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城色|原久路:當我們談論攝影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原久路

HISAJI HARA

編者按

日本著名攝影師原久路用攝影的方式, 對被畢卡索稱為“20世紀最偉大畫家”的巴爾蒂斯的畫作進行了傳神的模仿, 這套作品名為《中學時代》。 整部攝影作品帶著一種與畫作截然不同的復古日式校園風情和幽默感, 同時又透出一絲微妙的曖昧之感。

重現巴爾蒂斯的起點

1964年出生于日本東京的原久路, 成長于一個藝術家庭, 母親畫油畫, 父親愛好攝影, 他從幼稚園起就開始學習繪畫。

14歲時, 父親為他買了一台美能達旁軸, 加上家裡還有暗房可以沖洗作品, 從此, 他與攝影就沒有再分開過。

原久路還在美術學院上學時就對巴爾蒂斯的作品非常喜愛了。 那個時代也是現代美術最盛行的年代。 那個時候大多數人所接觸到的都是畢卡索、塞尚、馬蒂斯的作品。 巴爾蒂斯還沒有很盛行, 甚至是被遺忘的狀態。 他本人在日本和美國之間輾轉, 這使他逐漸淡忘了這位20世紀法國具象繪畫大師。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Happy Days” 2009

但經典的作品會一直在人的腦海裡縈繞。 直到2005年的某個夜晚,

他因工作而疲憊的腦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畫面, 仿佛是巴爾蒂斯的畫作一般令他印象深刻。 這使他對巴爾蒂斯重拾迷戀, 並產生了用攝影模仿他的畫作的想法。 所以原久路就用攝影的方式把繪畫的那種東西表現出來, 借此探索一下為何這種作品會那麼給人衝擊的力量。

2009年, 原久路用攝影“複製”了巴爾蒂斯的畫作, 完成了作品《中學時代》, 帶著一點日式校園幽默, 照片經過後期處理, 帶著點懷舊復古風。 同樣的構圖、姿態甚至是神情, 原久路對巴爾蒂斯的作品進行了審慎的模仿, 但原久路作品中的一些日本元素又讓作品透出了濃濃的“和式”風情, 帶給人不同於原作的觀賞體驗。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oil on canvas 1939"

日本文化與法國風情的融合

原久路借助攝影,再現巴爾蒂斯繪畫的透視美感。賦予被攝體以生命力。他將巴爾蒂斯在波蘭和法國文化中浸泡而成的冷漠和濃烈,轉換成為日本文化獨特的清淡和細密,即便在懷舊中被人看到情色,也只是淡淡的如飄忽的雲霧,讓人不明就裡,進入設定的“圈套”。

日本神道、佛教對於性的無制約,不僅影響日本人對愛與性的倫理觀和審美觀,而且左右著日本文學和藝術的審美意識。日本的文藝作品大多以愛與性做為主題,從而形成了日本文藝好色的審美情趣。日本的好色審美意識,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審美即色情,因為色情是非人性化的,是扭曲的。日本文藝的好色審美更像是“色戀”,包括肉體和精神與美的結合,靈與肉兩方面的一致性的內容。好色不是目的,而是通過對於情色的審美情趣,探求世相的風俗,以把握人生的深層意義。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Girl at a Window” 2009

原久路仿照巴爾蒂斯繪畫拍攝的系列作品《時•光交響》就是一出以懷舊色彩上演的“色戀”戲劇演出。正如他所說:“無論是通過攝影還是繪畫,我們最終都不得不在一個物件當中探索真相。”大約是在2005年秋天的某個夜晚,原久路像往常一樣工作到深夜,極度疲憊中,腦子裡忽然冒出了一個遙遠得模糊的畫面,那是多年前曾經看過的一幅巴爾蒂斯的畫作——《做夢的特蕾莎》。於是,一條借助“懷舊”的路線,構成了攝影家的創作動因,也恰到好處地展現了日本攝影獨有的情懷。

穿越時空的懷舊也許只是形式上的一個幌子,在本質上,攝影正是希望通過對過去的懷念,構成對當下的顛覆,從而引起人們對習以為常的現代生活的重新思考,而且通過畫面中非常醒目的校服元素,讓這個系列作品植入了情色的因素,大大拓寬了日本攝影在當下的傳譯空間。借此看日本的人體攝影,有許多的表現方式如出一轍。一方面,日本人體攝影,有著自己獨立的追求目標,以“清純”的外表呈現出強烈的東方色彩和宗教世界的神秘元素。但是另一方面,作為在西方潮流籠罩下的探索,不可避免地有著取悅西方世界的“嫌疑”。所以,過分的色戀情懷,女性深層心理的大膽揭示,也同樣構成了日本人體攝影不可或缺的特徵。“懷舊”被“情色”的暴力入侵之後,也就轉化成更為複雜的視覺文化風景。先鋒的色彩裡或多或少染上了欲念的色彩—不僅在大眾攝影層面,專業攝影裡,也往往難以免俗。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Colette in Profile” 2009

巴爾蒂斯直接受前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影響,也兼收了日本浮世繪和中國古代繪畫的技巧。“2005年一個寂靜的秋夜,一幅極其生動的巴爾蒂斯繪畫作品之一的圖像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原久路回憶他根據巴爾蒂斯繪畫進行創作的過程。“那是泰瑞莎之夢。我努力在網際網路上搜尋這幅畫作的圖像,但是只找到了一個很小的版本。雖然它只是一個模糊的5cm的方片,卻發散著強烈的真實之光。”原久路根據20世紀初期法國畫家巴爾蒂斯(Balthasar Klossowskide Rola伯爵)的帆布畫,小心地排布好25張黑白照片,那些畫他親眼見到過的不多。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passage du Commerce-Saint-Andre” 2009

泰瑞莎之夢描畫的是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她的臉轉向一邊,眼睛閉著,沐浴在陽光裡。她愜意地打著盹兒,曬著暖和的陽光,未合攏的雙腿使得白色的底褲露了出來。 構圖中的線條和對光線的運用,彎曲的膝蓋和手肘角度的精心描繪構成的複雜畫面,狹窄的空間中營造出的空中透視感,都深深地吸引著原久路,讓他不自覺地進入到這幅畫的情境中去。

在談到畫作中傾向表現有色情意味的年輕女性時,原久路說:“巴爾蒂斯敢於描繪年輕女孩的四肢,可能是因為他想挑起20世紀人們對色情的狹隘觀念。而我從來沒有試圖在純真無邪和色情之間找一個平衡,因為純真本身就是色情。”

時間和光線也是攝影的精髓,更是“懷舊”路線的本原所在。彌散的光線似乎將他的模特們柔和地籠罩著,使他們帶上一種近乎昏迷的神態。人和物依然輪廓分明。原久路並未企圖掩飾模特們的姿勢是刻意擺出的這個事實。他們平靜地、僵硬地扮演他們的角色。原久路借助多次曝光和遮擋、移位等方法來突破鏡頭的物理局限,達到再現巴爾蒂斯繪畫中的那種散點透視美感。為了表現出縱深感,原久路在拍攝時用巨型造煙機器向場景中釋放了煙霧,從而形成了作品中朦朧的背景。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Portrait of Thérèse” 2009

原久路選用了4個拍攝模特,男性角色裡有他自己,其餘都是他身邊的朋友,彼此相識10年以上。他說自己有個習慣:只拍熟悉的人。模特在畫面裡身穿校服,看起來像是少年,實際年齡其實大很多。“女孩在25到30歲,男模特接近35歲。”

校服元素,也是後來讓這個系列作品被人置評為情色的主要原因。原久路說,起初他並沒有讓被拍攝者穿校服的想法。在拍攝巴爾蒂斯的代表作《美好時光》(Les Beaux Jours)時,他曾專門找來一個時裝設計師朋友,為模特做了和畫中一模一樣的絲裙,試拍後效果卻不好,顯得很生硬。模特的表情、姿態及場景氛圍在原久路看來都沒有不妥的地方,唯獨服裝讓他覺得不對,為此停下來歇工兩個多月。

“讓被拍攝者穿校服的想法來得很偶然。有一天我坐上從吉祥寺去往澀穀的電車,對面有幾個穿校服的女中學生,懶散地斜倚在座位上,神態與巴爾蒂斯在畫中描繪的少女特蕾莎幾乎一個樣子。我感覺到這就是自己要的東西。”原久路半路下車,興奮地打電話給那個為他扮演特蕾莎的女模特。“她是一個時尚設計師,並不接受我的想法。她很在意自己的年齡,不想做‘角色扮演’(Cosplay,指喜愛動漫的人扮演動漫中的某個角色)。”原久路於是抱著巴爾蒂斯的畫冊,像個佈道者,跑去為女孩講述他所理解的巴爾蒂斯:“我告訴她,在巴爾蒂斯的繪畫裡,我們能看到一種時間的幅度,而不會意識到所謂的年代,這就是超越時間性的藝術。進入我的拍攝,我也希望在人物的身體裡放進自己的文化特質,校服不過是我們尋找的文化連接點,和流行中的Cosplay風沒有太多關係。”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Victim” 2009

從2005年開始構思,到2006年正式拍攝,原久路做了一年多的準備,而花費時間最長的是尋找拍攝地點。原久路說,就像不喜歡拍陌生人,他也不願意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進行拍攝。這種“陌生”應該是指在情感上和他沒有連接點的地方,“場景不可以搭建,要偶遇”。尋尋覓覓近半年,他也沒有“偶遇”自己中意的地方,直到有一天,一位在時尚界工作的朋友來找他幫忙拍攝時裝畫冊,帶他去看了一個拍攝場地:是一棟大正時期的老建築,曾被主人用作診所。診所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停業了,但主人一家還住在裡面,老診所裡面的陳設、器械都原貌保留下來。“房子是1915年建的。上世紀初西方的新裝飾主義(Art Deco)傳入日本,這棟房子就是那個時期的混合風格。比起搭景,在這種不能由你完全控制的環境裡拍攝更有意思,徹底激發了我的創作。”

最終呈現的這組作品,原久路借助多次曝光和遮擋、移位等方法來突破鏡頭的物理局限,達到再現巴爾蒂斯繪畫中的那種散點透視美感。通過對被攝體明暗的精確控制賦予被攝體生命力。巴爾蒂斯在繪畫中以人物凝固的姿態所達成的白日夢氛圍,被原久路以攝影的技巧傳達出來。在這一意義上,他的這組作品超越了人們在當代藝術中司空見慣的重讀和挪用。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King of Cats” (self-portrait) 2009

與原久路對話

Q:你在美國工作期間曾經做過希拉蕊-克林頓的獨家攝像師,這個應該是很令人羡慕的美差吧?為何後來放棄它回到了日本?

原久路:我從14歲開始喜愛攝影,我把攝影是當做一種工具來使用的。我在美國期間也堅持個人的創作,後來迎來了自己事業的一個巔峰時期,給我創造了機會讓我更多地進行創作,於是我就選擇了攝影創作這條路。

Q:你從美國回到日本以後後應該嘗試過很多不同的創作方式吧?

原久路:回到日本在朋友那裡得到了一些攝像的工作,一邊攝像一邊創作。

Q:在希拉蕊-克林頓那邊應該有很不錯的收入吧?回到日本做自由藝術家的話是否頂著很大的生活壓力?

原久路:從美國回日本以後,收入這塊到沒有太大變化,我本身對錢也不是那麼重視。我看重的是工作本身,過去我只是接受別人的委派去拍攝,而不能融入自己的想法,我現在更看重自我表現這塊。

人這一輩子就那麼幾十年,有一大半時間都在做工作方面的事,既然時間有限,那就趕緊做一些有關自己夢想的事情吧。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Thérèse” 2010

Q:你何時開始對巴爾蒂斯的繪畫感興趣的?

原久路:大概在八十年代我還在美術學院上學時就對巴爾蒂斯的作品非常喜愛了。八十年代是現代美術最盛行的年代,有很多抽象的作品流派。在當時的美術界來看,我所喜歡的巴爾蒂斯並不流行。我在大學接受的教育同巴爾蒂斯的風格也沒有任何關係。那時所接觸到的都是畢卡索、塞尚、馬蒂斯的作品。後來有將近20年的時間裡我對巴爾蒂斯的作品都是一種遺忘的狀態。在2005年秋天的一個夜晚,我開著燈睡著了,窗外有蟲子叫,那是個很愜意的夜晚,突然在朦朧中腦海中蹦出了巴爾蒂斯的作品。那時我手上沒有巴爾蒂斯的畫冊,於是就上網去搜索。在螢幕的很小的一個角落裡看到了巴爾蒂斯的一張作品,你知道對於學畫畫的人來說不看原作很難知道作品的美,但是看巴爾蒂斯作品只是那麼小小的一張電子圖都讓我感覺很震撼。

經典的作品會一直在人的腦海裡縈繞,所以我就特別想用攝影的方式把繪畫的那種東西表現出來,借此探索一下為何這種作品會那麼給人衝擊的力量。

雖然我是八十年代知道的巴爾蒂斯,但是在今天我看到巴爾蒂斯還能感覺到心理上的衝擊。所以我認為他的作品是超越時代的,於是我就想把這個謎解開,為什麼他是能夠超越時代的。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Mountain” 2010

Q:巴爾蒂斯的畫面中有種憂鬱的、孤寂的情緒,整體籠罩在一種古典的氣氛裡,你是如何解讀巴爾蒂斯作品中的這種情緒的?

原久路:不管是繪畫還是攝影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需要用現世的價值觀去衡量他的好壞。人雖然只能活幾十年,但是人的作品會流傳很久。巴爾蒂斯很可能非常瞭解人的這種想法,於是他就有意識的去進行超越時代的創作。

二十世紀是人類把很多東西再分類的世紀,所以今天的科學、美術才有這樣的發展。二十世紀出現了現代派、印象派、後印象派……那麼多的流派,還有很多藝術的運動。但是巴爾蒂斯把自己從這所有的類別裡劃分出去,他不屬於任何類別,二十世紀能做到像巴爾蒂斯這樣把持自己的風格不變是非常難的,在那樣動盪的時代裡。巴爾蒂斯沒有把自己局限在二十世紀的時間裡。他的視野還是非常廣闊。他的做法在我們二十一世紀來看就成了一個榜樣,所以我非常尊敬他。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Happy Days” 2009

Q:巴爾蒂斯成功的通過繪畫傳達了超越時間的情緒和氛圍,而你又用攝影複刻了這一切。是否你更期望觀眾更多注意你畫面中的氛圍而不是去討論你使用了什麼手段?

原久路:是的,這就回到一個問題,為何要用攝影的手段?攝影術是在十九世紀發明出來,又在二十世紀不斷發展成熟。今天來看攝影一直被二十世紀的價值觀所束縛著。我想要不同於二十世紀價值觀的方式。我們雖然活在二十一世紀,但是我們拿去相機還是受了八十年代的影響,如果你不是有意識的去創作那和之前作出的東西也沒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1994年法國南部的小村莊發現了人類最古老的畫,那是三萬兩千年前的洞穴壁畫。我雖然沒看過原作,看電子圖也覺得是非常棒的畫作。我每次拍照片腦子都會想起三萬兩千年前的這幅畫。可以說這張畫超越了三萬兩千年來影響了我,所以我也想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創作。就是超越時間的,就像巴爾蒂斯的作品一樣。

Q:巴爾蒂斯包括印象派的畫家們有很多都受到了東方藝術樣式的影響,現在你又以東方人的視角回應著他們,這種回應是你創作的一個動機嗎?

原久路:我是特意這麼做的。巴爾蒂斯的妻子是日本人,巴爾蒂斯的作品不是模仿東方古典的繪畫,但是由於他妻子的關係讓他受了很多東方的影響。我剛才說了很多關於時間的話題。巴爾蒂斯既有超越時間的力量,更有超越文化的力量,在東西方文化之間不停的交匯融合。那既然我要重現巴爾蒂斯的作品,那這種文化的跨越我也要有體現。我作為一個日本人,站在東方的視角上看歐洲的繪畫也會有隔閡,所以我就試圖超越這種隔閡。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Room” 2009

Q:你的作品中有東方與西方,繪畫與攝影,古典工藝與數碼技術的三重對比,通過這樣的三重對比你是試圖去提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

原久路:十八世紀荷蘭的畫家維米爾,他當時自己就製作了暗箱用來輔助自己的繪畫,那時還沒有膠片,所以那時的暗箱還沒有被作為攝影來認識,所以那時並沒有攝影和繪畫的嚴格區分。所以我想通過這些作品想傳達給觀眾的是,攝影這個技術是一百多年前就有的,所以今天我們要不要把它和繪畫區分來看?我希望以此讓觀眾進行再一次思考。所以回到剛才那個話題,二十世紀是把很多東西都重新分類的世紀,但是巴爾蒂斯在那時沒有把自己放在被分類裡邊去,所以從那個年代他就開始對這種分類有沒有必要進行過探索的。

Q:你的作品中用了蛋白工藝,這是一個很難掌握的工藝,你為何選擇了蛋白工藝,對於你主題的表達有什麼作用?

原久路:我的這組作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用蛋白工藝一部分是用的數碼,是同一個畫面使用兩個工藝來做。數碼是現在最先進的輸出方法,蛋白工藝是最早的比較安定的印相技法。我同時使用了這兩種技法,觀眾進來看到會覺得怎麼兩邊是一樣的,有人會有是不是一邊是攝影一邊是繪畫這樣的疑問。就像回到2005年那個秋天的夜裡,巴爾蒂斯的圖像重新回到我腦海時一樣,那些圖像跟技法沒有關係,就是那個圖像本身打動的我,所以我希望觀眾能感受到一個是跟技術很相關,另一個似乎跟技術無關,僅是圖像給人的感受。希望觀眾能感到那種心理上的震動。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Because Cathy taught him what she learnt” 2010

Q:制服是一個很日本化的符號,但是巴爾蒂斯的繪畫中好像回避了可以進行文化界定的衣著符號,為何你選擇了日本的制服?有沒有想過如果換成別的服裝會不會有別的效果出來?

原久路:第一次想把巴爾蒂斯的畫變成攝影作品的時候並沒有用制服,一開始就用和畫作中人物一樣的衣服拍了一些,但是做出來以後感覺有和巴爾蒂斯畫作中那種味道不相一致的地方。雖然模特的動作和衣服一模一樣,但是總覺得什麼東西變味了。所以我也很困惑這個原因是什麼,我中間停止了兩個月的時間來思考這是什麼原因。那兩個月裡非常的苦惱,結果有一次坐電車睡著了,一睜眼看到幾個女高中生穿著制服,那個姿勢和巴爾蒂斯繪畫裡的非常像,於是我就突然有了靈感用這個制服了。

我並不想模仿巴爾蒂斯作品的表像,而是他的精髓,這種精髓就是超越文化的東西,所以我決定把日本符號的東西放進去,這樣超越文化的概念就出來了。

Q:你的作品中為了達到繪畫一樣的散點透視效果使用了多重曝光以及幾個畫面拼合的方法是嗎?

原久路:作為模仿繪畫作品的話就必須要做出這種嘗試。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Katia Reading” 2009

欄目簡介

城,色也。生活如同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座圍城仿佛一個女人,始終如一而又不斷嬗變,瞭解之後發現她不為人知的脾氣、性格和經歷……不管你是這 座圍城裡的土著還是過客,她都容納著你,烙印著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而我們,也該將“她”記錄下來,此為——城色。

本期專場推薦

自我表達:圖式是心緒的釋放

專場導讀:本場拍賣集合了徐冰、荒木經惟、劉煒以及70後當代群體的中堅力量:馬軻、宋琨、陳彧君、康海濤、吳海洲與楊福東等藝術家的典型作品。獨特的個人體驗在作品中留下了各異的自我內心表達,亦或是激烈乖張、亦或是平和淡然,亦或是傷感追憶,所呈現的都是藝術家通過繪畫釋放的複雜心緒。

編輯 | 芹香子

A study of the "oil on canvas 1939"

日本文化與法國風情的融合

原久路借助攝影,再現巴爾蒂斯繪畫的透視美感。賦予被攝體以生命力。他將巴爾蒂斯在波蘭和法國文化中浸泡而成的冷漠和濃烈,轉換成為日本文化獨特的清淡和細密,即便在懷舊中被人看到情色,也只是淡淡的如飄忽的雲霧,讓人不明就裡,進入設定的“圈套”。

日本神道、佛教對於性的無制約,不僅影響日本人對愛與性的倫理觀和審美觀,而且左右著日本文學和藝術的審美意識。日本的文藝作品大多以愛與性做為主題,從而形成了日本文藝好色的審美情趣。日本的好色審美意識,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審美即色情,因為色情是非人性化的,是扭曲的。日本文藝的好色審美更像是“色戀”,包括肉體和精神與美的結合,靈與肉兩方面的一致性的內容。好色不是目的,而是通過對於情色的審美情趣,探求世相的風俗,以把握人生的深層意義。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Girl at a Window” 2009

原久路仿照巴爾蒂斯繪畫拍攝的系列作品《時•光交響》就是一出以懷舊色彩上演的“色戀”戲劇演出。正如他所說:“無論是通過攝影還是繪畫,我們最終都不得不在一個物件當中探索真相。”大約是在2005年秋天的某個夜晚,原久路像往常一樣工作到深夜,極度疲憊中,腦子裡忽然冒出了一個遙遠得模糊的畫面,那是多年前曾經看過的一幅巴爾蒂斯的畫作——《做夢的特蕾莎》。於是,一條借助“懷舊”的路線,構成了攝影家的創作動因,也恰到好處地展現了日本攝影獨有的情懷。

穿越時空的懷舊也許只是形式上的一個幌子,在本質上,攝影正是希望通過對過去的懷念,構成對當下的顛覆,從而引起人們對習以為常的現代生活的重新思考,而且通過畫面中非常醒目的校服元素,讓這個系列作品植入了情色的因素,大大拓寬了日本攝影在當下的傳譯空間。借此看日本的人體攝影,有許多的表現方式如出一轍。一方面,日本人體攝影,有著自己獨立的追求目標,以“清純”的外表呈現出強烈的東方色彩和宗教世界的神秘元素。但是另一方面,作為在西方潮流籠罩下的探索,不可避免地有著取悅西方世界的“嫌疑”。所以,過分的色戀情懷,女性深層心理的大膽揭示,也同樣構成了日本人體攝影不可或缺的特徵。“懷舊”被“情色”的暴力入侵之後,也就轉化成更為複雜的視覺文化風景。先鋒的色彩裡或多或少染上了欲念的色彩—不僅在大眾攝影層面,專業攝影裡,也往往難以免俗。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Colette in Profile” 2009

巴爾蒂斯直接受前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影響,也兼收了日本浮世繪和中國古代繪畫的技巧。“2005年一個寂靜的秋夜,一幅極其生動的巴爾蒂斯繪畫作品之一的圖像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原久路回憶他根據巴爾蒂斯繪畫進行創作的過程。“那是泰瑞莎之夢。我努力在網際網路上搜尋這幅畫作的圖像,但是只找到了一個很小的版本。雖然它只是一個模糊的5cm的方片,卻發散著強烈的真實之光。”原久路根據20世紀初期法國畫家巴爾蒂斯(Balthasar Klossowskide Rola伯爵)的帆布畫,小心地排布好25張黑白照片,那些畫他親眼見到過的不多。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passage du Commerce-Saint-Andre” 2009

泰瑞莎之夢描畫的是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她的臉轉向一邊,眼睛閉著,沐浴在陽光裡。她愜意地打著盹兒,曬著暖和的陽光,未合攏的雙腿使得白色的底褲露了出來。 構圖中的線條和對光線的運用,彎曲的膝蓋和手肘角度的精心描繪構成的複雜畫面,狹窄的空間中營造出的空中透視感,都深深地吸引著原久路,讓他不自覺地進入到這幅畫的情境中去。

在談到畫作中傾向表現有色情意味的年輕女性時,原久路說:“巴爾蒂斯敢於描繪年輕女孩的四肢,可能是因為他想挑起20世紀人們對色情的狹隘觀念。而我從來沒有試圖在純真無邪和色情之間找一個平衡,因為純真本身就是色情。”

時間和光線也是攝影的精髓,更是“懷舊”路線的本原所在。彌散的光線似乎將他的模特們柔和地籠罩著,使他們帶上一種近乎昏迷的神態。人和物依然輪廓分明。原久路並未企圖掩飾模特們的姿勢是刻意擺出的這個事實。他們平靜地、僵硬地扮演他們的角色。原久路借助多次曝光和遮擋、移位等方法來突破鏡頭的物理局限,達到再現巴爾蒂斯繪畫中的那種散點透視美感。為了表現出縱深感,原久路在拍攝時用巨型造煙機器向場景中釋放了煙霧,從而形成了作品中朦朧的背景。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Portrait of Thérèse” 2009

原久路選用了4個拍攝模特,男性角色裡有他自己,其餘都是他身邊的朋友,彼此相識10年以上。他說自己有個習慣:只拍熟悉的人。模特在畫面裡身穿校服,看起來像是少年,實際年齡其實大很多。“女孩在25到30歲,男模特接近35歲。”

校服元素,也是後來讓這個系列作品被人置評為情色的主要原因。原久路說,起初他並沒有讓被拍攝者穿校服的想法。在拍攝巴爾蒂斯的代表作《美好時光》(Les Beaux Jours)時,他曾專門找來一個時裝設計師朋友,為模特做了和畫中一模一樣的絲裙,試拍後效果卻不好,顯得很生硬。模特的表情、姿態及場景氛圍在原久路看來都沒有不妥的地方,唯獨服裝讓他覺得不對,為此停下來歇工兩個多月。

“讓被拍攝者穿校服的想法來得很偶然。有一天我坐上從吉祥寺去往澀穀的電車,對面有幾個穿校服的女中學生,懶散地斜倚在座位上,神態與巴爾蒂斯在畫中描繪的少女特蕾莎幾乎一個樣子。我感覺到這就是自己要的東西。”原久路半路下車,興奮地打電話給那個為他扮演特蕾莎的女模特。“她是一個時尚設計師,並不接受我的想法。她很在意自己的年齡,不想做‘角色扮演’(Cosplay,指喜愛動漫的人扮演動漫中的某個角色)。”原久路於是抱著巴爾蒂斯的畫冊,像個佈道者,跑去為女孩講述他所理解的巴爾蒂斯:“我告訴她,在巴爾蒂斯的繪畫裡,我們能看到一種時間的幅度,而不會意識到所謂的年代,這就是超越時間性的藝術。進入我的拍攝,我也希望在人物的身體裡放進自己的文化特質,校服不過是我們尋找的文化連接點,和流行中的Cosplay風沒有太多關係。”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Victim” 2009

從2005年開始構思,到2006年正式拍攝,原久路做了一年多的準備,而花費時間最長的是尋找拍攝地點。原久路說,就像不喜歡拍陌生人,他也不願意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進行拍攝。這種“陌生”應該是指在情感上和他沒有連接點的地方,“場景不可以搭建,要偶遇”。尋尋覓覓近半年,他也沒有“偶遇”自己中意的地方,直到有一天,一位在時尚界工作的朋友來找他幫忙拍攝時裝畫冊,帶他去看了一個拍攝場地:是一棟大正時期的老建築,曾被主人用作診所。診所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停業了,但主人一家還住在裡面,老診所裡面的陳設、器械都原貌保留下來。“房子是1915年建的。上世紀初西方的新裝飾主義(Art Deco)傳入日本,這棟房子就是那個時期的混合風格。比起搭景,在這種不能由你完全控制的環境裡拍攝更有意思,徹底激發了我的創作。”

最終呈現的這組作品,原久路借助多次曝光和遮擋、移位等方法來突破鏡頭的物理局限,達到再現巴爾蒂斯繪畫中的那種散點透視美感。通過對被攝體明暗的精確控制賦予被攝體生命力。巴爾蒂斯在繪畫中以人物凝固的姿態所達成的白日夢氛圍,被原久路以攝影的技巧傳達出來。在這一意義上,他的這組作品超越了人們在當代藝術中司空見慣的重讀和挪用。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King of Cats” (self-portrait) 2009

與原久路對話

Q:你在美國工作期間曾經做過希拉蕊-克林頓的獨家攝像師,這個應該是很令人羡慕的美差吧?為何後來放棄它回到了日本?

原久路:我從14歲開始喜愛攝影,我把攝影是當做一種工具來使用的。我在美國期間也堅持個人的創作,後來迎來了自己事業的一個巔峰時期,給我創造了機會讓我更多地進行創作,於是我就選擇了攝影創作這條路。

Q:你從美國回到日本以後後應該嘗試過很多不同的創作方式吧?

原久路:回到日本在朋友那裡得到了一些攝像的工作,一邊攝像一邊創作。

Q:在希拉蕊-克林頓那邊應該有很不錯的收入吧?回到日本做自由藝術家的話是否頂著很大的生活壓力?

原久路:從美國回日本以後,收入這塊到沒有太大變化,我本身對錢也不是那麼重視。我看重的是工作本身,過去我只是接受別人的委派去拍攝,而不能融入自己的想法,我現在更看重自我表現這塊。

人這一輩子就那麼幾十年,有一大半時間都在做工作方面的事,既然時間有限,那就趕緊做一些有關自己夢想的事情吧。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Thérèse” 2010

Q:你何時開始對巴爾蒂斯的繪畫感興趣的?

原久路:大概在八十年代我還在美術學院上學時就對巴爾蒂斯的作品非常喜愛了。八十年代是現代美術最盛行的年代,有很多抽象的作品流派。在當時的美術界來看,我所喜歡的巴爾蒂斯並不流行。我在大學接受的教育同巴爾蒂斯的風格也沒有任何關係。那時所接觸到的都是畢卡索、塞尚、馬蒂斯的作品。後來有將近20年的時間裡我對巴爾蒂斯的作品都是一種遺忘的狀態。在2005年秋天的一個夜晚,我開著燈睡著了,窗外有蟲子叫,那是個很愜意的夜晚,突然在朦朧中腦海中蹦出了巴爾蒂斯的作品。那時我手上沒有巴爾蒂斯的畫冊,於是就上網去搜索。在螢幕的很小的一個角落裡看到了巴爾蒂斯的一張作品,你知道對於學畫畫的人來說不看原作很難知道作品的美,但是看巴爾蒂斯作品只是那麼小小的一張電子圖都讓我感覺很震撼。

經典的作品會一直在人的腦海裡縈繞,所以我就特別想用攝影的方式把繪畫的那種東西表現出來,借此探索一下為何這種作品會那麼給人衝擊的力量。

雖然我是八十年代知道的巴爾蒂斯,但是在今天我看到巴爾蒂斯還能感覺到心理上的衝擊。所以我認為他的作品是超越時代的,於是我就想把這個謎解開,為什麼他是能夠超越時代的。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Mountain” 2010

Q:巴爾蒂斯的畫面中有種憂鬱的、孤寂的情緒,整體籠罩在一種古典的氣氛裡,你是如何解讀巴爾蒂斯作品中的這種情緒的?

原久路:不管是繪畫還是攝影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需要用現世的價值觀去衡量他的好壞。人雖然只能活幾十年,但是人的作品會流傳很久。巴爾蒂斯很可能非常瞭解人的這種想法,於是他就有意識的去進行超越時代的創作。

二十世紀是人類把很多東西再分類的世紀,所以今天的科學、美術才有這樣的發展。二十世紀出現了現代派、印象派、後印象派……那麼多的流派,還有很多藝術的運動。但是巴爾蒂斯把自己從這所有的類別裡劃分出去,他不屬於任何類別,二十世紀能做到像巴爾蒂斯這樣把持自己的風格不變是非常難的,在那樣動盪的時代裡。巴爾蒂斯沒有把自己局限在二十世紀的時間裡。他的視野還是非常廣闊。他的做法在我們二十一世紀來看就成了一個榜樣,所以我非常尊敬他。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Happy Days” 2009

Q:巴爾蒂斯成功的通過繪畫傳達了超越時間的情緒和氛圍,而你又用攝影複刻了這一切。是否你更期望觀眾更多注意你畫面中的氛圍而不是去討論你使用了什麼手段?

原久路:是的,這就回到一個問題,為何要用攝影的手段?攝影術是在十九世紀發明出來,又在二十世紀不斷發展成熟。今天來看攝影一直被二十世紀的價值觀所束縛著。我想要不同於二十世紀價值觀的方式。我們雖然活在二十一世紀,但是我們拿去相機還是受了八十年代的影響,如果你不是有意識的去創作那和之前作出的東西也沒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1994年法國南部的小村莊發現了人類最古老的畫,那是三萬兩千年前的洞穴壁畫。我雖然沒看過原作,看電子圖也覺得是非常棒的畫作。我每次拍照片腦子都會想起三萬兩千年前的這幅畫。可以說這張畫超越了三萬兩千年來影響了我,所以我也想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創作。就是超越時間的,就像巴爾蒂斯的作品一樣。

Q:巴爾蒂斯包括印象派的畫家們有很多都受到了東方藝術樣式的影響,現在你又以東方人的視角回應著他們,這種回應是你創作的一個動機嗎?

原久路:我是特意這麼做的。巴爾蒂斯的妻子是日本人,巴爾蒂斯的作品不是模仿東方古典的繪畫,但是由於他妻子的關係讓他受了很多東方的影響。我剛才說了很多關於時間的話題。巴爾蒂斯既有超越時間的力量,更有超越文化的力量,在東西方文化之間不停的交匯融合。那既然我要重現巴爾蒂斯的作品,那這種文化的跨越我也要有體現。我作為一個日本人,站在東方的視角上看歐洲的繪畫也會有隔閡,所以我就試圖超越這種隔閡。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Room” 2009

Q:你的作品中有東方與西方,繪畫與攝影,古典工藝與數碼技術的三重對比,通過這樣的三重對比你是試圖去提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

原久路:十八世紀荷蘭的畫家維米爾,他當時自己就製作了暗箱用來輔助自己的繪畫,那時還沒有膠片,所以那時的暗箱還沒有被作為攝影來認識,所以那時並沒有攝影和繪畫的嚴格區分。所以我想通過這些作品想傳達給觀眾的是,攝影這個技術是一百多年前就有的,所以今天我們要不要把它和繪畫區分來看?我希望以此讓觀眾進行再一次思考。所以回到剛才那個話題,二十世紀是把很多東西都重新分類的世紀,但是巴爾蒂斯在那時沒有把自己放在被分類裡邊去,所以從那個年代他就開始對這種分類有沒有必要進行過探索的。

Q:你的作品中用了蛋白工藝,這是一個很難掌握的工藝,你為何選擇了蛋白工藝,對於你主題的表達有什麼作用?

原久路:我的這組作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用蛋白工藝一部分是用的數碼,是同一個畫面使用兩個工藝來做。數碼是現在最先進的輸出方法,蛋白工藝是最早的比較安定的印相技法。我同時使用了這兩種技法,觀眾進來看到會覺得怎麼兩邊是一樣的,有人會有是不是一邊是攝影一邊是繪畫這樣的疑問。就像回到2005年那個秋天的夜裡,巴爾蒂斯的圖像重新回到我腦海時一樣,那些圖像跟技法沒有關係,就是那個圖像本身打動的我,所以我希望觀眾能感受到一個是跟技術很相關,另一個似乎跟技術無關,僅是圖像給人的感受。希望觀眾能感到那種心理上的震動。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Because Cathy taught him what she learnt” 2010

Q:制服是一個很日本化的符號,但是巴爾蒂斯的繪畫中好像回避了可以進行文化界定的衣著符號,為何你選擇了日本的制服?有沒有想過如果換成別的服裝會不會有別的效果出來?

原久路:第一次想把巴爾蒂斯的畫變成攝影作品的時候並沒有用制服,一開始就用和畫作中人物一樣的衣服拍了一些,但是做出來以後感覺有和巴爾蒂斯畫作中那種味道不相一致的地方。雖然模特的動作和衣服一模一樣,但是總覺得什麼東西變味了。所以我也很困惑這個原因是什麼,我中間停止了兩個月的時間來思考這是什麼原因。那兩個月裡非常的苦惱,結果有一次坐電車睡著了,一睜眼看到幾個女高中生穿著制服,那個姿勢和巴爾蒂斯繪畫裡的非常像,於是我就突然有了靈感用這個制服了。

我並不想模仿巴爾蒂斯作品的表像,而是他的精髓,這種精髓就是超越文化的東西,所以我決定把日本符號的東西放進去,這樣超越文化的概念就出來了。

Q:你的作品中為了達到繪畫一樣的散點透視效果使用了多重曝光以及幾個畫面拼合的方法是嗎?

原久路:作為模仿繪畫作品的話就必須要做出這種嘗試。

巴爾蒂斯作品

A study of the “Katia Reading” 2009

欄目簡介

城,色也。生活如同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座圍城仿佛一個女人,始終如一而又不斷嬗變,瞭解之後發現她不為人知的脾氣、性格和經歷……不管你是這 座圍城裡的土著還是過客,她都容納著你,烙印著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而我們,也該將“她”記錄下來,此為——城色。

本期專場推薦

自我表達:圖式是心緒的釋放

專場導讀:本場拍賣集合了徐冰、荒木經惟、劉煒以及70後當代群體的中堅力量:馬軻、宋琨、陳彧君、康海濤、吳海洲與楊福東等藝術家的典型作品。獨特的個人體驗在作品中留下了各異的自我內心表達,亦或是激烈乖張、亦或是平和淡然,亦或是傷感追憶,所呈現的都是藝術家通過繪畫釋放的複雜心緒。

編輯 | 芹香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