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房地產惠民時代來臨,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要變啦?

最近的很多新聞裡面都有一句話: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我們也真切感受到這些改變,

房地產由重市場向重民生過渡的改變。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說:中國將加快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樓市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住有所居”目標。也就是說租售同權、租購並舉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為什麼我們如此支持租售同權呢?大部分人都被,

“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所鼓舞。這就意味著符合規定的租客可以享受本地市民的待遇,再也不用為子女的上學問題而擔憂了,很多人也不用因為子女的上學而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
在醫療方面租房者可能也會享受居民醫保待遇。

購租並舉的共有產權房是一種非常容易被居民和市場接受的形式,目前購房者主要的疑慮就是能否享受購房者同樣的權利、及未來市場的供應量等。但這種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銷售價格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準的政策性商品住房是我國大量的中產階級急需的。

共有產權房的入市,有利於從根本上消除保障房與商品房之間的二元分立,共有產權房既能滿足我們家的歸屬感,又減輕了政府壓力,有利於實現住房制度設計對全體居民的全覆蓋。在社區公共服務和公共資源使用上,也不會引起自購房業主的不滿。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公共服務與房產掛鉤,無論我們多不願當房奴,為了以後的生活,都要竭盡全力去買一套房。 如果公共服務不再與房產掛鉤,我們就有了選擇空間,不需要再急於去購房。可能很多數人最終還是想買房。但是,這個購房時點,可以向後延遲很多年,直到自身湊足房款。

當大多數人不再急於購房,自然會對房價上漲產生平抑作用。如果租房也可以享受同等公共服務,市場上的租房需求就會增加,雖然這可能帶動租金上漲,但是租金上漲勢必也會讓更多仲介、長租機構進入市場,直至市場價格回歸正常水準。

租售同權,購租並舉,如果真的實現,我們的收入、儲蓄就不再是為房準備的,將有更多資源發展自己,我們的生活方式一定會大大改變;存款投入到消費領域,也會帶動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也會進一步改善我們的生活。而能否實現關鍵問題是要賦予租房者和購房者在公共服務享受方面同等的權利,期待未來能給我們一個好消息!

租售同權,購租並舉,如果真的實現,我們的收入、儲蓄就不再是為房準備的,將有更多資源發展自己,我們的生活方式一定會大大改變;存款投入到消費領域,也會帶動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也會進一步改善我們的生活。而能否實現關鍵問題是要賦予租房者和購房者在公共服務享受方面同等的權利,期待未來能給我們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