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当南方已经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而地处北纬50度线上的边城黑河市依然冰天雪地,蓝天、白雪、农村,勾勒出了一副典型的东北画面。
行走在上马场乡西山后村的街道上,除了以往印象中的“人少、冷清”之外,记者看到的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画面:全村主干道不但全部安置了像城市一样的路灯,还配置了垃圾箱,可谓有点东北新农村的感觉。
据一位村民反映:近年来,随着他们村经济的好转,以及粮食价格的下跌,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把种地当做“一辈子的追求”,而是选择离开农村,或黑河市购房居住,或南下创业。
由于冬天长达半年之久,农民“几乎啥事都没有”,很多老人选择入冬进城帮助儿女带孩子,春天开始种地后再返回农村。
一些通过求学走出东北的学子们也没有选择回来,而是留在了南方发展。这三种情况累积在一起,他说与10年前相比,村里的常驻人口几乎锐减了一半儿。
东北农村冬天“没看头”,城里生活方便又快捷,为此,该村党支部在上级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建设“城市环境”便民助民,倾心为老百姓打造舒服、方便的生活环境,希望可以达到栓心留人的目的。
由于冬季寒冷且长达半年之久,村民们准备了一堆又一堆的木头柈子备用取暖。
在一农家小院中,由于车的主人外出打工去了,本来就性能不佳的车辆被废弃后仍在院子中。
由于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很多坚守的中壮年村民被迫寻找别的出路。
食杂店门口的一条老狗显得非常懒散地晒着太阳取暖。
一位老人领着一条狗在千里冰封的雪野中散心。
为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西山后村主干道上设置了崭新的垃圾箱。
三名随父母在黑河市上学的孩子,再次回到西山后村后,非常富有童趣地玩着雪。
几名从城市里跟随父母返回村屯的西山后村后裔,正在长辈家的农家小院中玩耍。(若喜欢,敬请转发文章,关注文章上方“北疆记录者”)
有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东北三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流出人口为400万以上,用这一数据减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东北10年流失100多万人口,其中以黑龙江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