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家預測:2017年GDP將保持6.8%

中新經緯用戶端10月20日電(閆淑鑫)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前三季度經濟資料: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8%。

從資料上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略有放緩。

專家預計,下半年經濟不會出現較大調整,全年GDP將保持6.8%-7%的增速。

中期化特徵顯現,提高經濟增長品質是關鍵

10月19日下午,中國新聞社舉辦“國是論壇—2017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與會專家充分解讀三季度經濟資料,預判第四季度經濟走向,從宏觀、金融、消費等多個維度共同探討中國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在當天國新辦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

國民經濟已經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6.9%的中高速增長區間。

對此,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認為,上述資料是2011年經濟下行以來探底檢驗期的表現,說明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中期化特徵的平臺狀態。

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 中新經緯閆淑鑫 攝

至於第四季度的經濟走勢,賈康認為雖然不排除出現一點點波動的可能性,但絕對不會有大的調整。“周小川行長已經看到下半年GDP有望增長7%,也就意味著四季度比三季度還有更好的表現。”賈康表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際剛也對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充滿信心。

魏際剛認為,基於全球經濟復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等多方面因素,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將增長6.8%-7%,2018年經濟增速會達到7%。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際剛 主辦方供圖

不過,賈康指出,經濟增速多少並不是關鍵,

關鍵是“要把中國經濟增長品質提高,以結構優化保證這種品質提高的運行中期化、長期化”。

結構性改革是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關鍵基礎

誠如賈康所言,中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該階段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尤為重要。

那麼在新舊動能轉換之際,應該如何理清兩者之間的關係?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辦公廳主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看來,

新舊動能轉換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最好新動能快一點,但是如果舊動能去得太快,也是一個問題,因為跟不上。”朱中一表示,“所以說新舊動能轉換並不太容易。”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辦公廳主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 主辦方供圖

魏際剛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混合動力”,而且會長期持續。“我們現在是新舊動能並存,而將來則是以新代舊,在舊的中提新,新中又生優。”魏際剛說。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則指出,新舊動能的轉換是手段和方式的改變。她表示,新舊動能轉換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必然會帶來陣痛,當前,中國最大的新動能來自結構性改革。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 主辦方供圖

“對新動能的關注應該放在深化改革以及解決結構性矛盾這件事上。市場化改革現在進入到一個更強的實質性深化階段,這是未來新動能的關鍵基礎。”萬喆表示。(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魏際剛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混合動力”,而且會長期持續。“我們現在是新舊動能並存,而將來則是以新代舊,在舊的中提新,新中又生優。”魏際剛說。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則指出,新舊動能的轉換是手段和方式的改變。她表示,新舊動能轉換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必然會帶來陣痛,當前,中國最大的新動能來自結構性改革。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 主辦方供圖

“對新動能的關注應該放在深化改革以及解決結構性矛盾這件事上。市場化改革現在進入到一個更強的實質性深化階段,這是未來新動能的關鍵基礎。”萬喆表示。(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