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喊“90後步入中年危機”的人虛偽又讓人心疼 | 週末讀書

虛偽在於他明明知道中年危機並不真的指涉自己;心疼則是因為, 那種焦慮感的確實實在在籠罩著自己。

全文4445字, 閱讀約需6分鐘。

最近, 一篇《90後, 你的中年危機已經殺到》令人唏噓。 “34歲老來得子”、“88年的中年女子”、“25歲步入中年”……廣大還在讀書或已經工作的90後, 帶著戲謔和自嘲的心態談起這些, 其實內心卻滿懷焦慮:難道我真的已經快要步入中年了嗎?!

大城市裡打拼的少年們, 無一不是頂著巨大的工作壓力, 每天如西西弗斯一般做著重複而無聊的工作, 失去了校園蔭蔽下的安全感和包容心, 生活變得一成不變,

循規蹈矩。 偶爾站在人潮洶湧的地鐵站, 成為人潮中渺小的一員, 似乎昭示著自己正步入甘於平庸的狀態, 於是開始質疑整個人生。 加倍努力地工作, 不顧疲憊地加班, 似乎並沒有帶來讓生活綽綽有餘的薪水, 反而被房子、車子、票子這類“俗氣”又避不開的難題圍追堵截。 最後, 父母催婚、催生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落到你的肩膀。 你成了那頭外表安然無事, 內心的支點卻早已轟然倒塌的瘦小的駱駝。

那些煞有介事地喊著“90後步入中年危機”的人, 既虛偽又讓人心疼。 虛偽在於他明明知道中年危機不該屬於他這個年紀;心疼則是因為, 即便如此, 他依然無法改變焦慮不安、孤獨難耐的空虛生活狀態。

我們為什麼如此執念于“中年危機”?這份危機從何而來?即便我們無法消解,

又該如何面對?

《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

作者: 卡倫·霍尼

譯者: 馮川

版本: 譯林出版社 2011年5月

我真的已經27了?而不是17?

心理學上, 將18歲到25歲這個年齡段稱為“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 心理學家Kenneth Keniston認為, “成年初顯期”存在著“自我與社會之間的張力”, 這一時期的人, 對自身的社會角色的試驗和探索剛剛起步, 告別了情緒起伏和生理變化較大的青春期, 但還尚未完全融入自己的社會角色。 (Youth and Dissent: The Riseof a New Opposition, 1971)。

我們的父輩, 在這一時期通常已經完成了組建家庭、鞏固事業, 甚至生兒育女的任務。 但凡他們談論起這件事, 都會用一種既惋惜又有些嫌棄的語氣, 說:“我像你這個年紀呀, 都已經有你了。 ”23歲大學畢業, 25歲碩士畢業,

30歲博士畢業。 我們的讀書時間越來越長, 對於大多數而言, 這一過程未見得是享受, 只是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做些什麼。 談理想談志向太老, 談經驗談教訓又太嫩。 當我們終於結束了上課、論文、考試的輪回, 卻發現好些同齡人已經結婚生子了。 而我們卻要拿著一份不那麼豐富的簡歷, 四處解釋自己做過什麼。 待業青年、空巢青年、獨居青年、單身青年……一個個戳心的名頭擺在眼前, 我們像看熱鬧一樣, 卻在裡面找見了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Laurence Steinberg研究發現, 在心理層面上, 現代人的青春期比從前任何時期都漫長, 青春期的末尾推遲到25歲, 比上世紀50年代延長了一倍還多。 而成年初顯期, 則推遲到了30多歲(Age of Opportunity: Lessonsfrom the New Science of Adolescence, 2014)。 經過調查, 28歲至32歲的人中,

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感覺自己“尚未成年”。

《Overwhelmed:Work, Love and Play When No One Has Time》

(《不堪重負:沒人得閒時的工作, 愛和休閒》)

作者:Brigid Schulte

版本:Bloomsbury Publshing, 2015.3

在中國, 在校園中度過的青春期, 與逐漸脫離校園走向社會、工作崗位的成年初期之間, 其實存在著巨大的觀念斷裂。 相信大部分90後接受的學校教育給他們灌輸的, 都是“學而優則仕”, 只要努力學習, 成績優異, 就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找到好工作, 迎娶白富美, 走向人生巔峰。

而當他們在二十二歲到二十五歲的年紀, 離開校園, 初涉社會, 卻發現規則並非如此。 經驗、為人處世、家庭背景、人際關係等一系列因素, 都左右了他們的就業和生活, 其中的一些並不可控, 正是這部分不可控因素, 不停改變著他們自我評估的標準。 疑慮便隨之而來:努力真的有用嗎?當初用功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公平是可以信賴的嗎?成功是可以自己爭取的嗎?我改如何改變現狀?我存在的意義何在?前不久一則臺灣廣告《誰給25歲的李安一個機會?》就表現了職場新人是如何因年輕、缺少經驗而被“一票否決”的。

25歲的李安尚且籍籍無名, 不被人看好, 那麼, 25歲的我們呢?

觀念的斷裂、自我評估的不確定性、尚未完成的人生目標, 讓很多現代人自我評估的年齡遠小於實際年齡。 這也就是為什麼, 當你和中學同學聚會, 談起當年的事, 偶爾會恍然錯覺:自己仍然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 而轉念間, 卻發現自己早已快要三十歲了。

30歲的我, 為什麼還沒有成功?

去年, 《中國青年報》的調查顯示, 93.3%的受訪者認為, 當下中國年輕人普遍有急於成功的心理,認為凡事要趁早。而“趁早”的心態表現在:賺錢(75.7%)、買房(52.1%)、升職(50.2%)、出名(49.5%)、結婚(31.8%)和生子(23.1%)。受訪者認為,當下中國年輕人“凡事要趁早”的心理,主要來自“整個社會存在的浮躁焦慮之風”(75.9%),以及“來自於父輩及同齡人的壓力”(54.8%)。

成功焦慮,對於那些受過良好教育,在社群中掌握一定話語權的精英階層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們大多享有優質的資源,且足夠努力,所以堅信自己可以配得上和“成功”有關的榮耀和名號。然而現實卻是,單靠智慧、努力和堅韌,是很難達成我們預期的成功的,還有其他諸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著一個人的發展,比如家境、財富、社會階層、父輩積累的社會關係等等。

《我們內心的衝突》

作者: [美] 卡倫·霍妮

譯者: 李娟

版本: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6年12月

2015年底,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的《民調藍皮書:中國民生調查報告(2015)》顯示,當前我國階層流動受阻,很大程度上與家庭背景的隱形門檻有非常大的關聯,家庭關係資本對社會流動的作用日益凸顯。有學者將當前中國階層流動的特點歸納為:

1. 碎片化:分化了的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係不再扭結,呈現無序狀態;

2. 斷裂化:隨著貧富差距的拉大,社會結構出現斷裂,兩極化的群體不再有共同利益;

3. 層理化:社會群體橫向流動的通道相對暢通,上下流動的通道阻滯,階層之間形成了分明的界限並且難以實現利益的交流。

在社會階層關係相對固化的當下,僅憑個人努力和才華很難在30歲之前抵達先前預設的成功標準時,人們開始轉向用謙遜、正直、誠實等道德操守來定義自己,而非世俗意義上的功成名就。而道德操守,卻不如成功那樣容易衡量。在“無底線”的直播都可以日進鬥金,單憑大放厥詞就能備受關注,公共話語空間烏煙瘴氣,任何秩序和規則都難以持續的當下,究竟如何才能證明:我是個好人。我已經盡力了。

三十歲的成功焦慮,其實和年齡無關。它所表達的,無非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裂痕,是美好的願望和枯燥的庸常之間一道無法彌合的傷疤。這道傷疤就在我們身上。它可以因為一碗心靈雞湯而緩解疼痛,也可能因為樂觀和勇敢徹底癒合。但傷疤始終都在——我們無法避讓。

“生活在別處”永遠是幻想

智聯招聘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聯合發佈的《職場人心理健康報告》表明,在中國所有年齡層的上班族中,26歲至35歲的身體狀況最差,26歲至30歲的上班族心理狀況最糟糕。這群剛邁出校園,身體和心理狀況本應處於人生巔峰的年輕人,卻活成了四五十歲的模樣。疲憊、失眠、腰酸背痛、精神萎靡成了常態。抑鬱和焦躁更不在少數。

不想碌碌無為。不想一輩子就這樣。所謂的“中年危機”,其實並不是嚴格心理學意義上的,而是集體焦慮的心態縮影。

人人都恐懼過那種一眼能望到頭的日子。人人也都怕過那種連明天都說不準的日子。前者是父輩的生活,他們過早地將自己的一生畫在畫框裡,釘在牆上,所以不能體會這代人的不幸。後者是我們的生活,我們面對著空白的牆壁,畫框裡空空如也,既不想像父母那樣安穩,又不想像眼下這樣漂泊不定。我們有我們的不幸。

《何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應于心》

作者:陳嘉映

版本: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5年5月

當全世界都告訴你:這是你的黃金時代。你知道他們或許是對的,你也清楚自己多年後回望,的確如此。卻偏偏提不起興致。於是我們開始懷舊。懷念不識愁滋味的少年時代,懷念初戀和一記如今看來毫無意義的吻,甚至懷念青春期的痛苦和偏執。漸漸地,這份懷念變成了心理學所說的“可預期的懷舊”,即以未來的視角,懷念可能會喪失的現在。於是你急切地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抓住當下每一寸光陰,卻發現沒什麼好抓的。

《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

作者: [德] 赫爾曼·黑塞

譯者: 丁君君 / 謝瑩瑩

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3月

這是一條望不到盡頭的路,按照這樣的趨勢,就算有朝一日,我們終於實現了一個小小的夢想,達到了一個小小的目標,依然會有更龐大、更恢弘、更值得別人仰視的目標立在眼前。欲壑難填,沒人會為眼前的需求得到滿足就停下腳步。當人人都叫囂著“慢生活”、“簡單點”、“逃離北上廣”、“我要去西藏”的時候,其實恰恰反射出一代人無處安放的焦灼,它們從我們的心底漫溢、滲透進生活的角角落落。我們舉起沉重的剪刀,想要去除這些枝枝蔓蔓,卻發現自己已成為它們的一部分。

起初,我們被壯志難酬打敗,我們將其歸咎於大環境;最後,我們被自己填不滿的欲望打敗,我們又將如何生活呢?

不如轉向生活和自我吧?

不知道這個問題最終會不會得到解答。我只知道我們投身工作時,義無反顧的態度,就像是世界末日一般決絕。所以,不如轉向生活和自我吧?——有時更讓人愉悅。

正像赫爾曼·黑塞在《德米安》中寫的那樣:“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

所謂“90後中年危機”,只是個偽命題,更像是一座沒有地基的高塔。它由一個個焦慮的個體搭建起來,也將在現實的洪流到來之時被沖刷乾淨。年齡焦慮也好,成功焦慮也罷,時間不會停擺,生活終將繼續。我們所能做的,或許是在沉重的此岸之外,開闢出一片安寧的彼岸,用於安放自我;如若不成,可以借助思想、文學、藝術、自省的力量,讓自己的靈魂輕盈。待它終於可以面向渾塵濁世,依然有能力保持清醒,有勇氣安然處之,就不再需要逃避和隨波逐流,不再需要迎合大眾,不再因焦慮和恐懼質疑生命。

祝你我都能找到自我,不再恐懼。

作者:新京報記者 張暢 編輯:張婷

當下中國年輕人普遍有急於成功的心理,認為凡事要趁早。而“趁早”的心態表現在:賺錢(75.7%)、買房(52.1%)、升職(50.2%)、出名(49.5%)、結婚(31.8%)和生子(23.1%)。受訪者認為,當下中國年輕人“凡事要趁早”的心理,主要來自“整個社會存在的浮躁焦慮之風”(75.9%),以及“來自於父輩及同齡人的壓力”(54.8%)。

成功焦慮,對於那些受過良好教育,在社群中掌握一定話語權的精英階層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們大多享有優質的資源,且足夠努力,所以堅信自己可以配得上和“成功”有關的榮耀和名號。然而現實卻是,單靠智慧、努力和堅韌,是很難達成我們預期的成功的,還有其他諸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著一個人的發展,比如家境、財富、社會階層、父輩積累的社會關係等等。

《我們內心的衝突》

作者: [美] 卡倫·霍妮

譯者: 李娟

版本: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6年12月

2015年底,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的《民調藍皮書:中國民生調查報告(2015)》顯示,當前我國階層流動受阻,很大程度上與家庭背景的隱形門檻有非常大的關聯,家庭關係資本對社會流動的作用日益凸顯。有學者將當前中國階層流動的特點歸納為:

1. 碎片化:分化了的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係不再扭結,呈現無序狀態;

2. 斷裂化:隨著貧富差距的拉大,社會結構出現斷裂,兩極化的群體不再有共同利益;

3. 層理化:社會群體橫向流動的通道相對暢通,上下流動的通道阻滯,階層之間形成了分明的界限並且難以實現利益的交流。

在社會階層關係相對固化的當下,僅憑個人努力和才華很難在30歲之前抵達先前預設的成功標準時,人們開始轉向用謙遜、正直、誠實等道德操守來定義自己,而非世俗意義上的功成名就。而道德操守,卻不如成功那樣容易衡量。在“無底線”的直播都可以日進鬥金,單憑大放厥詞就能備受關注,公共話語空間烏煙瘴氣,任何秩序和規則都難以持續的當下,究竟如何才能證明:我是個好人。我已經盡力了。

三十歲的成功焦慮,其實和年齡無關。它所表達的,無非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裂痕,是美好的願望和枯燥的庸常之間一道無法彌合的傷疤。這道傷疤就在我們身上。它可以因為一碗心靈雞湯而緩解疼痛,也可能因為樂觀和勇敢徹底癒合。但傷疤始終都在——我們無法避讓。

“生活在別處”永遠是幻想

智聯招聘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聯合發佈的《職場人心理健康報告》表明,在中國所有年齡層的上班族中,26歲至35歲的身體狀況最差,26歲至30歲的上班族心理狀況最糟糕。這群剛邁出校園,身體和心理狀況本應處於人生巔峰的年輕人,卻活成了四五十歲的模樣。疲憊、失眠、腰酸背痛、精神萎靡成了常態。抑鬱和焦躁更不在少數。

不想碌碌無為。不想一輩子就這樣。所謂的“中年危機”,其實並不是嚴格心理學意義上的,而是集體焦慮的心態縮影。

人人都恐懼過那種一眼能望到頭的日子。人人也都怕過那種連明天都說不準的日子。前者是父輩的生活,他們過早地將自己的一生畫在畫框裡,釘在牆上,所以不能體會這代人的不幸。後者是我們的生活,我們面對著空白的牆壁,畫框裡空空如也,既不想像父母那樣安穩,又不想像眼下這樣漂泊不定。我們有我們的不幸。

《何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應于心》

作者:陳嘉映

版本: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5年5月

當全世界都告訴你:這是你的黃金時代。你知道他們或許是對的,你也清楚自己多年後回望,的確如此。卻偏偏提不起興致。於是我們開始懷舊。懷念不識愁滋味的少年時代,懷念初戀和一記如今看來毫無意義的吻,甚至懷念青春期的痛苦和偏執。漸漸地,這份懷念變成了心理學所說的“可預期的懷舊”,即以未來的視角,懷念可能會喪失的現在。於是你急切地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抓住當下每一寸光陰,卻發現沒什麼好抓的。

《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

作者: [德] 赫爾曼·黑塞

譯者: 丁君君 / 謝瑩瑩

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3月

這是一條望不到盡頭的路,按照這樣的趨勢,就算有朝一日,我們終於實現了一個小小的夢想,達到了一個小小的目標,依然會有更龐大、更恢弘、更值得別人仰視的目標立在眼前。欲壑難填,沒人會為眼前的需求得到滿足就停下腳步。當人人都叫囂著“慢生活”、“簡單點”、“逃離北上廣”、“我要去西藏”的時候,其實恰恰反射出一代人無處安放的焦灼,它們從我們的心底漫溢、滲透進生活的角角落落。我們舉起沉重的剪刀,想要去除這些枝枝蔓蔓,卻發現自己已成為它們的一部分。

起初,我們被壯志難酬打敗,我們將其歸咎於大環境;最後,我們被自己填不滿的欲望打敗,我們又將如何生活呢?

不如轉向生活和自我吧?

不知道這個問題最終會不會得到解答。我只知道我們投身工作時,義無反顧的態度,就像是世界末日一般決絕。所以,不如轉向生活和自我吧?——有時更讓人愉悅。

正像赫爾曼·黑塞在《德米安》中寫的那樣:“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

所謂“90後中年危機”,只是個偽命題,更像是一座沒有地基的高塔。它由一個個焦慮的個體搭建起來,也將在現實的洪流到來之時被沖刷乾淨。年齡焦慮也好,成功焦慮也罷,時間不會停擺,生活終將繼續。我們所能做的,或許是在沉重的此岸之外,開闢出一片安寧的彼岸,用於安放自我;如若不成,可以借助思想、文學、藝術、自省的力量,讓自己的靈魂輕盈。待它終於可以面向渾塵濁世,依然有能力保持清醒,有勇氣安然處之,就不再需要逃避和隨波逐流,不再需要迎合大眾,不再因焦慮和恐懼質疑生命。

祝你我都能找到自我,不再恐懼。

作者:新京報記者 張暢 編輯:張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