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的處處便利是怎麼形成的?

作者:陳言 / 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587篇原創首發文章

很多時候,我會對人說,我喜歡日本的“蟄居”生活。

在東京的一所國際會館,一天的住宿費為4000日元的房子,就已經很好了。日本六十多平米的房子住起來感覺不比中國一百平米的房子差。

有這樣的居住環境,再去追求便捷,在感覺上會很不一樣。日本的便利以簡捷、貼近生活為主要特點。走出家門,比如從公車倒地鐵,地鐵不同線路之間的相互換乘,車站與商業設施的距離等等,

有種從四帖半的榻榻米屋裡去廚房冰箱拿紅酒的感覺。在中國住得稍微大一些的家庭,恐怕想在寢室喝杯酒,需要出門進客廳,然後進廚房才能辦到。在中國的幾乎所有城市,不論那裡的交通設施多麼新,但換乘總需要走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不會有日本這裡的過一個月臺,走十幾米就能完成換乘的情況。對生活的要求,中日之間從居住上看就很不一樣。

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

如果在上海走走,會發現便利店、各種小超市挺多的,已經很方便。但和東京、大阪比,數量上、商品內容上要少很多。在北京或者上海之外的其他正在發展中的城市,便利店的數量還不多。說日本的便利,首先讓人想到的便是這些便利店。

現在,北京、上海的快遞也紅火了起來,從快遞的速度、快遞件的追蹤等方面看,似乎比日本要更快捷一些,但論服務品質,筆者感覺也還是日本要比中國更好一些。

不論是羅森還是7-11、全家等等,中國的便利店要麼是日企直接投資做的,要麼從日企那裡學習了很多經驗,但是這些便利店也還都不能超越日本的店鋪。便利店在日本是城市及鄉村普通民眾的消費場所,

並非只開在中產階層聚集的地方。店內的各種商品,說不上多麼便宜,但絕對不會貴得離譜,即便是開在機場、火車站的便利店,也不會標出比其他同一品牌便利店高出一倍或者數倍的價格來。我估計自命為中產階層的中國人,在北京機場、高鐵站或者上海虹橋機場,在買一瓶礦泉水的時候,會埋怨為何比其他店鋪價格高出了一倍。日本沒有這種現象。不論在什麼地方,
便利店的商品價格是統一的,基本不會離譜。如果商品價格離譜,就很難讓人覺得這還是便利店了,便利自然也就不再存在。

日本的便利店也在發揮金融機關的功能,是公共費用,如水電費、保險費等等的支付網點,是快遞的收存處。比如白天不在家,可以讓快遞把郵件放到離自己家最近的便利店裡,然後在自己方便的時候去取。

有小學生的家長,感覺最不方便的便是接送學童。日本的便利店開得特別多,沿街隔不遠就是一家,小學生放學回來,一時沒有地方去,就可以到便利店待上幾十分鐘,或者一兩個小時。以後,日本的便利店還有可能成為托老的地方。比如外出幾個小時,家中老人沒法照看的時候,可以帶老人家來便利店坐坐,保證老人不會走失,該喝水時喝水,該吃零食的時候,便利店裡也有現成的。

在東京,三菱化學的一位元技術人員對筆者說,該企業特別擅長做分析,開發出了一種通過檢查血液成分來判斷現在或者不遠的未來有可能出現的疾病。“抽幾滴血,交給便利店,便利店收存後交到企業那裡,然後就會有檢查報告直接發送到驗血者那裡。”該技術人員說。便利店今後還會成為具有體檢功能的設施。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和日本現代化的物流分不開。筆者從未在東京見到穿著浸滿汗水的工作服,騎一輛新買的,但看上去十分破舊的電動車,在大街上飛馳的快遞小哥。日本的快遞大都是開一輛小卡車,卡車裡分了幾個空間,該冷凍的冷凍,該冷藏的冷藏。日本的夏天比上海要炎熱很多,但照樣可以快遞新鮮的魚肉,可以烤一個麵包送給自己想送的人。筆者查看了日本的物流費用,其與GDP之間的比率大致在9%左右,中國是將近20%。這與中國地區廣闊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日本很少有空駛的卡車。跑運輸的車總能裝一些貨物,空駛率低,讓日本的物流價格並不是很貴。

便利需要用長時間勞動來支撐

筆者去距離羽田機場不遠的物流中心做過採訪,深夜1點到的,因為沒有回程的電車,去的時候就知道需要在那裡採訪到第二天淩晨4點半,那時第一班車開始駛出,筆者也能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物流中心的貨物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運進運出。剛剛把一卡車貨物卸下,就需要換個地方為同一個卡車裝載其他貨物。現在像物流中心這樣的地方已經讓不少工作機械化了,但這些卡車司機將貨物運到較小的轉運中心,或者發貨點的話,就需要司機本人或者裝卸工按照平板電腦上的貨物單,一件一件地卸下貨物或者裝上其他貨物了。卡車等很乾淨,司機及裝卸工的服裝也是天天都會換洗的,但一開始工作,後背上很快就被汗水打濕,勞動強度同樣不小。

雖然有些便利店標著7-11,意思是早7點到晚11點,但實際上是二十四小時營業。在東京如果覺得餓了,隨時可以去便利店買飯團或者三明治吃。想喝酒了,也立即能從便利店買到。至於生活用品、想閱讀的雜誌等等,均可以通過便利店解決。二十四小時營業,不論多晚多早,都可以去購物、去餐飲、可以在那裡歇個腳。但便利店並非無人商店,一天二十四小時均有店員或者店長在守候,這種長時間勞動,效益不一定好,維持起來有不少困難。

其實,如果沒有便利店,每個家庭存儲一定的食品用品,生活不會多麼不便。一個街區有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各家便利店輪流營業二十四小時,也該是一個解決長時間勞作,勞動效率低的方法。但日本目前對這方面的探討不是很多,大家都在二十四小時這個概念上拼命,拼不過的就倒閉。筆者過去經常去購物的便利店,就有一些倒閉了。好的服務因為過度競爭,反而讓其失去了應有的光輝。

不僅僅中國人,其他國家的人到日本後會喜歡上這裡的便利,但日本已經在老齡化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年,大致到了2024年日本三人中就有一人年齡在65歲以上。以這樣的年齡構成,維持榻榻米四帖半的生活模式是可以的,但要創建更為便利的社會服務體制困難會很多,想維持現在的概念化、商業化的便利會很不容易。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今後將會對“便利”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其“便利”本身將會發生較大的轉變。

作者: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 執行院長。

作者作品連結:

日本百年老店長壽秘訣

日本企業為何這些年很難下“金蛋”?

檢察官熱?看看日本泡沫時代的那位

千年飛騨嬗變:日本傳承1300年的木匠技術如何與時俱進?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日本的便利店開得特別多,沿街隔不遠就是一家,小學生放學回來,一時沒有地方去,就可以到便利店待上幾十分鐘,或者一兩個小時。以後,日本的便利店還有可能成為托老的地方。比如外出幾個小時,家中老人沒法照看的時候,可以帶老人家來便利店坐坐,保證老人不會走失,該喝水時喝水,該吃零食的時候,便利店裡也有現成的。

在東京,三菱化學的一位元技術人員對筆者說,該企業特別擅長做分析,開發出了一種通過檢查血液成分來判斷現在或者不遠的未來有可能出現的疾病。“抽幾滴血,交給便利店,便利店收存後交到企業那裡,然後就會有檢查報告直接發送到驗血者那裡。”該技術人員說。便利店今後還會成為具有體檢功能的設施。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和日本現代化的物流分不開。筆者從未在東京見到穿著浸滿汗水的工作服,騎一輛新買的,但看上去十分破舊的電動車,在大街上飛馳的快遞小哥。日本的快遞大都是開一輛小卡車,卡車裡分了幾個空間,該冷凍的冷凍,該冷藏的冷藏。日本的夏天比上海要炎熱很多,但照樣可以快遞新鮮的魚肉,可以烤一個麵包送給自己想送的人。筆者查看了日本的物流費用,其與GDP之間的比率大致在9%左右,中國是將近20%。這與中國地區廣闊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日本很少有空駛的卡車。跑運輸的車總能裝一些貨物,空駛率低,讓日本的物流價格並不是很貴。

便利需要用長時間勞動來支撐

筆者去距離羽田機場不遠的物流中心做過採訪,深夜1點到的,因為沒有回程的電車,去的時候就知道需要在那裡採訪到第二天淩晨4點半,那時第一班車開始駛出,筆者也能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物流中心的貨物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運進運出。剛剛把一卡車貨物卸下,就需要換個地方為同一個卡車裝載其他貨物。現在像物流中心這樣的地方已經讓不少工作機械化了,但這些卡車司機將貨物運到較小的轉運中心,或者發貨點的話,就需要司機本人或者裝卸工按照平板電腦上的貨物單,一件一件地卸下貨物或者裝上其他貨物了。卡車等很乾淨,司機及裝卸工的服裝也是天天都會換洗的,但一開始工作,後背上很快就被汗水打濕,勞動強度同樣不小。

雖然有些便利店標著7-11,意思是早7點到晚11點,但實際上是二十四小時營業。在東京如果覺得餓了,隨時可以去便利店買飯團或者三明治吃。想喝酒了,也立即能從便利店買到。至於生活用品、想閱讀的雜誌等等,均可以通過便利店解決。二十四小時營業,不論多晚多早,都可以去購物、去餐飲、可以在那裡歇個腳。但便利店並非無人商店,一天二十四小時均有店員或者店長在守候,這種長時間勞動,效益不一定好,維持起來有不少困難。

其實,如果沒有便利店,每個家庭存儲一定的食品用品,生活不會多麼不便。一個街區有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各家便利店輪流營業二十四小時,也該是一個解決長時間勞作,勞動效率低的方法。但日本目前對這方面的探討不是很多,大家都在二十四小時這個概念上拼命,拼不過的就倒閉。筆者過去經常去購物的便利店,就有一些倒閉了。好的服務因為過度競爭,反而讓其失去了應有的光輝。

不僅僅中國人,其他國家的人到日本後會喜歡上這裡的便利,但日本已經在老齡化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年,大致到了2024年日本三人中就有一人年齡在65歲以上。以這樣的年齡構成,維持榻榻米四帖半的生活模式是可以的,但要創建更為便利的社會服務體制困難會很多,想維持現在的概念化、商業化的便利會很不容易。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今後將會對“便利”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其“便利”本身將會發生較大的轉變。

作者: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 執行院長。

作者作品連結:

日本百年老店長壽秘訣

日本企業為何這些年很難下“金蛋”?

檢察官熱?看看日本泡沫時代的那位

千年飛騨嬗變:日本傳承1300年的木匠技術如何與時俱進?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