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滇說茶1001夜之114 大滇讀老茶之二

大滇說茶1001夜, 今天繼續讀老茶。 今天我們要讀的是現存最老的號級茶, 同慶號。 關於這些老字型大小, 大滇要強調一點, 本人評論的是歷史上的老字型大小, 跟現在市場上出現的沒有任何關係。 而且, 也僅僅代表個人觀點, 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 那不可能。

同慶號, 首先我們要知道最關鍵的一個年份, 1920年。 這是龍馬同慶號以及雙獅同慶號的分界年份。 如果看到龍馬標誌的, 斷代就要放到1920年前, 而雙獅龍馬, 無論怎樣, 不會比1920年更早。 這些很簡單的道理, 就跟有人聲稱擁有1987年的大益茶一樣, 或者1960年的大益茶;看都不用看,

一定是假茶。 同樣, 拿著一餅號稱2001年的中茶紅印給我, 我是絕對不會喝這樣的茶。 即便這個茶做得再好, 我也覺得是對我智商的侮辱。

同慶號, 對於現在的普洱茶市場影響非凡, 關鍵在於證實了如下事實。

第一 , 目前易武許多人是雲南石屏人的後代。 清朝以及清朝末年, 易武的主要移民, 石屏人, 號稱雲南的猶太人, 是最善於經商的雲南人。

第二, 易武正山茶的興起, 石屏人功不可沒。 在1825年, 清朝阮福的《普洱茶記》有記載, 普洱茶名遍天下。 味最釅, 京師尤重之。 福來滇, 稽之《雲南通志》, 亦未得其詳, 但雲產攸樂, 革登, 倚邦, 莽枝, 蠻磚, 慢撒六茶山, 而倚邦, 蠻磚者味最勝。

這也就是說倚邦, 蠻磚的茶最佳。 那是以小葉種茶為基礎的,

隨著市場的興旺, 在倚邦, 蠻磚的老字型大小也逐步往周邊地區拓展。 易武同慶號, 起於1736年, 也就是說, 1736-1920年間, 一直使用龍馬同慶號的商標。 品牌創始人姓劉, 最早從湖南隨著軍隊到達石屏。 所以, 同慶號的祖先應該說是祖籍湖南, 發跡于雲南石屏, 成名于易武。 在1956年, 隨著我們黨的公私合營政策, 私營企業消失, 這個200多年的老字型大小普洱茶消失了。 我們還是繼續來解讀鑒賞一下這些茶。

這個是搜集到的關於龍馬同慶號的一些圖片, 也是易武茶的代表。 保守估計陳期90年以上, 市場價格大約在150萬元一筒。 這些茶的來源, 基本都是從香港茶樓, 多數來源於金山樓, 龍門茶樓這兩家。 從餅面上, 我們依然可以看出易武茶的條索。

100年來,不變的是什麼?是雜草,易武的茶梗,果然是顯眼。

六道箍


易武正山,陽春嫩尖。

呵呵,這個是今晚的主題。

本莊向在雲南久曆百年字型大小,所制普洱督辦易武正山陽春細嫩白尖,葉色金黃而厚水,味紅濃而芳香,出自天然,今加內票以明真偽。 同慶老號 啟

關於這個內飛的解讀,百年字型大小,不錯,那說明這個茶是1736+100年=1836年前後的茶。所制普洱督辦易武正山陽春細嫩白尖,採用易武正山的原料。何為易武正山?我們知道,古六大茶山名為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六茶山。攸樂,孤零零位於景洪,其它五座茶山距離比較接近,統稱易武茶區。曼撒茶區,包括了曼撒和易武兩個地區。繼續細分,把北面成為曼撒,南面稱為易武,就如同我們今日把易武再分為麻黑、高山、颳風寨一樣。

陽春細嫩白尖,這六個字,引起了許多茶友的巨大質疑。相當多人認為,細嫩白尖,是指採用芽頭,崇尚用芽頭來製作普洱茶。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的結果跟內飛並不一致。我個人的解釋是這樣的:古人說了是全芽嗎?古人只是說陽春三月的茶,芽尖比較細嫩。古人描述了一個事實,採用陽春三月的茶來製作,就是西曆4~5月,並無雨前的概念,更沒有說用明前茶來製作。這背後的意思需要解讀:當時沒有臺地茶,都是喬木茶或者大樹茶,發芽的時間通常在現今4月份。

進一步可以推測的是,當時沒有使用化肥、催芽劑等高科技產物,使得整個生長週期較長。從芽頭到葉到梗的長度,展示了採摘的情況。細嫩的芽尖分佈在餅面上。

看這餅面,客觀表明了即便在100多年以前,易武的春茶也看不見銀芽鋪面。這個跟其它地區的茶不同,用現在的術語來說,叫做不顯毫。一百年來,制茶工藝沒什麼變化,茶的外觀也沒什麼變化。這一百年,只是證明了,易武大葉種茶,是最適合存放的普洱茶。而易武茶,幾百年來,一直跟霸氣、刺激無緣,而是順著歲月的變化,越陳越香。

我們研究普洱茶為什麼不能在雲南流傳下來,而最後會在香港保留到1997,然後轉移到臺灣,最後再昌盛於大陸。整個原因,也許會有神奇的解釋。而大滇從相識的香港茶人口裡,聽過一些能夠折服我的理由:在茶樓喝茶,一喝一坐就是半天,喝其它茶受不了。茶樓的消費在那個時代是很低的,如果喝其它茶,要不斷吃茶點。而陳放後的易武茶,並不刺激又耐泡,一壺茶喝一下午,沒花多少錢,身體也能接受。

迄今,香港仍然存在這種平民主義:喝老黃片,把喝茶當做一個簡單的事,而不要搞隆重而繁瑣的儀式。正是這種簡單的,純粹的態度,使得普洱茶,不經意間流傳了下來。現在這些所謂的天價普洱茶,在1997年前的香港,並沒有天價,也不會喝不起。普洱茶的天價,正是從香港轉移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保留得最好的地區——臺灣,才開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正是由於天價,使得全體中國人開始正眼看待普洱茶,為普洱茶的興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滇飛揚曾經說過,在中國做茶業,只有兩種茶能做大:普洱茶和鐵觀音。普洱茶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茶。簡單在於,相對廉價而且銷售週期長。保存期長,不急在一時,難的地方在於工藝以及陳化。同慶號用數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認真做茶,是可以持續經營百年以上的。這會激勵我們這些後人。從這個產品表現的性質來看,我會堅定一個路線,即選用的原料不能唯芽尖論,不能太過講究表面的所謂賣像。普洱茶製作必須選用優良原料,內質才是根本。我也希望各位茶友在選擇普洱茶的時候,儘量選擇筍葉包裝的茶。現今市場上出現太多紙包裝的茶,我非常不認可。如果說熟茶用紙袋包裝還可以理解的話,生茶就有點不可原諒了。

明晚大滇繼續說茶,糾結的瑞貢天朝。

大滇說茶1001夜,今晚到此結束。謝謝。OVER!

100年來,不變的是什麼?是雜草,易武的茶梗,果然是顯眼。

六道箍


易武正山,陽春嫩尖。

呵呵,這個是今晚的主題。

本莊向在雲南久曆百年字型大小,所制普洱督辦易武正山陽春細嫩白尖,葉色金黃而厚水,味紅濃而芳香,出自天然,今加內票以明真偽。 同慶老號 啟

關於這個內飛的解讀,百年字型大小,不錯,那說明這個茶是1736+100年=1836年前後的茶。所制普洱督辦易武正山陽春細嫩白尖,採用易武正山的原料。何為易武正山?我們知道,古六大茶山名為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六茶山。攸樂,孤零零位於景洪,其它五座茶山距離比較接近,統稱易武茶區。曼撒茶區,包括了曼撒和易武兩個地區。繼續細分,把北面成為曼撒,南面稱為易武,就如同我們今日把易武再分為麻黑、高山、颳風寨一樣。

陽春細嫩白尖,這六個字,引起了許多茶友的巨大質疑。相當多人認為,細嫩白尖,是指採用芽頭,崇尚用芽頭來製作普洱茶。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的結果跟內飛並不一致。我個人的解釋是這樣的:古人說了是全芽嗎?古人只是說陽春三月的茶,芽尖比較細嫩。古人描述了一個事實,採用陽春三月的茶來製作,就是西曆4~5月,並無雨前的概念,更沒有說用明前茶來製作。這背後的意思需要解讀:當時沒有臺地茶,都是喬木茶或者大樹茶,發芽的時間通常在現今4月份。

進一步可以推測的是,當時沒有使用化肥、催芽劑等高科技產物,使得整個生長週期較長。從芽頭到葉到梗的長度,展示了採摘的情況。細嫩的芽尖分佈在餅面上。

看這餅面,客觀表明了即便在100多年以前,易武的春茶也看不見銀芽鋪面。這個跟其它地區的茶不同,用現在的術語來說,叫做不顯毫。一百年來,制茶工藝沒什麼變化,茶的外觀也沒什麼變化。這一百年,只是證明了,易武大葉種茶,是最適合存放的普洱茶。而易武茶,幾百年來,一直跟霸氣、刺激無緣,而是順著歲月的變化,越陳越香。

我們研究普洱茶為什麼不能在雲南流傳下來,而最後會在香港保留到1997,然後轉移到臺灣,最後再昌盛於大陸。整個原因,也許會有神奇的解釋。而大滇從相識的香港茶人口裡,聽過一些能夠折服我的理由:在茶樓喝茶,一喝一坐就是半天,喝其它茶受不了。茶樓的消費在那個時代是很低的,如果喝其它茶,要不斷吃茶點。而陳放後的易武茶,並不刺激又耐泡,一壺茶喝一下午,沒花多少錢,身體也能接受。

迄今,香港仍然存在這種平民主義:喝老黃片,把喝茶當做一個簡單的事,而不要搞隆重而繁瑣的儀式。正是這種簡單的,純粹的態度,使得普洱茶,不經意間流傳了下來。現在這些所謂的天價普洱茶,在1997年前的香港,並沒有天價,也不會喝不起。普洱茶的天價,正是從香港轉移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保留得最好的地區——臺灣,才開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正是由於天價,使得全體中國人開始正眼看待普洱茶,為普洱茶的興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滇飛揚曾經說過,在中國做茶業,只有兩種茶能做大:普洱茶和鐵觀音。普洱茶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茶。簡單在於,相對廉價而且銷售週期長。保存期長,不急在一時,難的地方在於工藝以及陳化。同慶號用數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認真做茶,是可以持續經營百年以上的。這會激勵我們這些後人。從這個產品表現的性質來看,我會堅定一個路線,即選用的原料不能唯芽尖論,不能太過講究表面的所謂賣像。普洱茶製作必須選用優良原料,內質才是根本。我也希望各位茶友在選擇普洱茶的時候,儘量選擇筍葉包裝的茶。現今市場上出現太多紙包裝的茶,我非常不認可。如果說熟茶用紙袋包裝還可以理解的話,生茶就有點不可原諒了。

明晚大滇繼續說茶,糾結的瑞貢天朝。

大滇說茶1001夜,今晚到此結束。謝謝。OVER!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