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2句噎死人的大實話,話糙理不糙

沒在農村生活過的人, 真的無法理解農村人的某些習慣。 包括年齡很小就進城上學離開農村的農村娃, 因對農村日漸陌生, 也常常詬病農村, 看不慣農村人的處事方式。

他們不喜歡農村人坐街頭, 不喜歡農村人各種人情關係多如牛毛, 數不勝數。 可他們不知道, 農村跟城市不同, 他們往往一個村裡的人, 都是同族同宗, 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牽扯, 加上農村特殊地理環境與勞動環境決定, 遇事必須與人協作。

下面三句農村俗語, 都是能噎死人的大實話, 可話糙理不糙, 裡面藏著農村人才懂的老理兒。

一、屋芭開門

屋芭, 是北方農村四合院, 扇在房梁頂上的芭, 屋芭頂上再加別的處理, 最後才是瓦。 最好的是荊條屋芭, 阿兮走過許多古村落, 看到很多明朝安疃的房子, 依然不漏雨, 真是奇跡。

屋芭開門, 這意思就是不與人走動, 獨來獨往一家人。 若被村裡人下了個這樣的定義, 這一家基本在村裡有些寸步難行了。

農村老話說:“親戚越走越親, 鄰里越走越近”。 坐街頭, 其實就是一種交流, 可以通過街頭文化, 隨時掌握全村人的動態, 誰家生了孩子去送幾把雞蛋, 誰家老人病了, 買點東西去看看, 有段時間沒見的人,

去串個門走動走動。

農村大多遠離城市, 獨門獨院。 遠親不如近鄰, 有點突發事件, 一招呼鄰居們都來了。

不說別的, 現在農村大多剩了老人了, 你身為子女的, 在城市裡哪管一個月賺十幾萬呢, 家裡爹娘突然發病了, 你能立時三刻奔回身邊嗎?跟著忙活的都是鄉親。

年輕人不懂農村老人為什麼愛坐街頭, 有一個大家都不明說的原因, 就是老人們以這種方式以示存在。 人老了就像樹上的果子, 說沒就沒了。 兒女又不在身邊, 他們只能每天去街頭坐一坐。

街頭一坐, 是村人間的默契。 若突然一兩天不見了哪位老人, 肯定會有細心人去老人家裡“串門”, 其實就是好心地看看, 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需要幫忙。

二、死了自己背出去吧

若說屋芭開門還只與老家親人處事方式有關, 那這一句讓人聽了後被冒涼氣的話, 就是對在外的小輩們說的了。

人情來往, 有來無往非禮也。 農村大年初一, 五更天小輩們就得摸著黑出去挨家挨戶拜年, 問過年好, 有一家算一家, 自己家裡長輩守家, 準備接受村裡其他人的拜年。

都認識,明明三十日下午還在街上看見過,至於嗎?這個別疑惑了,至於。老一輩農村人辭舊迎新意識很強烈,很在乎初一早上的拜年。有平時鬧過臉紅脖子粗,彆彆扭扭的,只要你這天主動登門問一聲“過年好”,絕對的一笑泯恩仇。

若這天早上不去,就等於告訴人家我瞧不起你,以後不想跟你來往了。你還敢偷懶嗎?

城裡工作的農村娃,最不理解的是農村紅白喜事。紅事還好說,畢竟“紅事叫白事到”嘛。

工作再忙,老家村裡有本家去世了,家裡人一個電話過來,你就得請假回去參加葬禮。開車跑幾百里,就為送個紙,戴個孝,已經城市化了的農村娃覺得委屈,覺得農村爹娘不通情理。

其實這與農村民俗傳承有很大關係。農村人一生三件大事最重視:出生、結婚、死亡。

在我們農村,誰家有人“老了”,孝子孝孫只在靈前守著,其他事情全部是村裡人跑前跑後。一族中有主事,會安排哪些人幫著報喪,誰去做倒頭餑餑,誰負責登記弔唁人員,誰誰去打墳,誰誰誰往靈車上抬人,誰負責放鞭炮,誰負責寫包袱,最後請哪個村的誰掃炕,事情可多可多了。沒安排活的本家男人,隨時聽指揮跑腿,媳婦們去廚房幫廚,井然有序。

你若是平時不回去參加別人的白事,憑什麼將來自己老家老了,讓村裡人主動來幫你的忙?所以,你一家有事不回去,人家可能原諒,若是誰家有事你都不回,不顧人情來往,惹惱了淳樸的鄉親,從他們嘴裡冒出這句“等他家死了自己背出去吧”,想亡羊補牢都晚了。

最主要的,發生這種事情,老人們真的會死不瞑目,走的不安。兒孫也會遭恥笑。

淳樸的農村人認死理,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是農村人,就得守農村人的規矩。做的不好,村裡的本家長輩們,誰都可以說你幾句。

管你在外面多出息多大官呢,回了村你就是花、翠、二柱、狗剩、老誰家裡的小誰,村頭吳老三家小兒媳婦。該叫大爺叫大爺,該叫嬸子叫嬸子,半點不能含糊。還不服的回頭仔細看看送殯場景圖,是人少了能幹的事兒不?

農村,農民,農業,關注阿兮隨筆,為您分享農村事,共同探討三農話題。

都認識,明明三十日下午還在街上看見過,至於嗎?這個別疑惑了,至於。老一輩農村人辭舊迎新意識很強烈,很在乎初一早上的拜年。有平時鬧過臉紅脖子粗,彆彆扭扭的,只要你這天主動登門問一聲“過年好”,絕對的一笑泯恩仇。

若這天早上不去,就等於告訴人家我瞧不起你,以後不想跟你來往了。你還敢偷懶嗎?

城裡工作的農村娃,最不理解的是農村紅白喜事。紅事還好說,畢竟“紅事叫白事到”嘛。

工作再忙,老家村裡有本家去世了,家裡人一個電話過來,你就得請假回去參加葬禮。開車跑幾百里,就為送個紙,戴個孝,已經城市化了的農村娃覺得委屈,覺得農村爹娘不通情理。

其實這與農村民俗傳承有很大關係。農村人一生三件大事最重視:出生、結婚、死亡。

在我們農村,誰家有人“老了”,孝子孝孫只在靈前守著,其他事情全部是村裡人跑前跑後。一族中有主事,會安排哪些人幫著報喪,誰去做倒頭餑餑,誰負責登記弔唁人員,誰誰去打墳,誰誰誰往靈車上抬人,誰負責放鞭炮,誰負責寫包袱,最後請哪個村的誰掃炕,事情可多可多了。沒安排活的本家男人,隨時聽指揮跑腿,媳婦們去廚房幫廚,井然有序。

你若是平時不回去參加別人的白事,憑什麼將來自己老家老了,讓村裡人主動來幫你的忙?所以,你一家有事不回去,人家可能原諒,若是誰家有事你都不回,不顧人情來往,惹惱了淳樸的鄉親,從他們嘴裡冒出這句“等他家死了自己背出去吧”,想亡羊補牢都晚了。

最主要的,發生這種事情,老人們真的會死不瞑目,走的不安。兒孫也會遭恥笑。

淳樸的農村人認死理,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是農村人,就得守農村人的規矩。做的不好,村裡的本家長輩們,誰都可以說你幾句。

管你在外面多出息多大官呢,回了村你就是花、翠、二柱、狗剩、老誰家裡的小誰,村頭吳老三家小兒媳婦。該叫大爺叫大爺,該叫嬸子叫嬸子,半點不能含糊。還不服的回頭仔細看看送殯場景圖,是人少了能幹的事兒不?

農村,農民,農業,關注阿兮隨筆,為您分享農村事,共同探討三農話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