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王者榮耀捧火了共用充電寶卻坑了直播

王者榮耀捧火了共用充電寶卻毀了直播

為什麼最近一兩年, 共用經濟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整體爆發?在我們看來, 這需要滿足一些特性。

第一是標準化, 第二是中國的製造業基礎。 共用經濟的核心本質是什麼?第一是供給方式的改變, 第二是供給規模的改變, 第三, 消費者行為的改變。

無論面臨多少質疑, 共用充電寶無疑是近期最大的風口之一。 2016年12月成立的小電科技, 繼2017年3月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之後, 4月、5月又分別獲得了近億元A輪融資和3.5億元B輪融資。 2017年, 小電計畫全國鋪設360萬台充電寶, 地推人員擴張到1500多人。

近日, 小電科技創始人唐永波做客中歐眾創平臺主辦的“創未來”創業沙龍, 分享了共用經濟領域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以下為演講節選。

為什麼共用充電寶今年會起來?最大的原因是王者榮耀。

王者榮耀讓普通的手機在兩三局後就會進入“紅慌”(看到電池變紅就心慌)期。

有人奇怪, 為什麼你們公司才四五個月的時候, 騰訊就閃投了你們?騰訊投資往往都是投C輪、D輪, 這次投小電是A輪領投, 那時我們連機器都還沒出來。

1、共用讓無數業務意外爆發

很多業務的產生都不是規劃出來的, 而是在實戰和變化中產生的。

兩個月前, 我跟一個資本的朋友聊了一個很好玩的事情。 他是投資直播的, 他說你知道直播的資料嗎, 直播很賺錢, 現金收入挺高, 每個月幾個億, 但用戶量在下降, 因為很多之前玩直播的人都去玩王者榮耀了。 一款遊戲可能直接摧毀一個行業。

我們對資本的態度是什麼?對業務拓展的態度是什麼?我們對城市拓展的態度是什麼?往往你會發現,

等你把這些問題思考、分析清楚的時候, 市場就過去了。 因此, 當我們發現每一個小時手機可以消耗1600~2400毫安培的電, 玩王者榮耀和直播兩三個小時就會“紅慌”時, 我們很快抓住了這一市場需求, 快速反覆運算產品, 投放市場。

小電是在2016年12月成立的, 到今年7月份, 8個月的時間我們手上拿了近5億的現金。 去年12月份, 我們到深圳找工廠談共用充電寶項目的合作, 沒有任何一個加工廠接我們的訂單。 一家大企業的研發總監對我說, 你這個肯定賣不出去, 我給你推薦幾個好賣的吧。 今天, 我們的合作夥伴是富士康、比亞迪, 比亞迪的高管親自來跟我們談合作。

共用單車與此情況類似。 今年3月我問ofo的戴總中國的自行車產能大概是多少?他說,

當時中國大概一天可以生產20萬輛自行車, 出口和內銷各一半, ofo大概8萬輛, 摩拜大概2萬輛。 ofo當時大概一個月花2億美金, 現金虧損, 但他們的自行車供應商裡已有3家準備2017年IPO上市了。

我的朋友群裡有一家做家電維修的企業, 被推薦給ofo修車, 後來他們不但修ofo, 也修摩拜和其他共用單車。 前幾天還找到我說, 充電寶壞了他們也可以幫忙修。 現在, 這家企業是我所在的群裡利潤最高的企業。

一些兩三年前不能想像的業務突然之間就火了。 我們有一個供應商是做電芯的, 前些年他們的加工廠都快被淘汰了, 但物聯網起來後, 裡面要用到MCU(Microcontroller Unit), 類似手機裡面的晶片, 他們也跟著火了起來。 三個月前, 進口的德國電芯大概是4塊多,

國產的大概是3塊6, 但現在八九塊錢都拿不到貨。 很多我們原來想不到的商業形勢和商業模型會突然出來。

2、三、五年前, 共用充電寶在國內不會出現

為什麼最近一兩年, 共用經濟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整體爆發?在我們看來, 這需要滿足一些特性。

第一是標準化。 說到共用經濟, 媒體上也在討論現在這種模式到底是“租賃經濟”還是“共用經濟”。 共用經濟的核心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流分享, 現在很多情況下它變成了租賃經濟, 企業統一採買, 用戶按次、按小時、按天來付費。 為什麼會這樣?一個核心的本質是標準化的實現。

共用充電寶這個模式在三年、五年之前根本無法成功, 現在能做起來有一個十分基礎的原因, 即今天的手機只有三種標準的充電頭:蘋果、安卓、華為。 每增加一種頭,成本就會貴10塊錢。之前火車站有充電處,投1塊錢會出來一堆的頭。

第二是中國的製造業基礎。2004年我回國的時候,一個通訊的WiFi晶片10美金一個,今天一整個模組的通訊只要12塊人民幣。以前一個貼片廠,貼一個點大概是1美元,現在江浙滬基本是8厘一個點。

在判斷未來商業機會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週邊因素在影響事情的變化。有時候,成本高個10塊、20塊,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出現。如果電池技術、WiFi設施等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如果不是一個完整的組合,很多商業模型都不可能存在。

共用經濟的核心本質是什麼?

第一是供給方式的改變。最典型的案例是優步,從原來過重的供給方式,變成了標準化及當地語系化的供給方式。共用單車是一樣的道理。

第二是供給規模的改變。當一家共用單車企業拿到中國所有自行車廠80%的訂單的時候,就變成了我要你怎麼做就怎麼做。之前給實體工廠下訂單,工廠會跟我們談以前的思路、以前的流程、必須休息兩天,等等。而今天單車的生產完全你說了算,實體工廠必須按照你的設計去做,共用單車也讓實體工廠看到互聯網帶來的衝擊和改變:今天你是一個工人,未來就可能會成為一個廠長。

第三,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它的發生需要在供給規模和成本效率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對所有的消費人群都適用。舉例來說,今天去買一輛自行車,如果800塊錢一輛,用3年的話,每年的成本大概是250塊錢左右。今天共用單車隨處可見,成本可能只是99塊錢一年,模式都會改變。

跟共用租車、共用單車一樣,充電寶也是在質疑中誕生,我們也無意在這個話題上作過多爭論。我認為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是會發生改變的。當我們能做到在火車站、地鐵站、機場以及餐飲娛樂休閒各種場所都有充電服務的時候,可能大家就不再需要買充電寶了。

3、人口結構、新經濟與信用社會的必然

最近我碰到了幾個很紅的案例。

一家公司的業務是租賃蘋果手機給用戶,CEO提這個概念的時候,我覺得不可理解,因為我們會考慮資訊安全等各種因素,但他們現在一天能租出去1.6萬台。

後來,他們把業務進一步拓展,租摩托車、租電視、租包,60%以上都是女性消費者,很多是95後的年輕人。這個人群不認為自己應該擁有這些東西,他們會說,反正我只用三個月,新機型出來我可以直接把資訊轉過來,再租賃一套新機器。

還有一家公司是租包。很多女孩子喜歡買包,家裡一堆還要買,很多都閒置了,這家公司就鼓勵用戶把包放出來租給其他人用。產品上線第一天,租了1000個包出去。

除了年輕一代人群的特點,我們還可以從城市的角度看這個問題。以上海為例,上海有2000萬人口,整體是歐美一流發達國家的水準。但可能其中有1500萬人是中產階級,還有50~100萬人過的是非常平民的生活,還有3~10萬人過的是連非洲人民都不如的生活。

當人口結構中出現階層之後,很多同階層之間不存在的交流模式,跨階層的話就可以成立。剛剛講的租手機、租包的就是一個代表。

這能為我們提供很大的思考和創業空間,一個新的人群和階層之間的跨度會催生很多商業模型。一旦類似的產品和服務可複製,就會變成租賃的模式,可以規模化地滿足某一批特定人群的需求。但當產品和服務尚未標準化,人群屬性也不固定的時候,C2C的模式可能會更方便。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現在為什麼有人會破壞充電寶?破壞共用單車?因為中國的征信系統沒有建立起來。芝麻信用是電商的消費資料,不能代表一個人在城市中的行為和信用。

未來,線下會出現一大批小規模經濟,比如咖啡機、雨傘、充電寶、汽車、摩托車,它們的租賃會成為搜集和形成個人征信標識的入口。入口一旦形成,資料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線上消費能力加上線下的所有資料,就能把中國的階層表達出來。對於信用好的階層,可以進一步提供金融等服務。

總之,由於中國人口結構的特性,在共用經濟領域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商業模式出現,整個社會的征信體系也會由此得到完善。

每增加一種頭,成本就會貴10塊錢。之前火車站有充電處,投1塊錢會出來一堆的頭。

第二是中國的製造業基礎。2004年我回國的時候,一個通訊的WiFi晶片10美金一個,今天一整個模組的通訊只要12塊人民幣。以前一個貼片廠,貼一個點大概是1美元,現在江浙滬基本是8厘一個點。

在判斷未來商業機會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週邊因素在影響事情的變化。有時候,成本高個10塊、20塊,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出現。如果電池技術、WiFi設施等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如果不是一個完整的組合,很多商業模型都不可能存在。

共用經濟的核心本質是什麼?

第一是供給方式的改變。最典型的案例是優步,從原來過重的供給方式,變成了標準化及當地語系化的供給方式。共用單車是一樣的道理。

第二是供給規模的改變。當一家共用單車企業拿到中國所有自行車廠80%的訂單的時候,就變成了我要你怎麼做就怎麼做。之前給實體工廠下訂單,工廠會跟我們談以前的思路、以前的流程、必須休息兩天,等等。而今天單車的生產完全你說了算,實體工廠必須按照你的設計去做,共用單車也讓實體工廠看到互聯網帶來的衝擊和改變:今天你是一個工人,未來就可能會成為一個廠長。

第三,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它的發生需要在供給規模和成本效率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對所有的消費人群都適用。舉例來說,今天去買一輛自行車,如果800塊錢一輛,用3年的話,每年的成本大概是250塊錢左右。今天共用單車隨處可見,成本可能只是99塊錢一年,模式都會改變。

跟共用租車、共用單車一樣,充電寶也是在質疑中誕生,我們也無意在這個話題上作過多爭論。我認為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是會發生改變的。當我們能做到在火車站、地鐵站、機場以及餐飲娛樂休閒各種場所都有充電服務的時候,可能大家就不再需要買充電寶了。

3、人口結構、新經濟與信用社會的必然

最近我碰到了幾個很紅的案例。

一家公司的業務是租賃蘋果手機給用戶,CEO提這個概念的時候,我覺得不可理解,因為我們會考慮資訊安全等各種因素,但他們現在一天能租出去1.6萬台。

後來,他們把業務進一步拓展,租摩托車、租電視、租包,60%以上都是女性消費者,很多是95後的年輕人。這個人群不認為自己應該擁有這些東西,他們會說,反正我只用三個月,新機型出來我可以直接把資訊轉過來,再租賃一套新機器。

還有一家公司是租包。很多女孩子喜歡買包,家裡一堆還要買,很多都閒置了,這家公司就鼓勵用戶把包放出來租給其他人用。產品上線第一天,租了1000個包出去。

除了年輕一代人群的特點,我們還可以從城市的角度看這個問題。以上海為例,上海有2000萬人口,整體是歐美一流發達國家的水準。但可能其中有1500萬人是中產階級,還有50~100萬人過的是非常平民的生活,還有3~10萬人過的是連非洲人民都不如的生活。

當人口結構中出現階層之後,很多同階層之間不存在的交流模式,跨階層的話就可以成立。剛剛講的租手機、租包的就是一個代表。

這能為我們提供很大的思考和創業空間,一個新的人群和階層之間的跨度會催生很多商業模型。一旦類似的產品和服務可複製,就會變成租賃的模式,可以規模化地滿足某一批特定人群的需求。但當產品和服務尚未標準化,人群屬性也不固定的時候,C2C的模式可能會更方便。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現在為什麼有人會破壞充電寶?破壞共用單車?因為中國的征信系統沒有建立起來。芝麻信用是電商的消費資料,不能代表一個人在城市中的行為和信用。

未來,線下會出現一大批小規模經濟,比如咖啡機、雨傘、充電寶、汽車、摩托車,它們的租賃會成為搜集和形成個人征信標識的入口。入口一旦形成,資料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線上消費能力加上線下的所有資料,就能把中國的階層表達出來。對於信用好的階層,可以進一步提供金融等服務。

總之,由於中國人口結構的特性,在共用經濟領域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商業模式出現,整個社會的征信體系也會由此得到完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