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龍王的老婆和兒媳婦總是意見不和,所以就……

龍王的老婆和兒媳婦總是意見不和,俗話說就是“強”。

而婆婆與媳婦同樣地“強”,則為“雙強”,與霜降節氣諧音。

於是,就有了關於霜降與“雙強”的傳說。

每年的秋季剛結束(就是農曆霜降節令的前三天),

龍王的兒媳婦看著滿倉沉甸甸的糧食;

心想:“莊稼都歸倉了,還是好好的曬曬太陽休息幾天吧?”,可是每當她向婆婆提請此事時;

得到的回答卻往往都說:“要幹的活多著呢,別總想著偷懶”。

於是婆媳倆就要頂嘴,頂得面紅耳赤,雙方各不相讓,各自都如同“強牛”一般,不得勸。

媳婦倔著嘴,婆婆堵著氣,婆媳倆這幾天互不交往。龍王父子倆只能歎息:“兩個女人都這麼雙雙不讓”,

這才叫 “雙強”呢!

當然,日子總要過,婆媳畢竟在一個天地生活,在一口鍋裡吃飯,這種“雙強”並不會持續長久。

因為是龍王之家,所以,三天之內,總會有一方先讓步,

只要真心所言,就會出現霜降節氣十五天晴空萬里的天象,民間稱之為“幹土黃”;

但如果是雙方僅僅是表面道歉內心不服,則天象風雲不測。

比如,兒媳婦表面在三天內先向婆婆道歉,說明自己“強”輸了,其實心裡不愉快,

暗地裡淌著眼淚,那麼,後來的十五天就會陰雨綿綿;而婆婆先向兒媳道歉,內心卻依舊憤憤然還在賭氣,那樣後來的十五天則雷雨交加甚至冰霜齊下,民間稱之為“爛土黃”。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西曆的10月23日或24日。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初霜,

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

霜降節氣的習俗

1. 霜降吃柿子

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說法: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味美,營養價值高,其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補充維生素C。

2. 霜降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

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雲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3. 霜降賞菊

古人眼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4. 霜降到了拔蘿蔔

在山東地區,有句農諺“處暑高粱,白露穀,霜降到了拔蘿蔔”,

所以山東人霜降喜食蘿蔔。白蘿蔔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價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間自古就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諺語,現代也有人稱蘿蔔為“土人參”。白蘿蔔還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蘿蔔還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