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龍崗基層先鋒power|告訴我,你心中的執法員、征拆員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的故事,讓你更瞭解他們!

他們不僅僅是一面鏡子,

也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種力量

先鋒是看得見的榜樣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

本期的【基層先鋒 榜樣力量】欄目

讓我們繼續聚焦兩位龍崗基層工作人員

一起去聽聽他們的故事~

“只願把工作做到無愧無悔”

園山街道執法隊員王法總變管理為服務,創造和諧執法環境

王法總和深圳的緣分開始於1994年,當時他離開海南老家到深圳當兵,後來他又輾轉桂林、東莞等地,但 2010 年轉業時還是選擇回到深圳,成為橫崗街道執法隊的一員,先後從事查違、城管工作。目前,他是龍崗區園山街道執法隊城管工作組的一名得力幹將,帶領團隊迎來了街道衛生環境大變樣。

工作中的王法總

不辭辛苦街道環衛指數蟬聯第一

去年年底,園山街道掛牌初成立,王法總成為該街道執法隊唯一負責城管工作的公務員。今年三月以來,適逢深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王法總身上的擔子一下子變得極重。

街道執法隊城管工作組雖然還有多名協管人員,但只有他一人握有執法權。這意味著面對部分群眾的不理解、不配合,只有他能出面干預或開具罰單。所以,“5+2”、“白+黑”成了他的工作常態。

今年五六月,是王法總最忙的一段日子。當時,園山街道開展了“百日攻堅”行動和垃圾桶點、“僵屍車”、“三亂”、農貿市場、戶外廣告、公交月臺“六大”專項整治行動,王法總經常要工作到淩晨三四點。

到了七八月,王法總的主要工作是防回潮,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執法權,針對影響惡劣、屢教不改的現象大膽開罰。

在過去的半年中,王法總和隊友們、志願者們共拆除亂搭建近5000 處、違規廣告9200餘處、伸縮雨棚6600 餘處,重點清理城中村、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綠化帶等重點區域的衛生死角15400 餘處、大件垃圾 11000 余宗,整治亂擺賣39500 余宗、亂張貼1613600 余張、超門線經營25800 餘家、僵屍車近150 輛。

經過這樣一番整頓,

園山街道轄區環境品質大幅提升。今年7、8、9 月,園山街道環衛指數蟬聯全區第一,並兩度躍升全市前十。

工作中的王法總

嚴於律己 樹立執法人員文明形象

對於王法總來說,過去幾個月雖然辛苦,但也收穫良多。過去城管工作難開展,好不容易見到點成效,

“風聲”一過又會回潮。但今年的這次市容環境整治中,群眾自覺維護城區環境的意識整體提高了,再加上後期處罰執行到位,回潮現象也鮮見了。

“群眾最怕執法人員不公平,最討厭選擇性執法,如果我們按規矩辦事,大家都會配合的。”王法總說。近年來,他堅持文明執法,還從沒遭遇過暴力抗法等惡性事件,而其中的秘訣就是文明執法。

“既然穿上了公務人員的衣服,就要時刻注意自己在群眾中的執法形象。”王法總的聲音裡透著和氣,“執法人員必須轉變執法理念,變管理為服務,改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係,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的執法環境,達到即完成本職工作又能得到群眾滿意的效果。”

今年8月的一個週末,園山街道森林巡防員發現一宗非法侵佔林地案件,當事人損壞林地鋪設道路卻百般抵賴,堅決不接受處罰。王法總接到同事的求助後,二話不說驅車趕到現場,指揮工作人員立刻拍照取證、丈量林地損壞面積,並向當事人明確指出違法條款,詳細地給他講城市管理的相關法規及政策,還一一詳述適用處罰條例等。對方見他有理有據,終於正視自己的違法事實,最終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七萬多元的罰款。

“很多人把城管這個職業列入‘黑名單’,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但在我剛剛開始城管工作的時候,一位前輩就告訴我——公開、合理的執法行為,創造美好的城市環境。這讓我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所在。”王法總說。實際情況也向他證明了這個道理。剛開始開展轄區環境大整治時,許多業主怨聲連連,但到了後期,片區環境大變樣,人人都喜滋滋地說:“我們社區更漂亮了!‘農村’變成城市了!”

依法辦事學習確保執法底氣足

要做到文明執法,光是好言相勸還不夠,更要做到以理服人。為此,王法總一向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掌握和瞭解了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做到行政處罰應用法律條款準確,說服教育當事人理由充分,讓人信服。

為此,王法總在工作之餘,總是花大量時間學習龍崗區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標準等法律法規,以過硬的法律法規知識不斷充實自我。“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提高工作能力,爭取做到無愧、無悔。”他說。

工作心得

1.真心實意為老百姓服務

在執法過程中堅持文明執法,規範執法,認真做好身邊的每一件點滴小事,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2 文明執法,嚴格執法

時刻注意自己在群眾中的執法形象。變管理為服務,改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係,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的執法環境。

3 不斷學習提升自我

端正工作態度,落實上級佈置的各種任務。堅持思想政治求“正”,業務水準求“精”,團結協作,樂於奉獻。

記者手記

低調的“衝鋒者”

王法總是個話不多的人,聽說他要接受採訪,他的同事倒是先搶了“話筒”“:你誇他,他是不會承認的,更別提讓他自己誇自己了!”對此,王法總並不認可。不過,當同事講起他冒著大雨查看邊坡、帶頭加班通宵達旦等事蹟時,他卻笑著說:“沒有沒有,沒像他們說得那麼誇張。”

“我們最佩服的,正是他這種不邀功、不怕苦的風格,他把部隊裡服從命令聽指揮的作風帶到了目前的工作中。”王法總的同事們這樣說。

談到近半年來工作壓力驟增,加班成為常態,王法總的同事們紛紛抱怨家人的不理解,但王法總卻一笑了之,“家人有意見就有意見吧!都是明白人,到頭來還是能理解的。”

也許,正是他的奉獻精神和衝鋒帶頭作用,讓他的團隊氛圍愈發融洽,成績愈發突出。

13載,用心讀懂每個拆遷戶的故事

“老征拆”孫海威工作的最大動力是見證經手專案從“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

孫海威(右一)在征拆現場

自2004年在舊城改造辦(現土地整備中心)從事征拆工作以來,龍城街道土地整備中心副主任孫海威幹征遷已經13年了。

這13年來,孫海威有過清晨六七點出門到拆遷現場、半夜才回家的作息,有過苦等在拆遷戶門外三四個小時勸說簽約的艱難經歷,更有過被業主不理解、冷言冷語甚至謾駡的委屈。在他看來,艱難歸艱難,委屈歸委屈,該做的工作還是要繼續做。孫海威笑說,龍城的巨大變化背後有自己出的一份力,就是最大的肯定。

讀懂每個拆遷戶的故事

10月18日上午,在龍城街道嶂背社區嶂一村一個拆遷戶家中,孫海威正和業主講解大康河河道整治征地專案。聽著遠低於自己預期的補償數字,業主語氣不太好。孫海威立刻調轉話頭換話題,業主這才緩和下來。

不知不覺間,倆人聊了一上午,但征遷的事卻沒聊多少。離開前,孫海威仍舊充滿信心,說:“之前業主連門都不讓進,今天聊了這麼多,下次來肯定又有新收穫。”

類似這樣在外人看來的“無用功”是孫海威工作的常態。其實,孫海威不覺得這“無用功”,因為摸清底數才能做到心裡有數,拉近彼此的距離才能更容易做通思想工作。

多年的征遷工作中,讓孫海威印象最深的便是萬科新老西城市更新項目中,一戶肖姓業主不肯拆遷的事兒。當時,新老西城市更新專案拆遷工作進展緩慢,孫海威率工作組進行協助。原以為對方肯定是蠻不講理,但孫海威瞭解後才知道,這位肖姓業主從小在韶關長大,成年後回到新老西村,頗受村民冷眼,因此不願意配合征遷工作。在孫海威的勸說下,最終,肖姓業主以非常合理的要求進行了簽約。

“拆遷,首先要用心讀懂每一個拆遷戶的故事。”孫海威說,做群眾工作方式方法尤其重要,必須走近他們,才能打開他們的心結。

工作中的孫海威

在工作中慢慢變成好脾氣

孫海威屬虎,年輕時,家人常常抱怨他性子急,愛發脾氣。沒想到征遷工作做了十幾年,孫海威越來越沒脾氣,旁人說起他,往往都會形容他“脾氣好”。

去年10月,在龍西河河道整治征遷中,龍西社區務地埔居民小組一名征遷戶多次讓孫海威吃閉門羹。當時,孫海威第一次去這名征遷戶的家,對方不僅開出高額征遷補償的要求,更是躲藏起來,只讓年過八旬的父母與孫海威談判。老人不瞭解狀況,一聽到征遷二字就罵人,部門有些年輕的小夥子被罵之後氣得忍不住還嘴,孫海威一邊安撫老人,一邊安撫同事,充當調解人。

就算知道上門會挨駡,孫海威依然一而再、再而三上門,希望逮著機會能和戶主說上一句話,可連續幾天都沒找到人。為了早日完成工作任務,孫海威從拆遷戶的同學、朋友、親戚入手,發動他們幫忙做思想工作。終於,和戶主有了面對面溝通的機會。面對對方提出的無理要求,孫海威講道理、擺證據,一次談不妥,那就來兩次、三次。就在孫海威多次來到這名拆遷戶的家裡,傾聽他的訴求,並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幫他爭取合法利益後,對方被他感動,終於松了口。

孫海威說,如果沒有投身征地拆遷的工作經歷,很難體會到拆遷工作的複雜艱辛。征遷工作中,常常會遇到拆遷戶有情緒,在自己身上撒氣的情況,但做征遷工作的時間久了,就越來越理解拆遷戶們的心情,也願意去體諒、包容他們。

正是這樣的任勞任怨,才有了看得見的拆遷成績。多年來,孫海威先後圓滿完成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項目、龍西河綜合整治專案、“拓展空間保障發展”十大專項行動等重大市政拆遷專案的征地拆遷補償工作,同時協助開發單位開展愛聯新老西、回龍埔工業區等城市更新工作,均取得出色成績。

征拆的竅門就是磨

大運新城核心商務片區是龍崗區重點發展區域,也是市民最關注的重大專案之一。按照市、區兩級政府統一規劃,該片區將建設深港國際中心項目,在不遠的將來,高達668米的新地標摩天樓將在大運新城崛起。

“今年才接到這個任務,要在限期內完成該片區409980.95平方米的征轉地補償工作,實在是塊‘硬骨頭’。”作為一名“老征遷”,自接下這個重任開始,孫海威就暗暗和自己說:這個重大項目,不管多艱難都必須完成!

由於國家征地補償標準較低,因此,與企業主導的城市更新專案相比,政府征遷工程更難做。如何儘快做好大運新城核心商務片區征拆工作?一個字: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孫海威帶領部門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與村集體進行溝通、談判,挨家挨戶到村民家裡講解相關政策、講解大運新城核心商務片區未來規劃,對不理解的村民進行耐心勸導……短短幾個月,孫海威聯合開發單位參與談判累計達到3000人次。最終,在今年5月他們提前完成了大運核心商務片區用地征轉工作。

雖說工作時間是從早上9點開始,但孫海威常常7點多就到了辦公室,忙於工作是常態,偶爾閒時,他會利用這上班前的一個多小時,慢悠悠地從辦公室步行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或是尚未被建築圍擋遮住的大運核心商務片區地塊外,看看有什麼新變化,有時還會拍個照,分享給同事。孫海威說,親眼看看經手的拆遷專案從“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的嬗變,是對自己繼續鉚足幹勁朝下一個攻堅項目出發的最大動力。

工作心得

1、走進業主的心裡

在征遷過程中,摸清底數才能做到心裡有數,拉近彼此的距離才能更容易做通思想工作。

2、反復上門不斷溝通

如果找不到本人,可以從拆遷戶的同學、朋友、親戚入手,發動他們幫忙做思想工作,爭取和戶主面對面的機會。

3、提升自我尋找動力

不斷尋找動力,去看看經手的拆遷專案從“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的變化,然後鉚足幹勁朝下一個攻堅項目出發。

明天,掌上龍崗將繼續為大夥介紹其他龍崗基層先鋒

TA又將帶給我們怎樣的榜樣力量?

小夥伴們敬請期待哦~~

來源|深圳僑報

”王法總的聲音裡透著和氣,“執法人員必須轉變執法理念,變管理為服務,改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係,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的執法環境,達到即完成本職工作又能得到群眾滿意的效果。”

今年8月的一個週末,園山街道森林巡防員發現一宗非法侵佔林地案件,當事人損壞林地鋪設道路卻百般抵賴,堅決不接受處罰。王法總接到同事的求助後,二話不說驅車趕到現場,指揮工作人員立刻拍照取證、丈量林地損壞面積,並向當事人明確指出違法條款,詳細地給他講城市管理的相關法規及政策,還一一詳述適用處罰條例等。對方見他有理有據,終於正視自己的違法事實,最終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七萬多元的罰款。

“很多人把城管這個職業列入‘黑名單’,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但在我剛剛開始城管工作的時候,一位前輩就告訴我——公開、合理的執法行為,創造美好的城市環境。這讓我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所在。”王法總說。實際情況也向他證明了這個道理。剛開始開展轄區環境大整治時,許多業主怨聲連連,但到了後期,片區環境大變樣,人人都喜滋滋地說:“我們社區更漂亮了!‘農村’變成城市了!”

依法辦事學習確保執法底氣足

要做到文明執法,光是好言相勸還不夠,更要做到以理服人。為此,王法總一向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掌握和瞭解了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做到行政處罰應用法律條款準確,說服教育當事人理由充分,讓人信服。

為此,王法總在工作之餘,總是花大量時間學習龍崗區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標準等法律法規,以過硬的法律法規知識不斷充實自我。“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提高工作能力,爭取做到無愧、無悔。”他說。

工作心得

1.真心實意為老百姓服務

在執法過程中堅持文明執法,規範執法,認真做好身邊的每一件點滴小事,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2 文明執法,嚴格執法

時刻注意自己在群眾中的執法形象。變管理為服務,改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係,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的執法環境。

3 不斷學習提升自我

端正工作態度,落實上級佈置的各種任務。堅持思想政治求“正”,業務水準求“精”,團結協作,樂於奉獻。

記者手記

低調的“衝鋒者”

王法總是個話不多的人,聽說他要接受採訪,他的同事倒是先搶了“話筒”“:你誇他,他是不會承認的,更別提讓他自己誇自己了!”對此,王法總並不認可。不過,當同事講起他冒著大雨查看邊坡、帶頭加班通宵達旦等事蹟時,他卻笑著說:“沒有沒有,沒像他們說得那麼誇張。”

“我們最佩服的,正是他這種不邀功、不怕苦的風格,他把部隊裡服從命令聽指揮的作風帶到了目前的工作中。”王法總的同事們這樣說。

談到近半年來工作壓力驟增,加班成為常態,王法總的同事們紛紛抱怨家人的不理解,但王法總卻一笑了之,“家人有意見就有意見吧!都是明白人,到頭來還是能理解的。”

也許,正是他的奉獻精神和衝鋒帶頭作用,讓他的團隊氛圍愈發融洽,成績愈發突出。

13載,用心讀懂每個拆遷戶的故事

“老征拆”孫海威工作的最大動力是見證經手專案從“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

孫海威(右一)在征拆現場

自2004年在舊城改造辦(現土地整備中心)從事征拆工作以來,龍城街道土地整備中心副主任孫海威幹征遷已經13年了。

這13年來,孫海威有過清晨六七點出門到拆遷現場、半夜才回家的作息,有過苦等在拆遷戶門外三四個小時勸說簽約的艱難經歷,更有過被業主不理解、冷言冷語甚至謾駡的委屈。在他看來,艱難歸艱難,委屈歸委屈,該做的工作還是要繼續做。孫海威笑說,龍城的巨大變化背後有自己出的一份力,就是最大的肯定。

讀懂每個拆遷戶的故事

10月18日上午,在龍城街道嶂背社區嶂一村一個拆遷戶家中,孫海威正和業主講解大康河河道整治征地專案。聽著遠低於自己預期的補償數字,業主語氣不太好。孫海威立刻調轉話頭換話題,業主這才緩和下來。

不知不覺間,倆人聊了一上午,但征遷的事卻沒聊多少。離開前,孫海威仍舊充滿信心,說:“之前業主連門都不讓進,今天聊了這麼多,下次來肯定又有新收穫。”

類似這樣在外人看來的“無用功”是孫海威工作的常態。其實,孫海威不覺得這“無用功”,因為摸清底數才能做到心裡有數,拉近彼此的距離才能更容易做通思想工作。

多年的征遷工作中,讓孫海威印象最深的便是萬科新老西城市更新項目中,一戶肖姓業主不肯拆遷的事兒。當時,新老西城市更新專案拆遷工作進展緩慢,孫海威率工作組進行協助。原以為對方肯定是蠻不講理,但孫海威瞭解後才知道,這位肖姓業主從小在韶關長大,成年後回到新老西村,頗受村民冷眼,因此不願意配合征遷工作。在孫海威的勸說下,最終,肖姓業主以非常合理的要求進行了簽約。

“拆遷,首先要用心讀懂每一個拆遷戶的故事。”孫海威說,做群眾工作方式方法尤其重要,必須走近他們,才能打開他們的心結。

工作中的孫海威

在工作中慢慢變成好脾氣

孫海威屬虎,年輕時,家人常常抱怨他性子急,愛發脾氣。沒想到征遷工作做了十幾年,孫海威越來越沒脾氣,旁人說起他,往往都會形容他“脾氣好”。

去年10月,在龍西河河道整治征遷中,龍西社區務地埔居民小組一名征遷戶多次讓孫海威吃閉門羹。當時,孫海威第一次去這名征遷戶的家,對方不僅開出高額征遷補償的要求,更是躲藏起來,只讓年過八旬的父母與孫海威談判。老人不瞭解狀況,一聽到征遷二字就罵人,部門有些年輕的小夥子被罵之後氣得忍不住還嘴,孫海威一邊安撫老人,一邊安撫同事,充當調解人。

就算知道上門會挨駡,孫海威依然一而再、再而三上門,希望逮著機會能和戶主說上一句話,可連續幾天都沒找到人。為了早日完成工作任務,孫海威從拆遷戶的同學、朋友、親戚入手,發動他們幫忙做思想工作。終於,和戶主有了面對面溝通的機會。面對對方提出的無理要求,孫海威講道理、擺證據,一次談不妥,那就來兩次、三次。就在孫海威多次來到這名拆遷戶的家裡,傾聽他的訴求,並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幫他爭取合法利益後,對方被他感動,終於松了口。

孫海威說,如果沒有投身征地拆遷的工作經歷,很難體會到拆遷工作的複雜艱辛。征遷工作中,常常會遇到拆遷戶有情緒,在自己身上撒氣的情況,但做征遷工作的時間久了,就越來越理解拆遷戶們的心情,也願意去體諒、包容他們。

正是這樣的任勞任怨,才有了看得見的拆遷成績。多年來,孫海威先後圓滿完成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項目、龍西河綜合整治專案、“拓展空間保障發展”十大專項行動等重大市政拆遷專案的征地拆遷補償工作,同時協助開發單位開展愛聯新老西、回龍埔工業區等城市更新工作,均取得出色成績。

征拆的竅門就是磨

大運新城核心商務片區是龍崗區重點發展區域,也是市民最關注的重大專案之一。按照市、區兩級政府統一規劃,該片區將建設深港國際中心項目,在不遠的將來,高達668米的新地標摩天樓將在大運新城崛起。

“今年才接到這個任務,要在限期內完成該片區409980.95平方米的征轉地補償工作,實在是塊‘硬骨頭’。”作為一名“老征遷”,自接下這個重任開始,孫海威就暗暗和自己說:這個重大項目,不管多艱難都必須完成!

由於國家征地補償標準較低,因此,與企業主導的城市更新專案相比,政府征遷工程更難做。如何儘快做好大運新城核心商務片區征拆工作?一個字: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孫海威帶領部門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與村集體進行溝通、談判,挨家挨戶到村民家裡講解相關政策、講解大運新城核心商務片區未來規劃,對不理解的村民進行耐心勸導……短短幾個月,孫海威聯合開發單位參與談判累計達到3000人次。最終,在今年5月他們提前完成了大運核心商務片區用地征轉工作。

雖說工作時間是從早上9點開始,但孫海威常常7點多就到了辦公室,忙於工作是常態,偶爾閒時,他會利用這上班前的一個多小時,慢悠悠地從辦公室步行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或是尚未被建築圍擋遮住的大運核心商務片區地塊外,看看有什麼新變化,有時還會拍個照,分享給同事。孫海威說,親眼看看經手的拆遷專案從“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的嬗變,是對自己繼續鉚足幹勁朝下一個攻堅項目出發的最大動力。

工作心得

1、走進業主的心裡

在征遷過程中,摸清底數才能做到心裡有數,拉近彼此的距離才能更容易做通思想工作。

2、反復上門不斷溝通

如果找不到本人,可以從拆遷戶的同學、朋友、親戚入手,發動他們幫忙做思想工作,爭取和戶主面對面的機會。

3、提升自我尋找動力

不斷尋找動力,去看看經手的拆遷專案從“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的變化,然後鉚足幹勁朝下一個攻堅項目出發。

明天,掌上龍崗將繼續為大夥介紹其他龍崗基層先鋒

TA又將帶給我們怎樣的榜樣力量?

小夥伴們敬請期待哦~~

來源|深圳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