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請叫我“浙江3A級景區村莊”!全市20個,天臺占了6個,每一個都美炸了!

近日,台州市旅遊局

聯合台州市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

發佈了

關於命名首批3A級景區村莊名單的通知

據悉,台州市旅遊局根據浙江省旅遊局、浙江省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關於開展首批3A景區村莊評定的通知》要求,按照《浙江省A級景區村莊服務與管理指南》和《浙江省A級景區村莊服務品質等級評價細則及說明》標準,

經景區村莊自評申報,所在縣市(區)初評推薦,對全市34家申報創建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的單位進行集中彙報評定,經評審組綜合審核評定,20個村基本達到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服務品質等級標準要求。

首批有20家3A級景區村莊入選

其中,天臺最多,占6個村

正逢金秋

秋遊,就去天臺這6個3A景區村莊走走吧!

第一站:天臺縣石樑鎮集雲村

集雲村被稱為能收集雲彩的村子,海拔近800米的她,抬頭舉望,群峰環抱,低頭近雎,溪水潺潺,雲霧繚繞,山明水秀,是個非常適合避暑的地方,當然秋天的她也依然別有風味。

集雲村位於天臺縣石樑鎮中心,是天臺石樑鎮政府的所在地。可以說集雲村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的得天獨厚。她東北臨近華頂國家森林公園、和石樑飛瀑,西近萬年寺、桃源春曉,西南有瓊台雙闕、桐柏宮、“赤城霞起”,正面是國清寺、高明寺和智者禪院,

東南還有螺溪溝艇等。

如今,在全域旅遊新時代,集雲村在多年的努力經營下,全村共有農家樂經營戶12家,每年接待遊客達到10萬人次以上,

是個名副其實的農家樂特色村。除此之外,集雲村還有一家開在雲端的“馬楚·比楚”酒吧,是浙江首家高山酒吧。“馬楚·比楚”酒吧將中式文化和西式文化奇妙地交融在一起,給人全新的體驗。在這裡,你可以來一次浪漫的中西燭光晚餐,可以喝一杯酒,讀一本書,留宿一晚,也可以和朋友一起燒烤,露營等。

第二站:天臺縣平橋鎮張思村

張思古村臨水而築,依巷伸展,整個村落基保持原生態風貌,青磚黛瓦,老宅深巷,鉛華洗盡,古韻盎然。據《天臺縣誌》載,這個位於平橋鎮的古老村落,建于明成化年間,迄今540餘年。

古村水繞屋流,村因水活,水給靜態藝術以動態之美。遠遠望去,古村仿佛是停泊在始豐溪畔的一艘古船,既像一首幽遠抒情的詩,又像一幅雅麗暈染的畫。如今村中保存有許多明清建築。它們既有前後錯落、層次豐富的特點,又有你藏我露,我藏你露的佳趣。

住在那樣的地方,當你漫步在長約一公里的村街上,仿佛穿越了幾個世紀。村街狹如里弄,在這裡,天被壓成一條線,街被束成一條帶。林立的住家,鼾聲可以互擾,鄰人隔街對話,恍如一家。

第三站:天臺縣平橋鎮溪團村

作為第一批浙江省森林人家命名和培育名單的入選者,天臺縣平橋溪團村可以說是,綠島沙洲、曲徑通幽……她的溪團濕地有著獨特的江南濕地景觀,綺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水鄉風情,完美的綠地生態保護系統。

同時,溪團村也是整個平橋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用一身出彩的山水畫意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守護著這塊土地和生長在土地上的人民。岸邊花木扶疏,水中游魚成群,修好的道路,增添的石凳,不變的是美景,增添的是舒適。

泛舟于碧水之中,可以賞花、看景,亦可釣魚、戲水,邀上三五好友,穿行在茂盛的竹林中,鼻腔裡呼吸的是城市裡體會不到的新鮮氧氣,耳邊傳來的是各種鳥類清脆的叫聲,連說話也少了幾許急躁,多了幾分雅趣。

登上團圓山頂,遍覽天臺母親河——始豐溪的全貌,豁達之意油然而生。也可以去“捨不得”小住幾日,“捨不得”當時取名意在選一處風水佳地,看兩處詩畫山水,舌尖品三味美食,用四方砌成院子,來留住你的“捨不得”!

第四站:天臺縣街頭鎮山頭下村

山頭下坐落於天臺縣街頭鎮,一個小小的村莊在短短十年時間裡辦成了十大實事,成為美談。4年前默默無聞的山頭下村,如今名聲大振,已成了浙江省的綠化示範村,台州市的小康示範村,台州市的人口和計劃生育示範村。

山頭下村是一個有151戶、502人的村莊。山間一大片的茁壯成長的黃茶,村民吃了飯都會去山上散步、跑步,傍晚,散步到溪邊,更是一大片的美景,瀑布入眼,迷人可觀。村內還有年糕廠,倒出來的年糕,讓人聞著就流口水。

經過幾年的時間打造成的長城,村裡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看見長城。你還在想爬山又覺得北京太遠嗎,那麼你來我們山頭下。無論是雨打後的長城還是天氣晴朗,在山中雄威聳立,在長城上就可以看見山頭下新農村建設美麗的村莊。

第五站:天臺縣赤城街道塔後村

天臺縣塔後村,處於國赤景區的環抱中,赤城山上,有一座梁妃塔,塔後村因此而名。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這裡風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是“養肺、養生、養眼、養胃、養神、養心”的六養之地。

塔後村前有赤城山,後有桐柏宮,旁有國清寺,又是去石樑飛瀑、華頂山的必經之路。塔後村路邊是喬木、紅葉石楠;山邊有松樹、柏樹;農戶庭院裡還種著各類果樹……來到這裡,你會不禁感歎,這是一個“建在森林裡的村莊”啊!

而這裡的民宿又是絕對的具有優勢的,因為這裡的風景宜人,環境幽美,文化底蘊深厚,具有豐富的現代農業產業、休閒生態旅遊資源優勢。塔後村,這個天臺的和美鄉村,滿足你對田園生活的想像,來這裡深呼吸,來這裡體會鄉村慢生活……

第六站:天臺縣白鶴鎮皇都村

皇都村位於天臺縣西北部,西背鷓鴣山,東望紫凝山,地處平原,四周多塘,有廟塘、單月塘、門前塘、前塘、大祠塘、漳塘、下塘等。其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環境優美,是一個擁有900多年歷史的美麗鄉村。

村西有古廟皇稔宮。村民均為“陳”姓,據《天臺陳氏宗譜》記載,唐懿宗元年,陳氏先祖任陳熹紀,原籍南京,擢任溫州剌史,辭職還鄉時,正值黃巢起義,故土難歸,於是停車天臺,在城西二十裡北岸創居。宋理宗癸醜年同,貢元陳一道遷至皇稔(宮)以西,陳公道也遷至皇稔(宮)以東。

據宗譜記載。“皇都”村名始于宋代。時內閣大學士巽卿賞識此地,遂定基興工,建造三台三幢,雕樑畫棟,富麗堂皇,人鹹嘉為“皇都”。村裡的“陳氏宗祠”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名為“追遠堂”。村裡有一條古街,逢四、逢九集市。

“皇都南拳”始於元末,是村裡世代相傳的民間拳術,主要有徒手拳和武械拳,共有20多種套路,2008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村民習拳者達上百人,已經成為該村的文化品牌。

第二站:天臺縣平橋鎮張思村

張思古村臨水而築,依巷伸展,整個村落基保持原生態風貌,青磚黛瓦,老宅深巷,鉛華洗盡,古韻盎然。據《天臺縣誌》載,這個位於平橋鎮的古老村落,建于明成化年間,迄今540餘年。

古村水繞屋流,村因水活,水給靜態藝術以動態之美。遠遠望去,古村仿佛是停泊在始豐溪畔的一艘古船,既像一首幽遠抒情的詩,又像一幅雅麗暈染的畫。如今村中保存有許多明清建築。它們既有前後錯落、層次豐富的特點,又有你藏我露,我藏你露的佳趣。

住在那樣的地方,當你漫步在長約一公里的村街上,仿佛穿越了幾個世紀。村街狹如里弄,在這裡,天被壓成一條線,街被束成一條帶。林立的住家,鼾聲可以互擾,鄰人隔街對話,恍如一家。

第三站:天臺縣平橋鎮溪團村

作為第一批浙江省森林人家命名和培育名單的入選者,天臺縣平橋溪團村可以說是,綠島沙洲、曲徑通幽……她的溪團濕地有著獨特的江南濕地景觀,綺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水鄉風情,完美的綠地生態保護系統。

同時,溪團村也是整個平橋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用一身出彩的山水畫意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守護著這塊土地和生長在土地上的人民。岸邊花木扶疏,水中游魚成群,修好的道路,增添的石凳,不變的是美景,增添的是舒適。

泛舟于碧水之中,可以賞花、看景,亦可釣魚、戲水,邀上三五好友,穿行在茂盛的竹林中,鼻腔裡呼吸的是城市裡體會不到的新鮮氧氣,耳邊傳來的是各種鳥類清脆的叫聲,連說話也少了幾許急躁,多了幾分雅趣。

登上團圓山頂,遍覽天臺母親河——始豐溪的全貌,豁達之意油然而生。也可以去“捨不得”小住幾日,“捨不得”當時取名意在選一處風水佳地,看兩處詩畫山水,舌尖品三味美食,用四方砌成院子,來留住你的“捨不得”!

第四站:天臺縣街頭鎮山頭下村

山頭下坐落於天臺縣街頭鎮,一個小小的村莊在短短十年時間裡辦成了十大實事,成為美談。4年前默默無聞的山頭下村,如今名聲大振,已成了浙江省的綠化示範村,台州市的小康示範村,台州市的人口和計劃生育示範村。

山頭下村是一個有151戶、502人的村莊。山間一大片的茁壯成長的黃茶,村民吃了飯都會去山上散步、跑步,傍晚,散步到溪邊,更是一大片的美景,瀑布入眼,迷人可觀。村內還有年糕廠,倒出來的年糕,讓人聞著就流口水。

經過幾年的時間打造成的長城,村裡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看見長城。你還在想爬山又覺得北京太遠嗎,那麼你來我們山頭下。無論是雨打後的長城還是天氣晴朗,在山中雄威聳立,在長城上就可以看見山頭下新農村建設美麗的村莊。

第五站:天臺縣赤城街道塔後村

天臺縣塔後村,處於國赤景區的環抱中,赤城山上,有一座梁妃塔,塔後村因此而名。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這裡風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是“養肺、養生、養眼、養胃、養神、養心”的六養之地。

塔後村前有赤城山,後有桐柏宮,旁有國清寺,又是去石樑飛瀑、華頂山的必經之路。塔後村路邊是喬木、紅葉石楠;山邊有松樹、柏樹;農戶庭院裡還種著各類果樹……來到這裡,你會不禁感歎,這是一個“建在森林裡的村莊”啊!

而這裡的民宿又是絕對的具有優勢的,因為這裡的風景宜人,環境幽美,文化底蘊深厚,具有豐富的現代農業產業、休閒生態旅遊資源優勢。塔後村,這個天臺的和美鄉村,滿足你對田園生活的想像,來這裡深呼吸,來這裡體會鄉村慢生活……

第六站:天臺縣白鶴鎮皇都村

皇都村位於天臺縣西北部,西背鷓鴣山,東望紫凝山,地處平原,四周多塘,有廟塘、單月塘、門前塘、前塘、大祠塘、漳塘、下塘等。其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環境優美,是一個擁有900多年歷史的美麗鄉村。

村西有古廟皇稔宮。村民均為“陳”姓,據《天臺陳氏宗譜》記載,唐懿宗元年,陳氏先祖任陳熹紀,原籍南京,擢任溫州剌史,辭職還鄉時,正值黃巢起義,故土難歸,於是停車天臺,在城西二十裡北岸創居。宋理宗癸醜年同,貢元陳一道遷至皇稔(宮)以西,陳公道也遷至皇稔(宮)以東。

據宗譜記載。“皇都”村名始于宋代。時內閣大學士巽卿賞識此地,遂定基興工,建造三台三幢,雕樑畫棟,富麗堂皇,人鹹嘉為“皇都”。村裡的“陳氏宗祠”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名為“追遠堂”。村裡有一條古街,逢四、逢九集市。

“皇都南拳”始於元末,是村裡世代相傳的民間拳術,主要有徒手拳和武械拳,共有20多種套路,2008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村民習拳者達上百人,已經成為該村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