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內江故事|關於大洲廣場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在內江,提到大洲廣場,你會想到什麼?

是茶餘飯後,休閒散步的後花園?

還是分團而戰,妖嬈淩亂的壩壩舞?

改造後的大洲廣場都有哪些亮點?

是各種活動的舉辦地?

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露天KTV?

它其實是我心目中的“川南第一廣場”!

同意的zan起來!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大洲廣場的“前世今生”。

話說古今 滾滾洪流沉大洲

大洲壩是怎樣孕育而成的?

內江舊時有一則民謠:“花園灘波浪滾滾,聖水寺煙霧沉沉。呂祖廟高山頂頂,大洲壩一掌坪坪。”

上世紀50年代,從沱江北岸遠眺大洲壩(張津供圖)

沱江經花園灘,過聖水寺,流抵化龍山(呂祖廟山)下,受岩石、三堤、二堤、大堤的堵截,急轉水流,直沖石龍。左岸圓頂山峙,右岸水經平緩,利於卵石堆壘,泥沙淤積,日久天長,便造就了大洲壩。

一個美麗的地方總有神奇的傳說,大洲壩也不例外。

1919年內江城池圖

話說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沱江河出現特大洪災,大洲壩被洪水淹沒,洪水退後,從大堤到絡源井(活源井)的中間地帶,留下了一條又寬又長的大凹槽。而對於這個凹槽的出現,有一種說法是,有一條很大的蛟龍,搖頭擺尾順大洲壩而下,帶走了泥沙卵石,拖出了這條大凹槽。

上世紀30年代,內江就有“飛機場”

據文史研究者張津介紹,1932年,四川軍閥激烈混戰,劉湘的21軍和劉文輝的24軍激戰,劉文輝退至榮威一帶。為穩固並擴大防區,1933年,21軍在大洲壩修築簡易飛機降落場,開闢一條長600米的跑道,並增修了大堤,為內江有飛機場之始。

“亞洲球王”在大洲壩踢過球

“亞洲球王”李惠堂

李惠堂1905年出生在香港,17歲時,李惠堂以嫺熟的足球技藝進入南華足球隊,開始他的足球生涯,後以嫺熟的運球技巧、出神入化的射門功夫使國人為之振奮。當時的球迷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還送給李惠堂“亞洲球王”的美譽。

1944年初夏,李惠堂隨馮玉祥將軍來到內江,為抗日募捐進行義賽。6月1日下午3點,在大洲壩的沙土足球場,足球義賽在李惠堂為隊長的東方球隊和中國煉糖廠(即後來的三元糖廠)隊之間進行。當時球場四周和城牆邊上站滿了觀眾,甚至屋頂上、樹上都有觀眾,大家都想一睹球王風采。

龍舟競渡鬧河壩 游泳好手搶鴨子

“三月三,螃蟹爬高山”。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每年一到春天,甜城內北門碼頭(今西林大橋南橋頭)就煥發出勃勃生機,人們相聚沱江兩岸,踏青、唱山歌,各類民俗活動一個接一個。

北渡碼頭

龍舟競渡鬧河壩,水毛子泅水搶浮鴨。到了端午節,沿沱江各縣在這一天都要舉行龍舟賽,大洲壩沱江段亦是如此。江中龍舟競發,彩旗飛揚、鑼鼓喧天,號子聲高昂。同時進行的還有游泳好手在水中搶鴨子、抓包子,各逞奇技,兩岸人山人海,歡聲雷動。

賽龍舟

內江舉辦龍舟賽有悠久的歷史,東渡碼頭附近的河面寬敞、水流不急不緩,適宜龍舟競賽,而沿岸石板路依山而建,河壩街附近也有大面積的河灘、空壩,這些地理條件,為觀看龍舟賽提供了最佳場所。

甜城湖

以前,龍舟賽活動大多由幫會、大戶、士紳出資籌辦。在以航運為主的年代,各地船工自然是“船幫”成員。而水性最好者,又是“毛幫”成員。在內江一帶,人們通常稱“毛幫”成員為“水毛子”,他們的職業是遇人溺水、沉船等,就會前往救援,因此,他們大多在龍舟賽上負責搶鴨子。

從無到有 昔日荒灘變“瀛洲”

大洲廣場賦

“天府四川腹地,成渝兩地中途。巴蜀交通要道,沱江商貿名城。臥鳳藏蛟,人材輩出之地;飛鴻舞鶴,書畫騰起之鄉。多情似蜜,雅稱甜城;寬懷如壩,壯號大洲……”去過大洲廣場的人,總是會被廣場正中間鐫刻的《大洲廣場賦》所吸引,這是在2000年大洲廣場第一期工程竣工時,有“巴蜀鬼才”之稱的魏明倫先生所作。

大洲廣場何時建成?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內江的城市建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造前的夜景

1999年,內江市提出“建設一個綜合廣場”的想法,雖引來不少質疑,但市委、市政府力排眾議,將此事定了下來,在修建沱江城區防洪提的同時,在原濱江公園的基礎上修建大洲廣場。

大洲廣場於2000年3月開始拆遷起建,分三期實施,一期主體工程於2000年年底竣工,附屬配套設施於2001年6月底完成;二期建設於2002年8月動工,2003年1月底完成;三期建設於2003年10月動工,同年11月完成。

改造後的綠化帶

廣場整體呈星月形,東西長1100余米,南北寬96至165米,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廣場建設風格既有西方園林粗獷豪放的特點,更有東方園林的幽幽神韻,建設者巧妙地把中西園林特色融合在一起,是一個集休閒、健身、娛樂、觀光、集會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城市中心廣場,年均人流量達800余萬人次。

大洲廣場的名字從何而來?

2000年5月,市政府在《內江日報》上公開徵集廣場名字,一時全城沸騰,市民紛紛提議。其中不少人建議用“大洲廣場”這個名字。

煥然一新的“大洲廣場”

為何要以“大洲”命名?這得從明朝宰相趙貞吉說起。

趙貞吉(1508-1576),字孟靜,號大洲,四川內江人,明代文學家。幼時刻苦聰明,28歲考中進士,隆慶年間入閣,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學士。他有通達古今的才幹,又有報效國家的宏願,但性情耿直,與另一宰相高拱不睦,辭官返回內江,在桂湖街聚徒講學,並遍游內江各名勝寺廟,題詩刻石甚多。死後訃告送到京師,皇帝為他停一天朝見,表示悼念,賜諡文肅公,立三處牌坊以示表彰。

廣場以“大洲”命名,有不忘趙大洲之意。

相關連結:內江名人—明朝宰相趙貞吉

順應時代 漢安文化揚九州

新增的休閒平臺

改造後的休閒步道

站在沱江北岸的圓頂山上,隔岸眺望,綠意掩映間的大洲廣場既像恬靜的少女,美麗、高貴,又像陽光的小夥,活潑、開朗,兩岸景色交相輝映,風景怡人。

改造後的走廊

改造後的廁所

大洲廣場自建成至今,已有16年,經過歲月的沖刷,已呈現出一些“老態”,原有配套設施損毀嚴重,功能區規劃落後。應廣大市民的期盼,內江從2016年8月底開始對大洲廣場進行改造提升。

華美的噴泉夜景

根據設計方案,此次大洲廣場改造提升專案將把中央噴泉水池改為旱噴;結合江邊景致打造一個龍舟看臺;配建一座兩層地下停車場,並合理劃分廣場現有功能分區。

噴泉

如今走進大洲廣場,拆除了噴泉水池的中心廣場顯得更加開闊。原來噴泉的位置被設計成了一個龍頭,面朝東方,寓意紫氣東來。而在這個龍頭的南北一條線上設計了九條龍形浮雕,即傳說中的龍的九子。

建設中的足球場和地下車庫

老照片、老記憶、老情懷……大洲廣場具有江南水鄉風韻的文化長廊承載著內江人民過去的回憶,漫步其間,似有一種穿越之感。

大洲廣場園林

最讓人叫絕的,是位於廣場右側的“太清池”,此處曾是“桂湖澄碧”,屬內江八景之一。改造過程中充分融入海綿城市理念,讓整個水系系統迴圈起來,利用錯落有致的石頭和植物,從高空俯瞰就像一個太極圖,而走入其中也是別有洞天,一步一景,小中見大,用“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來形容也不為過。

新換的欄杆

景觀小品

廣場一角

涼亭

樹陣

大洲廣場夜景

傳統文化在改造提升中也處處可見,二十四節氣、端午節文化、龍舟文化……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是為了讓甜城兒女更加深刻地感受家鄉文化、理解家鄉文化、傳承家鄉文化,讓內江文化傳播得越來越遠,這是大洲廣場新的使命。

當時的球迷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還送給李惠堂“亞洲球王”的美譽。

1944年初夏,李惠堂隨馮玉祥將軍來到內江,為抗日募捐進行義賽。6月1日下午3點,在大洲壩的沙土足球場,足球義賽在李惠堂為隊長的東方球隊和中國煉糖廠(即後來的三元糖廠)隊之間進行。當時球場四周和城牆邊上站滿了觀眾,甚至屋頂上、樹上都有觀眾,大家都想一睹球王風采。

龍舟競渡鬧河壩 游泳好手搶鴨子

“三月三,螃蟹爬高山”。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每年一到春天,甜城內北門碼頭(今西林大橋南橋頭)就煥發出勃勃生機,人們相聚沱江兩岸,踏青、唱山歌,各類民俗活動一個接一個。

北渡碼頭

龍舟競渡鬧河壩,水毛子泅水搶浮鴨。到了端午節,沿沱江各縣在這一天都要舉行龍舟賽,大洲壩沱江段亦是如此。江中龍舟競發,彩旗飛揚、鑼鼓喧天,號子聲高昂。同時進行的還有游泳好手在水中搶鴨子、抓包子,各逞奇技,兩岸人山人海,歡聲雷動。

賽龍舟

內江舉辦龍舟賽有悠久的歷史,東渡碼頭附近的河面寬敞、水流不急不緩,適宜龍舟競賽,而沿岸石板路依山而建,河壩街附近也有大面積的河灘、空壩,這些地理條件,為觀看龍舟賽提供了最佳場所。

甜城湖

以前,龍舟賽活動大多由幫會、大戶、士紳出資籌辦。在以航運為主的年代,各地船工自然是“船幫”成員。而水性最好者,又是“毛幫”成員。在內江一帶,人們通常稱“毛幫”成員為“水毛子”,他們的職業是遇人溺水、沉船等,就會前往救援,因此,他們大多在龍舟賽上負責搶鴨子。

從無到有 昔日荒灘變“瀛洲”

大洲廣場賦

“天府四川腹地,成渝兩地中途。巴蜀交通要道,沱江商貿名城。臥鳳藏蛟,人材輩出之地;飛鴻舞鶴,書畫騰起之鄉。多情似蜜,雅稱甜城;寬懷如壩,壯號大洲……”去過大洲廣場的人,總是會被廣場正中間鐫刻的《大洲廣場賦》所吸引,這是在2000年大洲廣場第一期工程竣工時,有“巴蜀鬼才”之稱的魏明倫先生所作。

大洲廣場何時建成?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內江的城市建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造前的夜景

1999年,內江市提出“建設一個綜合廣場”的想法,雖引來不少質疑,但市委、市政府力排眾議,將此事定了下來,在修建沱江城區防洪提的同時,在原濱江公園的基礎上修建大洲廣場。

大洲廣場於2000年3月開始拆遷起建,分三期實施,一期主體工程於2000年年底竣工,附屬配套設施於2001年6月底完成;二期建設於2002年8月動工,2003年1月底完成;三期建設於2003年10月動工,同年11月完成。

改造後的綠化帶

廣場整體呈星月形,東西長1100余米,南北寬96至165米,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廣場建設風格既有西方園林粗獷豪放的特點,更有東方園林的幽幽神韻,建設者巧妙地把中西園林特色融合在一起,是一個集休閒、健身、娛樂、觀光、集會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城市中心廣場,年均人流量達800余萬人次。

大洲廣場的名字從何而來?

2000年5月,市政府在《內江日報》上公開徵集廣場名字,一時全城沸騰,市民紛紛提議。其中不少人建議用“大洲廣場”這個名字。

煥然一新的“大洲廣場”

為何要以“大洲”命名?這得從明朝宰相趙貞吉說起。

趙貞吉(1508-1576),字孟靜,號大洲,四川內江人,明代文學家。幼時刻苦聰明,28歲考中進士,隆慶年間入閣,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學士。他有通達古今的才幹,又有報效國家的宏願,但性情耿直,與另一宰相高拱不睦,辭官返回內江,在桂湖街聚徒講學,並遍游內江各名勝寺廟,題詩刻石甚多。死後訃告送到京師,皇帝為他停一天朝見,表示悼念,賜諡文肅公,立三處牌坊以示表彰。

廣場以“大洲”命名,有不忘趙大洲之意。

相關連結:內江名人—明朝宰相趙貞吉

順應時代 漢安文化揚九州

新增的休閒平臺

改造後的休閒步道

站在沱江北岸的圓頂山上,隔岸眺望,綠意掩映間的大洲廣場既像恬靜的少女,美麗、高貴,又像陽光的小夥,活潑、開朗,兩岸景色交相輝映,風景怡人。

改造後的走廊

改造後的廁所

大洲廣場自建成至今,已有16年,經過歲月的沖刷,已呈現出一些“老態”,原有配套設施損毀嚴重,功能區規劃落後。應廣大市民的期盼,內江從2016年8月底開始對大洲廣場進行改造提升。

華美的噴泉夜景

根據設計方案,此次大洲廣場改造提升專案將把中央噴泉水池改為旱噴;結合江邊景致打造一個龍舟看臺;配建一座兩層地下停車場,並合理劃分廣場現有功能分區。

噴泉

如今走進大洲廣場,拆除了噴泉水池的中心廣場顯得更加開闊。原來噴泉的位置被設計成了一個龍頭,面朝東方,寓意紫氣東來。而在這個龍頭的南北一條線上設計了九條龍形浮雕,即傳說中的龍的九子。

建設中的足球場和地下車庫

老照片、老記憶、老情懷……大洲廣場具有江南水鄉風韻的文化長廊承載著內江人民過去的回憶,漫步其間,似有一種穿越之感。

大洲廣場園林

最讓人叫絕的,是位於廣場右側的“太清池”,此處曾是“桂湖澄碧”,屬內江八景之一。改造過程中充分融入海綿城市理念,讓整個水系系統迴圈起來,利用錯落有致的石頭和植物,從高空俯瞰就像一個太極圖,而走入其中也是別有洞天,一步一景,小中見大,用“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來形容也不為過。

新換的欄杆

景觀小品

廣場一角

涼亭

樹陣

大洲廣場夜景

傳統文化在改造提升中也處處可見,二十四節氣、端午節文化、龍舟文化……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是為了讓甜城兒女更加深刻地感受家鄉文化、理解家鄉文化、傳承家鄉文化,讓內江文化傳播得越來越遠,這是大洲廣場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