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立:劉邦故里之爭何不止於共用經濟

6月下旬, 《徐州市城市總規劃(2007-2020)》新獲國務院批復後, 有關豐縣和沛縣誰才是“劉邦故里”的爭論, 意外成為討論熱點。 由於相關規劃中提出了豐縣“漢皇故里文化”的城市定位, 豐縣不少網友在當地論壇上發帖稱, 官方“已經做出認定”, 沛縣莫要“再爭”。 (7月8日澎湃新聞)

劉邦故里之爭, 是眾多名人故里之爭的又一話題。 爭來爭去, 爭論各方都有些由頭和根據, 實質上還是各方看中了名人產生的系列效應, 特別是經濟效應上。

名人故里之爭, 並不是現代才產生的話題,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諸葛躬耕之地之爭了。 清朝時,

襄陽人顧嘉衡到南陽做知府, 其有關諸葛亮躬耕地的詩聯“名高天下, 何必辯襄陽南陽”的回答, 既巧妙回答了爭論又做大了格局, 跳出了一地一利之爭, 而是把視野延伸到名人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我們應該光大什麼這個主題上來。

雖然國家有關徐州發展規劃的批復, 對於豐縣和沛縣有著明確的規定, 但劉邦歷史活動在兩縣的廣泛分佈, 還是可以打造成一個文化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豐縣或沛縣, 不論是哪一個縣企圖“獨吞”劉邦故里, 都難以管窺劉邦故里的歷史原貌和精神內涵。

正如劉邦出生地趙莊鎮之前有過想改成“金劉寨鎮”的計畫, 曾引起網上網下一片熱議, 更多的人認為, 並非因為改名之後趙莊鎮就多了歷史文化內涵,

而是要在做實內功上下功夫。 同樣, 劉邦故里之爭, 豐縣與沛縣, 與其爭的臉紅脖子粗, 還不如更好的利用現有歷史文化資源, 充分挖掘潛在歷史文化, 在共用共用上做一篇好文章。

如今, 共用單車、共用汽車等共用經濟早已風生水起, 大有誰不攻佔這個領域誰就是傻瓜的姿態。 而在名人故里之爭上, 各家顯然還是有點小家子氣, “一畝三分地”思想濃厚。 本來, 劉邦生於豐縣, 成名於沛縣, 不管是豐縣還是沛縣, 都能拿出點與劉邦有關的歷史史實。 但是, 劉邦只有一個, 而劉邦的史實很多, 既然同屬於一人, 就沒有必要你要頭他要尾的爭論不清, 大家共同圍繞劉邦故里文化, 從共用經濟上實現利益最大化,

必然收穫1+1>2的效果。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豐縣與沛縣的劉邦故里之爭, 同樣也跳脫不了利益之爭的窠臼, 與其進行無所謂的爭論, 不如共用同樣一篇“故里經濟”大文章。 這不僅需要豐縣、沛縣之間做好協調, 各自從各自的歷史文化中做出特色文化歷史品牌, 而不僅僅是躺在“劉邦故里”的榮譽本上睡大覺。 影視劇領域信奉內容為王, 旅遊經濟同樣也是內容為王的市場法則。 明白了這一點, 大主題就不會四分五裂, 而是同一主題下唱好特色曲。 這一點, 比拿下什麼“故里”的噱頭要強的多。

作者:張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