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TED:未來社會需要孩子具備這四項基本能力

Andreas Schleicher , PISA之父, 被譽為“全世界的校長”

PISA, 國際學生評估專案, 是一項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 評估主要分為3個領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

上海於2009年首度參加PISA之後, 已經連續兩次獲得冠軍。 (轉自“人民教育”)

Andreas Schleicher的TED演講, 《利用資料創建更好的學校》

以前, 所有的知識都蘊藏在書本裡, 像一個編碼那樣等待著我們去尋找, 我們尋找到了就認為找到了正確的答案。 而今天的教育對於年輕人來說則是一個羅盤, 他們要用羅盤去開啟自己知識尋求的征程, 並且去尋找他們以前所不一定可以找到的答案。

在全球範圍, 大家都必須要做好應對21世紀技能需求的演變這一挑戰, 而其中之一就是我們究竟如何從標準化測試這樣的困境當中走出來, 來真正地在一種專業化的“氛圍”裡讓老師校長各司其職, 並且在各自的平臺上都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性。

━━━━━━━━━━━━━━━━━━━

為未來奠基的四個能力

━━━━━━━━━━━━━━━━━━━

今天的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四大方面的能力。

1知識(knowledge)

無論教育形式怎麼發展、變化, 根基依然是知識。 但是我們新的教育形式要求在知識之上一定要有所創新, 並且去通盤地考慮如何讓它適應今天的時代。

因此, 我們這裡的“知識”主要由以下五個重要組成部分構成。

系統性思維(systems thinking)

在過去, 學校教育都非常擅長將大問題化為小的子問題, 然後讓學生們逐個去擊破。 但今天更重要的是要在小問題當中進行整合, 讓學生形成系統性的思維。

我們希望學生能像數學家一樣思考, 同時他具備歷史學家的眼光, 這樣系統性思維、跨學科思維是非常有意義的, 但這也為教師的專業化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今天的教師僅僅做一個科學或者是數學老師已經不夠了,

他們一定要具備跨學科的素養, 要懂得和其他老師進行合作, 教師間跨學科合作才可能使學生擁有跨學科的素養。

芬蘭兩年前開始了一項很勇敢的嘗試, 它開始真正地設計跨學科的課程。 這樣的設計並不僅僅體現在學校政策目標當中, 實際上他們已經開始設計出具體的專案來落實這些想法。

我們還不知道設計這種項目到底是不是能夠成功, 但是它至少已經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嘗試。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

今天人們所重視的創新與創造力是不完全相同的。 創造力是創新的一個部分和基礎, 創新要比創造力要大得多。 比如說我們的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設計思維來使得自己的學習或者是認知形成體系和系統,

這個本身也算是一種創新。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

資訊素養也非常重要, 它使得學生可以瞭解到究竟這麼多知識和學科當中什麼是它的基礎, 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資訊來為自己所用。

全球化素養(global literacy)

今天的教育要求我們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國際性的視野, 要讓他們懂得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用不同的思維、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 這個是全球化素養的一個深刻的內涵。

數字素養(digital literacy)

今天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概率性的世界, 這就要求我們學生要具備數字素養。

2技能(skills)

技能也是當今教育的一個重要基石, 那麼技能到底如何運用對我們實際生活產生積極的效果呢?

技能包括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創新、協作、收集資料、溝通等。

創造力、批判性思維非常重要, 批判性思維就是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同一個問題;協作在今天也被當做一種技能來看待, 因為跟別人一起合作去共同解決問題本身就需要高度的技能。

3品格(character)

除了剛才說的技能之外還有一個軟實力方面的技能對於學生的影響非常大, 就是我們說的品格。 品格包括同理心、韌性、專注力和心智覺知、包容、好奇心、倫理道德、勇氣、領導力等。

同理心意味著一個學生是否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體會另外一個人深處的情景。

韌性, 就是學生在失敗以後是否可以繼續前行的能力

你想讓一個學生變得有創新能力的話, 你必須要讓他經常去冒一些風險。只要冒風險就會犯錯誤,犯錯誤承受失敗以後是否能夠從原地繼續前行,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品格”非常難以捕捉,但是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學校都是非常注重學生品格培養的。而且我們的一項調查顯示,學生的認知技能高低與他們的快樂感之間沒有太大的聯繫,但是他們的社會情感技能則和他們是否感覺到快樂關聯度很高。

但問題是我們如何能夠使得每一個校長、每一個老師真正地在自己的學校課堂當中將相關的理念進行落實呢?這確實是一個難題,我們的PISA國際測試實際上也正在探討和改革要更加地注重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的項目。

4元認知(metacognition)

最後一點,新教育形式要強調的是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所謂元認知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比如說要有相關的自我意識,要懂得去自律,要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要經常進行相關的自我反思。具體包括自我意識、自律、自我反思、自我適應、終身學習、學習策略等。

所以一個真正的成功的校長和老師並不是說在你的學生畢業的時候他的成績有多好,而是要看在他畢業的時候他是否可以成為終生學習的意識者,在未來的社會裡面更加地發展自己。

━━━━━━━━━━━━━━━━━━━

教師:轉變無法體現在教學實踐上

━━━━━━━━━━━━━━━━━━━

當前學校的課程已經太多了,很多都是過去有用而現在沒有及時更新、沒有去適應現在時代的要求的,佔領了我們學校很多的資源。

按照金字塔的形狀,考察知識的價值有三個維度。最底層的是實用價值,比如概念、工具;中間的是認知價值,比如創造力、批判性思維;最上面的是情感價值,比如美。

被忽視的情感性的價值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因為這是學生軟實力重要的一部分,這個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他未來是否能夠成功。

我們發現一個學生成功需要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第一個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嚴格的訓練激發積極的思維,第二是注意力,第三是一致性。

注意力或者聚焦能力意味著要讓學生可以在特定的領域裡面深入學習,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識都很膚淺地學一點點。

連貫性是指學生在整個學知識過程當中要有體系,前面學到的知識和後面承接到的內容要有相應的一致性,不能成為碎片化的東西。

比如學習一門外語,週一上午學一點,週四上午再學一點,這樣的學生連貫性就很差,因為你的大腦並沒有身處在那個語言的國家或者那個環境裡面所學習語言的模式。

說了這麼多是為了強調學習科學的重要性。

有意思的是,幾年前我們為很多國家的老師做了一個測評,就21世紀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被重視的問題進行測量。

從測評的發達國家的結果回饋來看,我們認為他們在學習和教學方法上都有著比較建構性的態度。

比如他們都認同我們剛剛說的,他們認為老師本身的職責就是促進學生自主探索求知,老師不應該向學生展示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要讓學生自己先思考,思維和推導過程比課程本身重要,當學生應該更多地靠自己來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能學得最好。

這些建構性的觀點在亞洲國家,比如說日本、新加坡、韓國他們當中也是很強的。但是如果你去觀察一下課堂中實際發生的情景就會發現很不一樣的現象。

比如說當我們要瞭解在課堂裡面會不會讓學生自己通過分組合作學習來解決特定的問題,我們就發現真正在教室裡面做的現象少了很多;再比如通過測量至少在一個星期以上才能完成的專案這樣的長期學習任務來檢驗學生成績,雖然很多國家的老師都表示這個東西很重要,但在實際這樣做的卻非常罕有。

所以這似乎在老師所說的、他認為什麼是重要的、好的教學方式和他實際的操作過程之間有一個鴻溝——老師們本身的認知不會自動就轉換為先進的課堂教學實踐。

這個就是教師專業主義其中的一些內涵,就是要如何將自己的觀念和自己實際教學實踐真正地契合好。

當然,不同的環境當中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的國家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師的專業主義方面也是可以互相學習,因為教師專業主義在環境裡本身意義也是不一樣的。

就數學教學而言,比如在上海更多地注重概念理解,幫助學生來從數學體系的角度來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而在冰島這一方面的注重則比較弱,他們往往聚焦比較簡單可以直接運用於生活的數學問題。

你必須要讓他經常去冒一些風險。只要冒風險就會犯錯誤,犯錯誤承受失敗以後是否能夠從原地繼續前行,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品格”非常難以捕捉,但是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學校都是非常注重學生品格培養的。而且我們的一項調查顯示,學生的認知技能高低與他們的快樂感之間沒有太大的聯繫,但是他們的社會情感技能則和他們是否感覺到快樂關聯度很高。

但問題是我們如何能夠使得每一個校長、每一個老師真正地在自己的學校課堂當中將相關的理念進行落實呢?這確實是一個難題,我們的PISA國際測試實際上也正在探討和改革要更加地注重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的項目。

4元認知(metacognition)

最後一點,新教育形式要強調的是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所謂元認知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比如說要有相關的自我意識,要懂得去自律,要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要經常進行相關的自我反思。具體包括自我意識、自律、自我反思、自我適應、終身學習、學習策略等。

所以一個真正的成功的校長和老師並不是說在你的學生畢業的時候他的成績有多好,而是要看在他畢業的時候他是否可以成為終生學習的意識者,在未來的社會裡面更加地發展自己。

━━━━━━━━━━━━━━━━━━━

教師:轉變無法體現在教學實踐上

━━━━━━━━━━━━━━━━━━━

當前學校的課程已經太多了,很多都是過去有用而現在沒有及時更新、沒有去適應現在時代的要求的,佔領了我們學校很多的資源。

按照金字塔的形狀,考察知識的價值有三個維度。最底層的是實用價值,比如概念、工具;中間的是認知價值,比如創造力、批判性思維;最上面的是情感價值,比如美。

被忽視的情感性的價值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因為這是學生軟實力重要的一部分,這個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他未來是否能夠成功。

我們發現一個學生成功需要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第一個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嚴格的訓練激發積極的思維,第二是注意力,第三是一致性。

注意力或者聚焦能力意味著要讓學生可以在特定的領域裡面深入學習,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識都很膚淺地學一點點。

連貫性是指學生在整個學知識過程當中要有體系,前面學到的知識和後面承接到的內容要有相應的一致性,不能成為碎片化的東西。

比如學習一門外語,週一上午學一點,週四上午再學一點,這樣的學生連貫性就很差,因為你的大腦並沒有身處在那個語言的國家或者那個環境裡面所學習語言的模式。

說了這麼多是為了強調學習科學的重要性。

有意思的是,幾年前我們為很多國家的老師做了一個測評,就21世紀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被重視的問題進行測量。

從測評的發達國家的結果回饋來看,我們認為他們在學習和教學方法上都有著比較建構性的態度。

比如他們都認同我們剛剛說的,他們認為老師本身的職責就是促進學生自主探索求知,老師不應該向學生展示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要讓學生自己先思考,思維和推導過程比課程本身重要,當學生應該更多地靠自己來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能學得最好。

這些建構性的觀點在亞洲國家,比如說日本、新加坡、韓國他們當中也是很強的。但是如果你去觀察一下課堂中實際發生的情景就會發現很不一樣的現象。

比如說當我們要瞭解在課堂裡面會不會讓學生自己通過分組合作學習來解決特定的問題,我們就發現真正在教室裡面做的現象少了很多;再比如通過測量至少在一個星期以上才能完成的專案這樣的長期學習任務來檢驗學生成績,雖然很多國家的老師都表示這個東西很重要,但在實際這樣做的卻非常罕有。

所以這似乎在老師所說的、他認為什麼是重要的、好的教學方式和他實際的操作過程之間有一個鴻溝——老師們本身的認知不會自動就轉換為先進的課堂教學實踐。

這個就是教師專業主義其中的一些內涵,就是要如何將自己的觀念和自己實際教學實踐真正地契合好。

當然,不同的環境當中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的國家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師的專業主義方面也是可以互相學習,因為教師專業主義在環境裡本身意義也是不一樣的。

就數學教學而言,比如在上海更多地注重概念理解,幫助學生來從數學體系的角度來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而在冰島這一方面的注重則比較弱,他們往往聚焦比較簡單可以直接運用於生活的數學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