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九大分享“中國方案”,全世界都在看!

民生成績獲國際稱讚,外國記者尋“發展密碼”。

在國際輿論場,中國的“十九大時間”仍在持續。21日,中國發改委官員“為世界提供了一種中國方案,供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借鑒”的發言,

引來外媒思索“中國方案”對其他渴望發展的國家的意義。

22日,五大部門的負責人就各類民生話題直面媒體,他們透露出的資訊及對未來的規劃和展望,凸顯這些年來中國在解決和改善民生問題上的努力與決心。

其實,從一系列資料看,中國取得的民生成績已然贏得國際喝彩,這也是“中國方案”出現並受矚目的原因所在。“中國在世界上變得如此重要,因此十九大不僅僅是中國人的”,

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接受環環中國事務總編輯凱瑞特意乘北京地鐵走了一遭。他在21日的文章中稱,當地鐵駛入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廣場下方的路段時,大多數人告訴他,他們讚賞上面的所作所為,很高興聽到領導人講打“老虎”“蒼蠅”和“狐狸”的行動會繼續;十九大報告中“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說法也被點贊。

“回想當年,這條地鐵還停留在設計紙上的時候,

莫斯科是社會主義世界的大哥,派出地鐵工程師教北京小弟怎麼做……但歷史已經翻篇。”凱瑞慨歎道,北京地鐵未來還有更大野心,這種信心和野心代表了這座城市的當下,“從人民大會堂到地鐵車廂,我感受到了這種氣氛。”

香港“東網”評論稱,雖然仍有不少西方媒體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共,但一些報導風格已開始轉變。難民危機、福利危機、穩定危機讓西方主流媒體失去往日的道德高地,

而中國在實現騰飛奇跡的同時,又實現社會穩定這個“第二奇跡”,現實的對比讓不少西方媒體開始思索中共執政興國的秘密,並從中尋找破解西方制度衰弱的“藥方”。

10月22日,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

一位元外國記者在抓拍精彩鏡頭。

著有《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的英國學者馬丁·雅克告訴環環,中國對民生問題的重視程度,是很多沒有去過中國的西方民眾難以體會到的。比如中國公立醫療體系需要服務的國民人數是西方難以想像的,如何保證生活在偏遠山區的人們健康,也是中國政府一直以來投入很大心力的領域。

馬丁·雅克認為,嚴格來講,中國一直到最近三四十年來,

才與世界密切接觸,這一事實使其更習慣通過自身角度來觀察其他國家的作用。中國的發展經驗也值得西方學習。在就業上,中國鼓勵每一個人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崗位,積極尋找新的市場機會,積極尋求先進技術帶來的發展空間,這些都是西方國家,尤其那些向來指望用養老金、失業金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國家,所需要參考的地方。

在張頤武看來,對發達國家來說,中國的發展也提供了一個不同發展方向、發展路徑的參照,這對它們來說同樣有啟發意義,說明人類發展的路徑是豐富的。

他說,用“中國方案”而非“中國模式”,是因為“方案”兼顧了方方面面,就是說各個國家可以根據中國的經驗,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這說明我們目前對自身的發展經驗和路徑的定位很清晰,很理性,很具有科學性。”他認為,到2050年,中國的發展模式就更加清晰了,將更好地為世界所瞭解。

執筆:韓曉明 周翰博 紀雙城 青木 李珍 辛斌 白雲怡 李司坤 劉欣 褚大業 余希 柳玉鵬

本期精彩回顧

這部外行拍的紀錄片土得掉渣,我笑完感動了…

“去中國吧,你會愛上她”!這話從他口中說出,真沒想到!

對發達國家來說,中國的發展也提供了一個不同發展方向、發展路徑的參照,這對它們來說同樣有啟發意義,說明人類發展的路徑是豐富的。

他說,用“中國方案”而非“中國模式”,是因為“方案”兼顧了方方面面,就是說各個國家可以根據中國的經驗,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這說明我們目前對自身的發展經驗和路徑的定位很清晰,很理性,很具有科學性。”他認為,到2050年,中國的發展模式就更加清晰了,將更好地為世界所瞭解。

執筆:韓曉明 周翰博 紀雙城 青木 李珍 辛斌 白雲怡 李司坤 劉欣 褚大業 余希 柳玉鵬

本期精彩回顧

這部外行拍的紀錄片土得掉渣,我笑完感動了…

“去中國吧,你會愛上她”!這話從他口中說出,真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