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房價太貴炒房客有錯,“供需不平衡”才是主要原因

圖片來源網路

只會節流不會開源的保守理財

中國人潛意識裡有很強的憂患意識, 所以凡事都做好充足的準備才敢動手。

聽老一輩人常講, 過去窮的沒飯吃, 見著什麼都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結果好東西留在最後爛了也沒吃上一口, 卻把爛的吃完了。

個人永遠把儲存這個觀念看的比支出重要, 而且在日常生活方面特別關注。 從食品、穿住、投資, 能夠保證眼前的物質生活看起來很飽滿。

某種角度來說, 勤儉節約反而制約了國人的理財意識。 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小農經濟為主導的社會, 大家都只想著怎麼存錢, 卻沒怎麼利用負債去掙錢。 房子作為良好的資產標的, 恰好滿足了國人的這種心理, 同發達國家相比, 理財觀念不僅落後, 而且不健康。

宗族文化, 成家立業

中國的姓氏文化, 宗族觀念, 傳承思想非常強烈。 每代人從未有過獨立的個體存在,

實際上大家都活在宗族傳承關係中, 以房子作為生存的依託, 讓後代人盡可能多享福的觀念從古至今一直貫穿。

美國人是移民社會, 是缺少血緣文化的, 從來沒有過故鄉的概念。 他們自然不會為子孫萬代考慮什麼, 只想自己的現世快樂瀟灑, 高度的實用主義。 所以能買就買, 買不起就透支是常態。

而且房子對於中國人來講, 不僅是住還兼顧投資的成分。 房子就是這個城市的股票, 股票的價格是由股票的未來收益決定的, 同樣房子的價格的也是由房子的未來收益決定的。 那麼房子的未來收益是什麼呢, 就是房子周邊的公共配套資源能給房子的主人帶來的價值。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還遠未達到發達國家水準,

所以當我們決定買房子的時候, 其實考慮的是城市的發展前景。 當一個人從原始的體力勞動升級至腦力勞動時, 自然會接觸更高層次的資訊, 為了自身發展, 必須向資本更加集中的區域遷移。

然而買入更好城市的房子不管從文化傳承上還是消費升級上都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風險規避。

投資環境太窄, 除了房子還是房子

現在銀行儲蓄率太低, 大部分都不太願意在銀行存錢, 加上各種理財產品的出現, 國人的這種理財焦慮感逐漸凸顯。 股票、外匯、債券普通大眾難以玩轉, 但是買房操作簡單易保值深得人心。 所以投機客炒房暴富的羊群效應, 使得很多人趨之若騖, 也想分得一杯羹, 畢竟這錢來得輕鬆,

助長了人性中不勞而獲的心理。

而且在中國目前還未實行地產稅等其他稅種, 所以養房成本及交易成本較低。 再考慮一線大城市, 如北京、上海的房子是全球投資客在買, 所謂的租售比不合理也就不存在了。

很多人覺得現在房價貴, 一平米5萬元以上的價格完全站不住腳, 判斷大城市房價一定會大跌, 於是天天期盼抄底。 這種心理最要不得, 把罪錯歸於開發商卻未正視本質, 因為優秀的城市不僅就業機會多, 生活成本也高, 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在老家吃一碗面4元, 在北上廣可能就要12元, 但是工資也高啊, 所以房子貴也是存在這種供求關係的。

成長性決定了房子值不值錢

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 由於城鎮化已經完成,

沒有農村人口進城的壓力, 城市建設基本飽和, 不可能再增加新的城市配套設施, 所以這些地方的房價不會大幅增長, 用預售比衡量房價在發達國家基本是準確的。

未來人口流動的方向就是從小城市流入到大城市, 從而決定了投資價格的高低。 而哪裡有優質的配套設施就是吸引人口流入的源泉。 所以全國熱門城市也呈現東多西少, 中間個別堅挺的局面。

如果要買房還是要量力而行, 不能為了投機去賭一把, 畢竟市場是越來越趨於理性, 對於自己是改善還是投資建議早早明確。

想瞭解更多房產知識和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房產大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