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在我的通訊錄和朋友圈,卻早已不在朋友名單

很多時候,坐在公車上,輕靠著玻璃,看著迷離恍惚的夜景,會感到莫名的孤寂。

在這個鋼筋水泥般的城市裡,無法呼吸。

打開微信,看著自己通訊錄裡2000多的好友,思忖半晌,發現能聯絡的也不過就那幾個。

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總能勾起一段段美好的回憶。

直到有一天,微信突然彈出一個熟悉的名字,懷著興奮而忐忑的心情打開,彈出的卻是清理好友的群發信息。

你現在在幹嘛?過得還好嗎?

01

以前熟悉的朋友,不知從何時起,

做了微商,微商沒什麼不好,自食其力還自由。可微商確實占滿了本已淩亂的朋友圈,考慮許久,我們會選擇不看他的朋友圈。

曾經要好的同學,做了銷售或自媒體,時不時在朋友圈要求點贊,轉發,甚至尋求各種商務合作,涉及利益,我們潛意識裡便有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反感,漸行漸遠。

當初過命的兄弟,現如今沒理由的對自己愛答不理,也許是忙,也許是再也瞧不上自己,

更有一些是借過錢之後就聯繫不上,留下的只是海誓山盟般的回憶。

想來悲哀,前行的道路上,志同道合,稱兄道弟,把酒言歡的朋友。現如今,茫茫人海,形同陌路。

當然,也有些時刻牽掛的人,看到他們朋友圈曬幸福,便替他們開心,看到他們遇到不如意,也會感到不爽。就這麼一直默默地關注著他們的動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02

除了朋友,微信通訊錄裡還有許多匆匆過客,曾經的同事,

以前的領導,有過交集的客戶,朋友推薦的關係,出遊偶遇的背包客……曾與他們擦肩而過,現如今都活在記憶裡,再沒有過聯繫,最多也就是過年的時候,群發一條祝福短信,然後石沉大海。是沒有看到還是選擇性忽略,不得而知。

他有沒有把我刪除?他是不是忘了我是誰?該和他說句話嗎?我該說什麼?

不知該從何說起,又不知如何不尷尬的結束。

03

微信陸續上線了一些保護隱私的功能,允許好友查看朋友圈的時間,從半年到三天。半年內都不常聯繫的朋友,可以選擇不讓他看你朋友圈和不看他朋友圈。更可以添加標籤,讓部分好友可以看到你發的這一條朋友圈。

我漸漸的發現,很多以前每天不斷發資訊的人,開始不發朋友圈,

很多以前點贊的身影消失不見。

看到的都是微商、廣告、自媒體,連那個吃飯都曬的照片的女神也不見了,他們去哪了?遮罩我了麼?

你在朋友圈裡,看到的那些消息,有多少是你的好朋友?有多少是你特別關心?又有多少人你甚至都不知道是誰?

自己刷朋友圈的時間也減少了,不點贊了,也很少評論,更不喜歡發自己的狀態了。

因為,微信變了。

04

隨著微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從以前用來聯繫家人,聯絡感情,到現在公司微信群、客戶微信群、學習微信群。不僅建群,還要置頂,並且第一時間回復。微信已經徹底淪為了赤裸裸的工作工具。

一個部門5個人,卻有8個微信群,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讓我們在面對微信時僅剩歎息。

很多馬屁精把以前悄悄跟領導說的話,又重新拿到群裡說,領導一齣現,立即遙相呼應,生怕領導看不見他。做點成績馬上出來邀功請賞,你不能私聊嗎?

還有那些常年發語音的鬼,我不想聽見你的聲音,請打字好麼!!!

工作群已經成了隨時隨地辦公,沒有休息的藉口。

還有一篇文章,描述微信群裡沒有及時回復,是對發送者的不尊重。甚至有人因為沒有立即回復微信,在大會上被點名批評。

試問,深夜2點,問能不能加急寫篇稿子?是不是要先尊重下我們的個人時間呢???

微信的功能越來越多,卻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微信,從以前聽到微信的資訊提示就激動萬分,到現在聽到消息莫名害怕,怕是加班的通知,怕是客戶的刁難,怕是來自領導的問候。

我不想用微信工作,咱們還是發郵件打電話好不好?

04

隨著微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從以前用來聯繫家人,聯絡感情,到現在公司微信群、客戶微信群、學習微信群。不僅建群,還要置頂,並且第一時間回復。微信已經徹底淪為了赤裸裸的工作工具。

一個部門5個人,卻有8個微信群,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讓我們在面對微信時僅剩歎息。

很多馬屁精把以前悄悄跟領導說的話,又重新拿到群裡說,領導一齣現,立即遙相呼應,生怕領導看不見他。做點成績馬上出來邀功請賞,你不能私聊嗎?

還有那些常年發語音的鬼,我不想聽見你的聲音,請打字好麼!!!

工作群已經成了隨時隨地辦公,沒有休息的藉口。

還有一篇文章,描述微信群裡沒有及時回復,是對發送者的不尊重。甚至有人因為沒有立即回復微信,在大會上被點名批評。

試問,深夜2點,問能不能加急寫篇稿子?是不是要先尊重下我們的個人時間呢???

微信的功能越來越多,卻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微信,從以前聽到微信的資訊提示就激動萬分,到現在聽到消息莫名害怕,怕是加班的通知,怕是客戶的刁難,怕是來自領導的問候。

我不想用微信工作,咱們還是發郵件打電話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