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首府:民生福利從補缺邁向普惠

貧困戶倍受關愛。

社區居民文化生活千姿百態。

教育事業長足發展。

惠民演出免費看。

政府免費安裝的太陽能很實用。

課外生活豐富多彩。

越來越多的便民市場方便市民。

市民的菜籃子豐富了。

精准扶貧鋪就致富路。

貧困流動家庭獲贈健康體檢卡。

均衡教育大跨步。

休閒旅遊享生活。

改造後的老舊社區換新顏。

首府城區街道四通八達。

苗青

今年70多歲的張阿姨每天時間安排得特別緊密:7時30分開始跳廣場舞,9時30分到社區文化室打牌,下午再去社區活動中心健身,晚上參加社區合唱團練唱。每到週末,她都相約老姐妹們逛遍青城大街小巷,哪佈置了河燈,哪新開了公園,哪開通了新的公交線路,張阿姨都一清二楚。“現在黨的政策好啊,尤其是對我們老年人,坐車、健身、逛公園,都不花一分錢,政府給我們的福利,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張阿姨高興地說。

近年來,首府老百姓看到朋友圈最多的新聞就是“生活在這座城幸福感爆棚”,事實上,很多人都切身感受到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青城百姓的肺腑之言。呼和浩特市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積極擴大就業創業,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動文化事業繁榮,一批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讓百姓津津樂道,呼和浩特市改革發展成果切實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政策保障

百姓更有幸福感

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的肖軍大學畢業後並沒有像許多人想像的去捧“鐵飯碗”,他準確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座標——養豬。今年30歲的肖軍用3年時間開辦了自己的養殖場,整天圍著200多頭豬打轉,他成了名副其實的“豬官兒”。肖軍告訴記者,他能夠創業成功離不開呼和浩特市就業服務機構的指導和小額擔保貸款的支持。

今年呼和浩特市堅持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內蒙古三年行動計畫”為引領,啟動實施“創業助航”品牌行動,努力把“創業助航”打造成有影響力的創業品牌。落實好扶持創業的各項政策,繼續加大創業園、創業市場、創客空間等創業平臺建設力度,探索“四眾”等新的創業扶持模式,發揮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同時,加強農民工服務工作,積極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促進農民工穩定有序轉移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托克托縣新營子鎮小口子村就嘗到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甜頭。村支書協調村裡出去的村民返鄉創業,大家見識廣了,回鄉創業也有了想法和資本,大家的一致思想就是要想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就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小口子村已經形成了以苗木產業、粉條加工業、日化用品加工業、調味品加工業、環保型煤加工業、養殖業、經濟林果業為代表的七大主導產業, 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在幫扶群眾脫貧致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很多農民成了產業工人,村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全村實現了穩定增收。

呼和浩特市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就業主管道作用,結合《呼和浩特市現代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的全面實施,圍繞雲計算、大資料、電子商務、科教服務、生活服務等重點發展產業,全面建立人社部門與各主管部門對接機制,及時掌握用工資訊,全方位跟進就業服務,提高吸納就業能力。同時,緊緊抓住呼和浩特市創建國家小微企業創新城市示範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吸納就業能力。把握和林格爾新區建設和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重大機遇,進一步拓寬就業管道。年內確保實現新增城鎮就業4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

教育優先

學生更有榮譽感

寬敞明亮的教室,豐富的課外活動,可以自由選擇的興趣愛好,現在的孩子們真幸福。

每個週五下午,呼和浩特市民族實驗學校四年級的寶冉都會開心地迎來她喜歡的社團活動,和林格爾剪紙、蒙古象棋、民族舞蹈、馬頭琴演奏……她說她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想學什麼學什麼,還都是免費的。”寶冉高興地對記者說。

其實,這樣的福利早已經覆蓋全市所有小學,包括農區學校,都建起了鄉村少年宮,讓素質教育有了更好的載體和陣地。

加大教育投入,優化學校佈局,創新工作機制,均衡教育資源,努力縮小城鄉間、校際間差距,著力促進學校內涵發展……這是呼和浩特市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作出的一系列努力。隨著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呼和浩特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教學水準、師資力量、辦學成果都有了質的飛躍,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也在不斷提高。

從2011年起,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對全區普通高中雙語授課學生、漢語授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行免學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政策(即高中階段教育“兩免”政策);到2013年,將這一政策覆蓋到全區所有高中階段學生,全面實現高中階段免費教育。義務教育從9年拓展到12年。

這一點王麗感觸很深。她說她一直記得媽媽常對她說的一句話“那時候我沒錢上學……”如今王麗自己的孩子也讀小學了,她最常說的話卻是“現在的孩子上學真是太省錢了”。“上學本身沒有費用,學校社團活動還都是免費,孩子在學校學口風琴,學校不但免費請專業老師教,還給孩子提供琴,才學了一個學期,今年六一就讓上臺表演了,現在孩子學琴興趣可大了。”王麗說。

呼和浩特市始終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保障。在認真落實國家各項建設資金的基礎上,實施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加快教育資訊化建設步伐,教育資源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傾斜,城鄉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全市遵循“城鄉一體、高位均衡”的原則,加大標準化學校建設力度,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在解決人民群眾上學難的前提下,為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二五”期間,呼和浩特市投入資金逾53.05億元,在實施校安工程的同時,新建、改擴建164所中小學、幼稚園,新增學位8.6萬多個;投入3.8億元購置音體美、圖書、實訓設施、實驗設備和電腦、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投入1.87億元用於教育資訊化建設,數位化教育資源做到城鄉全覆蓋,教師能夠熟練運用數位教育資源進行教學。2016年,呼和浩特市繼續深化推進辦學條件標準化、均衡化,辦學條件持續得到改善,全市通過新建、重建、改擴建和安全加固改造3所中學、16所小學,使全市中小學區域間、城鄉間、校際間的均衡水準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加快推動“三通兩平臺”建設,加快智慧教育建設,使校園網路覆蓋率達到55%,教師網路學習空間開通率上升到89%,同頻互動課堂覆蓋率達到44%,接入頻寬大於10M的學校上升到70%,多媒體教學設備覆蓋率上升到87%。今年計畫投入2.9億元,不斷加大改善辦學條件力度。

“我市的民族教育政策特別好,我們孩子上幼稚園沒有保教費,吃的還特別好,花樣多注重營養配比,聽說都是政府給補貼呢。”高娃的兒子在蒙古族幼稚園,這裡不僅環境好、衛生好,保教品質也相當讓家長滿意,高娃本來想讓孩子就近讀漢語授課的小學,可現在她改變主意了,她說:“民族學校優惠政策多,孩子還能學民族語言和文化,從長遠來看,對孩子更有好處。”

每年自治區、市、旗縣區都設立民族教育專項資金,支援民族學校資訊化建設,改善民族學校辦學條件。呼和浩特市對蒙古語授課學前三年教育幼兒減免保教費,每個學生每年補助5500元,實現了蒙古語授課從學前到高中階段15年免費教育。對蒙漢雙語授課民族學校寄宿制學生給予生活費補助,小學、初中、高中按每學年1350、1620、189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從2004年起,對少數民族應屆高考優秀學生和家庭困難生進行獎勵資助;從2014年起,對民族學校加授蒙古語文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目前已經投入近300萬元。

今年呼和浩特市將進一步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准資助體系,落實好國家、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的各類資助政策。繼續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高中階段教育及蒙古語授課學生的國家助學金和“兩免”政策,中等職業學校寄宿生住宿費補貼政策。繼續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做好城鄉低保家庭子女考入普通高校入學資助工作,以及呼和浩特市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政府資助工作。做好普通高中已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雜費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確保資助政策家喻戶曉。

環境改善

居民更有獲得感

近日,一組呼和浩特當代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園的效果圖在朋友圈流傳,引來眾多網友讚歎,“畫風太美”“這是在哪兒?”短短半天,該微信閱讀量便破萬次。

據瞭解,即將改造的呼和浩特當代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園位於玉泉區三裡營南路8號,園區占地面積近百畝,由洗滌劑廠和制鎖三廠兩個廠區組成,整個園區經過拆除加建後建築面積可達34000平方米。

在呼和浩特,這樣變廢為寶的場地還有很多,難怪很多家鄉人回來都不敢認了。

“原來這裡到處是垃圾,遇到下雨天全是泥坑,現在垃圾坑變成綠色公園,還種植了各種花草,我們以後會經常來這裡鍛煉身體。生活環境變好了,心情自然也好了。”市民宣玉珍口中的綠色公園是玉泉區新命名的昭君公園,這裡原來是中國航空第八工程隊的營防區,地形下沉,環境惡略,因多年閒置就自然形成了一個垃圾坑,改造後的公園又栽植大型喬木200多棵,地被植物7萬多叢,附近的居民又有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成吉思汗公園、錫林公園、哈拉沁生態公園、草原絲綢之路主題公園、北山公園……如今的呼和浩特,到處是公園。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在城市改造建設擴展延伸的過程中,加大綠化美化力度,在新建居民社區及大青山前坡、環城水系、環城道路、城郊內外等地的邊邊角角、休息空地見縫植綠,利用水窪沙坑、荒灘野嶺等原有資源,因地制宜修建風格各異的休閒公園或廣場,還對原有的青城公園、烏蘭夫公園等40多個公園、遊園進行改造升級,使其功能更加完善,進一步滿足人們新的審美情趣和遊覽環境需求。

“我家附近有一處青城驛站,現在已經投入使用了,確實方便了附近的市民。”家住東影南路草原研究所社區的趙先生如是說。

“可以看電視、聽音樂、買東西,還可以連接wifi免費上網,廁所也能這樣高大上?”家住玉泉區小召附近的市民張先生來到他家附近的青城驛站後,徹底打消了自己的疑慮。

今年,最讓百姓感慨的就是首府環境的變化,公共廁所智慧化,青城驛站功能化,青城的一場“廁所革命”, 不僅提升了全市的公廁品質,增加全市的公廁密度,還在便民的基礎上,讓廁所也成為首府全域旅遊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除了公廁功能外,還增加了手機充電、資訊查詢、皮鞋美容、書報亭、便利店、銀行櫃員機、茶室及咖啡廳等拓展功能。作為首府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呼和浩特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如今開始向精細化邁進。

民生專案突飛猛進,呼和浩特的民生工程建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首府百姓在吃穿住行上無不感受著溫暖和幸福,民生改善,民心凝聚,構建起社會和諧的力量之基,也在書寫著百姓充滿希望的新生活。

貧困流動家庭獲贈健康體檢卡。

均衡教育大跨步。

休閒旅遊享生活。

改造後的老舊社區換新顏。

首府城區街道四通八達。

苗青

今年70多歲的張阿姨每天時間安排得特別緊密:7時30分開始跳廣場舞,9時30分到社區文化室打牌,下午再去社區活動中心健身,晚上參加社區合唱團練唱。每到週末,她都相約老姐妹們逛遍青城大街小巷,哪佈置了河燈,哪新開了公園,哪開通了新的公交線路,張阿姨都一清二楚。“現在黨的政策好啊,尤其是對我們老年人,坐車、健身、逛公園,都不花一分錢,政府給我們的福利,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張阿姨高興地說。

近年來,首府老百姓看到朋友圈最多的新聞就是“生活在這座城幸福感爆棚”,事實上,很多人都切身感受到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青城百姓的肺腑之言。呼和浩特市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積極擴大就業創業,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動文化事業繁榮,一批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讓百姓津津樂道,呼和浩特市改革發展成果切實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政策保障

百姓更有幸福感

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的肖軍大學畢業後並沒有像許多人想像的去捧“鐵飯碗”,他準確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座標——養豬。今年30歲的肖軍用3年時間開辦了自己的養殖場,整天圍著200多頭豬打轉,他成了名副其實的“豬官兒”。肖軍告訴記者,他能夠創業成功離不開呼和浩特市就業服務機構的指導和小額擔保貸款的支持。

今年呼和浩特市堅持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內蒙古三年行動計畫”為引領,啟動實施“創業助航”品牌行動,努力把“創業助航”打造成有影響力的創業品牌。落實好扶持創業的各項政策,繼續加大創業園、創業市場、創客空間等創業平臺建設力度,探索“四眾”等新的創業扶持模式,發揮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同時,加強農民工服務工作,積極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促進農民工穩定有序轉移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托克托縣新營子鎮小口子村就嘗到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甜頭。村支書協調村裡出去的村民返鄉創業,大家見識廣了,回鄉創業也有了想法和資本,大家的一致思想就是要想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就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小口子村已經形成了以苗木產業、粉條加工業、日化用品加工業、調味品加工業、環保型煤加工業、養殖業、經濟林果業為代表的七大主導產業, 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在幫扶群眾脫貧致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很多農民成了產業工人,村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全村實現了穩定增收。

呼和浩特市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就業主管道作用,結合《呼和浩特市現代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的全面實施,圍繞雲計算、大資料、電子商務、科教服務、生活服務等重點發展產業,全面建立人社部門與各主管部門對接機制,及時掌握用工資訊,全方位跟進就業服務,提高吸納就業能力。同時,緊緊抓住呼和浩特市創建國家小微企業創新城市示範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吸納就業能力。把握和林格爾新區建設和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重大機遇,進一步拓寬就業管道。年內確保實現新增城鎮就業4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

教育優先

學生更有榮譽感

寬敞明亮的教室,豐富的課外活動,可以自由選擇的興趣愛好,現在的孩子們真幸福。

每個週五下午,呼和浩特市民族實驗學校四年級的寶冉都會開心地迎來她喜歡的社團活動,和林格爾剪紙、蒙古象棋、民族舞蹈、馬頭琴演奏……她說她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想學什麼學什麼,還都是免費的。”寶冉高興地對記者說。

其實,這樣的福利早已經覆蓋全市所有小學,包括農區學校,都建起了鄉村少年宮,讓素質教育有了更好的載體和陣地。

加大教育投入,優化學校佈局,創新工作機制,均衡教育資源,努力縮小城鄉間、校際間差距,著力促進學校內涵發展……這是呼和浩特市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作出的一系列努力。隨著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呼和浩特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教學水準、師資力量、辦學成果都有了質的飛躍,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也在不斷提高。

從2011年起,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對全區普通高中雙語授課學生、漢語授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行免學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政策(即高中階段教育“兩免”政策);到2013年,將這一政策覆蓋到全區所有高中階段學生,全面實現高中階段免費教育。義務教育從9年拓展到12年。

這一點王麗感觸很深。她說她一直記得媽媽常對她說的一句話“那時候我沒錢上學……”如今王麗自己的孩子也讀小學了,她最常說的話卻是“現在的孩子上學真是太省錢了”。“上學本身沒有費用,學校社團活動還都是免費,孩子在學校學口風琴,學校不但免費請專業老師教,還給孩子提供琴,才學了一個學期,今年六一就讓上臺表演了,現在孩子學琴興趣可大了。”王麗說。

呼和浩特市始終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保障。在認真落實國家各項建設資金的基礎上,實施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加快教育資訊化建設步伐,教育資源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傾斜,城鄉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全市遵循“城鄉一體、高位均衡”的原則,加大標準化學校建設力度,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在解決人民群眾上學難的前提下,為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二五”期間,呼和浩特市投入資金逾53.05億元,在實施校安工程的同時,新建、改擴建164所中小學、幼稚園,新增學位8.6萬多個;投入3.8億元購置音體美、圖書、實訓設施、實驗設備和電腦、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投入1.87億元用於教育資訊化建設,數位化教育資源做到城鄉全覆蓋,教師能夠熟練運用數位教育資源進行教學。2016年,呼和浩特市繼續深化推進辦學條件標準化、均衡化,辦學條件持續得到改善,全市通過新建、重建、改擴建和安全加固改造3所中學、16所小學,使全市中小學區域間、城鄉間、校際間的均衡水準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加快推動“三通兩平臺”建設,加快智慧教育建設,使校園網路覆蓋率達到55%,教師網路學習空間開通率上升到89%,同頻互動課堂覆蓋率達到44%,接入頻寬大於10M的學校上升到70%,多媒體教學設備覆蓋率上升到87%。今年計畫投入2.9億元,不斷加大改善辦學條件力度。

“我市的民族教育政策特別好,我們孩子上幼稚園沒有保教費,吃的還特別好,花樣多注重營養配比,聽說都是政府給補貼呢。”高娃的兒子在蒙古族幼稚園,這裡不僅環境好、衛生好,保教品質也相當讓家長滿意,高娃本來想讓孩子就近讀漢語授課的小學,可現在她改變主意了,她說:“民族學校優惠政策多,孩子還能學民族語言和文化,從長遠來看,對孩子更有好處。”

每年自治區、市、旗縣區都設立民族教育專項資金,支援民族學校資訊化建設,改善民族學校辦學條件。呼和浩特市對蒙古語授課學前三年教育幼兒減免保教費,每個學生每年補助5500元,實現了蒙古語授課從學前到高中階段15年免費教育。對蒙漢雙語授課民族學校寄宿制學生給予生活費補助,小學、初中、高中按每學年1350、1620、189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從2004年起,對少數民族應屆高考優秀學生和家庭困難生進行獎勵資助;從2014年起,對民族學校加授蒙古語文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目前已經投入近300萬元。

今年呼和浩特市將進一步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准資助體系,落實好國家、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的各類資助政策。繼續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高中階段教育及蒙古語授課學生的國家助學金和“兩免”政策,中等職業學校寄宿生住宿費補貼政策。繼續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做好城鄉低保家庭子女考入普通高校入學資助工作,以及呼和浩特市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政府資助工作。做好普通高中已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雜費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確保資助政策家喻戶曉。

環境改善

居民更有獲得感

近日,一組呼和浩特當代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園的效果圖在朋友圈流傳,引來眾多網友讚歎,“畫風太美”“這是在哪兒?”短短半天,該微信閱讀量便破萬次。

據瞭解,即將改造的呼和浩特當代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園位於玉泉區三裡營南路8號,園區占地面積近百畝,由洗滌劑廠和制鎖三廠兩個廠區組成,整個園區經過拆除加建後建築面積可達34000平方米。

在呼和浩特,這樣變廢為寶的場地還有很多,難怪很多家鄉人回來都不敢認了。

“原來這裡到處是垃圾,遇到下雨天全是泥坑,現在垃圾坑變成綠色公園,還種植了各種花草,我們以後會經常來這裡鍛煉身體。生活環境變好了,心情自然也好了。”市民宣玉珍口中的綠色公園是玉泉區新命名的昭君公園,這裡原來是中國航空第八工程隊的營防區,地形下沉,環境惡略,因多年閒置就自然形成了一個垃圾坑,改造後的公園又栽植大型喬木200多棵,地被植物7萬多叢,附近的居民又有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成吉思汗公園、錫林公園、哈拉沁生態公園、草原絲綢之路主題公園、北山公園……如今的呼和浩特,到處是公園。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在城市改造建設擴展延伸的過程中,加大綠化美化力度,在新建居民社區及大青山前坡、環城水系、環城道路、城郊內外等地的邊邊角角、休息空地見縫植綠,利用水窪沙坑、荒灘野嶺等原有資源,因地制宜修建風格各異的休閒公園或廣場,還對原有的青城公園、烏蘭夫公園等40多個公園、遊園進行改造升級,使其功能更加完善,進一步滿足人們新的審美情趣和遊覽環境需求。

“我家附近有一處青城驛站,現在已經投入使用了,確實方便了附近的市民。”家住東影南路草原研究所社區的趙先生如是說。

“可以看電視、聽音樂、買東西,還可以連接wifi免費上網,廁所也能這樣高大上?”家住玉泉區小召附近的市民張先生來到他家附近的青城驛站後,徹底打消了自己的疑慮。

今年,最讓百姓感慨的就是首府環境的變化,公共廁所智慧化,青城驛站功能化,青城的一場“廁所革命”, 不僅提升了全市的公廁品質,增加全市的公廁密度,還在便民的基礎上,讓廁所也成為首府全域旅遊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除了公廁功能外,還增加了手機充電、資訊查詢、皮鞋美容、書報亭、便利店、銀行櫃員機、茶室及咖啡廳等拓展功能。作為首府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呼和浩特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如今開始向精細化邁進。

民生專案突飛猛進,呼和浩特的民生工程建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首府百姓在吃穿住行上無不感受著溫暖和幸福,民生改善,民心凝聚,構建起社會和諧的力量之基,也在書寫著百姓充滿希望的新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