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人是咸党還是甜黨?對不起,古人幾乎不知鹹粽為何物!

現代人到底是更愛甜粽還是鹹粽, 我們用資料說話——今年端午, 淘寶上售出的鹹粽以49.74%的絕對優勢打敗甜粽的23.87%。 大資料顯示, 25到29歲的年輕人更喜歡咸粽, 而年長的人則熱衷於購買甜粽。 但是, 如果穿越回古代, 這場鹹甜大戰的戰局將會完全不同。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文 / 李舒 編輯 / 金石

圖 / 視覺中國

1

我表妹前一陣子在看一個叫《思美人》的電視劇, 在那裡面, 屈原在過端午節。 很多觀眾震驚了:屈原過什麼端午節, 端午節不就是為了紀念屈原才有的嗎?

雖然《思美人》是一部爛劇, 但我們不能冤枉人家嘛, 因為——

屈原是過端午節的。

最先發現這件事的大概是聞一多先生, 他在《端午的歷史教育》中寫道:“端午是個龍的節日, 它的起源遠在屈原以前——不知道多遠呢!”據說, 屈原過的端午節, 主要活動可不是現在的吃粽子, 而是洗澡, 洗個香氛澡, 大概就是屈原自己寫的“浴蘭湯兮沐芳, 華采衣兮若英”。

所以, 無論屈原投江與否, 人們都是要過節的。 更進一步說, 很有可能是屈原特意選在端午節這一天投江, 這個節日的性質忽然改變了——主角從龍變成了人, 又變成了粽子。

不過, 屈原和粽子的故事, 細細琢磨, 實在有點搞笑。 不是嗎?心懸楚懷王的屈子,

居然為了一口米飯, 要浪費一個托夢的機會, 孜孜不倦地跟大家說:“你們啊, 投飯給我的時候要注意姿勢, 要用葉子裹米, 以絲線纏繞, 要不然啊, 蛟龍就把我的飯吃掉了!”

你看, 連蛟龍也成了吃貨。

粽子裡只有白米, 則暗示最原始的粽子可能只是白粽。 在古代, 糖與肉都是奢侈品, 普通百姓在葉子中裹米而食, 是最經濟的做法。 我小時候最喜歡白米粽, 因為最能吃出粽子本身的清香, 當然, 要用我外婆的吃法——另將豬油和白糖, 小火化開, 當作粽子的蘸料。

2

粽子隨著屈原這個超級大IP流傳開去, 成為全國人民共同的習俗。 在這個過程中, 粽子的形態發生了變化, 味道也出現了甜粽和鹹粽兩種。

然後, 兩派又打起來了。

甜黨認為, 火腿攪亂了糯米的清香, 絕對是異端;鹹黨認為, 小棗的粽子寡淡無味, 口味單一。

古代有沒有甜鹹粽子之爭?

北魏《齊民要術》引用了三種有風味的粽子, 均無明顯的鹹味。

《風土記》——“俗, 先以二節一日, 用菰葉裹黍米, 以淳濃灰汁煮之, 令爛熟。 ”

《食次》——“用秫稻米末, 絹羅, 水、蜜溲之……以棗、栗肉上下著之遍, 與油塗竹箬裹之, 爛蒸。

《廣州記》——“古度樹……子似杏而味酢。 取煮以為粽。 ”

第一種用黍米, 以濃灰汁煮粽子。 這很像當今的四川涼粽子, 用堿水煮了白粽, 蘸白糖, 不僅清香, 還有令人著迷的堿水味道。

第二種明顯是甜粽。 秫稻米即是糯米, 夾了紅棗和栗子, 並且有蜂蜜的甜味。

第三種講的是嶺南地區, 這裡的古度樹即是無花果樹, 口味酸甜,

用作粽子, 實在很有實驗料理精神。

到了唐朝, 官方終於為端午設定了一天假期, 不過, 甜系粽子顯然仍然高居榜首。

曾任宰相的韋巨源, 留下了一份《燒尾宴食單》。 燒尾宴規格極高, 是唐朝人慶賀登第或榮升, 甚至敬獻皇帝的宴席。 在這份華麗的食單上, 有一道“賜緋含香粽”。 唐初, 緋色為五品以上官服, 這種粽子含有紅色花木提煉出的香料, 是官府餐宴名品, 故稱“賜緋”, 寓皇帝賜予官職。 可以淋上蜂蜜甘露食用。 如今的長安故地仍延續了這種吃法, 即陝西的蜂蜜涼棕子。

鹹黨可能要高呼了,你剛剛講的那幾個甜粽子,都是來自北方啊,北方從來都不吃鹹粽子的。我們要看南方人的說法。

很遺憾,南方人寫的文獻中,也不見鹹粽子的蹤影。

偏安江南的南宋時期,有一本叫《浦江吳氏中饋錄》的書,裡面記錄了多種南方菜,其中粽子的做法是:用糯米淘淨,夾棗、栗、柿幹、銀杏、赤豆,以茭葉或箬葉裹之。

從這句話可以得知,此時的粽子有了更豐富的配料,紅棗、栗子、柿幹、銀杏、赤豆,但都是甜食系。

元朝初年的胡三省,是一位南方人(浙江寧海),他在《資治通鑒》中的注文,也提到兩種口味的粽子:

《晉安帝義熙元年》有:“循遺劉裕益智粽,裕報以續命湯。”胡三省注曰:“益智葉如蘘荷,莖如竹箭。子從心出,一枝有十子。子肉白滑,四破去之,蜜煮為粽,味辛。”

這種帶有辣味的粽子,以今天的眼光看,無疑是異端。而其中夾著的益智仁,在今天的中藥中仍有食用,主治脾胃虛寒,以及男性可能關心的腎虛遺精。然而“蜜煮為粽”,也可歸入甜食系。

《齊明帝建武三年》有:“太官進禦食,有裹蒸。”胡三省注曰:“今之裹蒸,以糖和糯米,入香藥、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大粗二指許,不勞四破也。”

以糖調味,加了香藥、松子、胡桃仁等物,可見南方人當時主食甜粽子。絲毫沒有鹹粽子的蹤影。

明朝人所鍾愛的,亦是甜粽子。杭州人田汝成寫杭州風物《西湖遊覽志餘》,其中有記“市食則糖粽、粉團、荷梗、孛婁、瓜子諸品果蓏”。而明朝人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裡,西門慶家吃的也都是甜粽子,不過,他們顯然更喜歡五毒餅——最受歡迎的餡料是玫瑰糖餡。

3

一直到清朝乾隆時期,常年居於江南的袁枚在《隨園食單》終於寫了南方鹹粽子:“洪府制粽,取頂高糯米,撿其完善長白者,去共半顆散碎者,淘之極熟,用大箸葉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大塊,封鍋悶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斷。”

我素來不喜歡袁枚寫做飯,因為他總是容易誇張,個個菜都像《紅樓夢》裡的茄鯗,要是粽子要燒“一日一夜”,早就燒化了。我有一日熱粽子,多熱了幾分鐘,已經軟趴趴的,進了太多水蒸氣,無甚況味。

即便如此,袁枚終於成為有記錄可載的第一枚鹹黨了。

到了清末,安徽人張樹聲鬧了一則笑話——愛吃粽子的他時常半夜一邊用朱筆修改文書,一邊用粽子蘸糖。因為太過投入,他把粽子放進了硯臺而不是糖碗裡,於是,傭人們進來,看見了鬍子上一片紅色的“血鬍子老爺”,這個故事被他的後人張充和記錄了下來,張充和待客的粽子,和曾祖父當年的一樣,都是甜粽。

民間如此,清宮廷作為一國美食的最高代表,亦是甜系粽子的天下。唐魯孫先生是珍妃的堂侄孫,自幼出入宮廷,他在《清宮過端陽》中記錄清朝宮廷也是江米小棗粽、白粽子等,“但是宮中有一種玫瑰鹵、一種桂花鹵拿來蘸粽子吃,蜜漬柔紅,玉靈芳香”。

不過,宣統未出宮之前,鹹粽子終於得到機會進入了宮廷。浙江遺老進呈50枚火腿鮮肉湖氏粽子給端康皇太妃,同治的瑜太妃分食後甚覺好,傳諭禦膳房,每年包些湖式肉粽換換口味——可惜這樣的日子也沒有幾年,端康皇太妃便去世了。再過幾年,連禦膳房也沒有了。

雖然甜黨在古代大獲全勝,然而,究竟哪種粽子最好吃,總沒一個定論。就像《神雕俠侶》裡,少女程英做了一甜一鹹兩樣粽子,問楊過:“你愛吃甜的還是鹹的?”

楊過的回答是:“什麼都好。有得吃就心滿意足了,哪裡還能這麼挑剔?”

▌作者簡介:

每人互動

你吃過最奇葩的粽子是什麼餡兒的?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尊重原創,侵權必究。

鹹黨可能要高呼了,你剛剛講的那幾個甜粽子,都是來自北方啊,北方從來都不吃鹹粽子的。我們要看南方人的說法。

很遺憾,南方人寫的文獻中,也不見鹹粽子的蹤影。

偏安江南的南宋時期,有一本叫《浦江吳氏中饋錄》的書,裡面記錄了多種南方菜,其中粽子的做法是:用糯米淘淨,夾棗、栗、柿幹、銀杏、赤豆,以茭葉或箬葉裹之。

從這句話可以得知,此時的粽子有了更豐富的配料,紅棗、栗子、柿幹、銀杏、赤豆,但都是甜食系。

元朝初年的胡三省,是一位南方人(浙江寧海),他在《資治通鑒》中的注文,也提到兩種口味的粽子:

《晉安帝義熙元年》有:“循遺劉裕益智粽,裕報以續命湯。”胡三省注曰:“益智葉如蘘荷,莖如竹箭。子從心出,一枝有十子。子肉白滑,四破去之,蜜煮為粽,味辛。”

這種帶有辣味的粽子,以今天的眼光看,無疑是異端。而其中夾著的益智仁,在今天的中藥中仍有食用,主治脾胃虛寒,以及男性可能關心的腎虛遺精。然而“蜜煮為粽”,也可歸入甜食系。

《齊明帝建武三年》有:“太官進禦食,有裹蒸。”胡三省注曰:“今之裹蒸,以糖和糯米,入香藥、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大粗二指許,不勞四破也。”

以糖調味,加了香藥、松子、胡桃仁等物,可見南方人當時主食甜粽子。絲毫沒有鹹粽子的蹤影。

明朝人所鍾愛的,亦是甜粽子。杭州人田汝成寫杭州風物《西湖遊覽志餘》,其中有記“市食則糖粽、粉團、荷梗、孛婁、瓜子諸品果蓏”。而明朝人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裡,西門慶家吃的也都是甜粽子,不過,他們顯然更喜歡五毒餅——最受歡迎的餡料是玫瑰糖餡。

3

一直到清朝乾隆時期,常年居於江南的袁枚在《隨園食單》終於寫了南方鹹粽子:“洪府制粽,取頂高糯米,撿其完善長白者,去共半顆散碎者,淘之極熟,用大箸葉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大塊,封鍋悶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斷。”

我素來不喜歡袁枚寫做飯,因為他總是容易誇張,個個菜都像《紅樓夢》裡的茄鯗,要是粽子要燒“一日一夜”,早就燒化了。我有一日熱粽子,多熱了幾分鐘,已經軟趴趴的,進了太多水蒸氣,無甚況味。

即便如此,袁枚終於成為有記錄可載的第一枚鹹黨了。

到了清末,安徽人張樹聲鬧了一則笑話——愛吃粽子的他時常半夜一邊用朱筆修改文書,一邊用粽子蘸糖。因為太過投入,他把粽子放進了硯臺而不是糖碗裡,於是,傭人們進來,看見了鬍子上一片紅色的“血鬍子老爺”,這個故事被他的後人張充和記錄了下來,張充和待客的粽子,和曾祖父當年的一樣,都是甜粽。

民間如此,清宮廷作為一國美食的最高代表,亦是甜系粽子的天下。唐魯孫先生是珍妃的堂侄孫,自幼出入宮廷,他在《清宮過端陽》中記錄清朝宮廷也是江米小棗粽、白粽子等,“但是宮中有一種玫瑰鹵、一種桂花鹵拿來蘸粽子吃,蜜漬柔紅,玉靈芳香”。

不過,宣統未出宮之前,鹹粽子終於得到機會進入了宮廷。浙江遺老進呈50枚火腿鮮肉湖氏粽子給端康皇太妃,同治的瑜太妃分食後甚覺好,傳諭禦膳房,每年包些湖式肉粽換換口味——可惜這樣的日子也沒有幾年,端康皇太妃便去世了。再過幾年,連禦膳房也沒有了。

雖然甜黨在古代大獲全勝,然而,究竟哪種粽子最好吃,總沒一個定論。就像《神雕俠侶》裡,少女程英做了一甜一鹹兩樣粽子,問楊過:“你愛吃甜的還是鹹的?”

楊過的回答是:“什麼都好。有得吃就心滿意足了,哪裡還能這麼挑剔?”

▌作者簡介:

每人互動

你吃過最奇葩的粽子是什麼餡兒的?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尊重原創,侵權必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