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爸爸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兒子照片,醫生朋友卻提醒要去醫院做檢查!

趙女士的兒子童童已經出生5天了,因為是順產,第三天就出院了,

出院後一家人更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趙女士的老公初為人父,心情也十分激動,就把自己兒子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和朋友們曬幸福。

可是,老公的一位兒科醫生朋友看到照片後,卻私聊他,覺得孩子的神色不太好,雙眼有點斜視,面色發黃,好像是黃疸,建議再去醫院複查一下。

趙女士在懷孕的時候,就按照婆婆給的“土方法”吃鵝蛋,說這樣可以去胎毒,孩子出生後不會長黃疸。童童出生後,做過黃疸檢查,也只是有一點點而已,醫生開了點藥就回家了。

趙女士小倆口覺得朋友提出了這樣建議,心裡也沒有底,就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經過醫生診斷,童童確實換上了黃疸,幸虧這個朋友提醒的早,照了5天的藍光治療才得以康復,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黃疸是很多新生兒經常發生的一種疾病,是由血液中的膽汁色素、膽紅素不正常引發的皮膚變黃、眼膜發生顏色的改變,嚴重時候可能會造成惡性嘔吐、發熱等症狀。

新生兒在出生後的2-3天,會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

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

如果是病理性新生兒黃疸,如核黃疸,就要小心謹慎了,新生兒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嗆奶、肌張力減退等。如治療不及時會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

部分患兒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但是新生兒黃疸也並不可怕,嬰兒一出生就患有黃疸的,一般醫生都會給照藍光,生理性的黃疸一周左右就會慢慢消退,病理性的黃疸需要治療更久些。

因此,新生兒的父母注意觀察嬰兒是否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狀,一旦發現寶寶情況不對,需及時到醫院救治,以防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