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歐洲觀察室|北約峰會開了特朗普要來,美歐關係會有新變數嗎

【編者按】:北約峰會將於今日在布魯塞爾召開, 在當選前後都曾表示北約“已經過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出席此次峰會。 雖然特朗普仍在堅持北約成員國要把防務開支提高到GDP的2%, 但他畢竟已改變了對北約的看法, 此前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北約並未過時, 且是“國際和平與穩定的支柱”。 然而歐洲的領導者對這位有著孤立主義傾向的美國總統仍充滿疑慮。 《外交政策》23日的一篇文章指出, 特朗普應該抓住這次訪歐的機會, 重塑他對跨大西洋防務和安全的主張。 在此次峰會後, 北約的未來將走向何方?自特朗普上臺以來波折不斷的美歐關係又會迎來怎樣的變數?澎湃新聞“外交學人”與上海歐洲學會合作推出的本期“歐洲觀察室”邀請多位專家分享他們對這些問題的觀點和看法。

專家簡介(以姓氏拼音順序排名):

戴軼塵: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方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忻華: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 上海歐洲學會學術研究部主任

葉江: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上海歐洲學會副會長

張茗: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忻華:歐盟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 從戰略上說, 跨大西洋安全關係也影響著整個全球格局。

自從英國脫歐和特朗普上臺以來, 美歐關係的不平衡性愈加凸顯, 彼此裂痕加深, 出現疏遠的跡象。 3月中旬默克爾訪問華盛頓, 雖然穩定了美歐關係的既有結構, 但也反映出美歐雙邊的深刻分歧。 當前美歐關係的不平衡態勢還在進一步發展, 雙邊關係的基礎仍在削弱。

從安全領域看, 美國對於以北約為核心的跨大西洋安全同盟的態度, 從過去幾乎無條件的支持和維護, 變為有條件和有保留的認可與支持, 這意味著歐洲在美國全球安全戰略體系中的位置還在下跌, 也必然會在歐盟最高決策層的心中投下沉重的陰影。 今年3月公佈的美國聯邦政府預算中增加540億美元的國防開支。 特朗普政府一方面以大手筆增加軍費,

一方面卻又嚴厲地提醒北約成員國欠的錢必須還, 這表明歐洲在美國未來的全球安全戰略體系中的位置顯得更加不重要, 特朗普打算增加的那麼多軍費不會用在歐洲頭上。

4月12日, 在美國華盛頓, 美國總統特朗普(右)會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不再認為北約“已經過時”。 新華社 圖

在經濟領域, TTIP談判自2016年下半年至今一直處於停擺的狀態, 目前特朗普政府力推的“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政策, 使美歐雙方經濟關係的現有架構很難進一步自由化。 今年3月初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推出的“美國總統2017年貿易政策議程”, 不點名地批評了歐盟, 認為歐盟固執己見地堅持自己繁瑣的技術標準和管制體系, 不願與美國的標準和管制規則進行整合, 是實施“不公平貿易的做法”。 未來美國與歐盟之間也很有可能會在農產品等領域的技術標準、環保標準和保護投資者的司法訴訟機制三方面發生衝突。

不加錢美國就要放棄北約?

張茗:美歐關係可以分三個層面來看:傳統美歐雙邊國家關係層面、美國與歐盟關係層面以及北約框架下的大西洋聯盟層面。

這三個層面是糾纏在一起的。 我的判斷是美歐關係整體上是一個搖晃的鐘擺。 雖然英國脫歐和特朗普上臺對美歐關係產生了嚴重衝擊, 目前還沒到打破鐘擺運動的程度, 特朗普已經從其此前發表的看法上有所倒退。

雖然美國老調重彈, 不斷敦促其歐洲盟國兌現在2024年使防務開支達到GDP的2%的承諾。 但單以防務支出來判斷美歐之間的分歧實際上是找錯了靶子, 更大癥結是近年來歐盟防務一體化進展緩慢。 舉例來說, 歐洲現存178種不同武器系統, 而美國只有30種。 武器系統繁多不僅導致相容性差, 而且嚴重降低防務支出效率。

美國和歐盟防務關係的深厚程度,不是特朗普可以動搖的。歐洲盟國為美國提供了優越的前沿部署地理條件和不可替代的戰略支持。整體判斷,美歐關係這個“搖晃的鐘擺”在安全層面上還是在中間線左右徘徊。美國不僅頻繁把F-35等先進武器部署歐洲,美國歐洲司令部也在重新評估2015年1月做出的歐洲基地關閉計畫,是否要按原計劃關閉在德國、英國15個軍事基地存在變數。美歐雖然嘴仗不斷,但防務合作還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不大可能像特朗普說的,或者像馬蒂斯、蒂勒森威脅的那樣,如果歐盟不提高防務支出,美國就要降低對歐盟的安全承諾。

戴軼塵:美歐跨大西洋關係在三個層面受到的衝擊不同,衝擊最大的還是歐盟和美國層面的關係,比較突出的是是否堅守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和貿易制度安排。在國家間關係和北約層面關係受到衝擊是有限的。雖然此前特朗普對北約有很多批評,使歐洲人擔心他是否會放棄北約這一架構。但是從4月美國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來看,特朗普事先已經向英、德、法等主要歐洲國家進行通報,事後這些國家對美國的行動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可見美歐之間的盟友關係協調程度還是很牢固的。

今年1月,皮尤中心對美國國內做了一次民調,1到3月又和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聯合做了個民調,結果顯示在安全威脅認知上,美歐之間共識比較高。不過民調結果對未來一年的美歐關係還是持比較悲觀態度,認為會有一個惡化的趨勢,惡化最嚴重的是外交領域。

影響美歐安全防務合作的地緣因素

方曉:美歐在安全領域有三個看點,一是敘利亞。幾年前奧朗德政府對奧巴馬軍事打擊敘利亞政府的期待,卻是在特朗普執政百日內實現的。特朗普雖然作為政治素人上臺,但美國政治卻未偏離世界主義-孤立主義交替的鐘擺形態,特朗普在總統位置上也不斷經歷打破-重建-碰壁-回擺的道路,逐漸顯現一個“正常”美國總統姿態。奧巴馬政府已經從小布希時期的對外擴張回歸美國內,特朗普競選及執政伊始更是旗幟鮮明的孤立主義,可終究逃不掉所謂價值觀/道義輿論壓力,做美國“該做的事”。二是伊朗。伊核協議被看做是奧巴馬政府政治遺產之一,也是歐洲的外交勝利。特朗普雖不能撕毀協議,但一上臺就指責伊朗不遵守協議,回歸對抗伊朗的道路。三是烏克蘭。在這一點上歐洲與特朗普政府的互動還有待觀察,畢竟“通俄門”還在發酵,特朗普政府在這一地區動向並不凸顯。

戴軼塵:雖然特朗普對伊核協議放出種種狠話,但目前在實際行動上只是實施新一輪的制裁。畢竟伊核協定不是美、伊之間的雙邊協定,而是大國之間達成的共識和安全保證。如果美國將之推翻,等於徹底無視歐洲人的努力,破壞此前戰略協調的默契,中、俄也不會對此坐視不理。美國這樣做只會使其在國際上陷入孤立。未來美歐可能在解決歐洲周邊的一些熱點問題上有分歧,可能成為未來美歐關係裂痕擴大的一個因素,但對美歐關係造成的衝擊有限。比如烏克蘭問題上,還是需要美、俄兩家談判才能解決。歐洲人既擔心美、俄在這一問題上犧牲歐洲的利益,但又不得不依賴美國提供的安全保護,就歐洲安全做出新的安排。

總體上看,歐洲對特朗普不太信任,意識到美國的可靠性是在下降的。但是在安全和防務方面,歐洲國家的選擇餘地很小,只能繼續依賴與美國的合作。特朗普上臺後對北約的批評讓歐洲國家擔心美國能否維持對歐洲的安全承諾。所以現在歐洲內部進一步加強歐洲防務自主性的呼聲很高。

歐洲防務為什麼就離不開美國?

方曉:歐洲在防務上依賴美國,確實與歐盟大國軍費開始長年下滑有關。例如德國軍費下滑20年,直到今年才驟增至占其GDP的1.2%。2016年法國軍費已經增資,GDP占比為1.8%,而北約的軍費開支目標是占GDP的2%。歐洲獨立防務體系口號喊了很多年,真正促進實質投入的是奧巴馬時期開始的美國“內向”,以及同時激化的歐盟周邊威脅。

忻華:在冷戰時期,歐洲在美國的保護下,可以把大量資源用於經濟、技術和地區一體化合作。這種舒服日子過慣了,要他們把資源從經濟、社會福利挪走,用於武器開發的話,他們會有很大的不適應。

方曉:我覺得美國或許也不希望歐盟防務獨立,歐洲真的獨立自主了,可能美國也會覺得是一個威脅。

葉江:歐洲防務不能獨立,倒不是因為美國不希望它獨立,或者說是歐洲人舒服日子過慣了,只想搭便車。這其實是牽扯到雙方最根本的經濟利益。美國與英國、美國與歐盟相互之間的投資究竟占多少?

張茗:美歐雙邊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遠遠超過了美國和歐盟對華投資。2015年,英國對美投資達4838億美元,美國對英國直接投資總額更是創紀錄地高達5930億美元。

葉江:在美歐雙方經濟利益如此明顯的情況下,美國怎麼可能放棄歐洲。當相互之間經濟上如此密切聯繫,必然也要在軍事領域有非常緊密的聯繫。奧巴馬時期就說歐洲要在防務問題上承擔更多的責任,特朗普在競選時雖然說北約過時了,美國不需要它,但他只要一上臺,北約仍然不會過時。美國對歐洲承擔義務是不會變的。

張茗:美歐之間的經濟基礎極其深厚。特朗普上臺雖然使美歐關係在經濟和安全領域遭受了很大衝擊,但遠未到根本動搖的程度。如果不發生大的結構性力量調整,美歐還是“同一個世界”的兩個版本,還是“同一個世界”的兩個盟友。

特朗普在美歐經貿領域的新信號

忻華:美國和歐盟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彼此的經濟聯繫也是最為密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TTIP目前難以推進,但雙方仍然會尋求建立某種形式的“新一代”的雙邊自由貿易和經濟合作的架構。當然,去年英國脫歐公投,極大地強化了美國對TTIP的負面態度。

方曉:美歐在貿易層面,最重要的一對關係是美德關係。德國是美國貿易逆差主要來源。德國貿易順差占其GDP增長比重高。自奧巴馬時期,美國政策圈對德國的抨擊就不絕於耳。在此前的TTIP的談判中,最大的問題也在於美德、美法之間。特朗普本是傾向於雙邊貿易談判,但4月23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放出重啟TTIP談判的信號,頗有乘歐盟很難形成合力之時拔得談判先機之嫌。

戴軼塵:我覺得特朗普選擇現在這個時間來改變他以往的一些表態,和他在上臺執政百日後,在國內遭遇一系列挫折是有關係的。美國放出重啟TTIP談判的信號,也是在外交上釋放善意。特朗普強調美國優先,要實現改善美國的經濟和就業的目標,還是要找那些最大的交易夥伴。在TTIP上,美國人可能比歐洲人更急。歐洲今年幾個主要國家都要進行大選,為了迎合民意,不太可能在TTIP上有什麼突破性的表態,況且歐盟被脫歐牽制了很多精力。特朗普主動提出重啟TTIP談判,更多是希望在外交上營造更好的環境,來彌補內政上的失分。

忻華:目前美國與歐盟對待雙邊經濟關係的重要議題,觀望的態度比較強烈,雖然歐盟貿易委員瑪律姆斯特倫和特朗普政府都提到願意重啟TTIP談判,但美國方面在靜觀法國與德國大選的塵埃落定,恐怕並未有系統的新提案,而歐盟乃至法、德內部對TTIP的反對比美國內部要強烈很多,在完成選舉和權力交接之前,也不會對TTIP談判有新的意向,TTIP的重啟,恐怕要等到年底乃至明年了。

葉江:在經貿的領域,美歐之間經常會有矛盾,哪怕在美歐關係最好的時候也會有。現在的問題出在英國脫歐上。脫歐過程中的美英關係怎麼處理?美歐關係又該怎麼處理?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行為是想釋放這樣一個信號:他在對歐問題上改變了過去的看法。比如英國觸動里斯本條約50條之後,特朗普的表態是,對歐盟團結應對英國脫歐,美國是樂見其成的。美國還是覺得有一個整體的歐洲對美國是有利的,尤其是在經濟上。

美歐關係仍在“舞臺”中央,“鬥而不破”

張茗:在英國脫歐的背景下,未來歐洲一體化和美歐需要重新校準。首先,歐盟內部關係需要重新校準。英國脫歐後,其內部權力關係改變了,德國問題會重新出現,而經濟疲軟的法國能否逆轉頹勢與德國重新為歐洲一體化注入活力值得關注。伴隨歐盟內部權力關係的變化,其內部一體化要校準。在此基礎上,歐盟和美國的關係也要重新校準。但是總體上只要歐洲一體化進程不發生逆轉,雖然分歧與摩擦不斷,美歐關係總體合作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戴軼塵:特朗普已經過了三個多月的“實習期”,其前後表現變化很大。一個是特朗普的小圈子裡的人事調整變化,例如班農退出國家安全委員會後,對特朗普的影響力在減弱;另一方面,特朗普的一些反傳統的有挑戰性的做法,在美國國內推行不了。他也意識到美國的一些結構性、傳統性的東西可能要繼續下去。

葉江:今天的世界有很多變化,但核心部分沒變,世界體系沒變。美歐關係始終是在全球舞臺的中央,這一點沒有變過。鑒於美歐相互之間經濟上的勾連非常緊密,在看得見的未來,美歐之間的跨大西洋聯盟不太可能散夥。

忻華:我們認為美歐之間出現裂痕,與葉老師談到的美歐不可能散夥的觀點並不矛盾。美歐之間仍然擁有重要的共同戰略利益,所以彼此的戰略盟友關係對雙方而言仍是非常重要的,仍將延續下去。但由於美歐雙方目前在安全、經濟和意識形態三個領域的戰略考量與實際利益不同,美歐彼此間的矛盾和鬥爭也仍然在發展。過去人們談論中美關係,喜歡採用的一個用語是“鬥而不破”。其實用“鬥而不破”這個詞來形容美歐關係的態勢可能更恰當些。美歐之間的裂痕和矛盾的發展,並不意味著美歐會決裂。

(歐洲觀察室系上海歐洲學會主辦的專項學術活動,由歐洲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歐洲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相關時事熱點,進行及時、多維、深入、前瞻地觀察解讀。)

美國和歐盟防務關係的深厚程度,不是特朗普可以動搖的。歐洲盟國為美國提供了優越的前沿部署地理條件和不可替代的戰略支持。整體判斷,美歐關係這個“搖晃的鐘擺”在安全層面上還是在中間線左右徘徊。美國不僅頻繁把F-35等先進武器部署歐洲,美國歐洲司令部也在重新評估2015年1月做出的歐洲基地關閉計畫,是否要按原計劃關閉在德國、英國15個軍事基地存在變數。美歐雖然嘴仗不斷,但防務合作還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不大可能像特朗普說的,或者像馬蒂斯、蒂勒森威脅的那樣,如果歐盟不提高防務支出,美國就要降低對歐盟的安全承諾。

戴軼塵:美歐跨大西洋關係在三個層面受到的衝擊不同,衝擊最大的還是歐盟和美國層面的關係,比較突出的是是否堅守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和貿易制度安排。在國家間關係和北約層面關係受到衝擊是有限的。雖然此前特朗普對北約有很多批評,使歐洲人擔心他是否會放棄北約這一架構。但是從4月美國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來看,特朗普事先已經向英、德、法等主要歐洲國家進行通報,事後這些國家對美國的行動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可見美歐之間的盟友關係協調程度還是很牢固的。

今年1月,皮尤中心對美國國內做了一次民調,1到3月又和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聯合做了個民調,結果顯示在安全威脅認知上,美歐之間共識比較高。不過民調結果對未來一年的美歐關係還是持比較悲觀態度,認為會有一個惡化的趨勢,惡化最嚴重的是外交領域。

影響美歐安全防務合作的地緣因素

方曉:美歐在安全領域有三個看點,一是敘利亞。幾年前奧朗德政府對奧巴馬軍事打擊敘利亞政府的期待,卻是在特朗普執政百日內實現的。特朗普雖然作為政治素人上臺,但美國政治卻未偏離世界主義-孤立主義交替的鐘擺形態,特朗普在總統位置上也不斷經歷打破-重建-碰壁-回擺的道路,逐漸顯現一個“正常”美國總統姿態。奧巴馬政府已經從小布希時期的對外擴張回歸美國內,特朗普競選及執政伊始更是旗幟鮮明的孤立主義,可終究逃不掉所謂價值觀/道義輿論壓力,做美國“該做的事”。二是伊朗。伊核協議被看做是奧巴馬政府政治遺產之一,也是歐洲的外交勝利。特朗普雖不能撕毀協議,但一上臺就指責伊朗不遵守協議,回歸對抗伊朗的道路。三是烏克蘭。在這一點上歐洲與特朗普政府的互動還有待觀察,畢竟“通俄門”還在發酵,特朗普政府在這一地區動向並不凸顯。

戴軼塵:雖然特朗普對伊核協議放出種種狠話,但目前在實際行動上只是實施新一輪的制裁。畢竟伊核協定不是美、伊之間的雙邊協定,而是大國之間達成的共識和安全保證。如果美國將之推翻,等於徹底無視歐洲人的努力,破壞此前戰略協調的默契,中、俄也不會對此坐視不理。美國這樣做只會使其在國際上陷入孤立。未來美歐可能在解決歐洲周邊的一些熱點問題上有分歧,可能成為未來美歐關係裂痕擴大的一個因素,但對美歐關係造成的衝擊有限。比如烏克蘭問題上,還是需要美、俄兩家談判才能解決。歐洲人既擔心美、俄在這一問題上犧牲歐洲的利益,但又不得不依賴美國提供的安全保護,就歐洲安全做出新的安排。

總體上看,歐洲對特朗普不太信任,意識到美國的可靠性是在下降的。但是在安全和防務方面,歐洲國家的選擇餘地很小,只能繼續依賴與美國的合作。特朗普上臺後對北約的批評讓歐洲國家擔心美國能否維持對歐洲的安全承諾。所以現在歐洲內部進一步加強歐洲防務自主性的呼聲很高。

歐洲防務為什麼就離不開美國?

方曉:歐洲在防務上依賴美國,確實與歐盟大國軍費開始長年下滑有關。例如德國軍費下滑20年,直到今年才驟增至占其GDP的1.2%。2016年法國軍費已經增資,GDP占比為1.8%,而北約的軍費開支目標是占GDP的2%。歐洲獨立防務體系口號喊了很多年,真正促進實質投入的是奧巴馬時期開始的美國“內向”,以及同時激化的歐盟周邊威脅。

忻華:在冷戰時期,歐洲在美國的保護下,可以把大量資源用於經濟、技術和地區一體化合作。這種舒服日子過慣了,要他們把資源從經濟、社會福利挪走,用於武器開發的話,他們會有很大的不適應。

方曉:我覺得美國或許也不希望歐盟防務獨立,歐洲真的獨立自主了,可能美國也會覺得是一個威脅。

葉江:歐洲防務不能獨立,倒不是因為美國不希望它獨立,或者說是歐洲人舒服日子過慣了,只想搭便車。這其實是牽扯到雙方最根本的經濟利益。美國與英國、美國與歐盟相互之間的投資究竟占多少?

張茗:美歐雙邊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遠遠超過了美國和歐盟對華投資。2015年,英國對美投資達4838億美元,美國對英國直接投資總額更是創紀錄地高達5930億美元。

葉江:在美歐雙方經濟利益如此明顯的情況下,美國怎麼可能放棄歐洲。當相互之間經濟上如此密切聯繫,必然也要在軍事領域有非常緊密的聯繫。奧巴馬時期就說歐洲要在防務問題上承擔更多的責任,特朗普在競選時雖然說北約過時了,美國不需要它,但他只要一上臺,北約仍然不會過時。美國對歐洲承擔義務是不會變的。

張茗:美歐之間的經濟基礎極其深厚。特朗普上臺雖然使美歐關係在經濟和安全領域遭受了很大衝擊,但遠未到根本動搖的程度。如果不發生大的結構性力量調整,美歐還是“同一個世界”的兩個版本,還是“同一個世界”的兩個盟友。

特朗普在美歐經貿領域的新信號

忻華:美國和歐盟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彼此的經濟聯繫也是最為密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TTIP目前難以推進,但雙方仍然會尋求建立某種形式的“新一代”的雙邊自由貿易和經濟合作的架構。當然,去年英國脫歐公投,極大地強化了美國對TTIP的負面態度。

方曉:美歐在貿易層面,最重要的一對關係是美德關係。德國是美國貿易逆差主要來源。德國貿易順差占其GDP增長比重高。自奧巴馬時期,美國政策圈對德國的抨擊就不絕於耳。在此前的TTIP的談判中,最大的問題也在於美德、美法之間。特朗普本是傾向於雙邊貿易談判,但4月23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放出重啟TTIP談判的信號,頗有乘歐盟很難形成合力之時拔得談判先機之嫌。

戴軼塵:我覺得特朗普選擇現在這個時間來改變他以往的一些表態,和他在上臺執政百日後,在國內遭遇一系列挫折是有關係的。美國放出重啟TTIP談判的信號,也是在外交上釋放善意。特朗普強調美國優先,要實現改善美國的經濟和就業的目標,還是要找那些最大的交易夥伴。在TTIP上,美國人可能比歐洲人更急。歐洲今年幾個主要國家都要進行大選,為了迎合民意,不太可能在TTIP上有什麼突破性的表態,況且歐盟被脫歐牽制了很多精力。特朗普主動提出重啟TTIP談判,更多是希望在外交上營造更好的環境,來彌補內政上的失分。

忻華:目前美國與歐盟對待雙邊經濟關係的重要議題,觀望的態度比較強烈,雖然歐盟貿易委員瑪律姆斯特倫和特朗普政府都提到願意重啟TTIP談判,但美國方面在靜觀法國與德國大選的塵埃落定,恐怕並未有系統的新提案,而歐盟乃至法、德內部對TTIP的反對比美國內部要強烈很多,在完成選舉和權力交接之前,也不會對TTIP談判有新的意向,TTIP的重啟,恐怕要等到年底乃至明年了。

葉江:在經貿的領域,美歐之間經常會有矛盾,哪怕在美歐關係最好的時候也會有。現在的問題出在英國脫歐上。脫歐過程中的美英關係怎麼處理?美歐關係又該怎麼處理?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行為是想釋放這樣一個信號:他在對歐問題上改變了過去的看法。比如英國觸動里斯本條約50條之後,特朗普的表態是,對歐盟團結應對英國脫歐,美國是樂見其成的。美國還是覺得有一個整體的歐洲對美國是有利的,尤其是在經濟上。

美歐關係仍在“舞臺”中央,“鬥而不破”

張茗:在英國脫歐的背景下,未來歐洲一體化和美歐需要重新校準。首先,歐盟內部關係需要重新校準。英國脫歐後,其內部權力關係改變了,德國問題會重新出現,而經濟疲軟的法國能否逆轉頹勢與德國重新為歐洲一體化注入活力值得關注。伴隨歐盟內部權力關係的變化,其內部一體化要校準。在此基礎上,歐盟和美國的關係也要重新校準。但是總體上只要歐洲一體化進程不發生逆轉,雖然分歧與摩擦不斷,美歐關係總體合作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戴軼塵:特朗普已經過了三個多月的“實習期”,其前後表現變化很大。一個是特朗普的小圈子裡的人事調整變化,例如班農退出國家安全委員會後,對特朗普的影響力在減弱;另一方面,特朗普的一些反傳統的有挑戰性的做法,在美國國內推行不了。他也意識到美國的一些結構性、傳統性的東西可能要繼續下去。

葉江:今天的世界有很多變化,但核心部分沒變,世界體系沒變。美歐關係始終是在全球舞臺的中央,這一點沒有變過。鑒於美歐相互之間經濟上的勾連非常緊密,在看得見的未來,美歐之間的跨大西洋聯盟不太可能散夥。

忻華:我們認為美歐之間出現裂痕,與葉老師談到的美歐不可能散夥的觀點並不矛盾。美歐之間仍然擁有重要的共同戰略利益,所以彼此的戰略盟友關係對雙方而言仍是非常重要的,仍將延續下去。但由於美歐雙方目前在安全、經濟和意識形態三個領域的戰略考量與實際利益不同,美歐彼此間的矛盾和鬥爭也仍然在發展。過去人們談論中美關係,喜歡採用的一個用語是“鬥而不破”。其實用“鬥而不破”這個詞來形容美歐關係的態勢可能更恰當些。美歐之間的裂痕和矛盾的發展,並不意味著美歐會決裂。

(歐洲觀察室系上海歐洲學會主辦的專項學術活動,由歐洲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歐洲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相關時事熱點,進行及時、多維、深入、前瞻地觀察解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