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們注意了:孩子喜歡一個人玩,這裡面隱藏著巨大的危險!

已經聽到好幾個家長跟我說, 孩子性格很內向, 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玩兒, 就喜歡一個人待著。

做父母的很憂慮, 擔心這樣下去,

孩子會不會出什麼問題?

一般來說, 出現這種情況的家庭, 父母自己帶孩子的時間比較少。

比如:

父母都要上班, 沒時間帶孩子, 就把孩子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

孩子在身邊, 但父母都要上班, 就交給老人家或請保姆照顧。

養育者(包括但不限於爸爸媽媽)對孩子過於忽視, 情感上沒有連接。

當然, 還有一種遺傳或生活環境的原因:父母性格偏內向, 家庭的氛圍也很安靜。

央視跟拍十年的紀錄片《零零後》, 其中第四集《一一的世界》的主人公: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兒的一一, 就出生並成長在一個父母性格都比較偏安靜、喜歡獨處的家庭裡。

在幼稚園裡, 無論周圍的人在做什麼, 一一都悠然自得地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書、一個人玩耍,

正如她簡單的名字:一一。

而且, 她還特別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面對周圍人的擔心和建議, 她說:“我覺得一個人玩兒挺好的。 ”

在上幼稚園之前, 一一的父母因為自身也有這種喜歡獨處的傾向, 所以並沒有覺得一一有什麼異常。

直到芭學園的園長大李(李躍兒)老師向一一的父母提出了她的擔心:

從成長的角度來看,

這個人將來要為別人服務,

要為人群服務才能獲得生存機會。

如果她一直這樣悠然自得,

到最後成為一種這樣的人格狀態,

我擔心將來:

她的生存會出現問題。

大李老師的話, 與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在他的世界心理學名著《超越自卑》裡的闡述不謀而合: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 都有三條重要的聯繫。 其中, 第二種聯繫是:

我們並不是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 我們四周還有其他人, 我們活著, 必然要和他們發生關聯。

如果只有他孤零零地活著, 並且想只憑自己的力量來應付自己的問題, 他必然會滅亡掉。

兒童應該被鼓勵及被訓練以合作之道;在日常工作及平等遊戲中,

他們也應該被允許在同齡兒童之間, 按自己的行為方式做事。

否則, 當他接近成年時, 缺乏社會感覺對他的不利會變得愈來愈明顯。 這個時候, 他本身的特質也已經不足以應付任何生活的考驗了。

這個時候, 他就有可能成為問題少年、酗酒者、罪犯、自殺者, 甚至是精神病患者。

這個時候, 一一的父母才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

聽從大李老師的建議, 一一的媽媽特意請了假去幼稚園陪園, 希望能帶著一一加入群體。 平時也帶著一一去串門, 去參加一些戶外的活動。

然而, 想改變一一的這個狀態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她是個有自己的想法, 並且還挺堅持的孩子。 在大李老師的一再建議下,

她仍然堅定地說:“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 我不想要朋友。 ”

即使這樣, 大李老師和一一媽媽也沒有強迫一一必須要改變, 要結交朋友。

然而, 所謂“潤物細無聲”, 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突然有一天, 一一的身邊多了一個小女孩(萌萌), 這是她在幼稚園的第一個朋友, 她非常地珍惜和在乎。

在跟萌萌一起玩耍時,一一終於感受到了那種與人交往的樂趣。只要有朋友在身邊,一一就顯得非常地有光彩,人也非常的舒展。

當時的一一並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但長大後的她懂得了:人是需要朋友的,這是人類的天性!

時至今日,一一已經13歲了。

她當然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把自己“孤立”起來的小女孩,她會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她會去交朋友,也享受與朋友們在一起的樂趣。甚至,她也開始對這個社會產生興趣,願意為他人做出貢獻。

在初一的那個暑假,她主動提出來去之前上學的芭學園做義工。

儘管她還是不喜歡那些很熱鬧的活動,也不會主動參與小朋友們之間的互動,但是,在她內心,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方向:

我覺得:要求人是外向的這件事情,

首先肯定是有它的目的的,

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緊密地抱團在一起,

然後創造一個更好的社會。

但同時我覺得:

從本質上來講,它對內向的人是有點不公平的,

它在要求每個內向的人都變得外向。

其實,內向的人也有很多自己的優點,

比如他能更安靜地思考、沉澱……

所以說,

人當然是能外向能內向才是最好的,

那樣他就擁有這兩個世界裡面,

各一半最好的東西。

然後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一一的世界》主人公:一一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一一,在她自己的人生路上,一定會活出屬於她的那一片精彩!

我自己也很慶倖,在發現兒子的社會情感和社會技能方面出現一些問題時,及時果斷地將孩子帶回到了我自己的身邊。

特別是這兩年,我花了很多的時間陪伴和引導,他的性格越來越開朗,與小夥伴的相處越來越和諧;對他人、對社會也抱有更多的興趣和友善。

一一無疑是幸運的,但也有不少的孩子,仍然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並不是所有像一一這樣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幸運,能去到像芭學園這樣充分尊重孩子天性的幼稚園,也少有機會遇到像大李(李躍兒)這樣有智慧、有經驗,循循善誘的老師。

而更多的家長們,可能也沒有意識到這種狀況的嚴重性。

甚至有些家長,發現了問題,也知道了原因,但卻因為改變養育環境(方式)的代價太大了,而最終選擇不作為。

比如:

把孩子帶回自己身邊,工作怎麼辦?難道要放棄自己的事業?

工作很忙,每天下班回到家都那麼累了,哪還有時間陪孩子呢?

跟老人們溝通帶孩子的方式,不僅沒解決問題,還引發了新的矛盾,只好作罷。

所以,他們選擇讓孩子維持現狀,等待更好的時機。

比如:

等經濟狀況再好一點,我就把孩子接過來。

等忙過這一段,我就儘量早點回家陪孩子。

老人家畢竟還是愛孩子的,等他們心情好一點兒再說吧!

人們說: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時十年前,

其次是現在。

養育孩子,

其實也是的!

本文完

作者|胡芹,至簡人生自媒體平臺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註冊正面管教資質講師,七歲男孩的媽媽。

點擊以下連結,閱讀《零零後》系列文章:

跟拍10年,近乎完美的媽媽,卻將孩子養成了這樣!

十年悉心養育,竟抵不過突如其來的二胎?是叛逆,還是妒忌?

成長是一條單行道,選擇傳統教育還是出國,有一點比錢更重要!

她非常地珍惜和在乎。

在跟萌萌一起玩耍時,一一終於感受到了那種與人交往的樂趣。只要有朋友在身邊,一一就顯得非常地有光彩,人也非常的舒展。

當時的一一並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但長大後的她懂得了:人是需要朋友的,這是人類的天性!

時至今日,一一已經13歲了。

她當然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把自己“孤立”起來的小女孩,她會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她會去交朋友,也享受與朋友們在一起的樂趣。甚至,她也開始對這個社會產生興趣,願意為他人做出貢獻。

在初一的那個暑假,她主動提出來去之前上學的芭學園做義工。

儘管她還是不喜歡那些很熱鬧的活動,也不會主動參與小朋友們之間的互動,但是,在她內心,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方向:

我覺得:要求人是外向的這件事情,

首先肯定是有它的目的的,

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緊密地抱團在一起,

然後創造一個更好的社會。

但同時我覺得:

從本質上來講,它對內向的人是有點不公平的,

它在要求每個內向的人都變得外向。

其實,內向的人也有很多自己的優點,

比如他能更安靜地思考、沉澱……

所以說,

人當然是能外向能內向才是最好的,

那樣他就擁有這兩個世界裡面,

各一半最好的東西。

然後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一一的世界》主人公:一一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一一,在她自己的人生路上,一定會活出屬於她的那一片精彩!

我自己也很慶倖,在發現兒子的社會情感和社會技能方面出現一些問題時,及時果斷地將孩子帶回到了我自己的身邊。

特別是這兩年,我花了很多的時間陪伴和引導,他的性格越來越開朗,與小夥伴的相處越來越和諧;對他人、對社會也抱有更多的興趣和友善。

一一無疑是幸運的,但也有不少的孩子,仍然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並不是所有像一一這樣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幸運,能去到像芭學園這樣充分尊重孩子天性的幼稚園,也少有機會遇到像大李(李躍兒)這樣有智慧、有經驗,循循善誘的老師。

而更多的家長們,可能也沒有意識到這種狀況的嚴重性。

甚至有些家長,發現了問題,也知道了原因,但卻因為改變養育環境(方式)的代價太大了,而最終選擇不作為。

比如:

把孩子帶回自己身邊,工作怎麼辦?難道要放棄自己的事業?

工作很忙,每天下班回到家都那麼累了,哪還有時間陪孩子呢?

跟老人們溝通帶孩子的方式,不僅沒解決問題,還引發了新的矛盾,只好作罷。

所以,他們選擇讓孩子維持現狀,等待更好的時機。

比如:

等經濟狀況再好一點,我就把孩子接過來。

等忙過這一段,我就儘量早點回家陪孩子。

老人家畢竟還是愛孩子的,等他們心情好一點兒再說吧!

人們說: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時十年前,

其次是現在。

養育孩子,

其實也是的!

本文完

作者|胡芹,至簡人生自媒體平臺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註冊正面管教資質講師,七歲男孩的媽媽。

點擊以下連結,閱讀《零零後》系列文章:

跟拍10年,近乎完美的媽媽,卻將孩子養成了這樣!

十年悉心養育,竟抵不過突如其來的二胎?是叛逆,還是妒忌?

成長是一條單行道,選擇傳統教育還是出國,有一點比錢更重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