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游灕江小記|呂達餘

遊灕江小記

呂達餘

吃罷早餐, 一行遊客方在車中坐定, 陽朔的導遊李先生說:我們今天選擇的旅遊線路, 叫著“總統之旅”, 1998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華時,

官方特意選擇的最佳遊覽線路。 “噢?”遊客中有人發出了驚歎, 導遊的話顯然調起了大家的興致, 對即將開始的行程充滿了期待。 待車到了興坪遊船碼頭, 放眼向江中望去, 三月的灕江近岸處, 一座座小山矗然獨立, 但見山體青翠, 山勢崔嵬, 宛若一大型盆景, 此乃喀斯特地貌。 有人見此不及上船, 便在渡口邊拍起照來。

船行江中, 徐徐而行, 兩岸青山, 迤邐而過。 但因為陰天之故, 山如碧螺, 卻無輕霧繚繞;波平如鏡, 難有清晣映射。 據導遊介紹說, 在灕江上陰而微雨, 是常見的天氣。 畫家、攝影家作品中, 所營造的優美的山水意境, 並非常態的灕江風光。 一縷陽光打出山體的質感, 半山有仙雲繚繞其上, 在長長的灕江上,

這般景致並不多見。 可見好景是要用心求的, 並非隨意即可遇見。

遊客中有人在舷窗拍照, 船家提醒注意安全, 到景點會停下讓大家拍照。 我有些不以為然, 我們眼中即時所見的, 難道竟然不是景致嗎?到了某處山形狀如某物的地方, 或山勢顯得比較特別處, 此即所謂景點了, 遊船便泊住停留片刻, 讓大家去船上的平臺照像。 於是人群中一陣騷動, 各色手機相機紛紛上場, 在船家指示的特定角度, 人們擺出各種姿勢, 單人照, 雙人照, 集體照, 忙得不亦樂乎。 在一片“請你讓一下”喧嚷聲中, 人們完成了“到此一遊”的拍照。 船便又繼續前行, 人們回到船倉裡的座位上, 或閉目養神, 或吃點零食, 有些心急的遊客, 正查看剛拍的照片,

滿意的都發到朋友圈了。

若說到景, 其實, 灕江沿線, 處處皆景。 看不到, 是你沒有用心。

到一小沙洲處, 遊船靠上停了下來, 原來可以照像。 小洲上立一漁夫, 手拿斗笠, 肩擔一杆, 杆兩頭各立一漁鷹, 若借此行頭照像, 一次五元。 無論男女遊客, 都有去扮漁夫的。 無奈兩隻漁鷹呆若木雞, 也許是被人擺弄得倦了。 有經驗的漁夫便指導照像者, 將肩上的木杆轉動起來, 漁鷹立足不穩, 翅膀展動開來, 照片便拍得好了。 同行的L君照了一張, 便鼓動我也照, 且提前為我付了錢。 不忍拂了朋友的好意, 也拍了一張“出沒風波裡”的照片。 其實, 漁家風波里的辛苦, 遊人中怕是無人會得, 而眼前的這位漁夫, 是旅遊項目中的道具了。

遊船繼續前行,

我忽然想起好遊的古文人。 讀唐宋文可知, 古文人好遊且好記, 名為“某處記”的文章很多, 如《醉翁亭記》、《石鐘山記》。 所遊處並非名山大川, 只是家鄉或任所的風物, 往往為一山一亭, 一水一石。 但古人游的是情致, 蘇東坡之遊赤壁, 游的是超然出塵:“縱一葦之所如, 淩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 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羽化而登仙。 ”張岱湖心亭看雪, 看的是清簡雅素:“霧淞沆碭, 天與雲與山與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長堤一痕, 湖心亭一點, 與餘舟一芥, 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眼前的灕江上, 眾多遊船穿梭往來, 機器聲與人聲相激, 更有兩船相遇互唱山歌者, 平靜的灕江的水面, 似乎也蕩出了濤聲。 “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名初有時,

必不會似現在這般的情形, 但這是現代的旅遊, 與偕三五同道者遊山玩水, 究竟是有些不同。 現代的旅遊是一種消費, 景區提供的是一種產品。 其實真正好的遊玩之地, 是清風明月不要錢的所在, 讓自然的山水洗滌俗塵, 而並非“到此一遊”的淺淺的心理滿足。

如果張岱重生, 現在的湖心亭, 也不會去看了吧。 而如今的赤壁之下, 蘇軾怕也沒有舟中飲酒的興致。 但凡山水佳處, 一沾染過多的塵世氣息, 便不再佳妙了。

授權原創首發作者:呂達餘,男,安徽銅陵人氏,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平生鍾情讀書與文字,日與筆墨圖書為伴,有短小詩文散見於報刊。

授權原創首發作者:呂達餘,男,安徽銅陵人氏,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平生鍾情讀書與文字,日與筆墨圖書為伴,有短小詩文散見於報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