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唐名相的血淚教訓:成也細節,敗也細節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黃福芳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 要想取得成功, 就要注重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 然而, 歷史上鼎鼎有名、被後世譽為“開元之世清貞任宰相”三傑之一的張九齡,

寫出“海上生明白, 天涯共此時”這樣壓倒全唐之作的名句的張九齡, 卻是因細節而上位, 也因細節而敗北, 落個被貶官、落魄而亡的下場, 這又是為什麼呢?

張九齡的事業起於細節。 當時, 還是太子的李隆基想要找一批能輔佐自己的人, 於是他舉辦了一場公開的招聘考試。 張九齡在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 他的答卷緊貼時事, 分析問題很注重細節。 李隆基看到張九齡的答卷非常高興, 直接把他提拔為右拾遺, 做了諫官。

張九齡不負厚望, 把自己注重細節的優點, 發揮到了極致。 他經常就現行的政策展開細節性分析, 提出詳盡、可操作的改善方案。 譬如當時官場的潛規則, 京官因為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比地方官提拔速度更快, 由此造成了極大的不公平, 許多優秀的人才被埋沒。 張九齡做了詳細的調查後, 拿出了操作方案, 力主糾正這股風氣, 平衡中央官和地方官的升遷機會, 為朝廷招徠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張九齡注重細節,

不僅是在工作方面, 日常也一樣。 他每天的穿戴都十分考究, 整整齊齊, 絲毫不亂, 給人的感覺十分舒服。 唐朝時, 朝臣們上朝議事, 手裡都要拿塊象笏。 不用時, 就把象笏往腰裡一別, 這個動作十分不講究, 有點像鄉野村夫插煙袋的動作。 張九齡這樣講求風度的人可不會做這樣有損斯文的動作, 他讓僕人做了一個很精緻的袋子, 專門用來放象笏。 每次上朝, 就由僕人提著象笏袋子。 張九齡注重細節, 已經滲透到了他生活的小事中, 滲透到他的骨血中, 成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後來, 張九齡被任命為中書侍郎, 又被提拔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成為開元年間最後一位傑出的宰相。 這時候的張九齡仍和從前一樣, 凡事都注重細節, 做事極盡講求完美。 然而此時的唐明皇已步入中年, 沒了年輕時勵精圖治的衝勁, 再聽不下別人的逆耳忠言。 張九齡的注重細節在此時的唐明皇眼中, 成了不折不扣的死心眼。

當時的幽州節度使鎮守邊疆時, 打敗了來侵的契丹,

唐明皇很賞識他, 就想讓他做一個掛名的宰相。 唐明皇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張九齡, 張九齡很直接地拒絕了唐明皇的提議。 他搬出了孔子, 引經據典, 直言宰相是國家的重要職位, 不能兒戲。 唐明皇無言以對, 只好作罷。

這樣的談話還有很多。 每次, 張九齡都像個活字典, 在細節上下功夫,滿口經典,滔滔不絕聖人言,總是佔據上風。唐明皇每每被駁得啞口無言,心裡極度不高興。時間長了,唐明皇對張九齡就有了些怨怒。儘管張九齡還是從前的張九齡,他正直無私,看人看事非常透徹。但是,太過於重視細節,一絲一毫力求完美,反而變成了他的缺點。

開元二十四年,唐明皇終於忍無可忍,他找了個藉口,下令削去了張九齡的相位,將他遠遠地貶出長安,讓他到荊州去做長史。張九齡從此再也沒有回到長安,他於四年後回老家探親時病逝。一代賢相,敗在了過於注重細節上。

張九齡成於細節,卻也敗在細節上,他的一生,極盡追求完美,結局卻不完美。

人生即是如此吧,太過於苛求完美,反而會失於流弊,導致不完美。

戰國原來是這樣 張嶔 ¥26.3 購買

在細節上下功夫,滿口經典,滔滔不絕聖人言,總是佔據上風。唐明皇每每被駁得啞口無言,心裡極度不高興。時間長了,唐明皇對張九齡就有了些怨怒。儘管張九齡還是從前的張九齡,他正直無私,看人看事非常透徹。但是,太過於重視細節,一絲一毫力求完美,反而變成了他的缺點。

開元二十四年,唐明皇終於忍無可忍,他找了個藉口,下令削去了張九齡的相位,將他遠遠地貶出長安,讓他到荊州去做長史。張九齡從此再也沒有回到長安,他於四年後回老家探親時病逝。一代賢相,敗在了過於注重細節上。

張九齡成於細節,卻也敗在細節上,他的一生,極盡追求完美,結局卻不完美。

人生即是如此吧,太過於苛求完美,反而會失於流弊,導致不完美。

戰國原來是這樣 張嶔 ¥26.3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