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光陰的故事:太原2名“90後”帶你時光倒流穿

“這是老式的答錄機和一些磁帶,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舊刊物,這是老式的電話和黑膠唱片、這是俄羅斯方塊的遊戲機……”兩個90後閆瑋和孟憲娜,用了一年多時間,在太原市精營西邊街的一棟老房子裡打造了一間名為“光陰的故事舊物室”。

每當有市民來參觀時,兩人總會講解與這些舊物件有關的趣聞故事等。

去年4月至今年8月,閆瑋和孟憲娜利用業餘時間,將這間45平方米的屋子,重新刮牆、鋪地、佈線路等,又把自己和朋友們用過的舊物件,填滿了這間房子。許多市民聞訊而來,在這裡尋找他們過去的記憶。

目前,這間“光陰的故事舊物室”,已經接待了100餘位前來參觀拍攝的市民,

而且都是免費的。對於未來,閆瑋和孟憲娜都希望能把這間舊物室一直開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藏品,同時歡迎大家前往參觀拍照。

舊物室裡有不少磁帶。

A 舊物室裡的物件都有故事

10月17日15時許,記者來到了精營西邊街5號院的這間舊物室,

舊物室是由45平方米的老式住宅改造的。一進門,記者就看到牆上張貼了很多舊照片,照片上有迎澤大街,有迎澤公園的大象滑梯,照片裡的小男孩就是房屋的主人閆瑋,大象滑梯旁邊站著他的媽媽。這些老照片,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二三十年前的太原。

門上有“葫蘆娃”“黑貓警長”“一休哥”等動畫片的海報,桌上有老式的答錄機和磁帶,還有一些糧票和動漫卡片,另外一間房子裡有舊刊物,

多數是1982年前後的。還有一張黑白色的大型海報,上面是一些有關太原的關鍵字和景點,比如雙合成、鬧他、王萍面皮、雙塔寺等。

一間屋子打造成了教室的樣子,有黑板,黑板上寫著“光陰的故事舊物室”,上方還有“勤奮守紀整潔活潑”大字。此外,還有近100張的煙標,這些煙標也多數是一九九幾年的煙標,包括紅塔山、紅梅、太原、雙頭鳳等。

“這些動漫卡,都是從幹吃面裡收集的。

”閆瑋說,小時候,吃幹吃面收集卡片,相信同齡人都有共鳴。他還拿出幾個本子,都是紅皮的,有的本子上寫的是日記,有的是工作記錄,還有的是歌詞本。歌詞本是孟憲娜的,她喜歡的歌星是張韶涵,本子上只有張韶涵一個人的歌詞。孟憲娜笑著說,這是她上初中時追星的時候留下的,現在想來也挺有意思的。“那會兒一下課,我就跑到學校周邊的文具店,買各種關於張韶涵的東西,
有貼畫、卡片、本,還要買磁帶啥的。”孟憲娜說,她跟其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在一起,對這些都有同感。

閆瑋還展示了一個專門收集電話卡的本子,裡面有201卡、IC卡、IP卡等,2000年前後,很多人都會買各種卡,“比如201電話卡,得先輸入卡號,再輸入密碼,最後輸入要撥的電話號碼,非常麻煩,現在想想也很好玩。”閆瑋說,IC卡,一九九幾年太原市大街小巷都有IC卡電話機,丟了一張新IC卡,得心疼好幾天。

一個專門收集電話卡的本子裡有201卡、IC卡、IP卡等。

B 該給這些舊物件找個家

閆瑋說,他跟孟憲娜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學。去年4月份,他來這裡收拾家,翻出來好多小時候的東西,“不管怎麼樣,這些東西是我用過的,看見了就回想起來小時候的事情,捨不得扔。”閆瑋說,看著擺了一地的舊物品,他左右為難。

沒想到,他在跟孟憲娜閒聊的時候,發現她也有一樣的困擾。孟憲娜說,她家去年準備裝修,自己也攢了一堆舊物品,多數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東西,非常有紀念意義,但是無法處理。兩人一商量,決定把這間老房子改造一下,建一個“光陰的故事舊物室”。

兩人定了下來,就擼起袖子開始幹,首先是舊屋子的整體改造。因年久失修,舊屋子就像一個廢棄的倉庫,灰塵滿地。由於兩人都已經參加工作,他們就利用週末的時間來裝修。

牆體要刮白、地磚要鋪裝、電線的線路要重新鋪設等,還有各個舊物件怎麼擺放,怎麼搭配……每到週末,他倆就會聚到這裡,每次有新想法以後,都會發個朋友圈。“雖然累點兒,但很有意思。”閆瑋說,到今年8月,整間屋子基本裝修完工,也開始接待市民。8月至今,已經有100餘人來這裡參觀、拍照,很多人從這些舊物品裡找到自己當初的回憶。

老式答錄機和電話機。

C 藏品有淘來的也有撿來的

雖然這個舊物室只有45平方米,但是存放了很多上世紀80年代的東西,有的是閆瑋和孟憲娜用過的東西,有的是周邊的朋友們、親戚們和參觀者們贈送的。閆瑋說,他從小就很喜歡聽音樂,所以收集了很多舊式的收音機、答錄機、磁帶、黑膠唱片等。

除此之外,他們平時就會留心,看看哪裡有快要拆遷的,或者誰家要搬家了,他們都會湊上去,看看有沒有可以淘來的。有的東西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比如這套外國經典歌曲的磁帶”。閆瑋打開一套封面是國外人物的磁帶,總共8盤,還是8成新的。有時候,他們會去南宮舊貨市場淘,有的是網上買的。

孟憲娜說,去舊貨市場淘貨的時候,天還沒有亮,他倆就拿著手電筒,一個攤位一個攤位找。“找到一個比較感興趣的東西時,心裡非常高興。”孟憲娜說,打造舊物室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他們打造這個舊物室的時候,對於格局和分佈,借鑒了網上的一些資料。閆瑋說,像北京、廈門,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懷舊風格的工作間或者倉庫等,值得借鑒的地方有很多。“也許就是某個舊物,能讓你突然間回想起過去的某個時刻,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閆瑋說,希望能把這間舊物室,打造成大夥追憶過去的精神驛站,或者說給這些帶有過往記憶的舊物品們一個家。

在舊物室牆上的很多老照片中,閆瑋找到了自己小時候玩大象滑梯的照片。

D 免費參觀後大家紛紛點贊

舊物室開放之後,很多80後、70後都來參觀、拍照。很多人參觀時會驚呼,“這個我小時候也有,這個磁帶我也有……”能引起大家的共鳴,閆瑋和孟憲娜心裡暗喜,畢竟兩人的勞動成果和想法得到了大家認可。參觀後,許多人紛紛“點贊”,還跟閆瑋和孟憲娜成了朋友,無話不談。

為了把這間舊物室辦得更好,並能聽取參觀者的意見和建議,閆瑋和孟憲娜準備了一個意見本。記者看到,有參觀者專門留言:“這些物品喚起了童年的記憶,總覺得開店的人有復古情懷,而不是純粹地盈利賺錢,就這樣靜靜地,挺好。”

一位參觀者說,他來這裡拍照,回去給父母看了,他們都很喜歡,說抽空也要來看看。

對於這間舊物室的未來,閆瑋和孟憲娜均稱,希望可以一直開下去,多多豐富藏品,而且免費對公眾開放。

○相關

幾件特殊的藏品

壁報本:孟爸爸以前是搞美術的,經常給單位出黑板報。當他知道女兒辦了這個舊物室後,就把本子送給了她。壁報本裡貼滿了各個報頭、黑板報大樣等,非常懷舊。

自行車執照:太原市自行車行車執照,還有一個車牌號碼。執照上有自行車的型號、車主姓名和單位等。

舊刊物:房間一角有一排舊刊物,都是1983年、1988年等的刊物,雖然裝訂簡單,但文圖詳實。

老式答錄機:有一個大部頭的答錄機,是閆瑋的爸爸提供的,也是整個舊物室最老的物品,據推斷應該是1960年的老物件。

糧票:在桌子的玻璃板下面,壓著幾張糧票,面值分別是壹市斤、拾市斤等,發行時間是1976和1983年。

一張邁克爾·傑克遜的黑膠唱片:舊物室藏了不少黑膠唱片,有的不知名,有一張是署名邁克爾·傑克遜。不過閆瑋說,他現在沒有找到唱片機,沒法試聽,所以不知道這張唱片的真偽。

得心疼好幾天。

一個專門收集電話卡的本子裡有201卡、IC卡、IP卡等。

B 該給這些舊物件找個家

閆瑋說,他跟孟憲娜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學。去年4月份,他來這裡收拾家,翻出來好多小時候的東西,“不管怎麼樣,這些東西是我用過的,看見了就回想起來小時候的事情,捨不得扔。”閆瑋說,看著擺了一地的舊物品,他左右為難。

沒想到,他在跟孟憲娜閒聊的時候,發現她也有一樣的困擾。孟憲娜說,她家去年準備裝修,自己也攢了一堆舊物品,多數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東西,非常有紀念意義,但是無法處理。兩人一商量,決定把這間老房子改造一下,建一個“光陰的故事舊物室”。

兩人定了下來,就擼起袖子開始幹,首先是舊屋子的整體改造。因年久失修,舊屋子就像一個廢棄的倉庫,灰塵滿地。由於兩人都已經參加工作,他們就利用週末的時間來裝修。

牆體要刮白、地磚要鋪裝、電線的線路要重新鋪設等,還有各個舊物件怎麼擺放,怎麼搭配……每到週末,他倆就會聚到這裡,每次有新想法以後,都會發個朋友圈。“雖然累點兒,但很有意思。”閆瑋說,到今年8月,整間屋子基本裝修完工,也開始接待市民。8月至今,已經有100餘人來這裡參觀、拍照,很多人從這些舊物品裡找到自己當初的回憶。

老式答錄機和電話機。

C 藏品有淘來的也有撿來的

雖然這個舊物室只有45平方米,但是存放了很多上世紀80年代的東西,有的是閆瑋和孟憲娜用過的東西,有的是周邊的朋友們、親戚們和參觀者們贈送的。閆瑋說,他從小就很喜歡聽音樂,所以收集了很多舊式的收音機、答錄機、磁帶、黑膠唱片等。

除此之外,他們平時就會留心,看看哪裡有快要拆遷的,或者誰家要搬家了,他們都會湊上去,看看有沒有可以淘來的。有的東西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比如這套外國經典歌曲的磁帶”。閆瑋打開一套封面是國外人物的磁帶,總共8盤,還是8成新的。有時候,他們會去南宮舊貨市場淘,有的是網上買的。

孟憲娜說,去舊貨市場淘貨的時候,天還沒有亮,他倆就拿著手電筒,一個攤位一個攤位找。“找到一個比較感興趣的東西時,心裡非常高興。”孟憲娜說,打造舊物室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他們打造這個舊物室的時候,對於格局和分佈,借鑒了網上的一些資料。閆瑋說,像北京、廈門,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懷舊風格的工作間或者倉庫等,值得借鑒的地方有很多。“也許就是某個舊物,能讓你突然間回想起過去的某個時刻,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閆瑋說,希望能把這間舊物室,打造成大夥追憶過去的精神驛站,或者說給這些帶有過往記憶的舊物品們一個家。

在舊物室牆上的很多老照片中,閆瑋找到了自己小時候玩大象滑梯的照片。

D 免費參觀後大家紛紛點贊

舊物室開放之後,很多80後、70後都來參觀、拍照。很多人參觀時會驚呼,“這個我小時候也有,這個磁帶我也有……”能引起大家的共鳴,閆瑋和孟憲娜心裡暗喜,畢竟兩人的勞動成果和想法得到了大家認可。參觀後,許多人紛紛“點贊”,還跟閆瑋和孟憲娜成了朋友,無話不談。

為了把這間舊物室辦得更好,並能聽取參觀者的意見和建議,閆瑋和孟憲娜準備了一個意見本。記者看到,有參觀者專門留言:“這些物品喚起了童年的記憶,總覺得開店的人有復古情懷,而不是純粹地盈利賺錢,就這樣靜靜地,挺好。”

一位參觀者說,他來這裡拍照,回去給父母看了,他們都很喜歡,說抽空也要來看看。

對於這間舊物室的未來,閆瑋和孟憲娜均稱,希望可以一直開下去,多多豐富藏品,而且免費對公眾開放。

○相關

幾件特殊的藏品

壁報本:孟爸爸以前是搞美術的,經常給單位出黑板報。當他知道女兒辦了這個舊物室後,就把本子送給了她。壁報本裡貼滿了各個報頭、黑板報大樣等,非常懷舊。

自行車執照:太原市自行車行車執照,還有一個車牌號碼。執照上有自行車的型號、車主姓名和單位等。

舊刊物:房間一角有一排舊刊物,都是1983年、1988年等的刊物,雖然裝訂簡單,但文圖詳實。

老式答錄機:有一個大部頭的答錄機,是閆瑋的爸爸提供的,也是整個舊物室最老的物品,據推斷應該是1960年的老物件。

糧票:在桌子的玻璃板下面,壓著幾張糧票,面值分別是壹市斤、拾市斤等,發行時間是1976和1983年。

一張邁克爾·傑克遜的黑膠唱片:舊物室藏了不少黑膠唱片,有的不知名,有一張是署名邁克爾·傑克遜。不過閆瑋說,他現在沒有找到唱片機,沒法試聽,所以不知道這張唱片的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