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西亞:歐洲與中國之間缺失了的拼圖

《絲綢之路》封面

中國史的研究常常以“中央之國”的觀念,

遵循正統的二十五史記載,將中國與中亞地區,以及中國與朝鮮、日本和安南(越南)包括西藏的關係,籠統地總結為中華帝國(無論是漢族人的漢唐代、還是外族人的元清朝)征服邊疆,保衛領土不被少數民族(蠻夷和海盜)侵犯的歷史。

基於反東方主義,或者所謂狹隘民族中心主義的態度,我們的正統歷史從未對於蒙古草原、絲綢之路以及海上貿易給予過多的關注。近代史讓中國人轉變了這種觀念,

但卻轉向了另一種極端,即西方人的“東方主義”(或稱東方學)。我們於是學會了西方人的視角來解讀歷史,從馬克斯韋伯到卡爾馬克思,從而再次掉入了另一個陷阱之中。

雖然薩義德的《東方主義》是對西方中心主義觀念予以批評的重要作品,然而在歷史學界卻未能給予過多的重視。彼得弗蘭科潘的《絲綢之路》一書,算是打破了西方中心主義的敘事方式,

不再將歐洲歷史看作是希臘-羅馬-中世界,然後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工業革命這樣一個我們所耳熟能詳的歷史敘事線索,而是將歐亞歷史放入更為宏觀的世界史,特別是通過絲綢之路的國家,中國與歐洲在溝通與交流、貿易與戰爭中,相互影響和相互學習。

從馬其頓帝國的創立者亞歷山大開始,歐洲人給予亞洲以極大的熱情,反而對於“沒有城市、沒有文化、沒有尊嚴、沒有利益”的歐洲絲毫不感興趣。

從他對波斯的征服,再進軍到興都庫什山脈後進入印度,從而打通了古老的中歐之間的絲綢之路通道。甚至有可能與戰國時代的商鞅變法之後的秦王一決雌雄。

亞歷山大之後的塞琉古帝國,帶動了中亞地區的希臘化進程,這種進程又對印度次大陸的阿育王時期的孔雀王朝造成很大的影響。印度的佛教造像無可置疑的,

受到了希臘雕塑的影響,

“事實上,不僅佛教雕像的最早出現事件和阿波羅崇拜存在關聯,其外形設計也同樣如此:塑像似乎是以阿波羅的形象為範本,足見希臘文化的影響之深。”

而此時的中國進入了漢代,通過對河西走廊的控制,也讓佛教漸漸傳播至中土。希臘化的佛教造像藝術通過敦煌等地,也漸漸漢化,行程了中華帝國區域獨特的造型風格。

現代我們在講全球化的影響,例如,中國經濟波動的蝴蝶效應可以影響至整個世界經濟穩定,然而在2000年前,歐亞大陸已經開始頻發的交流,中國、中亞與印度以及埃及都已經深深潛入全球化中。“我們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當代社會獨有的現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就已經是事實,它提供著機遇,帶來了問題,也推動著技術的進步。”

中國、歐洲與波斯

羅馬帝國征服高盧、埃及以及小亞細亞之後,使得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羅馬帝國對於亞洲香料和絲綢的剛性需求,不斷刺激著絲綢之路和海上貿易線路的繁榮。從印度半島東西海岸線上的港口成為商業中心,來自東南亞的所有貨物都從這裡運往西方。經過紅海和地中海,羅馬的宮廷裡堆滿了來自亞洲的奢侈品。甚至一些保守人士以道德的名義,強烈反對羅馬人男女穿著絲綢。

中國史學家樂於研究羅馬帝國與大漢帝國的直接接觸,而實際上通過波斯,中國間接地與大秦(漢代對羅馬的稱呼)進行著頻繁的貿易往來。正如作者所說,

“西方開始注視東方,東方開始注視西方。東西方共同增進了印度、波斯灣和紅海之間的交流溝通——古絲綢之路充滿了生機。”

正如漢帝國一樣,充滿著向西擴張對熱情,羅馬人也對向東方的亞洲擴張充滿了渴望。同時也像漢帝國的成功一樣,造就了周邊遊牧部落的崛起與聯合,羅馬帝國也成為自身成功的犧牲品,在兩大帝國的夾縫中,使得原本在塞琉古帝國崩潰後的波斯地區重新組合起來,它取代塞琉古佔據了中西方貿易的要道。

13-14世紀的地理大發現

商業的交流同是也是文化、宗教等各種資訊之間的交匯。在中西交匯的要道上,我們看到,印度佛像的造像藝術有希臘化風格,同時來自于近東也就是西亞地區的地中海要道成為了各種宗教思想的交流和競爭之地。

“所有這些宗教——無論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還是那些根植于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還是西方的猶太教——或在戰場上取勝,或在談判桌上取勝,爭相向人們展示其文化的優越性和神明的靈驗。”

西元1世紀左右,興起於巴勒斯坦地區的一個宗教發展迅速,它融合和埃及、印度以及波斯等地各類觀念和傳說,特別是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巨大影響,一度征服了整個羅馬帝國,並向東傳播開去,到達了中土。這個宗教就是發源於猶太教卻基本教義上是佛教的“基督教”。沿著東西方往來的商道,連同波斯帝國在內的以東地區和埃及地區,信仰基督教的人數也遠遠大於歐洲的基督徒。

信仰借由政治,在被羅馬帝國(後由東羅馬拜占庭所繼承)立為國教之後,基督教在西方獲得了寬容,而在波斯等與羅馬帝國衝突的東方地區,卻獲得了迫害。

“波斯王國對基督徒的迫害完全是因為君士坦丁對於基督教的推崇。”

西元四世紀的一場全球性氣候變化,造成了深遠影響。歐洲海平面的上漲、北海瘧疾盛行,亞洲鹹海鹽分的驟減,中亞草原上植被的變化。西元350-360年間,居住在草原部落的匈人,開始放棄地盤向西移動,引發了一股橫跨歐亞大陸的移民浪潮。匈人入侵到黑海北部地方,使得多瑙河地區難民大幅增長,這些日爾曼蠻族迅速進入羅馬帝國境內,並在數年間讓羅馬帝國崩潰,只留下了位於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

忽略了中亞,地中海至中國新疆的廣大部分地區,研究歐洲史和中國史都不算完整。

中國、歐洲與波斯

羅馬帝國征服高盧、埃及以及小亞細亞之後,使得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羅馬帝國對於亞洲香料和絲綢的剛性需求,不斷刺激著絲綢之路和海上貿易線路的繁榮。從印度半島東西海岸線上的港口成為商業中心,來自東南亞的所有貨物都從這裡運往西方。經過紅海和地中海,羅馬的宮廷裡堆滿了來自亞洲的奢侈品。甚至一些保守人士以道德的名義,強烈反對羅馬人男女穿著絲綢。

中國史學家樂於研究羅馬帝國與大漢帝國的直接接觸,而實際上通過波斯,中國間接地與大秦(漢代對羅馬的稱呼)進行著頻繁的貿易往來。正如作者所說,

“西方開始注視東方,東方開始注視西方。東西方共同增進了印度、波斯灣和紅海之間的交流溝通——古絲綢之路充滿了生機。”

正如漢帝國一樣,充滿著向西擴張對熱情,羅馬人也對向東方的亞洲擴張充滿了渴望。同時也像漢帝國的成功一樣,造就了周邊遊牧部落的崛起與聯合,羅馬帝國也成為自身成功的犧牲品,在兩大帝國的夾縫中,使得原本在塞琉古帝國崩潰後的波斯地區重新組合起來,它取代塞琉古佔據了中西方貿易的要道。

13-14世紀的地理大發現

商業的交流同是也是文化、宗教等各種資訊之間的交匯。在中西交匯的要道上,我們看到,印度佛像的造像藝術有希臘化風格,同時來自于近東也就是西亞地區的地中海要道成為了各種宗教思想的交流和競爭之地。

“所有這些宗教——無論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還是那些根植于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還是西方的猶太教——或在戰場上取勝,或在談判桌上取勝,爭相向人們展示其文化的優越性和神明的靈驗。”

西元1世紀左右,興起於巴勒斯坦地區的一個宗教發展迅速,它融合和埃及、印度以及波斯等地各類觀念和傳說,特別是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巨大影響,一度征服了整個羅馬帝國,並向東傳播開去,到達了中土。這個宗教就是發源於猶太教卻基本教義上是佛教的“基督教”。沿著東西方往來的商道,連同波斯帝國在內的以東地區和埃及地區,信仰基督教的人數也遠遠大於歐洲的基督徒。

信仰借由政治,在被羅馬帝國(後由東羅馬拜占庭所繼承)立為國教之後,基督教在西方獲得了寬容,而在波斯等與羅馬帝國衝突的東方地區,卻獲得了迫害。

“波斯王國對基督徒的迫害完全是因為君士坦丁對於基督教的推崇。”

西元四世紀的一場全球性氣候變化,造成了深遠影響。歐洲海平面的上漲、北海瘧疾盛行,亞洲鹹海鹽分的驟減,中亞草原上植被的變化。西元350-360年間,居住在草原部落的匈人,開始放棄地盤向西移動,引發了一股橫跨歐亞大陸的移民浪潮。匈人入侵到黑海北部地方,使得多瑙河地區難民大幅增長,這些日爾曼蠻族迅速進入羅馬帝國境內,並在數年間讓羅馬帝國崩潰,只留下了位於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

忽略了中亞,地中海至中國新疆的廣大部分地區,研究歐洲史和中國史都不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