傳承而不是無限性逐利。

專家的擔憂不無道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全民性的特點,理應得到全民的認知、欣賞和傳承。現有的商業化文藝展演以及旅遊市場的文化銷售等模式,雖然推進了非遺的傳承和保護,但同時也加速了非遺的符號化與客體化進程。

但無論如何,只要分清哪些非遺適合開發,哪些必須得到原真性保護,非遺的出路或許比我們想像的要寬得多。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責任編輯:王眾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