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了這篇文章,建築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的編制這一塊總有點數了吧?

工程技術資料收集整理,是建築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齊全的工程技術資料,是工程建設及竣工驗收的必備條件,也是對工程進行檢查、維護、管理、使用、改建和擴建的原始依據。

工程技術資料收集整理,貫穿整個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牽涉到參建的方方面面,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

多年來,從魯班獎到省、市優良樣板工程的評審中可以看到,技術資料的品質往往 滯後於現場實物的品質。為此,建設部和省、市建設部門反復強調要搞好技術資料工作,明確指出:任何一項工程如果技術資料不符合標準規定,則判定該項工程不合格,對工程品質具有否決權。

在評審優良樣板時,技術資料不合格,則不再安排現場實物評審。

一、總說明

1.技術資料必須具有及時、準確、齊全和真實性,客觀地反映工程品質情況。

技術資料是工程的真實記錄,它主要由施工人員從施工過程中採錄,經資料員整理而成;而所謂靠資料員“做”資料是十分錯誤的。

“回憶錄”式的整理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2.為防止弄虛作假和違章現象,所有資料的工程名稱和建築面積、層數,自始至終要一致。

3.技術資料中所引用 的一切法規(規範、規定等)和使用的一切原材料,必須是當前頒佈執行的和允許使用的。

二、工程技術資料的組卷

(一)組卷原則

1、組卷必須遵循其自然形成的規律,按其時間的先後,按其專業加以排列。

2、單位(子單位)工程原則上按分部工程獨立組卷。土建工程一般可分為:

⑴總目錄 ⑵工程建設前期法定建設程式檔 ⑶建築工程綜合管理資料 ⑷地基與基礎工程 ⑸主體結構工程 ⑹建築裝飾裝修工程 ⑺建築屋面工程 ⑻建築設備安裝工程綜合管理資料 ⑼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 ⑽建築電氣工程⑾智慧建築工程 ⑿通風與空調工程 ⒀電梯工程 ⒁竣工驗收資料 ⒂竣工圖。

(二)組卷規格品質要求

1、案卷採用統一的裝具和規格尺寸,文字材料規格宜採用A4幅面(297mm×210mm)尺寸不同 的要折疊或裱襯成統一幅面。

2、竣工圖應是新藍圖,圖紙宜採用國家標準圖幅。所有竣工圖均應加蓋竣工圖章(圖章內容包括:“竣工圖”字樣、施工單位、編制人、審核人、技術負責人、編制日期、監理單位、現場監理、總監。見《建設工程檔歸檔整理規範》GB/T50328--2001)。

3、文字材料組卷裝訂厚度不宜超過30mm,圖紙組卷裝訂厚度不宜超過40mm。

4、文字材料不得用鉛筆、紅色和純藍墨水,圓珠筆等易褪色材料書寫。

5、原則上不得用複寫紙;雙面複寫紙絕對不能使用。

6、試(檢)驗報告必須是原件;合格證等可以用影本,但要注明原件存放處,複印經手人簽名並蓋保存單位印章。同時要字跡清楚、牢固、能長期保存。

三、工程建設前期法定建設程式檔:

投資、用地、規劃、施工許可,

施工圖審查批准書,

中標通知,

合同(包括分包合同),

各方資質,

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等。

四、施工管理記錄

施工現場品質管制檢查記錄。

開工報告,施工組織設計,設計圖紙會審,事故處理;

安全評價,工程總結等;

施工日記(另立卷)

(一)施工現場品質管制檢查記錄

1、填表責任人: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

2、表頭:填寫參與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的概況,可統一填寫,不需具體人員簽名,只是明確了負責人的地位。

3、檢查內容:

⑴現場品質管制制度——主要是圖紙會審、技術交底、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審批程式,工序交接、品質檢查評定制度,品質獎罰辦法,以及品質例會制度和品質問題處理制度等。

⑵品質責任制——各品質責任人的分工,各項品質責任的落實規定。

⑶主要專業工種操作上崗證書——鋼筋、磚瓦、混凝土、防水等建築結構工種。

⑷分包方資質與對分包單位的管理制度——專業承包單位的資質,總承包單位對分包單位的管理制度(品質和技術)。

⑸施工圖審查情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施工圖審查批准書及審查機構出具的報告。

⑹地質勘察資料——地質報告書。

⑺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審批——檢查編寫內容是否有針對性,編制、審核、批准手續是否齊全。

⑻施工技術標準——承建單位自己編制的不低於國家品質驗收規範的操作規程等企業標準。是品質檢查評定的標準。要有批准程式。

⑼工程品質檢驗制度 ——①原材料、設備進場檢驗制度;②施工過程的試驗計畫;③竣工後的抽查檢測計畫。

⑽攪拌站及計量設置——指設置在工地的攪拌站的計量儀器的精確度,管理制度等。預拌混凝土則不用填寫。

⑾ 現場材料、設備存放與管理——對材料、設備保管的管理制度。

4、注意事項

⑴填表時間應在開工之前,施工單位將有關檔的原件或影本附在後邊,由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專案負責人)驗收核查。驗收核查後寫出檢查結論並簽名蓋章。

⑵如檢查驗收不合格,施工單位必須限期改正,否則不許開工。

(二)設計變更洽商記錄

填表要求:

1、應有設計人、審核人簽名和蓋上設計單位的有效圖章。

2、監理(建設)單位應蓋上有效圖章,以表示知道此變更。

(三)施工日記

五、主要原材料和試件品質試(檢)驗報告

六、施工過程記錄

七、安全和主要功能核查(抽查)記錄

八、工程品質驗收

九、工程結構品質檢測

三、工程建設前期法定建設程式檔:

投資、用地、規劃、施工許可,

施工圖審查批准書,

中標通知,

合同(包括分包合同),

各方資質,

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等。

四、施工管理記錄

施工現場品質管制檢查記錄。

開工報告,施工組織設計,設計圖紙會審,事故處理;

安全評價,工程總結等;

施工日記(另立卷)

(一)施工現場品質管制檢查記錄

1、填表責任人: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

2、表頭:填寫參與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的概況,可統一填寫,不需具體人員簽名,只是明確了負責人的地位。

3、檢查內容:

⑴現場品質管制制度——主要是圖紙會審、技術交底、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審批程式,工序交接、品質檢查評定制度,品質獎罰辦法,以及品質例會制度和品質問題處理制度等。

⑵品質責任制——各品質責任人的分工,各項品質責任的落實規定。

⑶主要專業工種操作上崗證書——鋼筋、磚瓦、混凝土、防水等建築結構工種。

⑷分包方資質與對分包單位的管理制度——專業承包單位的資質,總承包單位對分包單位的管理制度(品質和技術)。

⑸施工圖審查情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施工圖審查批准書及審查機構出具的報告。

⑹地質勘察資料——地質報告書。

⑺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審批——檢查編寫內容是否有針對性,編制、審核、批准手續是否齊全。

⑻施工技術標準——承建單位自己編制的不低於國家品質驗收規範的操作規程等企業標準。是品質檢查評定的標準。要有批准程式。

⑼工程品質檢驗制度 ——①原材料、設備進場檢驗制度;②施工過程的試驗計畫;③竣工後的抽查檢測計畫。

⑽攪拌站及計量設置——指設置在工地的攪拌站的計量儀器的精確度,管理制度等。預拌混凝土則不用填寫。

⑾ 現場材料、設備存放與管理——對材料、設備保管的管理制度。

4、注意事項

⑴填表時間應在開工之前,施工單位將有關檔的原件或影本附在後邊,由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專案負責人)驗收核查。驗收核查後寫出檢查結論並簽名蓋章。

⑵如檢查驗收不合格,施工單位必須限期改正,否則不許開工。

(二)設計變更洽商記錄

填表要求:

1、應有設計人、審核人簽名和蓋上設計單位的有效圖章。

2、監理(建設)單位應蓋上有效圖章,以表示知道此變更。

(三)施工日記

五、主要原材料和試件品質試(檢)驗報告

六、施工過程記錄

七、安全和主要功能核查(抽查)記錄

八、工程品質驗收

九、工程結構品質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