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珍貴稀有古錢幣——咸豐重寶當十一枚上百萬!

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開展迅猛,並在江蘇南京建都,此刻清政府賴以鑄錢之用的滇銅,因路途阻斷而無法運進北京。

一方面是打壓起義急需許多的軍餉開支,一方面是鑄錢的原材料告缺,給清政府造成了嚴峻的財務困難,最終迫使清政府自咸豐三年開端發行紙幣和改鑄大錢來補償財務虧空。咸豐朝寶泉局所鑄錢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等五種面值。

清文宗咸豐年間(1851-1861年)所鑄平錢。因政治腐敗,

經濟危困,鑄行未久即收到各種重寶、元寶大錢衝擊,通寶錢遂嚴重貶值,故製作簡陋,形制混雜;全國27局所鑄的小平錢,銅質、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粗略者多而精良者罕見。一般直徑2.2~2.6cm,重2.4~4.2g,其中大樣錢鮮見,而更多為私鑄劣質薄小錢,期間鵝眼錢重不足1g。背文滿文各寶局名,常見者大約20局左右,尤以“寶台”局“阿克蘇”局“寶通”局所鑄為稀少。傳世尚有“咸豐通寶”雕母數種,極為珍貴。

在諸多咸豐大錢之中,應當推舉咸豐重寶當十錢幣為最。鑄期最長、數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廣,無一不在咸豐大錢中佔據首位。

在諸多咸豐大錢之中,應當推舉咸豐重寶當十錢幣為最。鑄期最長、數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廣,無一不在咸豐大錢中佔據首位。自咸豐三年起,寶泉、源、直、薊、濟、德、陝、鞏、福、蘇、浙、河、武、寶昌、雲、川、桂、黔迪、伊、、葉兒羌、庫車等錢局均先後鑄造咸豐當十大錢,並投入市場與小平錢同時流通。除了寶安錢局僅見部分樣錢外,其它各個錢局均有大量不同版別,不同形式,甚至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當十計值重寶。

咸豐重寶參考價位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五”350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370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420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濟局“當五十”150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德局“五十”350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浙局“當四十”300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浙局當頭“百” 200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伊局“當四”280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武局“當十”32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