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季度經濟增速如期小幅下行——9月宏觀經濟資料綜述

李超執業證書編號:S0570516060002

作者:華泰證券宏觀研究

內容摘要

經濟增速如期小幅下行,但利率倒U型右側拐點尚未來到

三季度GDP不變價同比+6.8%較前值回落0.1個百分點,與我們預測一致。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轉型、動能切換的過程中,

最終消費表現穩定、占比走高,同時第三產業同比增速明顯高於整體GDP,隨著統計局逐漸豐富和完善對最終消費、以及第三產業的統計核算口徑,經濟增速可能表現出更強的韌性。我們維持對四季度GDP增速+6.7%、全年+6.8%的判斷。今年9月底,央行提出從明年1月起改變定向降准的考核標準,我們認為需等到明年年初定向寬鬆貨幣政策落地、且配合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才能確認利率的向下拐點,目前我們仍維持四季度長端利率高位震盪的判斷。

研發支出納入GDP核算對經濟增速影響不大

今年7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將能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研發支出作為固定資本形成計入GDP。參考已經應用新的統計準則對歷史GDP進行了修正的部分省份,根據我們的測算,如將能夠帶來經濟收益的研發支出納入GDP核算,

2015/16年GDP不變價增速較原值的變化均不超過0.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速邊際影響不大。

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6.6%如期較前值反彈

我們測算環保限產對工業生產的負面影響幅度不會太大。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6.6%如期較前值(+6%)反彈,推算9月份當月環比為+8%,強於9月份環比增速的歷史均值(+7.3%),生產端表現不弱。9月採礦業增加值同比-3.8%、製造業增加值同比+8.1%、電力燃氣水生產供應業同比+7.8%,

製造業增加值的當月表現為年內最強;設備製造、電氣機械、電子產品等門類延續了較強表現,工業生產資料反映經濟下行壓力不大。

9月社零消費當月同比+10.3%反彈,受益於油價上漲和傢俱類消費增加

9月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同比+10.3%高於前值,符合我們“9月消費將維持穩健”的判斷。資料回升主因是1)國際油價修復;2)汽車消費韌性較強;3)9月地產產業鏈相關消費較前值出現上行。

我們認為地產後產業鏈相關消費累計同比增速下行拐點已至,大趨勢是波動下行;維持四季度消費略向下的判斷,四季度將是年內消費低點,預計全年累計同比10.2%。

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7.5%,製造業投資好於去年同期

1-9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7.5%較前值回落0.3個百分點,製造業累計同比+4.2%小幅回落,基建投資累計同比+19.8%(統計局口徑)持平前值,地產投資累計同比+8.1%小幅反彈。

今年工業企業盈利相比去年同期顯著改善,製造業投資前三季度累計同比+4.2%,要高於去年同期的+3.1%。我們仍然維持基建投資全年穩健的判斷,在地產下行壓力逐漸顯現的情況下,基建投資仍將為經濟托底,預計全年統計局口徑的基建投資增速仍將維持在+20%左右。

9月房地產:銷售確認回落、投資依然強勁

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8.1%,相比1-8月上行0.2個百分點,好於我們的預期,我們認為主要是土地購置投資貢獻較大。今年4月至今,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仍然高於竣工面積,本輪主動補庫存還沒結束。1-9月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14.6%,相比前值下降2.6個百分點,降幅較上月(1.7個百分點)擴大0.9個百分點。嚴查消費信貸流入房地產,可能對商品房銷售額全年增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根據歷史經驗,銷售對投資的影響傳導大致滯後6-9個月,明年地產投資下行壓力較大。我們維持今年全年地產投資增速在7%左右,明年可能回落至3.5%左右的判斷。

風險提示:經濟資料回落超預期,政策預期放大市場波動。

三季度GDP同比+6.8%與我們預測一致,利率倒U型右側拐點尚未來到

三季度GDP不變價同比增速+6.8%,較前值回落0.1個百分點,與我們的預測和Wind一致預期相同。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轉型、動能切換的過程中,最終消費表現穩定、占比走高,同時第三產業同比增速明顯高於整體GDP,經濟的下行壓力並不大。隨著統計局逐漸豐富和完善對最終消費、以及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統計核算口徑,經濟增速可能表現出更強的韌性。同時,我們測算環保限產對生產端的負面影響幅度不大,在企業盈利存在階段性修復的預期下,工業增加值中樞下行的速度也是緩慢的。我們維持對四季度GDP增速+6.7%的判斷,全年經濟增速預測+6.8%。

在我們對長端利率未來“倒U型”走勢的判斷中,曾經提出央行採取定向降准和加大PSL投放力度等結構性寬鬆貨幣政策,均可視為利率倒U型右側拐點,並開啟債券牛市。今年9月底,央行提出從明年1月起改變定向降准的考核標準,我們認為需等到明年年初定向寬鬆貨幣政策落地、且配合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才能確認利率的向下拐點,目前我們仍維持四季度長端利率高位震盪的判斷。對於左側交易者,如果能承受一定利率上行損失,可作為交易點判斷。

研發支出納入GDP核算對經濟增速影響不大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分為基礎研究(約占總量5%)、應用研究(約占總量10%)和試驗發展(約占總量85%)三部分。今年7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新的核算體系調整了研究與開發支出的處理方法,將能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研究與開發支出不再作為中間投入、而是作為固定資本形成計入GDP。

我國的研發支出/GDP之比有多大?以現價計,2016全年,整體研發支出為15.7萬億元,占GDP比重為2.11%;以GDP當中的第三產業-其他服務業的當年價格平減指數,對整體研發支出進行價格調整,結果顯示2016全年,研發支出不變價/當年GDP不變價之比為2.28%。

研發支出有條件地納入GDP,對GDP增速影響有多大?在新準則當中,並非將全部的研發支出都計入GDP,而是只納入“能夠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部分。參考已經應用新的統計準則對歷史GDP進行了修正、並公佈了修正結果的部分省份,以江西和浙江資料為例,2016年江西和浙江R&D經費分別是207.3億元和1130.6億元,而其納入GDP的研發支出分別為134.59億元和773億元,分別占比65%和68%。據此估測研發支出當中“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部分占比約為65%。

根據我們的測算,如將能夠帶來經濟收益的部分研發支出納入GDP核算,在經過價格調整後,2015/16年GDP不變價增速較原值的變化均未超過0.1個百分點。本次核算體系調整,將研發支出納入GDP,對經濟增速的邊際影響不大;但隨著統計局逐漸豐富和完善對最終消費、以及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統計核算口徑,我國經濟增速未來可能表現出更強的韌性。

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6.6%如期較前值反彈

根據我們的測算,環保限產對工業生產的負面影響幅度不會太大。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6.6%,當月如期較前值(+6%)反彈,我們推算今年三季度工業增加值當季同比為+6.3%,較二季度有所回落、但強於去年同期,與三季度GDP增速較Q2回落0.1個百分點、但高於去年同期的表現相符。由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增速,推算9月份當月環比(未季調)增速為+8%,強於9月份環比增速的歷史均值(最近6年均值為+7.3%),工業生產端表現不弱。

9月採礦業增加值同比-3.8%、製造業增加值同比+8.1%、電力燃氣水生產供應業同比+7.8%,製造業增加值9月份當月增速為年內最高、並延續了今年年初以來,季末月份製造業增加值均表現較強的規律;設備製造、電氣機械、電子產品等門類延續了較強表現,綜合來看,工業生產資料反映經濟下行壓力不大。

9月消費增速當月同比+10.3%現反彈,受益於石油價格上漲和傢俱類消費增加

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10.3%、前值10.1%,我們預期10.2%,Wind一致預期10.1%,符合我們對9月消費“雖仍面臨高基數的較大壓力,但消費增速將維持穩健”的判斷。城鎮消費增速上行0.2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增速持平;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消費增速下降0.5個百分點,商品零售消費增速上行0.3個百分點。資料回升主因是:1)國際油價修復,發改委9月兩次調升國內成品油價格,石油及製品消費增速連續第二個月向上,9月上行4個百分點至8.5%;2)汽車消費在透支效應減退以及促銷活動的推動下消費韌性較強,9月7.9%與前值持平;3)地產產業鏈相關消費方面,建築及裝潢材料、傢俱類消費分別上行0.7和4.2個百分點至9.5%和15.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消費下行1.6個百分點至6.8%;另外,煙酒和中西藥品消費增速有上行。

我們認為地產調控的影響將持續,地產後產業鏈相關產品消費累計增速的下行拐點已至,未來不排除出現月度資料波動,但大趨勢仍是波動下行。我們維持四季度消費增速略向下的判斷,四季度將是全年消費增速的低點,全年累計增速10.2%。全年來看,消費不會失速,仍為經濟提供穩健的支撐。

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7.5%,製造業投資好於去年同期

1-9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7.5%較前值回落0.3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4.2%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基建投資累計同比+19.8%(統計局口徑)/+15.8%(Wind全口徑:電力熱力水+交運郵政倉儲+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均持平前值,地產投資累計同比+8.1%小幅反彈0.2個百分點。

四季度基數走高、需求側有平緩下行壓力等因素,限制了製造業投資進一步反彈,其當月同比增速為+2.2%持平前值;但今年工業企業盈利相比去年同期出現顯著改善,製造業投資前三季度累計同比+4.2%要高於去年同期的+3.1%。未來製造業投資能否顯著反彈的主要契機,還是要看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的需求復蘇情況。

我們仍然維持基建投資全年穩健的判斷,在未來地產投資下行壓力逐漸顯現的情況下,基建投資仍將為經濟托底,同時去年四季度基建投資的基數較低;預計全年統計局口徑的基建投資增速仍將維持在+20%左右。

9月房地產:銷售確認回落、投資依然強勁

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8.06萬億,同比8.1%,相比1-8月上行0.2個百分點,好於我們的預期,我們認為主要是土地購置投資貢獻較大。1-9月份,土地購置面積增速12.2%,增速比1-8月份提高2.1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增長46.3%,增速提高3.6個百分點。

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380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增速與1-8月份持平。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05330萬平方米,增長2.9%。房屋新開工面積131033萬平方米,增長6.8%,增速回落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94113萬平方米,增長11.1%。房屋竣工面積57694萬平方米,增長1.0%,增速回落2.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41260萬平方米,下降1.9%。今年4月至今,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仍然高於竣工面積,本輪主動補庫存還沒結束。

1-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10.3%,相比1-8月的12.7%下行2.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91904億元、累計同比14.6%,相比1-8月的17.2%下降2.6個百分點,降幅較前值擴大0.9個百分點。嚴查消費信貸流入房地產,可能對商品房銷售額全年同比增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根據歷史經驗,地產銷售向投資的傳導大致滯後6-9個月,明年地產投資下行壓力較大。我們維持今年全年地產投資增速在7%左右,明年可能回落至3.5%左右的判斷。

免責申明

本公眾平臺不是華泰證券研究所官方訂閱平臺。相關觀點或資訊請以華泰證券官方公眾平臺為准。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本公眾號內容僅面向華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公眾號內容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並非華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取消關注本公眾號,不再訂閱、接收或使用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因本公眾號難以設置存取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本公眾號旨在溝通研究資訊,交流研究經驗,華泰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公眾號的行為而將訂閱者視為華泰證券的客戶。

本公眾號研究報告有關內容摘編自已經發佈的研究報告的,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佈當日的完整內容為准。如需瞭解詳細內容,請具體參見華泰證券所發佈的完整版報告。

本公眾號內容基於作者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資訊編制,但作者對該等資訊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對證券價格的漲跌或市場走勢作確定性判斷。本公眾號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發佈當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華泰證券可能會發出與本公眾號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公眾號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訂閱人不應單獨依靠本訂閱號中的資訊而取代自身獨立的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普通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公眾號內容所造成的一切後果,華泰證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公眾號版權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眾號發佈的所有內容的版權。如因侵權行為給華泰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華泰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Z23032000。

©版權所有2017年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研究報告已由華泰證券研究所正式對外發佈,本公眾號旨在溝通研究資訊,交流研究經驗,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正式發佈的報告為准。在任何情況下,本公眾號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公眾號內容所造成的一切後果,華泰證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眾號版權僅為華泰證券公司所有,未經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眾號發佈的所有內容的版權。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Z23032000。

我們認為主要是土地購置投資貢獻較大。今年4月至今,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仍然高於竣工面積,本輪主動補庫存還沒結束。1-9月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14.6%,相比前值下降2.6個百分點,降幅較上月(1.7個百分點)擴大0.9個百分點。嚴查消費信貸流入房地產,可能對商品房銷售額全年增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根據歷史經驗,銷售對投資的影響傳導大致滯後6-9個月,明年地產投資下行壓力較大。我們維持今年全年地產投資增速在7%左右,明年可能回落至3.5%左右的判斷。

風險提示:經濟資料回落超預期,政策預期放大市場波動。

三季度GDP同比+6.8%與我們預測一致,利率倒U型右側拐點尚未來到

三季度GDP不變價同比增速+6.8%,較前值回落0.1個百分點,與我們的預測和Wind一致預期相同。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轉型、動能切換的過程中,最終消費表現穩定、占比走高,同時第三產業同比增速明顯高於整體GDP,經濟的下行壓力並不大。隨著統計局逐漸豐富和完善對最終消費、以及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統計核算口徑,經濟增速可能表現出更強的韌性。同時,我們測算環保限產對生產端的負面影響幅度不大,在企業盈利存在階段性修復的預期下,工業增加值中樞下行的速度也是緩慢的。我們維持對四季度GDP增速+6.7%的判斷,全年經濟增速預測+6.8%。

在我們對長端利率未來“倒U型”走勢的判斷中,曾經提出央行採取定向降准和加大PSL投放力度等結構性寬鬆貨幣政策,均可視為利率倒U型右側拐點,並開啟債券牛市。今年9月底,央行提出從明年1月起改變定向降准的考核標準,我們認為需等到明年年初定向寬鬆貨幣政策落地、且配合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才能確認利率的向下拐點,目前我們仍維持四季度長端利率高位震盪的判斷。對於左側交易者,如果能承受一定利率上行損失,可作為交易點判斷。

研發支出納入GDP核算對經濟增速影響不大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分為基礎研究(約占總量5%)、應用研究(約占總量10%)和試驗發展(約占總量85%)三部分。今年7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新的核算體系調整了研究與開發支出的處理方法,將能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研究與開發支出不再作為中間投入、而是作為固定資本形成計入GDP。

我國的研發支出/GDP之比有多大?以現價計,2016全年,整體研發支出為15.7萬億元,占GDP比重為2.11%;以GDP當中的第三產業-其他服務業的當年價格平減指數,對整體研發支出進行價格調整,結果顯示2016全年,研發支出不變價/當年GDP不變價之比為2.28%。

研發支出有條件地納入GDP,對GDP增速影響有多大?在新準則當中,並非將全部的研發支出都計入GDP,而是只納入“能夠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部分。參考已經應用新的統計準則對歷史GDP進行了修正、並公佈了修正結果的部分省份,以江西和浙江資料為例,2016年江西和浙江R&D經費分別是207.3億元和1130.6億元,而其納入GDP的研發支出分別為134.59億元和773億元,分別占比65%和68%。據此估測研發支出當中“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的部分占比約為65%。

根據我們的測算,如將能夠帶來經濟收益的部分研發支出納入GDP核算,在經過價格調整後,2015/16年GDP不變價增速較原值的變化均未超過0.1個百分點。本次核算體系調整,將研發支出納入GDP,對經濟增速的邊際影響不大;但隨著統計局逐漸豐富和完善對最終消費、以及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統計核算口徑,我國經濟增速未來可能表現出更強的韌性。

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6.6%如期較前值反彈

根據我們的測算,環保限產對工業生產的負面影響幅度不會太大。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6.6%,當月如期較前值(+6%)反彈,我們推算今年三季度工業增加值當季同比為+6.3%,較二季度有所回落、但強於去年同期,與三季度GDP增速較Q2回落0.1個百分點、但高於去年同期的表現相符。由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增速,推算9月份當月環比(未季調)增速為+8%,強於9月份環比增速的歷史均值(最近6年均值為+7.3%),工業生產端表現不弱。

9月採礦業增加值同比-3.8%、製造業增加值同比+8.1%、電力燃氣水生產供應業同比+7.8%,製造業增加值9月份當月增速為年內最高、並延續了今年年初以來,季末月份製造業增加值均表現較強的規律;設備製造、電氣機械、電子產品等門類延續了較強表現,綜合來看,工業生產資料反映經濟下行壓力不大。

9月消費增速當月同比+10.3%現反彈,受益於石油價格上漲和傢俱類消費增加

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10.3%、前值10.1%,我們預期10.2%,Wind一致預期10.1%,符合我們對9月消費“雖仍面臨高基數的較大壓力,但消費增速將維持穩健”的判斷。城鎮消費增速上行0.2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增速持平;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消費增速下降0.5個百分點,商品零售消費增速上行0.3個百分點。資料回升主因是:1)國際油價修復,發改委9月兩次調升國內成品油價格,石油及製品消費增速連續第二個月向上,9月上行4個百分點至8.5%;2)汽車消費在透支效應減退以及促銷活動的推動下消費韌性較強,9月7.9%與前值持平;3)地產產業鏈相關消費方面,建築及裝潢材料、傢俱類消費分別上行0.7和4.2個百分點至9.5%和15.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消費下行1.6個百分點至6.8%;另外,煙酒和中西藥品消費增速有上行。

我們認為地產調控的影響將持續,地產後產業鏈相關產品消費累計增速的下行拐點已至,未來不排除出現月度資料波動,但大趨勢仍是波動下行。我們維持四季度消費增速略向下的判斷,四季度將是全年消費增速的低點,全年累計增速10.2%。全年來看,消費不會失速,仍為經濟提供穩健的支撐。

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7.5%,製造業投資好於去年同期

1-9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7.5%較前值回落0.3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4.2%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基建投資累計同比+19.8%(統計局口徑)/+15.8%(Wind全口徑:電力熱力水+交運郵政倉儲+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均持平前值,地產投資累計同比+8.1%小幅反彈0.2個百分點。

四季度基數走高、需求側有平緩下行壓力等因素,限制了製造業投資進一步反彈,其當月同比增速為+2.2%持平前值;但今年工業企業盈利相比去年同期出現顯著改善,製造業投資前三季度累計同比+4.2%要高於去年同期的+3.1%。未來製造業投資能否顯著反彈的主要契機,還是要看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的需求復蘇情況。

我們仍然維持基建投資全年穩健的判斷,在未來地產投資下行壓力逐漸顯現的情況下,基建投資仍將為經濟托底,同時去年四季度基建投資的基數較低;預計全年統計局口徑的基建投資增速仍將維持在+20%左右。

9月房地產:銷售確認回落、投資依然強勁

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8.06萬億,同比8.1%,相比1-8月上行0.2個百分點,好於我們的預期,我們認為主要是土地購置投資貢獻較大。1-9月份,土地購置面積增速12.2%,增速比1-8月份提高2.1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增長46.3%,增速提高3.6個百分點。

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380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增速與1-8月份持平。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05330萬平方米,增長2.9%。房屋新開工面積131033萬平方米,增長6.8%,增速回落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94113萬平方米,增長11.1%。房屋竣工面積57694萬平方米,增長1.0%,增速回落2.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41260萬平方米,下降1.9%。今年4月至今,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仍然高於竣工面積,本輪主動補庫存還沒結束。

1-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10.3%,相比1-8月的12.7%下行2.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91904億元、累計同比14.6%,相比1-8月的17.2%下降2.6個百分點,降幅較前值擴大0.9個百分點。嚴查消費信貸流入房地產,可能對商品房銷售額全年同比增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根據歷史經驗,地產銷售向投資的傳導大致滯後6-9個月,明年地產投資下行壓力較大。我們維持今年全年地產投資增速在7%左右,明年可能回落至3.5%左右的判斷。

免責申明

本公眾平臺不是華泰證券研究所官方訂閱平臺。相關觀點或資訊請以華泰證券官方公眾平臺為准。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本公眾號內容僅面向華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公眾號內容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並非華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取消關注本公眾號,不再訂閱、接收或使用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因本公眾號難以設置存取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本公眾號旨在溝通研究資訊,交流研究經驗,華泰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公眾號的行為而將訂閱者視為華泰證券的客戶。

本公眾號研究報告有關內容摘編自已經發佈的研究報告的,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佈當日的完整內容為准。如需瞭解詳細內容,請具體參見華泰證券所發佈的完整版報告。

本公眾號內容基於作者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資訊編制,但作者對該等資訊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對證券價格的漲跌或市場走勢作確定性判斷。本公眾號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發佈當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華泰證券可能會發出與本公眾號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公眾號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訂閱人不應單獨依靠本訂閱號中的資訊而取代自身獨立的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普通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公眾號內容所造成的一切後果,華泰證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公眾號版權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眾號發佈的所有內容的版權。如因侵權行為給華泰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華泰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Z23032000。

©版權所有2017年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研究報告已由華泰證券研究所正式對外發佈,本公眾號旨在溝通研究資訊,交流研究經驗,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正式發佈的報告為准。在任何情況下,本公眾號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公眾號內容所造成的一切後果,華泰證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眾號版權僅為華泰證券公司所有,未經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眾號發佈的所有內容的版權。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Z230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