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政府每月無償給你4000元,你還會努力工作嗎?看李開複如何看待

文/黑白流派

據報導,去年,芬蘭正式開始了一項“無條件基本收入”社會實驗。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簡稱BBI)是指:從政府的社會保障支出中,拿取部份配額作為市民的基本收入,該收入不需要任何條件與資格,

只要是屬於本地市民者,每個人都可以拿到一筆基本收入。

按照芬蘭的計畫,將從領取失業保險和收入補貼的群體中隨機選取2000人,每人每月從政府領取560歐元(約4000元人民幣)。實驗為期兩年,旨在促進就業,改善低收入者生活狀況。

如果實驗成功,這一專案可能會擴展到全部芬蘭公民。

今年,芬蘭社保部門表示,基本收入計畫的目的是消滅貧困和無家可歸,同時還能對工作不穩定的業者提供風險兜底。從實驗情況來看,今年可能會加大推行力度,也就是有將會有更有的芬蘭公民無條件領取國家的“基本工資”

這一政策的推行,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多番的議論,其中16年六月瑞士也進行了一場關於“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公投,保障“國家無償支付每人每月2500瑞郎(約16000人民幣)”,面對這樣的提議大部分人投了反對票。

實際上,無條件基本收入算得上本世紀最偉大的思想之一。200多年前美國開國元勳湯姆斯•潘恩已經提出了“無條件基本收入”思想的雛形,此後被許多政治家、經濟學家提起和完善,包括哲學家羅素、民權活動家馬丁•路德•金,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密爾頓•弗裡德曼等人也都積極的為該理論進行推廣和研究。

近期,美國特朗普政府也在加州奧克蘭市試行無條件基本收入計畫。 實驗預計推行半年至一年,被選中的參與者每人月薪為1000至2000美元(約新臺幣32000至65000元)。

許多學者認為,未來機械取代人力後,能借此措施平衡資源配置、縮短貧富差距。而根據牛津大學馬丁學院近年發佈的研究顯示,未來20年內美國將有45%的工作被機械取代。此外,加拿大、荷蘭等國也相繼推出了該試點計畫。

對此,小編整理了一些行業精英的觀點和看法,僅供參考。

一、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複

關於這個話題,我的觀點是:UBI代表社會對AI給人類帶來失業潮的關注,是嘗試找到解決方法的良好開端,但這還不夠。僅靠UBI,遠遠無法讓失業工人贏得一個穩定的未來。

人工智慧革命即將到來,與之而來的將是最好的時代或者是最壞的時代。革命的成果將取決於我們是選擇被天真的樂觀主義毒害,還是努力全面解決問題。

“全民基本收入”代表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很顯然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認真探討並在短期內進行實驗。只有這樣,這一驚人的革命才會帶領我們實現創造性的文藝復興。

二、倫敦大學經濟學教授蓋伊·斯坦丁

基本觀點:

人們不必要為了生存而接受自己不願意做的工作,在納米比亞的試驗更是有出人意料的利好,在沒有任何提前計畫或組織的條件下,當地居民竟然自發成立了UBI諮詢委員會,由當地的老師和護士牽頭,建議居民們如何理性地花費UBI。此外人們能從工作中抽出時間來做個人的教育和陪伴家庭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UBI不同于福利政策和私人慈善其本質是一視同仁。UBI不是空中樓閣,不是烏托邦,不是幼稚的理想主義。UBI可以負擔得起,不會獎懶罰勤,對經濟,對社會,對個體都有諸多好處是現行福利制度不能比擬的。UBI最大的阻力不是哲學上的,不是經濟上社會上的,而是政治上的。

總結來說,UBI具有最根本的合法性,是我們每一個人生來就應該擁有的社會紅利,這是作為我們人類共同祖先的後代該享有的。

這讓我不經意間恍惚想到了共產主義的景象還有中國一直開展的扶貧工作。

反對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普遍認為:UBI只是一個烏托邦,從沒人做成功過,財政也承擔不起這樣大的開支,還會影響稅收、滋生“懶人”造成移民問題等。

某資本投資達人也說:UBI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制度一面阻礙科技發展,一面發展科技的矛盾態度下,不願意也不可能接受公有制而不得不進行的妥協。

坦白說,資本主義社會下阻礙科技發展的,其實是軍事科技發展本身。如果軍事科技能夠確保及少數幾個人足以摧毀其他所有人,資本主義的科技發展一定是神速。

對此,小編整理了一些行業精英的觀點和看法,僅供參考。

一、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複

關於這個話題,我的觀點是:UBI代表社會對AI給人類帶來失業潮的關注,是嘗試找到解決方法的良好開端,但這還不夠。僅靠UBI,遠遠無法讓失業工人贏得一個穩定的未來。

人工智慧革命即將到來,與之而來的將是最好的時代或者是最壞的時代。革命的成果將取決於我們是選擇被天真的樂觀主義毒害,還是努力全面解決問題。

“全民基本收入”代表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很顯然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認真探討並在短期內進行實驗。只有這樣,這一驚人的革命才會帶領我們實現創造性的文藝復興。

二、倫敦大學經濟學教授蓋伊·斯坦丁

基本觀點:

人們不必要為了生存而接受自己不願意做的工作,在納米比亞的試驗更是有出人意料的利好,在沒有任何提前計畫或組織的條件下,當地居民竟然自發成立了UBI諮詢委員會,由當地的老師和護士牽頭,建議居民們如何理性地花費UBI。此外人們能從工作中抽出時間來做個人的教育和陪伴家庭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UBI不同于福利政策和私人慈善其本質是一視同仁。UBI不是空中樓閣,不是烏托邦,不是幼稚的理想主義。UBI可以負擔得起,不會獎懶罰勤,對經濟,對社會,對個體都有諸多好處是現行福利制度不能比擬的。UBI最大的阻力不是哲學上的,不是經濟上社會上的,而是政治上的。

總結來說,UBI具有最根本的合法性,是我們每一個人生來就應該擁有的社會紅利,這是作為我們人類共同祖先的後代該享有的。

這讓我不經意間恍惚想到了共產主義的景象還有中國一直開展的扶貧工作。

反對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普遍認為:UBI只是一個烏托邦,從沒人做成功過,財政也承擔不起這樣大的開支,還會影響稅收、滋生“懶人”造成移民問題等。

某資本投資達人也說:UBI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制度一面阻礙科技發展,一面發展科技的矛盾態度下,不願意也不可能接受公有制而不得不進行的妥協。

坦白說,資本主義社會下阻礙科技發展的,其實是軍事科技發展本身。如果軍事科技能夠確保及少數幾個人足以摧毀其他所有人,資本主義的科技發展一定是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