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因為陪孩子做作業,五年級家長住院!引發網友熱議,看家長神吐槽

最近朋友圈被這條消息“因為陪孩子做作業,五年級家長住院”刷爆,看來是引起不少家長的共鳴

各位家長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耐心加上正確的方法,讓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如何解決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問題吧。

孩子寫作業拖拉的三個原因

1. 不會寫作業;

2. 注意力不集中;

3. 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

1. 不會寫作業

他不會寫作業這個問題,想讓孩子提升成績,讓老師給他輔導一下,要主動幫助孩子成長,教育孩子不要著急,要積極,要主動幫助孩子成長。

2. 注意力不集中

第二個,就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這個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去除,所以說他已經讀五年級了,我不知道他這個習慣之前有沒有,如果有的話,這個就需要很長的時間,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21天,強化好習慣需要90天,

但是養成一個壞習慣一秒鐘就可以養成。

3. 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

對於這一點,家長要主動幫助孩子一起來完成。比如說,跟孩子溝通,問問“孩子為什麼作業寫到十點鐘?孩子,你想不想早點完成作業?早點完成作業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畫畫、運動、讀書、看會兒電視”。孩子肯定會說“想”,“假如爸爸媽媽有一個方法能夠讓你很快寫完,那麼你就有很多的時間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寫作業到十點”。

拖拉,有時是一種自我調節方式

孩子的天性是需要很多遊戲玩耍時間的,小學年齡的孩子也如此。他們在學校待了一天,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紀律,學習各種課程,已經需要非常多的自律和自覺。

很多孩子回家後往往最先需要的是運動或玩耍,釋放緊張或壓抑的情緒。如果他必須馬上投入作業,難免要分神、發呆、做點小動作,磨磨蹭蹭。其實是因為孩子內在覺得累了,又無法抗拒家長的要求,只好用自己的方式通過小動作來做自我調節。

拖拉,有時是天性中的慢條斯理

每個孩子個性不同,有些孩子動作就是快的,有些就是慢的,你和他急他也沒法快。也就是說,這是孩子的內在氣質使然。有些孩子的天生氣質就是以“慢”和“靜”為特色,只有當他內在的“慢”和“靜”得到環境的允許,他才能夠放鬆心情,發揮出最佳的自己。

拖拉,父母越控制越糟糕

遇到孩子拖拉,心急的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更多的“要求”,“指導”,比如:詳細的作息時間表,經常對大小事講道理等。

催促、提醒、提要求,不時地表揚或懲罰,都是控制方式。

對於強烈需求自由的孩子來說,這些控制都會造成孩子的“反控制”,也是一種對權力的隱形抗爭。你越管,我越拖拉,也就是在說:“我不想要被管這麼多,我要自己為自己選擇”。

拖拉的真相:孩子和你都需要被接納

對於因為孩子作業拖拉而沮喪的家長,我想告訴你:孩子拖拉不是跟你過不去。孩子拖拉,不是因為你不是個合格的家長,不是因為你沒有能力。

你一定會看到或聽到個別孩子有多高效,那些高效孩子的家長會侃侃而談他們的經驗,但那些方式方法你可能也用過,卻沒有效果。因此你難免責怪孩子或責怪自己。

真正的事實是:那只是孩子各不相同罷了。有個國際級的親子導師,她養了四個孩子,其中在同一學校讀書的兩個兒子就截然不同,一個回家作業基本都做完了,另一個需要媽媽陪伴也得做到入睡前。這不是學校問題或教育問題,只是孩子不同而已。因此家長要做的,先是去理解他、接納他,“這就是我的孩子,他就是慢一些”,同時接納、肯定自己,“這和我的教育無關,我是用心關注孩子的。”

解決拖拉的方法看這裡

不得不承認,每天寫作業到十點,這樣持續下去就會養成一個慣性,寫作業就等於痛苦,這是很危險的。他把這個公式印在腦海裡,以後寫作業就痛苦,越痛苦就越不想寫,越不想寫越痛苦,每天拖到十點鐘。

所以說,你要跟孩子一起來完成。你可以給孩子定個目標,跟孩子商量“咱們看看能不能九點半完成,多出來的半小時可以給你買本你想看的書,或者你可以看會兒電視”,9點半孩子寫完作業,發現還有半小時,那孩子肯定很開心,下次再給孩子定目標,9點完成,要採用這種方式,而不是批評孩子“你怎麼這麼慢”,“你怎麼這麼笨”,“你寫作業這麼慢,拖拖拉拉的,趕緊寫,快點寫”,這種方式就是在強化孩子的痛苦,千萬不能採取這種方式。

為自己的著急負責

給自己和孩子更多耐心

當你能接納孩子和自己時,就可以對這件事更加坦然些,然後才能心平氣和地想辦法面對自己的著急。是的,著急是家長的,不是孩子的。也就只有家長自己來為這份著急負責,並想辦法為自己的著急做點什麼,而不是要孩子來為了你的著急做什麼。

如果你希望孩子早點完成作業你才能安心做自己的事情,那就嘗試先去做自己的事情吧,給孩子一些自由的同時,也給自己一點空間。

當你放下一些著急時,或許你就可以嘗試放下“盯”著孩子的眼光,放下“催促”,因為這些都沒用。你可能會改“硬性的規定或獎懲”為用心的陪伴和理解,然後你可能會看到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去讚揚進步的,給孩子信心,他是可以做到比以前更好的,是可以做得更輕鬆一點的。

合作與信任的態度

放手讓孩子為自己負責

做作業說到底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需要學習如何為自己的作業負責。在這個學習的過程,孩子最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態度就是:合作與信任。

合作,意味著父母是支持孩子的,也是輔助孩子的。在合作的態度裡,孩子擁有自主權。孩子來決定他如何安排作業時間,需要從父母那兒得到什麼幫助(比如:怎樣的陪伴、幾次提醒以及如何提醒、遇到不懂的何時請教等)。父母全力支持孩子,像一個耐心盡心的輔助者,“你何時完成了,媽媽陪你講故事睡覺”。在這個過程,不需要獎勵,也不需要懲罰。

信任,意味著父母可以溫和地來陪伴孩子。這個溫和,是基於對孩子的信任,也是對自己的自信。孩子做作業的快慢,並不會影響他以後的成就,也不會影響你對自己盡心做父母的自信。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總是最重要的,當他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尤其是學習過程的樂趣,你有理由相信,隨著他慢慢長大,他的效率是會有所提高的。

當父母把自己的期望摻雜在裡面時,有時的確很難幫助孩子養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很難有信任與合作的態度。如果真是這樣,其實不妨把孩子交給托班或課輔班。要知道,最重要的,是你們的親子關係,再無其它。

要用鼓勵的方式,不管是在孩子面前,還是在他的同學面前,還是在任何人面前,你都要說:我的孩子寫作業很快,我的孩子學習力很好,我的孩子很熱愛學習……即使他現在學習不好,成績很差,不愛學習,你都要天天在別人面前說,我的孩子很熱愛學習,你說的時間長了,就等於給他一個公式,強化他做到,他慢慢地就按照你說的去做,所以說天才都是鼓勵出來的,所以家長們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再有耐心,更有耐心。

而不是每天寫作業到十點”。

拖拉,有時是一種自我調節方式

孩子的天性是需要很多遊戲玩耍時間的,小學年齡的孩子也如此。他們在學校待了一天,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紀律,學習各種課程,已經需要非常多的自律和自覺。

很多孩子回家後往往最先需要的是運動或玩耍,釋放緊張或壓抑的情緒。如果他必須馬上投入作業,難免要分神、發呆、做點小動作,磨磨蹭蹭。其實是因為孩子內在覺得累了,又無法抗拒家長的要求,只好用自己的方式通過小動作來做自我調節。

拖拉,有時是天性中的慢條斯理

每個孩子個性不同,有些孩子動作就是快的,有些就是慢的,你和他急他也沒法快。也就是說,這是孩子的內在氣質使然。有些孩子的天生氣質就是以“慢”和“靜”為特色,只有當他內在的“慢”和“靜”得到環境的允許,他才能夠放鬆心情,發揮出最佳的自己。

拖拉,父母越控制越糟糕

遇到孩子拖拉,心急的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更多的“要求”,“指導”,比如:詳細的作息時間表,經常對大小事講道理等。

催促、提醒、提要求,不時地表揚或懲罰,都是控制方式。

對於強烈需求自由的孩子來說,這些控制都會造成孩子的“反控制”,也是一種對權力的隱形抗爭。你越管,我越拖拉,也就是在說:“我不想要被管這麼多,我要自己為自己選擇”。

拖拉的真相:孩子和你都需要被接納

對於因為孩子作業拖拉而沮喪的家長,我想告訴你:孩子拖拉不是跟你過不去。孩子拖拉,不是因為你不是個合格的家長,不是因為你沒有能力。

你一定會看到或聽到個別孩子有多高效,那些高效孩子的家長會侃侃而談他們的經驗,但那些方式方法你可能也用過,卻沒有效果。因此你難免責怪孩子或責怪自己。

真正的事實是:那只是孩子各不相同罷了。有個國際級的親子導師,她養了四個孩子,其中在同一學校讀書的兩個兒子就截然不同,一個回家作業基本都做完了,另一個需要媽媽陪伴也得做到入睡前。這不是學校問題或教育問題,只是孩子不同而已。因此家長要做的,先是去理解他、接納他,“這就是我的孩子,他就是慢一些”,同時接納、肯定自己,“這和我的教育無關,我是用心關注孩子的。”

解決拖拉的方法看這裡

不得不承認,每天寫作業到十點,這樣持續下去就會養成一個慣性,寫作業就等於痛苦,這是很危險的。他把這個公式印在腦海裡,以後寫作業就痛苦,越痛苦就越不想寫,越不想寫越痛苦,每天拖到十點鐘。

所以說,你要跟孩子一起來完成。你可以給孩子定個目標,跟孩子商量“咱們看看能不能九點半完成,多出來的半小時可以給你買本你想看的書,或者你可以看會兒電視”,9點半孩子寫完作業,發現還有半小時,那孩子肯定很開心,下次再給孩子定目標,9點完成,要採用這種方式,而不是批評孩子“你怎麼這麼慢”,“你怎麼這麼笨”,“你寫作業這麼慢,拖拖拉拉的,趕緊寫,快點寫”,這種方式就是在強化孩子的痛苦,千萬不能採取這種方式。

為自己的著急負責

給自己和孩子更多耐心

當你能接納孩子和自己時,就可以對這件事更加坦然些,然後才能心平氣和地想辦法面對自己的著急。是的,著急是家長的,不是孩子的。也就只有家長自己來為這份著急負責,並想辦法為自己的著急做點什麼,而不是要孩子來為了你的著急做什麼。

如果你希望孩子早點完成作業你才能安心做自己的事情,那就嘗試先去做自己的事情吧,給孩子一些自由的同時,也給自己一點空間。

當你放下一些著急時,或許你就可以嘗試放下“盯”著孩子的眼光,放下“催促”,因為這些都沒用。你可能會改“硬性的規定或獎懲”為用心的陪伴和理解,然後你可能會看到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去讚揚進步的,給孩子信心,他是可以做到比以前更好的,是可以做得更輕鬆一點的。

合作與信任的態度

放手讓孩子為自己負責

做作業說到底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需要學習如何為自己的作業負責。在這個學習的過程,孩子最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態度就是:合作與信任。

合作,意味著父母是支持孩子的,也是輔助孩子的。在合作的態度裡,孩子擁有自主權。孩子來決定他如何安排作業時間,需要從父母那兒得到什麼幫助(比如:怎樣的陪伴、幾次提醒以及如何提醒、遇到不懂的何時請教等)。父母全力支持孩子,像一個耐心盡心的輔助者,“你何時完成了,媽媽陪你講故事睡覺”。在這個過程,不需要獎勵,也不需要懲罰。

信任,意味著父母可以溫和地來陪伴孩子。這個溫和,是基於對孩子的信任,也是對自己的自信。孩子做作業的快慢,並不會影響他以後的成就,也不會影響你對自己盡心做父母的自信。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總是最重要的,當他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尤其是學習過程的樂趣,你有理由相信,隨著他慢慢長大,他的效率是會有所提高的。

當父母把自己的期望摻雜在裡面時,有時的確很難幫助孩子養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很難有信任與合作的態度。如果真是這樣,其實不妨把孩子交給托班或課輔班。要知道,最重要的,是你們的親子關係,再無其它。

要用鼓勵的方式,不管是在孩子面前,還是在他的同學面前,還是在任何人面前,你都要說:我的孩子寫作業很快,我的孩子學習力很好,我的孩子很熱愛學習……即使他現在學習不好,成績很差,不愛學習,你都要天天在別人面前說,我的孩子很熱愛學習,你說的時間長了,就等於給他一個公式,強化他做到,他慢慢地就按照你說的去做,所以說天才都是鼓勵出來的,所以家長們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再有耐心,更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