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父母相繼患癌,兒子放棄事業悉心照料,孝心能否延續親人生命?

有時候我常常想如果我的生命裡不曾出現過癌症這兩個字會怎樣?如果這樣我的父親就不會在我20歲的年紀就撒手人寰,

我也不會在十年之後再次面對母親的即將離去,他們就會像其他父母那樣看著我結婚生子,平凡地渡過一生。可是沒有如果…

十年前,面對患癌的父親,我束手無策

那年我20歲,正在念大二,爸爸被確診為前列腺癌,我請假天天在醫院裡陪他。

2009年8月的某個清晨,我在醫院隔壁的旅館被一通電話驚醒。我一路狂奔到病房,

看到病床上的父親臉色慘白,雙目無神,監視器血壓已經下降到60,我懵懂地感到,即將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卻只能呆呆地立在那裡,看著醫生、護士們忙進忙出。只記得當監視器血壓開始急速下降的時候,我和他說了一句話:下輩子,我還做你的兒子!父親的眼角流下了兩滴清淚,上午十點,父親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回想當時的情景,真像是一場噩夢,我遺憾、我無奈、我悔恨…又不知道該恨誰、怨誰,

命運的不公擺在一個年輕人的面前,可他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

十年前,除了陪伴,我什麼也不能給。但現在,我已經是一個30歲的成熟男人,在這十年裡,我努力學習、拼命工作,有了不錯的工作和收入,成為了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我只希望,在親人需要我的時候,我能夠有經驗、有勇氣、有能力地做點什麼,不再給自己留下遺憾。

十年後,面對母親的肺癌,我的人生再次跌入穀底

今年我30歲,去年3月份,媽媽總覺得胸悶難受,我帶她到醫院做檢查,X光片結果顯示,媽媽的左肺上半葉有一個3.5ⅹ3.6公分的陰影,我立馬帶著她進行核磁共振和PET-CT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了,卻讓我人生再次因為癌症而跌入谷底,醫生對我說,

母親已經被確診為肺癌Ⅳ期,伴有淋巴轉移,如果不進行有效的治療,生存期可能不到一年…

聽到這些驚天消息,我再次感到了十年前的那種絕望的孤獨感,我唯一相依為命的母親,也要離我而去了嗎?十年了,我以為我已經足夠強大,但當癌症再次發生在親人身上,我發現自己的強悍,不過只是可笑的偽裝罷了…

但我內心游離的一絲理智正在提醒我,我不能倒下,

我是母親唯一的依靠,我要救活她!

和癌魔的鬥爭,不能回頭,只能前進

經歷過多次檢查的母親,似乎對病情也有所知曉,懷疑和未知,加劇了她的焦慮。我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她穩定住情緒,我耐心地向她解釋,現在醫學如此發達一定會找到理想的治療方法。通過我的講解,母親漸漸不再敏感,積極地配合著治療。

媽媽開始入院治療了,穿刺活檢顯示媽媽得的是肺腺癌,醫生還安排媽媽做了基因檢測。與此同時,我開始學習肺癌的相關知識,對於毫無醫學背景的我而言,讀這些醫學期刊和雜誌真的很吃力,但我已經沒有退路。

我在網上查找了很多肺癌相關資訊,關注了一個叫做“肺癌幫”的APP,國內這種肺癌患者的APP還不多。關注後,我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向我母親這樣不吸煙的女性得了肺癌,病友們都安慰鼓勵我,現在,肺癌的藥物更新很快,母親的病一定會控制住的。經歷了那麼多年“單打獨鬥”的日子,有人安慰的感覺真好!

大約一周後,媽媽的基因檢測結果出來了,EGFR19基因突變,這意味著媽媽可以受益于靶向藥的治療,現在針對這種基因突變,國內已經上市多種靶向藥,現在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小的靶向藥物正在取代化療藥物成為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方式之一。

主治醫生建議採用靶向藥物易瑞沙來控制病情。正如大多數服用靶向藥物的病友一樣,媽媽也出現了相應的毒副反應,如:皮疹、食欲不振、腹瀉等反應。患病後,媽媽的體重有所下降,加上藥物的毒副作用,媽媽的消化功能也受到了影響,飯菜吃不下,也讓我十分擔心,因為我知道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更好的照顧媽媽,我放棄了高薪提幹的機會,主動下到二線工作,希望有更多時間照顧我的母親。諮詢醫生的建議後,我讓媽媽服用了一段時間的中藥來調理腸胃,並讓她適當增加運動量,現在我每天晚上陪著他散步大概一個小時。我還在“肺癌幫”諮詢大家肺癌患者的營養食譜,大家給了我詳細的製作方法,讓我很受用。通過飲食、運動、中藥等多方面的調理,媽媽的胃口和精神狀態都有了改善。

十個月過去了,媽媽CT複查結果顯示,媽媽的腫瘤也在逐漸縮小。謝天謝地,媽媽的靶向治療已經進入了平穩階段。

對抗腫瘤,不能打無準備之戰

醫生提示我,第一代靶向藥物,雖然療效顯著,但無論是易瑞沙,特羅凱還是凱美納,多數病人都會在使用藥物1到2年左右,出現耐藥性,腫瘤可能開始反彈,一定先要想好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當務之急,是要幫媽媽找到下一種治療方案。我查看了“肺癌幫”中其他病友靶向藥的耐藥情況和應對方法。在“肺癌幫”的相似病歷版塊,我找到了大量的肺腺癌晚期患者,他們的檢查、症狀、用藥、不良反應都有精准的資料分析,在耐藥之後,很多病友都會考慮奧西替尼來治療。相信,在醫生的指導下,在病友們的幫助下,未來的治療方向會更加清晰。

雖然為給媽媽看病,我放棄了晉升的機會,也許我的努力也只能換來親人有限的生命,但最起碼,這次我不會再遺憾了。加油,媽媽!加油,所有病友們!

與此同時,我開始學習肺癌的相關知識,對於毫無醫學背景的我而言,讀這些醫學期刊和雜誌真的很吃力,但我已經沒有退路。

我在網上查找了很多肺癌相關資訊,關注了一個叫做“肺癌幫”的APP,國內這種肺癌患者的APP還不多。關注後,我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向我母親這樣不吸煙的女性得了肺癌,病友們都安慰鼓勵我,現在,肺癌的藥物更新很快,母親的病一定會控制住的。經歷了那麼多年“單打獨鬥”的日子,有人安慰的感覺真好!

大約一周後,媽媽的基因檢測結果出來了,EGFR19基因突變,這意味著媽媽可以受益于靶向藥的治療,現在針對這種基因突變,國內已經上市多種靶向藥,現在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小的靶向藥物正在取代化療藥物成為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方式之一。

主治醫生建議採用靶向藥物易瑞沙來控制病情。正如大多數服用靶向藥物的病友一樣,媽媽也出現了相應的毒副反應,如:皮疹、食欲不振、腹瀉等反應。患病後,媽媽的體重有所下降,加上藥物的毒副作用,媽媽的消化功能也受到了影響,飯菜吃不下,也讓我十分擔心,因為我知道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更好的照顧媽媽,我放棄了高薪提幹的機會,主動下到二線工作,希望有更多時間照顧我的母親。諮詢醫生的建議後,我讓媽媽服用了一段時間的中藥來調理腸胃,並讓她適當增加運動量,現在我每天晚上陪著他散步大概一個小時。我還在“肺癌幫”諮詢大家肺癌患者的營養食譜,大家給了我詳細的製作方法,讓我很受用。通過飲食、運動、中藥等多方面的調理,媽媽的胃口和精神狀態都有了改善。

十個月過去了,媽媽CT複查結果顯示,媽媽的腫瘤也在逐漸縮小。謝天謝地,媽媽的靶向治療已經進入了平穩階段。

對抗腫瘤,不能打無準備之戰

醫生提示我,第一代靶向藥物,雖然療效顯著,但無論是易瑞沙,特羅凱還是凱美納,多數病人都會在使用藥物1到2年左右,出現耐藥性,腫瘤可能開始反彈,一定先要想好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當務之急,是要幫媽媽找到下一種治療方案。我查看了“肺癌幫”中其他病友靶向藥的耐藥情況和應對方法。在“肺癌幫”的相似病歷版塊,我找到了大量的肺腺癌晚期患者,他們的檢查、症狀、用藥、不良反應都有精准的資料分析,在耐藥之後,很多病友都會考慮奧西替尼來治療。相信,在醫生的指導下,在病友們的幫助下,未來的治療方向會更加清晰。

雖然為給媽媽看病,我放棄了晉升的機會,也許我的努力也只能換來親人有限的生命,但最起碼,這次我不會再遺憾了。加油,媽媽!加油,所有病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