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浙報關注!海甯黃灣鎮走綠色發展路 生態經濟喜嘗甜頭

2017年10月23日,浙江日報第8版刊發《生態經濟喜嘗甜頭》一文。以下是報導全文:

時序入秋,海甯黃灣鎮的山村田野一派豐收景象:紅柿壓彎樹腰,金橘掛滿枝頭。錢江村農戶黃群月家裡也一派熱鬧:前來吃飯、住宿的遊客絡繹不絕,她忙前忙後招呼著。

兩年前,她和丈夫一起打造的冷冰塢驛站迎客,也是海甯首家田園民宿。“這個週末,我家12間客房全部訂滿。”黃群月樂呵呵地說,生意最好的一天,她能賺萬把塊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嘗到了生態的甜頭。”黃群月說,十九大開幕那天,她在電視機前認真收看,十九大報告中的“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句話,真是說到了她的心坎裡去了。

錢江村柑橘種植戶楊董妹一樣也深有感觸:“如今不用挑著擔子出去吆喝了,來採摘游的客人經常打爆電話。”她還算了一筆賬:柑橘每公斤採摘價在三四元,按畝產2500公斤計算,每畝毛收入最高可達萬元。如今,全村30多戶村民靠水果採摘,

每年戶均就增收五萬元以上,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十九大報告提出,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黃灣鎮副鎮長沈征曄說,這給黃灣鎮進一步發展錨定了方向,山青民富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黃灣這些年的巨變,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

”沈征曄說,黃灣鎮山多,全鎮擁有山地面積14555畝,占區域面積近四分之一。曾幾何時,黃灣開礦、辦企業,山體傷痕累累、村村冒黑煙。轉型發展勢在必行,痛定思痛,黃灣堅決打破拖累發展的罎罎罐罐:關停礦場、騰退“低小散”企業、創建星級美麗鄉村……農田山地複墾複綠,生態紅利逐日釋放。

值得一提的是,黃灣正成為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在離冷冰塢不遠的沿江海塘邊,

一台台風力發電機組迎風轉動,一塊塊屋頂太陽能電池板蔚為壯觀……天氣條件好時,黃灣的清潔能源發電量已超鎮區所有企業的用電量。

好戲還在後頭。“正如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沈征曄告訴記者,眼下海寧東部(黃灣)生態功能區的規劃已編制完成。作為國家級生態鎮,未來這裡還將引進更多生態農業專案,提升農業附加值;不斷開發農業生態旅遊,

打造長三角優質生態農產品集聚區、省級旅遊風情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