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原來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不管匹諾曹的故事多麼深入人心, 孩子還是會撒謊。 ”

研究表明, 聰明的孩子才會撒謊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兒童心理研究中心做過很多有趣的說謊實驗。

他們找來幾十個2—4歲的孩子做遊戲, 要求他們不要偷看房間裡面的玩具。

但當研究者離開房間後, 毫無疑問,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偷看了。 可是當研究者問他們有沒有看時, 大部分孩子都說謊了。

2—3歲的孩子, 承認偷看的比例超過50%, 但隨著年齡變大, 說謊的比例越來越高, 到4歲的孩子裡面, 幾乎所有人都說謊。

研究者稱, 兩歲的孩子就開始說謊話了, 而且具有普遍性, 但這並不是壞事。

因為研究者繼續做了一些實驗, 評估了這些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發展、執行能力, 結果發現, 說謊和較強的邏輯、語言、執行能力高度正相關, 即使把年齡因素扣除, 也是認知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容易說謊。

簡單地說,

就是聰明的孩子才會撒謊。 因為孩子說謊與否, 與他是不是個誠實的人無關, 只是與他大腦發育程度有關。

你知道嗎?寶寶從一出生, 就有一種本能——取悅他面前比較權威的那個人。

1歲左右還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後果, 等兩歲以後, 孩子可以自己“把飯弄得到處都是”和“媽媽不高興”聯繫起來, 為了避免挨訓, 他會說“這不是我弄的”。

這其實標誌著孩子大腦進一步成熟, 可以用語言來掩蓋行為。

科學家發現, 越是那些大腦認知能力強的孩子, 講出來的謊話越可信;講出來的謊話越可信的孩子, 長大以後思維會越靈敏, 也越懂得思考。

但是幼時說謊與長大後的欺騙行為絕無關聯。

心理學家發現, 6歲的孩子只有18%的人能區分真實和想像;

9歲的孩子中有90%的能理解故事是編的還是真實的;

11—12歲時開始從新的角度理解誠實的問題。 所以當他們不能分辨幻想和現實的時候, 他們所有的想像和誇張的表述只是簡單的一組神經電活動而已, 不代表任何意義。

撒謊是孩子一個成長敏感期, 家長要理性對待

開心有段時間晚上總愛哭, 我睡覺前就跟她說:“我真的不喜歡你晚上總是哭, 這樣不但影響你的睡眠品質, 還會把可樂吵醒。 ”

後來我發現, 如果晚上哭了, 她會告訴我:“媽媽, 我不是故意要哭的, 我是做了一個噩夢, 我夢見您不在了!”有時候她編的故事就更離奇了, 譬如有個妖怪在她身上;她變成了一個精靈, 可以看到很多可怕的東西!

其實孩子4歲前的說謊,

很多時候可能就是把自己聽過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經過想像說出來而已, 帶有明顯的幻想痕跡。

通常這個時候, 我都會配合開心的故事跟她一起想像。 我相信大多數家長會把這些話當作想像而不是撒謊。

有一次開心吃薯片, 我說:“我們吃5片吧!”開心說:“好的。 ”等我回頭看的時候, 已經大半包薯片沒有了, 顯然她吃了不止5片。

我問:“你吃了幾片?”開心說:“這就第5片了。 ”我知道她說謊了, 但我問了一句:“你說的一片是這麼大的, 還是這麼大的?”我拿出一片整個的和一片半個的。

開心指著整個的說:“這個才是一片呢!那個半片的不算。 ”這下我明白了, 因為半片的不算, 所以吃了很多!但整片的可能確實只吃了5片。 這個只能怪我沒有提前做好定義。

如果遇到這樣的說謊, 爸媽們也大可不必小題大做, 以後跟孩子說清楚就是了。 因為這種行為跟“誠實”無關。

還有些時候, 孩子真的是忘了, 那個小腦袋畢竟還沒有發育得那麼好!那就陪著孩子一起回憶, 一起再重新做一次。

我們可能會遇到孩子從別的小朋友家裡偷偷拿了玩具帶回家, 等你發現時他卻告訴你, 是這個玩具自己長腳跑過來的。 怎麼辦?

我覺得可以這麼跟孩子說:“我真的沒有看到它長腳跑過來。 如果是你拿的, 我們一起還回去, 跟你的好朋友解釋一下, 你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可又害怕他不給你玩, 所以才悄悄拿回來, 希望他能原諒你。

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 我希望你一定要告訴別人, 征得同意才能拿走。

如果是因為害怕我生氣,你說它是長腳跑過來的,我只想告訴你,媽媽不喜歡你這麼做,也希望你不要再這麼做。但我還是愛你,而且覺得你說的話很有創意!我們一起帶它回家如何?”

對於這樣的行為,很多爸媽會擔心,小小年紀現在就會“偷東西”,以後還了得。其實孩子們並不知道什麼是偷。

在寶寶成長的很長一段時間,從開始出現自我意識到4歲前,都是個體的“自我中心”時期,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當孩子具有分享的概念以後,我們就要開始幫助孩子區分什麼是我的,什麼不是我的。

所以,不管父母怎麼做,孩子總是要說謊的。

小時候的這種說謊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是他們大腦發育到一定階段所必須經歷的認知過程,爸媽不必過度緊張。

這時候義正詞嚴地批評孩子、責駡孩子、訓斥孩子一點作用都沒有,反而會破壞孩子與你之間的信任和溝通。

我們做父母的還經常對孩子撒謊呢!我們多少次答應孩子,要陪他去遊樂場,要給他買棉花糖,可往往會因為工作等而爽約!我們難道不是跟孩子說謊嗎?也許你會說,我們說的都是善意的謊言呀?但孩子分辨不出善意還是惡意,所以我們以後一定不要對孩子說謊!

如果孩子把說謊養成習慣,我們該怎麼做?

除了智力發展導致“說謊”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犯的錯誤總是小題大做:打罵、訓斥,甚至侮辱孩子的人格。

北京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女生,被同學告到老師那裡,說她偷了這位同學剛買的一支價格昂貴的鋼筆。最後發現確實是她拿了,但她一直說我只是想看看,我沒有偷。

老師找來她媽媽,她媽媽感到羞愧,當著全體同學的面打了女兒一耳光,還說:“我怎麼養出你這個小偷?太丟人了!”女孩哭著跑出去,從教學樓三樓跳了下去。這樣的悲劇讓人扼腕心碎!

這個媽媽以後可怎麼活呢?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玻璃心,一碰就碎。

所以,請爸爸媽媽遇到任何讓你發怒、尷尬、羞愧的事情時,先克制自己的情緒,管住自己的嘴巴,捆住自己的手腳,瞭解前因後果後再發飆(最好不要發得太大)。

即使你的孩子一直都有撒謊的習慣,也需要你把每次事情的原因都搞清楚,而不是上來就給孩子判“死刑”。

你要從內心深處相信,他們之所以撒謊,是因為我們有時候對他們太苛刻,他們害怕,於是只能用謊話來尋求逃避。

如果他們第一次說謊,我們用放鬆的心情面對,用溫柔的語言瞭解,用堅定的態度引導,即使今後還會有類似事情發生,也絕對不會成為惡性事件。

每當孩子犯錯誤後說了實話的時候,請擁抱他而不是更嚴厲地指責他。

請告訴孩子,犯錯誤並不可怕,承認並勇於改正錯誤是最讓媽媽爸爸高興的,我們會為你的勇敢和誠實感到驕傲!

如果用這種態度對待孩子的說謊,那麼我相信這也就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現象,而不會成為問題存在。

很多孩子很大了還滿嘴謊話,那一定是小的時候因為說謊得到過很多甜頭,心理諮詢的專業術語叫作“附帶性獲益”。

父母如果沒有重視或者引導偏差,都會導致孩子繼續說謊。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想像和現實不分了,而是把現實虛化了,把想像變成了現實。這樣下去發展到病理的狀態,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分裂症。

其實說謊的問題,還反映了一種教育的現實問題:我們習慣用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給孩子的行為貼標籤。

作為父母,我們總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即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我們這麼大了還在幻想呢,所以別動不動就給孩子套上道德的枷鎖。再說我們大人都是漏洞百出的,孩子怎麼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也是教育箴言!

-END-

-其他人都在看-

-招募-

成長路上好爸媽長期招募原創作者,徵集優質情感育兒文。投稿郵箱:zhuby@mama.cn(稿件附上微信/QQ等聯繫方式,方便我們日後和您取得聯繫)。

推薦圖書

東方出版社《教育總會有辦法》,羅靜著

一本書弄懂所有早教問題,0到7歲對了,孩子的一輩子就對了。近百個超實用、有效辦法的親子教育寶典。

如果是因為害怕我生氣,你說它是長腳跑過來的,我只想告訴你,媽媽不喜歡你這麼做,也希望你不要再這麼做。但我還是愛你,而且覺得你說的話很有創意!我們一起帶它回家如何?”

對於這樣的行為,很多爸媽會擔心,小小年紀現在就會“偷東西”,以後還了得。其實孩子們並不知道什麼是偷。

在寶寶成長的很長一段時間,從開始出現自我意識到4歲前,都是個體的“自我中心”時期,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當孩子具有分享的概念以後,我們就要開始幫助孩子區分什麼是我的,什麼不是我的。

所以,不管父母怎麼做,孩子總是要說謊的。

小時候的這種說謊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是他們大腦發育到一定階段所必須經歷的認知過程,爸媽不必過度緊張。

這時候義正詞嚴地批評孩子、責駡孩子、訓斥孩子一點作用都沒有,反而會破壞孩子與你之間的信任和溝通。

我們做父母的還經常對孩子撒謊呢!我們多少次答應孩子,要陪他去遊樂場,要給他買棉花糖,可往往會因為工作等而爽約!我們難道不是跟孩子說謊嗎?也許你會說,我們說的都是善意的謊言呀?但孩子分辨不出善意還是惡意,所以我們以後一定不要對孩子說謊!

如果孩子把說謊養成習慣,我們該怎麼做?

除了智力發展導致“說謊”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犯的錯誤總是小題大做:打罵、訓斥,甚至侮辱孩子的人格。

北京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女生,被同學告到老師那裡,說她偷了這位同學剛買的一支價格昂貴的鋼筆。最後發現確實是她拿了,但她一直說我只是想看看,我沒有偷。

老師找來她媽媽,她媽媽感到羞愧,當著全體同學的面打了女兒一耳光,還說:“我怎麼養出你這個小偷?太丟人了!”女孩哭著跑出去,從教學樓三樓跳了下去。這樣的悲劇讓人扼腕心碎!

這個媽媽以後可怎麼活呢?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玻璃心,一碰就碎。

所以,請爸爸媽媽遇到任何讓你發怒、尷尬、羞愧的事情時,先克制自己的情緒,管住自己的嘴巴,捆住自己的手腳,瞭解前因後果後再發飆(最好不要發得太大)。

即使你的孩子一直都有撒謊的習慣,也需要你把每次事情的原因都搞清楚,而不是上來就給孩子判“死刑”。

你要從內心深處相信,他們之所以撒謊,是因為我們有時候對他們太苛刻,他們害怕,於是只能用謊話來尋求逃避。

如果他們第一次說謊,我們用放鬆的心情面對,用溫柔的語言瞭解,用堅定的態度引導,即使今後還會有類似事情發生,也絕對不會成為惡性事件。

每當孩子犯錯誤後說了實話的時候,請擁抱他而不是更嚴厲地指責他。

請告訴孩子,犯錯誤並不可怕,承認並勇於改正錯誤是最讓媽媽爸爸高興的,我們會為你的勇敢和誠實感到驕傲!

如果用這種態度對待孩子的說謊,那麼我相信這也就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現象,而不會成為問題存在。

很多孩子很大了還滿嘴謊話,那一定是小的時候因為說謊得到過很多甜頭,心理諮詢的專業術語叫作“附帶性獲益”。

父母如果沒有重視或者引導偏差,都會導致孩子繼續說謊。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想像和現實不分了,而是把現實虛化了,把想像變成了現實。這樣下去發展到病理的狀態,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分裂症。

其實說謊的問題,還反映了一種教育的現實問題:我們習慣用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給孩子的行為貼標籤。

作為父母,我們總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即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我們這麼大了還在幻想呢,所以別動不動就給孩子套上道德的枷鎖。再說我們大人都是漏洞百出的,孩子怎麼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也是教育箴言!

-END-

-其他人都在看-

-招募-

成長路上好爸媽長期招募原創作者,徵集優質情感育兒文。投稿郵箱:zhuby@mama.cn(稿件附上微信/QQ等聯繫方式,方便我們日後和您取得聯繫)。

推薦圖書

東方出版社《教育總會有辦法》,羅靜著

一本書弄懂所有早教問題,0到7歲對了,孩子的一輩子就對了。近百個超實用、有效辦法的親子教育寶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