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商衝擊實體經濟? 馬雲:互聯網不應成替罪羊

馬雲參會 陳文 攝

中新網深圳4月2日電 (記者 許青青)“實體經濟一直很難做,

互聯網不是替罪羊,不應該成為替罪羊!”針對電商衝擊實體經濟的言論,2日,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7IT領袖峰會上演講表示,互聯網的出現將使社會和經濟變革的速度越來越快,曾讓廣東製造業引以為傲的標準化和規模化將成為未來新製造的麻煩。馬雲提醒“要引起高度重視”。

去年12月,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等三個中國實體經濟企業代表在中央電視臺《對話》節目中一致同意“虛擬經濟過火”是影響目前實體經濟衰退的因素之一。

其實,此前關於電商衝擊實體經濟的相關討論一直不絕於耳,這場“對話”將“虛擬經濟衝擊實體經濟”之爭推向高☆禁☆潮,引起廣泛關注。

“虛擬經濟的主要主體是銀行、金融界,互聯網不是虛擬經濟,而是虛實結合的經濟。”在馬雲看來,

企業做不好不能怪互聯網,“互聯網不是替罪羊,不應該成為替罪羊”,但是該淘汰的必須淘汰,不能說一邊轉型升級,一邊還要保護落後的行業。他同時強調,現在互聯網經濟也不一定做得都好,百度、阿裡巴巴和騰訊做得好是因為有核心競爭力,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只是靠規模,無論是互聯網經濟還是實體經濟都會倒下。

在演講中,馬雲將其此前提出的“五新論”(即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又重新闡述了一遍。

關於“新製造”,馬雲認為,廣東製造業在未來十年至十五年,受到的衝擊遠遠超過長江三角洲,“因為這兒(廣東)一直以來以加工、標準化、流水線為主,這要引起高度重視”,馬雲說,未來的製造業講究智慧化、個性化和定制化,“你原來的標準、流水線、集裝箱,一切都會成為麻煩”。

馬雲表示,未來二三十年是互聯網的時代,社會和經濟變革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大家都應該思考,如何應該利用互聯網,把這些東西做得更好”。在馬雲看來,未來的三四年,世界不屬於互聯網公司,而是屬於那些用好了互聯網技術的公司。(完)