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78年10月6日 世界上第一顆GPS衛星發射升空

1978年10月6日,世界上第一顆導航衛星——GPS衛星成功發射。

這顆GPS衛星品質約460公斤,

呈柱形,直徑1.5米,兩側裝有對太陽定向的兩塊太陽電池板,全長5.33米,而且還裝有高穩定度的原子鐘,可以提供精確時間資訊。它的發射為之後整個GPS系統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GPS是一種星基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它可為全球範圍內的飛機、艦船、車輛、低軌道航天器等,提供全天候、連續、即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三維速度以及時間資料。定位精度優於 10米,測速精度優於 0.1米/秒,

計時精度優於10毫微秒。

整個系統的空間星座部分由24顆工作衛星和數顆備份衛星組成。這些衛星運行在6個等間隔的、傾角為55°的近圓形軌道平面上,每個軌道平面上有4顆工作衛星。衛星軌道高度約20200千米,繞地一圈約為12小時。採用這種方式可保證任何地點的用戶隨時能同時接收至少4顆衛星播發的測距信號和星曆表資料,從而獲得接收機所在的三維座標、速度和時間資訊,

一次定位僅用幾秒到幾十秒。

從第1顆GPS衛星發射成功之後,截止到1993年12月,已經發射24顆衛星成功組網,1995 年4月整個系統達到完全運行能力。如今,GPS衛星已經成功發展了兩代3種型號,現在軌道運行的為第2代的兩種型號——GPS-2A和2R,衛星壽命約7.5年,第三代系統也正處於研發之中。

這一系統的運行,可以廣泛應用於包括探險、登山、野外考察、航海、航空,公車輛調度、車輛監控與防盜、動物遷徙路線追蹤、輸電線路雷擊定位等在內的多個領域。

而且,隨著GPS技術的發展還促進了許多傳統技術的發展與突破,產生了新的技術學科和應領域,如GPS大地測量、地殼形變監測、板塊運動測量、GPS氣象學、3S技術、精確農業等,使得GPS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多領域、多模式和多用途的國際性高新技術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