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乒遭遇滑鐵盧,18年來首次無緣世界盃決賽,原因歸咎於兩點

10月22日晚,在第38屆男乒世界盃半決賽中,頭號種子,也是國乒的當家人物馬龍在3-1領先的大好局勢下連輸三局,以3-4不敵36歲的德國老將波爾,夢碎世界盃第三冠。本次世界盃,36歲高齡的波爾成為中國隊的夢魘,

此前的八強戰中,波爾同樣以4-3逆轉擊敗另一名中國選手林高遠。36歲的波爾在接受現場採訪時激動地說道:“真的太瘋狂了,我贏了,還都是4比3,對手這麼強。”

國乒在連續7年包攬世界盃男單冠軍之後,今年遭遇滑鐵盧,無緣爭冠。

值得一提的是,在38年的男乒世界盃歷史上,中國隊僅在1983、1994、1998、1999以及今年五次無緣爭冠。而距離上次慘敗已是18年前的往事。本屆比賽,再次讓我阿門看到了歐洲乒壇的實力,能夠在大比分1比3落後的不利局面下,4比3戰勝世界排名第一的馬龍,波爾似乎又回到了職業生涯的巔峰。

分析此次失利的主要原因,無外乎以下兩點:

一是臨陣換帥,軍心不穩。臨陣換帥是兵家大忌,劉國梁被削去國乒總教練職務後,球員思想動盪,此前的比賽,只要劉國梁坐鎮,大底不會有太大問題。本次大賽,王皓擔任技術指導,經驗、實力、應變能力都與劉國梁有一定差距。

二是禁賽處罰影響。馬龍因2017年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中國站的退賽事件一直遭到國際乒聯的調查,國際乒聯尺度不一,處理草率,時而要予以禁賽處罰,時而又要進行經濟處罰,時而又允許其參賽,致使馬龍始終背負著較嚴重的心理包袱,這在競技比賽中是個大忌。

競技比賽,勝敗也兵家常事,但願中國乒團重新振作,不被一是成敗困擾,

打出氣勢,打出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